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國運?地理!

“是啊,如果沒有國運一說,先秦,後漢,在魏晉,怎麽都一一滅亡了。

從史書中不難發現,前朝強盛後,均有一統天下的野心,可越過長江黃河之後,也隻強盛一時。

難道長江,黃河就是華夏的龍脈,乃國運所在?”

“如果大家還覺得國運與地理毫無關係,那聽我繼續說。”

秦天喝口茶,潤了一下喉嚨,繼續說道。

“我們所在的緯度,氣候適宜,所以百姓富強,”

“但長江南北兩側,哪怕僅一江一隔,生活習性也大不相同,”

“越靠近赤道,氣候愈發燥熱,所以南方蠻夷發動無數戰爭想要奪我華夏土地,”

“愈靠北,愈冷,北方吐蕃亦是如此,”

“此外,我們北方有高原,南方有山脈,此等天塹護泱泱華夏數千年。”

“戰,兩條大河及天塹可禦敵,退,則可休養生息。”

這些東西都是曾經課上,秦天的地理老師唾沫橫飛講過的。

現在,秦天再次重複出來,心中仍有澎湃的感覺。

同時秦天也拋出了當時老師下課前留下的問題。

“諸位,試想一下,若關外大地和中原一樣,一馬平川,我等可擋的住草原悍民,高原壯子。”

一聲振聾發聵的聲響過後,茅屋內鴉雀無聲。

哪怕身為皇帝,李淵此刻也被震傻了,直接愣在了原地。

同時,幾人心中也開始按照秦天所說推演起來。

“假如沒有長江之隔,草原韃子驅騎趕來,那將會是關內人的噩夢。

中原士兵雖強悍,耐久。可身後手無寸鐵的百姓更多。

韃子殺了一波還會有另一波,他們從四麵八方而來,根本無法駕起實質性的防禦。

更何況,這些騎兵善騷擾,打不過就跑,可恨的是一旦進入茫茫草,根本追不上啊。

雪原吐蕃全都信仰什麽狗屁喇嘛,狗屁的活佛。

那讚普一聲令下,全軍恨不得都像敢死隊似的。

好在雪原似有詛咒,限製著他們的人口。

若沒有數倍兵力,一旦對上吐蕃死士,未戰,勢已衰。

再假設,沒有山脈地勢之說,所謂的玉門關也將成為笑話,畢竟,敵人也不是蠢貨,有其他捷徑何必強攻。

屆時大唐硝煙四起,根本不知道敵人從哪個方向攻來。

韃子騎兵來去自如,完全可以把中原當做冬日裏的免費糧倉。

粗俗的說,到時候會顧頭不顧屁股,顧屁股不顧頭。

偌大的中原將對敵人敞開懷抱。

雖然不知道什麽是經緯度,但想到因為大唐的富裕,恐怕也難逃懷璧其罪的噩夢。

繼續推演下去,中原大地餓殍滿地。

到了那個時候,誰還在乎什麽禮義廉恥,什麽民族大義。

還有那剛剛仙人降下的祥瑞,也將成為敵人進攻的另一個理由。

所謂的道德準則,恐怕也將變成適者生存吧。

難道這便是國運之災嗎?

古人雲,順其道者者昌,逆其道者亡應該就是此理。”

察覺到教室內有些安靜,秦天也適時的留給眾人緩衝的空間。

畢竟,今天這節課,無論是緯度,還是地理等因素,對於這些生活在封建社會中的人們,都是無法一時接受的東西。

“小秦先生,這種假設會真的發生嗎?”

率先回過神來的裴寂,看了一眼李淵,在對方點頭示意後,問道。

“也許吧,或許在其他時空中,或者億萬年以後,你們所想的場景已經發生過了。

氣運一道,迷之又迷,誰也說不準以後的事情。”

地殼運動,板塊對撞,隕石撞擊,擁有現代人思想的秦天也不過是在那些專家的思想上有所感悟而已。

麵對這個回答,李淵和裴寂各自鬆了一口氣。

還好,仙人都說不準的事,更不是自己考慮得了。

“好了,這節課就找到這裏吧,同學們下課吧。”

不等其他人提問,秦天已經收拾教材走了出去。

不是秦天要保留兩手,隻是以他們的理解能力,今天的課程已經超綱了,再講下去也無益。

雖然不是正牌老師,秦天還是知道拔苗助長的故事的。

一句下課,這才把眾人從各自推演的世界中拉回來。

此刻,無論是李淵還是裴寂,亦或者是唐儉,看向秦天的眼神中全部充滿了火熱。

“仙人,秦先生當真是從天上降落在人間的仙人,否則根本無法解釋這絕不是人世間的學問。”

這是眾人此時一致的想法。

“先生留步,恕老朽多言,”

知道今天仙人泄露的天機已經夠多了,但是裴寂還是忍不住追問道。

“您今天講了地理,可人文二字似乎並沒有提起。”

若是常人口中的人文,裴寂會理解為普通的風俗習慣,各地百姓起居飲食,更大了也無非是各種族間的習性。

但裴寂有預感,秦天說的人文絕不簡單。

“人文阿,這也說來話長,既然問起,那我便簡單講講吧。”

麵對裴寂的提問,秦天一臉平靜,似乎早已料到似的。

也是,這些超前的知識,雖難以理解,卻又有強大的吸引力。

尤其是對這些有些學問,覺得自己早已看破世間規律又年紀半百的老者更有**。

“說起人文,同樣離不開朝代的更替。

秦朝強大,占據地理優勢,以一國之力統一六國,按照國運何該榮享萬世。”

秦天翻開自己的教材,似乎天下遍插王旗的景像就在課本上。

“國運當頭,秦朝怎到三世而止?”

根據前麵的國運,裴寂推論道。

“不錯,可秦王殘暴,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人文一道也是天下棋盤中一勝子。”

秦天不假思索的回答了裴寂的疑問。

“後漢仁慈,怎也滅國。”

裴寂繼而問道。

“封建社會,太過仁愛也是另一種人文,你不覺得封建社會,對於一個帝國而言,這種仁慈是多餘的嗎?”

秦天脫口而出,反問道。

“不對不對,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後人哀之而又鑒之,則遞三世萬世而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