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金王朝》第三章 家門

過去,在陽城,鍾家實在算不上起眼。

陽城的百姓都知道,在陽城縣衙當差的老爺們,都集中居住在縣城中部靠近縣衙的地方,那裏酒肆店鋪林立,人來人往,是縣城最熱鬧繁華的地段,是為縣城的中心,從這裏向西有一條主路,一直通往陽城西門,出了西門,再向西二百多裏,便是省城,城西這一帶,因與省城交通便利,往來客商不少,客棧也就較多,此一帶居住了不少買賣人,在陽城也算是僅次於城中心的富庶之地。

而從縣城中心往東還有一條主路,一直通往陽城東門,出了東門,再向東幾十裏,便是鳳山,過了鳳山,便是北省,因大山阻隔,東門外這一帶的幾個村,交通不便,十分閉塞,此地居住的人多,且盡是耕種的鄉民,他們中的大部分人,生活貧苦,甚至有時遇到災年,會出現食不果腹的情況,此一帶是為陽城的貧民窟,破敗、衰落的景象日複一日、年複一年,讓人看不到任何希望,鍾家便是這其中的一員。

鍾家從祖上開始居住於東門外的上水村,已有不少代了,俗語說,窮不過三代,鍾家卻是個特例,祖祖輩輩延續至今,一直過著麵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除了看天吃飯,沒有其他任何生計。這麽多代以來,鍾家既未出過一個富商,更沒有一人讀書中舉、考取功名,甚至連是否出過陽城,都無從考證,因為鍾家從未有人提及陽城以外的任何事情,對於他們來說,就是在這個狹小的空間,簡單重複著相同的日子,說到底,就隻是活著而已。

要想活著,其實也並非易事,鍾家雖然有舊房一間,薄田二畝,但一年耕種下來,交了田賦,去除口糧,幾無結餘,遇到災年,往往還得四處借糧,才能度過難關,過得如此之難,有諸多的原因,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鍾家的人口結構出了問題。

鄉民人家的想法很矛盾,他們既希望家丁興旺,子孫滿堂,隻有這樣,才能增加耕種的勞力,才可能有更多的收成,也才可能使家族更強大,然而,在孩童出生之初到成年之前,其實是在增加家庭的負擔,因為多一個人就意味著多了一張吃飯的嘴,鍾家現在麵臨的就是這樣的問題:勞力少、孩子多。

鍾家一共四口人,鍾田當家,妻子牛氏,育兒三人,老大在出生不久便因病夭折,老二長到五歲時,老三剛出生,老三出生那夜,鍾氏夫婦真是百感交集,既慶幸老天再降一子,以補老大夭折之痛,也生出不少擔憂,一個孩子養起來已經困難,這再添一丁,他們又該如何是好。

倒是老二年歲雖小,卻頗為懂事,察覺到爹娘的憂慮,便主動說起,自己已經五歲,可以幫助爹娘幹農活了,如果這樣,家裏的收成會好些的,話語雖然質樸,但鍾氏夫婦能聽得出,老二沿襲了鍾家的傳統,老實本分,他們真希望老三能像老二一樣,也繼承這樣的品質,為家族出力,替爹娘分憂。

鍾家老二是這麽說的,也是這麽做的,自打鍾三出生後,便在家裏幫助家裏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從漿洗衣物到生火做飯,都學得很快,做得很好,尤為難能可貴的是,在爹娘去遠處的田地耕種時,還獨自照看鍾三,隨著時日推移,兄弟倆的情誼也越發深厚,尤其是,二哥對於三弟,有著一種疼愛之心,家中糧米緊張的時候,寧願自己挨餓,也要將自己的一些飯食,讓給三弟吃,三弟對二哥也十分眷念,常常在他麵前撒嬌弄怪,引得鍾氏夫婦哈哈大笑,兄弟倆的如此情誼,也算是給這個飽嚐貧窮之苦的人家帶來了些許慰藉。

如此般,時光荏苒,鍾家老二長到了十歲,一般富裕人家的孩子長到這個年歲,就要入私塾求學了,若是大戶人家,還要請個好老師上門教學,不過對於鍾家來說,這些都是不可能的,家裏連吃飯都成難題,怎麽還有餘力讓兒子讀書,而且,家裏還指望著這個勞力,現在的鍾二,已經開始像大人一樣下地耕種了,盡管他還不能幹重活,但畢竟比小時候增加了力氣,為了能讓爹娘少操點心,為了能讓家裏少向外麵借點米,也為了能讓鍾三不至於斷糧,鍾二和爹娘一樣,總是一大早就到田裏耕種,直幹到日落西山,奮力幹活的勁頭絲毫不輸大人。

鍾二除了能幹活,還有個優點,就是像少時一樣,完全保留了老實的本性,農忙時,有些鄉民家裏人手不夠,便會到鍾家來借勞力,這個時候,如果爹娘忙不過來,鍾二就會自告奮勇,在忙完自家農活後,不顧疲憊地繼續為鄉親幫忙,鍾二的幫忙是真出力,就像幹自家農活一樣,不會有任何保留,鄉親們看在眼裏,熱在心頭,有時候為了感謝,會送他一點小米或是一個雞蛋,鍾二每次都不收,他心裏知道,這些人家和自己家一樣,上頓吃了不一定有下頓,一點小米,說不定就是明日一天的口糧,一隻雞蛋,那可是隻有家裏的病人才能吃的,他怎麽可能因為幹了這些活,就拿鄉親的東西呢?

從小小年紀的行為,已能看出一個人長大後的影子,鍾二便是如此,憑著自己的勤勞與忠厚,鍾二贏得了鄉親們的一致讚譽,他們都對鍾氏夫婦說:“你們有這樣的好兒子,以後一定能過上好日子!”說得鍾氏夫婦也是滿心歡喜,覺得鍾二就是鍾家世代相傳的標準模板。

當然,鍾二的出色並沒有完全打消鍾氏夫婦對兒子們的顧慮,小兒子鍾三,在性格上就表現出了與二哥完全不同的一麵,這些表現從鍾三很小的時候,就被鍾氏夫婦察覺,隨著年歲增長而更加明顯,最重要的不同,就是鍾三的腦瓜似乎比鍾二要更加聰明,想法更多,人也更加好動,當然在家務活和農活方麵,則比較疏懶,有時候雖然能幫點小忙,但是不願意做苦活、累活,當然他年紀尚小,可能也確實幹不了什麽,不過鍾氏夫婦知道,在鍾三這個年紀,鍾二已經開始有模有樣地為家裏出力了。

鍾氏夫婦也常常想,以後兩個兒子長大,鍾二他們不擔心,一定會有鄉親願意把女兒嫁過來,到成家後,憑借鍾二的勤奮,一定可以把自己的日子過好,鍾二從小體諒孝敬爹娘,夫婦倆的養老,也一定可以托付給鍾二,他們對這些都有十足的把握。

然而對鍾三,他們是有擔心的,在他們看來,農耕是立身之本、立家之本,如果鍾三長大後不能勤奮耕種,不僅不會有人家願意將女兒嫁給他,更大的風險,是鍾三可能會像鍾氏夫婦看不起的那些混世地痞一樣,整日遊手好閑,不務正業,最終可能連生計都是問題,如果真是那樣,鍾氏夫婦就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

當然,事情並沒有按照鍾氏夫婦想象的那樣發展,而是完全超乎了他們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