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六、魏壹複仇定毒計

在西門親眼看著西門被秦軍打開,魏申從城牆上跳城自殺,帥旗被秦軍降了下來。魏壹一聲長歎,熱淚不禁滾滾而下!魏申和他關係最好,可他眼看這魏申,城**亡,而自己卻愛莫能助,在一旁幹著急。急的他咬破嘴唇,血流出了也不知道,隻把牙齒錯的吱吱響,滿腔的怒火,直衝腦門,很不得立刻衝上去,搶回魏申的遺體,再與秦軍不顧生死的廝殺一場。

但他是大將之才,馬上下令:全軍撤退!先渡過涑水,再直奔合陽。同時派三路人,前往合陽、河西、大梁報信。他在報信簡上,先將了他親眼所見的安邑城破經過,接著告訴河西將軍:秦軍約有二十萬在進攻安邑,其目的就是搶奪安邑財富。再講自己分析:“由於天冷路封,正值魏軍、魏民假期,所以秦軍一定後沿著汾陰、合陽東岸、命瓜、涑水、安邑線轉運從安邑搶來的物資,而且分派兵封鎖命瓜、合陽東岸、岸門、鹽氏、曲沃、夏縣等安邑周邊城市道路,嚴格封鎖消息,以爭取他們的轉運時間。為此建議:一、派重兵攻打合陽東岸,攔腰切斷秦軍最佳的轉運路線,逼迫秦軍另行他路,以拖遲秦軍運輸速度,為大軍爭取圍殲秦軍的時間;二、河西軍在河西集中十五大軍,分兩路沿河而上攻擊少梁和汾陰,將秦軍堵在河東,而不得渡河;三、大梁立刻派二十萬大軍,在接信後六天趕到安邑,抄秦軍後路。他將直接趕到合陽,看能不能奪取東岸渡口?若不能,將配合合陽三萬軍,搶奪回東岸渡口,切斷命瓜到汾陰的驛道,並堅持到大軍的到來。”

他親自選派自己的親衛三十人,分成三路,每路再分衛五組,每組一輕車,以最快的速度前去報信。信使正要走。魏壹還不放心,將信使的裝備再檢查了一遍後,對信使拱手說道:“你們三十人,擔負著,我們能不能報城破家亡的血海深仇的重任。你們都是安邑人,你們的家都在安邑。現在安邑被秦軍占了,等著你們家人的是什麽?我不說你們都明白。魏申將軍從城頭上跳下來,以身殉國,就是你們的榜樣!你們是我的親衛,我代表魏國,要求你們務必克服艱難險阻,把信送到!秦軍攻擊安邑,是深思熟慮後的行動,一定將周邊道路,都嚴密的封鎖了;所以,你們要膽大心細,仗著路熟,躲過秦軍,完成任務。”

三十人信誓旦旦的給魏壹發起了毒誓:“公子壹大人!我們都跟你最短的有五年了。大人不然也不會把這送信的重擔交給我們。我們發誓:不把信安全的以最快速度送到,我們遭天打雷劈!”

魏壹微微一笑:“秦軍最快要到月底,才能撤離安邑,所以我們有二十天的時間。你們一定要把這個時間,向各地主帥講清楚。記好。走吧!”

等信使出發後,公子壹才下令向涑水方向,撤往合陽。為了穩妥,他將前哨分成三撥:第一撥十人裝著民裝,駕著雪車,分成左、右、中三組,每組間隔半裏,向前探路;第二撥三十人還是穿著民裝,但沒有雪車了,就駕著輕車,也分左、中、右三路,三組間隔也是半裏,與第一撥相隔一裏,能看見第一組信號的路程,跟著前進;第三撥是六十人,駕著革車十乘,按攻擊隊形排列,跟在第二撥後麵,相隔一裏做接應。他自己率著近千人的大隊,跟在第三撥一裏,警惕的向西行軍。

也是公子壹運氣好,趁著秦軍匆匆趕往安邑,而沒有時間搜索涑水兩岸的時候,找了個空檔,讓這支漏網的小部隊,安全的過了涑水。過來涑水後,天已近戍時,已經無法前行。公子壹下令:就地紮營!辛虧他的這支軍隊,經常跟著他漫山遍野的跑,早已習慣了野外生存,很快就找到隱蔽地,紮下大營,靜靜悄悄的歇息。

第二天一早。公子壹登上了大營旁的山頂,往南邊一看:離山頂不到三裏遠的涑水河**,已經被秦軍西去、東來的無輪大車不滿,涑水已經成了一條車馬河;秦軍那肆無忌憚的喧囂聲,讓三裏外的公子壹聽得清清楚楚。他隨便數了數:東去安邑的最少一隊是千輛大車,西去命瓜的大車,都裝滿物資,看不見首、尾,猶如河水般,在冰麵上無盡頭的流淌。

公子壹趕緊下得山來,和一起上山的兩個旅帥,十個百人隊隊長,圍成一圈後說道:“看來秦軍為了確保運輸,沿途一定防守嚴密。我們大路不能走,隻能丟棄車輛,用十輛雪車拖著輜重,用馬屁騾著糧食,每人再帶三十斤幹糧,走小路繞道去合陽。”

一個旅帥問道:“壹公子!那可要繞道兩百裏,按正常速度要兩天,加上繞道的最少要五天。可一翻山越嶺的,又要加兩天,七天,這時間是不是來不及了?”

另一個旅帥提醒道:“壹公子!我們的糧食隻能堅持五天,那就需要沿途找黔首購糧。隻要能解決糧食問題,我同意繞道。遲幾天總比不能趕到的要好。”

十個隊長也紛紛同意繞道,不繞道就到不了合陽。到不了合陽,就不能報仇。於是全軍向北出發,向前走了三十裏後,進入了山區,將所有車輛丟棄後,再折向西,向合陽進發。

這一路艱險就不用細說了,要不是魏軍的家園安邑,被秦軍攻占,這些魏軍被複仇的信念支撐著,可能早就被風雪吞噬,或者摔下山崖了。魏武卒就是魏武卒,身負近八十斤,硬是咬著牙,保持著一天行軍八十裏的速度,趕向合陽東岸渡口,五天後,就穿出山區,來到了離合陽東岸渡口三十裏處的一座山上。

魏壹帶著人往山下的驛道一看:壞了。我的老天哦!秦軍防守的真可謂是密不透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