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推行女校

恢複早朝第一天,楊昭就問百官看《後漢書》的感悟。

楊素第一個開口,“陛下,臣讀《後漢書》後,覺得為人臣子一定要恪守本分,不能生了越權之心。作為皇帝,應該警惕後宮幹政。”

“好,看來楊大人讀的非常深入呀,不錯不錯。希望楊大人能夠言行一致,也好好的教育子孫,不要做出讓朕失望的事呀!”楊昭讚歎,並且警告。

他希望楊素能夠好好管管他的兒子,不要給他以後誅殺他全族的機會。

楊昭知道,如果楊玄感有他楊素一半的聰明智慧,他也不會做第一個謀反的人,以至於讓楊家全族被他害死。

都說虎父無犬子,不知道為什麽楊玄感就沒有楊素的識相。

楊昭一直覺得自己皇爺爺教育兒子就非常失敗,再看看楊素,教育出來的兒子也非常失敗。看來,英雄人物不能好好的教育兒孫,這是普遍的問題。之所以如此,可能也是缺乏陪伴。

楊昭摸著自己光潔的下巴,難不成我要在古代開展一場“爸爸去哪兒了”這樣的一個教育運動?

楊素頷首,“臣一定不辜負陛下的期望。”

同時心中琢磨,難道陛下知道我兒做了什麽?

想到這兒,後背開始出冷汗。

緊接著,又有許多官員發表自己的讀書感悟,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看來,也都用心讀了。

楊昭耐著性子,聽他們一個個說一通。忍著沒有打瞌睡。終於等眾臣分享完畢,楊昭接著說,“那接下來就討論一下對宇文家和陳家的懲罰吧!眾愛卿,各抒己見呀!”

楊素還得第一個開口,“陛下,宇文家和陳家謀反那自然是罪該萬死。隻是,陛下的大伯也參與了謀反,陛下還命人以親王之禮安葬,臣下覺得應該對宇文家和陳家也施以恩德。”

楊素是告訴他,應該對待親人和百官一視同仁。既然已經對楊勇施了恩德,如果對宇文家和陳家極盡的殘酷,恐怕會有非議。

“楊大人此言有理。不知,楊大人覺得,朕應該如何施以恩德?”楊昭接著問。

楊素道,“謀反,那都是誅殺九族的大罪。隻是,其中很多人都是無辜的。他們其實並不想謀反隻是被親戚害了。臣覺得誅殺九族,太殘酷了。”

楊昭也覺得楊素說的非常有道理。

他想過去皇帝之所以要誅殺謀反者的九族,就是怕如果不斬草除根,就會有仇恨的種子殘留。一旦春風吹又生,恐怕就會對自己的安危和朝政不利。

如果是出於維護皇權的立場上,楊昭當然覺得應該誅殺九族。但是,他是一個現代人,對這皇權並沒有什麽執念,所以,他覺得誅殺九族太殘忍了,那就廢除吧!

楊昭這樣一說,有人讚同有人反對。

楊昭道,“都給我把理由說出來。”

讚同反對兩方,個個都說出自己的理由,楊昭覺得,都非常有道理。但是,他是皇帝,必須拿出一個決斷。

楊昭道,“上天有好生之德,與其多殺,不如少殺。既然你們都各執一詞,那不如折中,誅三族吧!”

“陛下英明。”群臣異口同聲。

就這樣解決了謀反案的後續,楊昭也少了一個心事。

他覺得,隋唐之不勝宋朝的地方在於宋人非常有文化,而且注重家教。一般他本人人品出眾,他的子孫也不會差到哪裏。既然如此他覺得要想百官忠君,得讓他們把家庭教育搞好,“爸爸去哪兒”這樣的教育活動,還是有必要開展的。

楊昭問道,“諸愛卿,你們都是怎麽教育兒女的?我大隋立國以來,再也沒有出現曹子建、謝靈運這樣的才子,也沒有出現謝道韞這樣的才女,可是你們教育不到位?”

楊素道,“陛下,我大隋和南朝不同我們重武。所以家中子女大多都能騎射。至於文學嘛,臣家也是非常注重讀書的。隻是,書到今生讀已遲,沒有培養出才子才女,臣也是非常遺憾呀!”

楊素本人是非常哀愛好讀書的,他的兒子楊玄感也是愛好讀書。但是,奈何實在沒有才氣,縱然能寫詩作文,也萬萬比不上曹謝的。

楊昭嗬嗬一笑,“越國公謙虛了。朕可是知道越國公的詩寫得不錯。”

蕭瑀道,“陛下,臣下出身皇族,讀書也是必不可少的。隻是,曹謝那樣的人物,數百年才出現一個,可遇而不可求。”

楊昭點點頭,“朕知道這個道理。隻是,讓子女多讀書,那定然不會有錯。朕知道這個你們都著重培養兒子,但是,女兒也是有可能極有出息和才華的。眾愛卿,以後你們要加強對女兒的教育呀!朕也希望我們大隋不僅出紅拂這樣的俠女,也能夠出現謝道韞這樣的才女。如此,我大隋才是真正的人才輩出呀!”

雖然楊昭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亂世出俠女,治世出才女。但是他還是希望在他的努力下,以後能夠改善女兒家的地位。

在整個古代社會,有比較有地位的女子,但是大多數女人的地位,都是非常低下的。他已經不準百官納妾,希望女子能夠擁有和男子一樣的地位,但是他知道,男人就算不能納妾,也可以在外麵養相好的。就算如此,也沒有會指責男子。女子要是有了情人,那就是****無行。她一定會被沉塘,浸豬籠。

楊昭不願意這樣的事情發生,但是,他隻能盡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百官聽了楊昭的話,齊口稱是。

楊昭道,“齊家才能治國,朕希望,你們做真的忠臣,你們的兒女也能夠做朕的忠臣能臣。眾愛卿,希望你們都能夠為大隋培養出優秀的人才。”

“是陛下。”百官齊口答應。

“眾愛卿,既然朕為男學子建了學校,打算在長安建一所女校,讓官員的女兒能夠進去學習。你們意下如何?”

楊昭想著,如果在長安能夠推行下去,或許有朝一日,也可以在全國推行。

“陛下英明。”

“既然如此,那就這麽著吧!諸愛卿,你們的女兒到了一定年歲的,都可以進女校學習。朕會在全國頒旨,尋找品德才華都出眾的女子為諸位女兒的老師。定會讓諸位的女兒,接受最好的教育。”楊昭想到這裏心中充滿自豪之情。

百官們當然也樂見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