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滅韓

李斯安排離軒任鹹陽縣丞,雖同為丞,但其地位並不下於他縣之令。

鹹陽縣為秦國都城,工作不好開展。這是天下權貴集中之地,也是天下財富匯集之所,據坊間傳言,在街上隨便扔塊磚頭,不是打到司局級以上幹部,就是打到獨角獸公司CEO,此言雖為戲說,但也離事實相去不遠。更有王室宗族,達官顯貴之子,浪**於花街柳巷,一不小心可能就撞上了。

另外,秦國雖然重農抑商,商人法律地位不高。但是,達官顯貴都要用錢,自然與許多商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都城民事刑事諸般糾紛,動不動就牽涉到大人物。因此,在鹹陽做官,顯則顯矣,難也甚難。

不過,鹹陽與其它都城仍有不同,秦王重法治,無論宗室子弟,還是達官顯貴,如遇到糾紛事由,均一決於法。有特別案情秦王可能插手,在法外進行決定,但秦王插手,也是法律程序之一種,也屬於頂層設計的法律規則。

“師傅,鹹陽為天下之匯,如此重任,弟子惶恐。”離軒自認資曆淺,在鹹陽城處理法律事務,估計遇到的阻礙不少。

“哈哈,你怕的無非是權貴擾法。但法家為事,敢為天下先,無視貴賤,事均一決於法。對法家來說,勇氣是比知識更重要的能力,你要繼承師兄之誌,宏法家之理想,必得經此磨練。”李斯鄭重言道。

“更何況,若論顯貴,我的弟子,又比誰差了?誰敢輕瀆?”李斯撚須而笑。對啊,要比顯貴的話,有李斯作為後台,誰敢說自己比離軒更為顯貴?除了秦王,李斯才是大秦最有權勢的人,誰人不知?昌平君、昌文君雖為左右相,但其實大家都知道,自呂不韋後,丞相僅是名譽職位,行政事務都在李斯手中。

如果再考慮到離軒與公子扶蘇和蘿嬴的關係,離軒在鹹陽,似乎也算得上頂級的顯貴子弟,確實不比任何子弟遜色。

“鹹陽為天下大城,許多人視鹹陽之職為權貴自肥之地,其實大謬。鹹陽勢力盤根錯節,各種關係紛繁複雜,要治理好鹹陽,盡到職責,非能吏不可為。”李斯歎道。事實上,如果權貴子弟想要致仕,又不願太辛苦,外放離都城遠一點的郡縣才是首選。在鹹陽城天子腳下,處處掣肘,沒有一點魄力和膽識,還真是舉步維艱。

離軒謹領李斯盡心培養之意。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那點衝勁還是有的。李斯感歎鹹陽吏之難為,離軒則內生迎難而上之動力。在鹹陽,除了在複雜的局麵中處理事務,可讓自己更快成長之外,鹹陽所接觸的人和事,在豐富眼界拓寬視野方麵,也是其它地方所無法比擬的。現代人參加高考參加工作,在同等條件下,首選的是城市,也正是這個道理。

果然,離軒在鹹陽縣丞任上,短短一個多月,便遇到過數起與朝中權貴子弟有關的案件。其中一起為宅產之爭,其間事由複雜,但更複雜的是雙方的背景。一方背後有治粟內史下掌市場物價的平準令撐腰,而另一方則在內史有人。

鹹陽令接到此案,也頗為頭痛,想想離軒的“背景”,便交給離軒處理,欲以離軒的“背景”壓製兩方。

離軒與雙方見麵,言道:“大秦立國,以法為本,爾等之糾紛,均有文書人證為憑,厘清不難。雙方既交由官府裁決,則事皆決於法,方有可解決之道。若欲以勢壓人,以權服人,從而獲利其中,則此事無解決之可能。最終爾等背後無論是誰,無非是惹一身是非,為朝廷所不喜。因此,爾等提供證據證人證言則可,不可提供無關之消息。”

離軒的意思很明確,咱們不玩虛的,來點實錘,那些老子朝中有人的一套,就不要玩了。先當著雙方的麵把這一點給點破,省得你們有什麽想法。如果你們真要比誰的爹更厲害,那也很簡單,別到本府這裏來了,自己去後台那裏把任命什麽的哪出來比一比,結果也就出來了,還費什麽勁呢!

如果真到那個時候,恐怕你們招惹的就是你們背後的人了!誰願意在天子腳下如此撕破臉皮?還不如依照規矩,該怎麽就怎麽呢。

離軒將複雜問題簡單化,僅以案情本身進行解決。果然,雙方背後的權貴並未有任何幹預司法之事,順利得以解決。

離軒也由此得出點啟示:許多時候,往往越是往複雜方麵考慮,事情就會變得越來越複雜,越來越不受自己掌控,最終變成權貴之間“拚爹”的對決。而一旦主吏者將複雜問題簡單化,不考慮背後的背景因素,隻將所有問題放在明麵上進行處理,往往最終會很簡單地徇法而決。在這個時候,所謂的“背景”就隻會成為背景,而不會成為影響決斷的因素,“背景”在這種情況下,也並不願意跳出來的。

……

公元前230年,秦王政十七年春,秦王任命南陽假守騰為內史,並以其為將軍,於南陽整頓軍隊,伺機攻韓。

騰長期擔任長史,於兵法上實有過人造詣。而韓國此時非但無兵可用,無地可守,甚至也無有識之將,看不出韓已傾覆在茲。

內史騰勿渡過河水,直殺新鄭(韓都城,今河南新鄭),未遇任何象樣的抵抗,韓王安在眾臣勸說之下降秦。李斯等議後,置韓地為穎川郡,以內史騰兼任南郡守,解韓王安至南郡軟禁。內史騰駐南郡,繼續整肅秩序,為攻楚作長期準備。

內史騰初到南郡,即以其在鹹陽為官多年的經驗,結合秦律對官吏的要求,申明為吏之道。《為吏之道》影響極深,不僅成為南郡官員之必修,而且傳至鹹陽,為李斯所大加讚賞,遂經秦王閱後,以廷行事傳各郡縣作為官吏必學篇目,成為具備法律效力的法律文書。其中所闡明的道理,許多方麵雖曆百世而仍具現實意義。

其對幹部的總體要求是:凡為吏之道,必精潔正直,慎謹堅固,審悉毋私,微密纖察,安靜毋苛,審當賞罰。嚴剛毋暴,廉而毋刖,毋複期勝,毋以忿怒決事。寬容忠信,和平毋怨,悔過勿重。慈下勿陵,敬上勿犯,聽諫勿塞。審知民能,善度民力,勞以率之,正以矯之。反赦其身,止欲去願。

更在其中提出了“好幹部標準”的“五善”:一曰忠信敬上,二曰清廉毋謗,三曰舉事審當,四曰喜為善行,五曰恭敬多讓。而“五者畢至,必有大賞”。“忠信敬上”,自然是講忠誠;“清廉毋謗”,要求廉潔從政,奉公守法;“舉事審當”,則為能幹事,能幹成事;“喜為善行”,是對道德層麵的要求,將做善事作為好幹部標準;“恭敬多讓”,是既要會處世,也要講團結,不僅班子內部要搞好團結,對外也要搞好團結。

隨後,對具體工作中如何把握總體要求和“好幹部標準”,提出了許多實實在在的要求。這篇《為吏之道》,以法家為本,兼有道家、儒家、墨家思想在內,內容博大精深,並頗具實用性。若非浸**秦國朝廷數十年,熟知治國治吏之本,作不出這篇文章。

有人說內史騰為韓國降將,其實僅憑此一文即可知,韓國無如此之才,更無可將秦國律法理解到如此至深至透境界之人。

滅韓捷報傳來,朝野震動。韓於軍事上沒有什麽作為,敗之不足為奇,最大的影響在於這一戰的意義,這意味著秦國露出了肌肉,也表明了態度:我不是和你們玩過家家遊戲,不想稱王,也不想稱霸,我隻是要滅了大家,就我一個人玩!

這一石破天驚的消息,並未給所有人帶來振奮。

在鹹陽丞府衙門,離軒遙望東方,思及韓非,心潮起伏。

“師傅啊,你一生牽掛的韓室,終是滅了!你幾年前就已經預見到了嗎?”

因為韓非的關係,離軒對韓國的感情非常微妙,有著莫名的親近之感。但韓國終在自己師叔的謀劃之下,灰飛煙滅,成為曆史,對師叔到底是什麽感覺,他還真很難說清。而近來在坊間聽到韓非身死的“真相”,更是令他難以接受。

坊間傳聞,韓非到秦後,展現出卓越的才華,因妒其能,怕韓非得秦王重用後取代自己,兩大寵臣李斯、姚賈進言饞非,秦王才將韓非下獄,並由李斯親自賜死。

從李斯對自己的態度和情感,絕對是真誠的,從其認出自己是韓非弟子,也可知韓非和李斯絕對提到過自己。但李斯對自己好,會不會是出於對饞害韓非的愧疚,離軒有些拿不準。

思及韓非之死“真相”,離軒心結難解。

李斯回府,得知離軒仍未回來,沉思片刻,猜想今日滅韓一事已下傳,應是與此有關。於是叫上李如依,往鹹陽縣丞衙門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