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原文】
孔[1]德[2]之容[3],惟“道”是從。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4]。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5],其中有精[6];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7]。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注釋】
[1]孔:大、甚,引申為高深。
[2]德:遵照“道”的原則行事,體現出來的就是“德”。
[3]容:外貌,引申為體現在外的行為。
[4]恍惚:模模糊糊,縹緲不定。
[5]窈冥:遙遠深邃,看不清楚。
[6]精:精髓,精華和靈氣。
[7]眾甫:甫同父,引申為開始,發端。眾甫,指世間的萬事萬物。
【譯文】
我們看到的高尚的德行之所以是那個樣子的,是因為在遵循“道”的規律。
“道”創造出萬物,但它自己又縹緲不定,難以捉摸。在模模糊糊中,它似乎有依稀的影像;在深遠隱約的地方,它好像是有跡可循的物質。它是那麽遙遠、深邃,其中蘊涵著精華和靈氣。這精氣是非常真實的存在,這一點毋庸置疑。
從古到今,它的名字得以永恒,並以此來發現萬事萬物的起始。我為什麽會知道世間萬物是這樣的呢?是因為運用了“道”的法則。
【闡述】
道,到底是不是一個東西?這個問題很有趣。因為“道之為物”,就意味著道體是一個東西(“物”),隻不過是一個似有若無的存在,仿佛有但不可指定,這似乎又在說道不是什麽東西。恍惚窈冥之中,有象,有物,有精,這又說明了道是真實存在的。
道體都已經很玄妙,很複雜了,這一章中老子又提出了“孔德”的問題。“道”和“德”的關係在這裏得到集中的論述。“德”,是道的顯現,是道的功用,是道的作用,是道的體現。終歸一句話,對於“道”而言,“德”是很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但,“孔德”的形製狀態又是隨“道”的變化而有所不同。
老子對於“道體”如此癡迷沉醉,樂此不疲地反複論說,究竟是為什麽呢?
那是因為“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老子獨具曆史視野,他發現從古到今,自他所在的“今天”上溯到古代,道的大名永遠是揮之不去的,消磨不掉的。這似乎是在說人類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本能——對“形而上”問題的追問和沉思。你可以很輕易地“否定”掉討論道的問題的必要性,但對大道的困惑和追問還縈繞在心頭,這就是所謂人作為一個生命體的本能吧。頭頂燦爛的星空,深邃的宇宙永遠讓人無法釋懷。同時,老子也意識到隻有把握依據這個“大道”,才能認識萬物的本始,才能回答“我從哪裏來”、“將要到哪裏去”這一類的“玄學”問題。
認識了大道,體悟了大道,把握住了大道和孔德就真的能解決一切問題嗎?王蒙以最具當代性的思想問題意識,用一個博大的胸襟表達了疑慮,同時也指示出一個可以踐行的方向。老子的認識既是先驗的也是概括的、經驗的。自以為可以超越先驗與經驗的分野,超越宗教信仰、哲學、審美以及與邏輯論證的差別。其實,則未必。
它凸顯了中國式的整體的一攬子的思維方法。它的論述抽象玄妙,大而無當,是哲學無疑卻又如教義之玄妙,有詩的韻律、美妙與魅力,卻又訴諸理智與抽象思維,既難以論辯,又不乏例證,如關於水、天、芻狗、玄牝、風箱、功遂身退等的富有生活氣息與經驗內容的比喻。老子的驚人的高論至今給人以啟迪與智慧,我們當然會越來越重視挖掘這一難得的精神資源,同時,我們卻又不可以滿足於空對空的概念置換,淺嚐輒止,不可夜郎自大,不可忽視現代的與世界的新知新論的充實、補充與發展。
這樣站在哲學圈外看哲學,反而更能看出哲學的得和失,哲人的長與短。老子的思維方式多少已經成為我們的一種習慣,一種血脈,一種“風俗”一樣的存在,浸染著文化意義上的每一個中國人。在寶貴這份思資產的同時,也要清醒,更要努力,讓精神世界裏的建設更加健實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