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拆台
越王府,柳風鈴隻住一天,就在這裏混熟。臥室、洗手間等等,無一不讓她生出極大興趣。
和趙真真也以姐妹相稱,趙真真知道李壽的心思,將她的身世也告訴柳風鈴。
“姐姐竟有如此淒慘的身世,你放心,殿下他的辦法多,一定能為你家平冤,殺了那該死的高甑生。”
“多謝妹妹,”趙真真抹了把眼淚:
“目前王府有一座府第、二十幾畝良田和一間很大的製藥坊、瓷器坊。這些妹妹都得熟悉才行,反正現在無事,我們去製藥坊看看?”
柳風鈴含羞低下腦袋:“我熟悉這些幹什麽?”
趙真真抓住柳風鈴的手:“我沒當妹妹是外人,任何事都沒必要隱瞞。殿下還從未如此在乎過任何女子,他已將你當成王府的女主人。讓你熟悉這些,也是他的意思。”
柳風鈴還沉浸在羞澀的幸福中,進來兩小一大三個女人。趙真真起身拜見:
“拜見長樂公主、晉陽公主、新城公主。”
三人很有興趣打量柳風鈴,李麗質將她扶起:
“你就是五哥說的太原柳風鈴?”
柳風鈴暗自怨了幾句,也不知李壽對多少人說過她。
“民女名叫柳風鈴,太原人。”
“好一個美人胚子,”李麗質說:
“母後知道你來,她想見你。”
……
李壽如此拆扶桑使臣的台,李世民更不敢讓他沾接待工作。
他在大殿酒肉飯飽後,聽說柳風鈴在長孫皇後那裏,來到立政殿。
李壽鬆了口氣,看這氣氛,眾女談得很來。有幾個妃嬪也在這裏。
“五哥快來,”李明達說:
“母後和父皇以前在柳氏食府吃過東西,當時柳姐姐還未出生,是她爺爺主廚。”
李壽見柳風鈴還有些羞澀,笑著說:
“既然去過,也不算外人了。你以後要是有空,常來宮裏坐坐。母後她們都很隨和,要不了多久就能習慣。”
柳風鈴內心比表麵更緊張,她一來,就被眾女圍攻,問了不知多少問題。
這些人雖隨和,柳風鈴仍很不習慣。長孫皇後說:
“太原也算我們半個故鄉,以後壽兒去忙政事,你可以常進宮。你能來京城,以後大家就是一家人,不用害羞,隨便些。”
柳風鈴渡過人生最難過的一天,得到不好禮物。
離開皇宮,本不想理會給她帶來麻煩的李壽。
在馬車上,李壽終於露出本來麵目,將柳風鈴抱住。
“今天母後她們給你說些什麽?”
柳風鈴沒能掙紮開,放棄抵抗:
“她們的問題好多,問的東西太多,我記不得了。對了,你說給她們買些什麽東西好?太失禮,我都沒給她們準備禮物。”
“禮物的事你不用急,我會給你準備。”李壽說完,用嘴將柳風鈴的朱唇封印住。
……
趙真真家的事,李壽沒有忘記。他已派杜愛同、沈雲祥去洮州探查。
被他這一鬧,扶桑使臣治病也沒找他。第二天上朝,犬井培藏上奏:
“大唐文盛武昌、禮恭人順,為諸國之楷模。今我扶桑派五十學子,入國子監學習典禮百科、派三十人,到各地學習。另派十人,進太醫署學醫。並在長安,成立駐唐使館。誠請唐皇答應。”
李壽還在為扶桑的大手筆發呆,李泰自豪說:
“父皇,扶桑已答應,願與我大唐結為兄弟之邦,我們為兄、他們為弟。並永結同盟,願為我大唐永守海上,絕不讓任何人,騷擾到我沿海諸地。”
這些好話讓李世民比較高興,但一時還在想,李壽趕忙竄出來:
“你們的意思,隻要是我們好的,你們都要學?”
犬井培藏不知道這個壞家夥打什麽主意,暫時沒敢答話。副使麻仁羅生說:
“學習,自然是學好,豈有學壞之理?”
“那我們就不能答應了,”李壽也不管他能不能作主:
“你們將我們好的學去,到時候變得強盛,我大唐豈不是多了一個強敵?”
太直接,全都懵住,一時居然沒人接話?李壽繼續:
“別給我說什麽同盟兄弟,一旦狠起來,那些同盟兄弟對自己下手最狠。突厥就是最好的例子,以前的匈奴連煉鐵、製武器都成問題,現在的突厥都敢和我大唐叫板了。這世間上的事很難說,一隻羊養到最後,很有可能會變成一頭狼。”
“唐皇,我扶桑永不會背棄大唐。”犬井培藏不敢再藏著掖著,放出他最後一個大招:
“我扶桑願奉大唐為宗主國,永為大唐在海上的臣國,絕無二心。”
李泰說了一天,才將扶桑說成弟弟。現在李壽幾句話,就將對方說成屬國。
李泰對李壽的怒火,同樣是滔滔不絕。李壽沒考慮這些:
“大家看看,什麽樣的敵人最危險?就是他們這種。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現在別說屬國,就算是成為我大唐的一個州,他們可能也願意。這種毫無底線的國家,怎麽能相信?東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多數人應該知道吧?”
李壽最後一個字說完,犬井培藏再也受不了,雙眼一黑昏死過去。
李世民不敢再讓李壽說下去:“快將君大人扶到太醫署去,暫時退朝。”
……
禦書房,幾個大臣,驚奇看著李壽。
“天賜,你怎麽對扶桑如此仇恨?”
現在傻子都能看出來,李壽是多麽不喜島國。
“他們從隋朝時,就不斷派人來我中土學習。嘴上說仰慕我中土文化,其實就是讓了壯大自己。做人不能太自私,但處理國家大事,絕對不可大方。國有興衰,為了以後我中土的安寧,一定不能讓周邊的國家強盛。”
“越王之言,極有道理。”李靖臉色還有些不可思議:
“現在的突厥,和漢時匈奴相比,絕對要強上不少。都是北方部落,他們越強,對我們的威脅越大。我們不可能永遠強盛,周邊之國是群狼,在我們虛弱之時,他們不會放過咬我們一口的機會。”
李世民不是傻子,緩緩點頭:
“那就不讓他們留人在這裏,打發他們一些東西。”
李泰也在,不知收了人家多少好處:
“這樣一來,會不會太失禮了?畢竟他們不辭萬裏而來?要是傳出去,對我們的聲譽也有影響。”
幾個大臣點頭附合,李壽趁機將海禁之事說出:
“我聽說,他們每次來,都要帶來許多東西交易,銀子都被他們賺去了。我們也可放開海禁,讓我們的商人,也能去他們那裏交易,帶來我們需要的東西。同意交易,我想他們絕對會感恩戴德。”
長孫無忌說:“海上太凶險,商人為求利,不惜讓許多人下海。要是開放海禁,每年不知有多少人死於海上。還有那些商人,將我們的一些好東西帶過去,不也會壯大他們嗎?”
李壽早就想過這些,這兩天都在說扶桑之事,沒機會說出來。
“在沿海地方,成立一個專管海上事務的司衙。不禁大家出海,但出海的船隻、所帶的商品等,都要經過嚴格檢查。比如不適合出海的船隻,一律不準放行。有人在海中遇難,船商要付出大筆撫恤金等等。隻要健全製度,不會有任何問題。”
這樣做大有好處,可以刺激大唐的造船業、航海業等。為以後稱霸天下,打好基礎。
大家的眼光還看不到這些,李世民問:
“這樣做倒能控製許多東西,不禁海對我大唐有多少好處?”
“好處大得驚人,”李壽忽悠:
“外麵的好東西太多了,大家應該知道大食、波斯這些人。他們那些地方也很繁榮,好東西同樣很多。開放海禁,能將那些好東西帶來我大唐。刺激經濟增長,以後的賦稅,有不少會來自海上……”
大食國和波斯這些人,在京城也有。李世民一聽有這麽多好處,沒再猶豫:
“此事就交由天賜負責,將所有東西寫成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