序言:這世間環環相扣的美好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一直保持著一個很守舊的習慣:買紙書。

這聽起來是不是有些不可思議?畢竟買紙書在當下可以說是很“古早”的行為,尤其對於一個95後。

而且,我們現在閱讀並獲取資料,太便捷多元了。有電子書、有聲書、短視頻、付費網課、搜索引擎等,每一種都要比買紙書的效率高、成本低。

但是呢,我還是熱愛買紙書,讀紙書,總覺得手機一沒電,啥都“芭比Q”了。

閱讀紙書,真的很文藝,很優雅。更具沉浸式,更有儀式感,更好體驗性。

不過買紙書這麽多年的我,一直理解不了近些年出版社出的紙書的兩個迷惑行為:

其一,為什麽紙書一定要有腰封啊,以及那些喊口號式的廣告文案,感覺讀的人比寫的人更尷尬。(恕我直言,咱江湖中人不記仇啊,哈哈。)

其二,為什麽書裏一定要有作者的自序啊,巴拉巴拉闡述作者為什麽要寫這本書,這種有畫蛇添足的嫌疑。(罵的作者中也包括我啊。)

於是我希望,等我這本書出紙書的時候,不要有腰封文案,如果到時有了,那一定不在我這個小白人作者的控製範圍之內。以及,本來這本書也是沒有自序的,但是被我的編輯強製寫了,這感覺並不是很舒服,雖然不至於等同於“強暴”,但是多少有點被迫“強吻”的意思。最無法理解的是,我的編輯說,他對於我寫的這本書感情是真摯了,於是我隻能一邊嗬嗬,一邊配合寫個序了。

但是我是真不會寫“這玩意兒”。(我沒有在罵街,隻是沒有更好的措辭。)

編輯說,序是一種很直接闡述作者觀點的方式。

我說,含蓄一點,把觀點隱藏在正文的文本裏,不是更好嗎?

編輯說,要敢於直白的與讀者朋友們共情般溝通。

我說,別低估讀者的閱讀能力,因為,我也曾是讀者。有時候,國內的出版業是要重新思考一個問題了,是不是我們一直低估讀者的閱讀理解能力了,事實上,很多讀者的知識麵遠比作者要高得太多。

不過以上吵架沒有意義,人家是版權商爸爸,隻要給稿費,安排寫就寫了嘍。

言歸正傳,回到本書吧,以下是被強迫且非自願情況下寫的“所謂自序”,想看的看,不想看得直接進正文吧。

其實這就是一本關於“林徽因一生”的故事集,每篇都是我查閱大量資料後,認認真真寫的文學隨筆。編輯想把書定位成人物傳記,被我拒絕了,寫序可以接受,定位成人物傳記就算了吧,我膽兒小,怕挨罵。

其一,是關於林徽因的人物傳記,暢銷且有深度的佳作,市麵太多,不缺我這份,當然我也沒這專業能力。

其二,是我一直認為人物傳記是一件很專業的資料整理與創作的高緯度課題,我覺得我的能力不夠,反而定位成人物故事集,用文學隨筆的形式寫出來,更容易辦到且辦得漂亮呢。想到哪寫到哪,寫到哪算到哪,創作壓力反而小一些,創作能力也在我的輸出範疇之內。

林徽因,是我最喜歡的才女,沒有之一,雖然我也很喜歡張愛玲,但是林徽因是我的獨愛。她的人生是高光且瑰麗的,不僅通過詩歌創作奠定了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成就,而且林徽因與梁思成在建築學上的求學、教學、周遊調研、匯編創作,倆人的一生簡直就是一部活生生的中國近代建築學發展史啊。

誠然,林徽因是最好的女子,更是人間理想。偶遇徐誌摩、情定梁思成、笑對金嶽霖,這不負韶華的青春肆意,這大夢初醒的情愛境遇,這相見如故的芸芸眾生,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切都是這世間環環相扣的美好。詩歌的創作是熱忱,那裏有美麗的錯誤、有人間四月天、有初戀最初的模樣。投身建築學是事業,那裏有平淡的篤定、有一樹的花開、有婚姻最暖的歸宿。

本書旨在還原一個客觀、立體、豐潤的林徽因,了解她在文學史上的造詣,在建築學史上的功績,在愛情上的執拗,在親情上的細膩,在友情上的真摯。林長民、何雪媛、程桂林、徐誌摩、梁思成、金嶽霖、費正清、費慰梅、蕭乾、沈從文、泰戈爾、張幼儀、梁啟超、梁再冰、梁從誡等等,這一長排名字構成了與林徽因這一生有關聯的人與故事。在這本書裏,我都有寫,總之盡我能力上限,把大家熟悉的林徽因的一麵,我客觀的寫了,把大家不熟悉林徽因的一麵,我也力求夯實的寫了。

就這樣吧,希望你讀完這本書後,讓你覺得沒有浪費時間就行。不求打五星,隻求沒差評。(線上催了一下午的序,終於交差了,我可以下樓取快遞啦,鬼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