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杜平戰,秦軍勇名揚

秦公在敖豹的陪同下,帶著一大票高官顯貴,前來探視傷員。讓受傷的軍士一看見,就不等軍令,能站起來的紛紛自動列隊恭迎。站不起來的,但還能動彈的受重傷軍士,也都想掙紮的爬起來。隻有那些傷重到不能動的人,才急的哇哇亂喊。

秦公心一酸,含著淚,親自上前,走到這些叫喊的重傷員炕前,彎腰好言安撫,這些重傷員才停住含糊不清的叫喊。

敖豹等重傷員的叫喊一停,噗通一聲單腿跪地,在行捶胸禮之後,悲哀的向秦公請罪:“主公!請治臣無能之罪!臣第一次帶軍出戰,就戰損八百多秦軍好男兒,僅帶回千二百人,還能從軍。可就這千二百人,也個個帶傷,這完全是臣指揮無方的無能之罪。請主公責罰!”

秦公看到這支死傷過半的軍隊,重創之下仍有如此士氣,一激動,喊著熱淚的感慨說道:

“敖豹將軍!你何罪之有啊?快快起來。寡人看,科頭軍就是秦軍的精銳。首戰就打出了秦國的軍威!你們無任何保護,與盔甲齊全的兩千魏虎賁軍,冒著箭矢,激戰了近一個時辰而不敗,還逼迫魏昂又調一千軍北大營魏軍前來偷襲。不是你們調走一千魏軍,鞠旺將軍就不可能快速攻不破魏軍的北大營,就俘虜不了魏昂等人,就換不到大軍的性命和秦國的國運。你們這是多麽了不起的勝利啊!寡人決定:戰後將科頭軍獨立出來,擴至一萬人,用最好的軍備裝備你們。並隻有最勇敢的軍人才能加入!”

“主公永昌!科頭軍萬勝!”科頭軍聽到主公如此誇讚,還要單獨成軍,一下就比秦公還要激動,沒想一仗打出個軍種來,一時歡聲雷動。

科頭軍的歡呼聲還沒止住時。一隔軍吏前來稟報:“魏軍將戰死和受重傷的軍士送回到離長城十裏的空地,並有致左庶長的一簡!”

公孫鞅接過簡來,展開一看:

“秦左庶長鞅:

別五年,方會杜平。終見鞅才。秦之強,軍之勇,鞅之謀,令我心佩!現奉還貴軍軍士之屍,重傷之士,以示我等對貴軍的敬意!若能再與這等勇士戰,將不勝榮幸!

魏塚宰昂

魏大將軍卬

魏王瑩十七年孟夏望月日”

看完,將簡遞給白虎。白虎看完,大聲令道:“擂鼓!列隊!出城迎回英魂與英雄!”

在咚咚戰鼓聲中,在夾道肅立的軍士隊列中,一輛輛拖著戰屍、重傷員的車輛緩緩滾動。秦公率著一眾文臣、武將,將這一輛輛戰車肅穆的迎接回元裏城內。

在最後一輛車進了元裏大營營門後,公孫鞅為感激兩位老友,真誠的向東遙拜三拜!

秦、魏杜平會之戰,前後僅戰兩個時辰,在三個戰場上,雙方死傷了七千二百二十多人!僅秦軍就戰死兩千四百五十七人,重傷九百六十三人,不能再從軍的中等傷員千二百人,總計死傷四千六百二十人,戰損率高達百分之二十三!魏軍雖然伏殺了景監千人衛隊,但死傷也高達兩千六百多人,戰損率雖隻有百分之四點七,但秦軍是兩萬,魏軍是五萬五千。

痛定思痛。秦國公就在元裏停留了十天,一是因為要掩埋幾千戰死的勇士,救治兩千多傷員後穩定傷情,而一時不忍心走;二是他動了擊魏奪回河西祖業之心,需要在原地靜靜思考一下;三是為防備魏國報複,需要與眾臣在此地定下防備守策;四是需要定下對杜平之戰的功臣獎勵。

不說秦國在元裏忙著自己的諸多事宜,而說其他六國在獲得秦國在杜平之會的實力與戰績後,一時天下嘩然!哪怕魏國誇大秦軍損失和縮小自己的戰損,但誰也不是傻子?就憑秦國僅用兩萬人,敢在虎狼之師的魏軍五萬五千人的包圍下,捕獲魏國塚宰,而安然退回一事,就對秦軍實力,不得不誇讚。

隨著時間的推移,各國獲得的情報越來越多,當得知雙方竟在這個小小的杜平,就在這短短的前後交戰不到兩個時辰內,死傷竟高達七千人以上後,更是大驚失色!要知道,在春秋與戰國前期,各國交戰都是君子之戰,一戰數萬人打上個十天半個月的,死傷幾百人,那就是不得了的大事。這杜平之戰,算是開了戰國初期戰爭死傷的先河。特別是秦軍的科頭軍,那不著盔甲,絹衣出戰,不畏箭矢的與盔甲齊全的魏武卒而戰並取勝的事跡,傳出後,天下莫不震驚!一時科頭軍的名頭,一下就蓋住了魏武卒。

一個身著黑色的絹衣,揮舞著長劍,冒著頭上飛舞的箭矢,與當麵號稱天下第一的穿著甲、帶著盔,手持長戈或利劍的魏武卒,在戰場上對砍的畫麵,就這樣不對稱的血淋淋的刻畫在天下人的心中。一時,各國無不談秦科頭軍色變。許多小國都患了臆想症,竟紛紛給秦國公來信鹹服,竟想請秦國公派員幫助自己,也訓練出這麽一支科頭軍來。更好笑的是,就連鄰近的韓國、遠在北方的燕國、中山國,東方的宋國、魯國、越國,也來信示好,請用物資和金錢來交換科頭軍軍士。一時搞的回到櫟陽的秦公歡喜的不得了,對科頭軍就更加視為珍寶,而要加快他在元裏承若的擴軍若言。

秦公是個想到就要做到的人,馬上就召開了擴軍會議。於是,他回到櫟陽後不久,就在公府的議政堂,召開了杜平之會後,秦如何麵對新形勢的議政會。

會上。秦公剛把杜平會帶來的影響與形成的局麵說完。塚宰杜摯就一反常態的提前發言:“主公!杜平之會後,秦最關鍵的是要如何應對魏國的反撲。魏王是個雞腸小肚之人,受到如此大辱的魏王,必將報複不可。秦、魏一戰既然不可避免,為此臣提議,第一要修好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