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分官牛
山裏的西瓜苗出得不錯,先是肥肥嫩嫩的兩瓣,沒幾天就長出龍爪一般的葉子,青綠青綠的,一朵朵有有碗口一般大小。
南山岔人還沒見過這樣的作物,路過的人總要好奇地打量一番。他們中有人早就聽說過 “西瓜”,據說這是胡人的甜瓜。瓜瓤紅得像人血,瓜皮上還有大蟲皮毛一樣的斑紋哩!
一到夏天城裏會有口外的商人用牛車載著埋在瓜蔓裏叫賣,一顆差不多五六十錢。這個價錢布衣百姓哪裏能吃得起,隻有官宦人家才可以享用。
甜瓜才是南山岔人最熟悉的瓜。甜瓜苗長得更快,瓜蔓一探出頭就連米晝夜向四麵八方瘋長。深綠色的葉子毛絨絨的,長滿了小刺。
老大挑來兩大木桶井水,用木杓洇瓜窩,江濤和老伯到河灘裏挖了兩麻袋細沙,趕著毛驢馱到田頭。
江濤揋了幾窩瓜,鄭老伯看了質疑道:
“這沙子揋住,瓜苗會不會更缺水?”
“老伯,是這麽個道理,揋了沙子,太陽暴曬時下麵土裏的水分上不來,下雨時,瓜窩子邊上的水卻能滲下去,這樣瓜苗就不怕旱了!”
“還真是這麽個理咧。”老伯想了半天,似乎明白了其中的奧妙。
村子裏有幾戶人家也學著剛公子這樣做,也有一些人說,下麵揋沙子會燒死瓜苗的。
鄭老伯家的冬麥長勢越來越好,大葉撒開綠得發青,麥稈比周圍的春麥健壯得多,高出了一截子,抽穗也早。
“要是年前跟著剛公子把冬麥種上該有多好!”
“我看這剛公子就是眼光長遠,有本事,你還不得不服!”
“今後他剛公子種啥,我就跟著種啥。”
……
沒過幾天,甜瓜西瓜都跑蔓了。揋了沙子的瓜苗長得分外快,每一株瓜苗四周都探出了許多瓜蔓。
江濤將鹽坊和學堂的事統統交給允兒,學堂的事自然有韓勝協助允兒。他得親自到山裏教鄉親們掐瓜。
“瓜蔓太多,營養供應不上,結的瓜蛋子雖然多,但都長不大。這樣還不如每株留他個三根蔓。”
江濤給老伯和老大耐心地講解,“另外,一根蔓上結的瓜離根最近的肯定長不大,第二顆瓜最好。所以我們留下第二個瓜蛋子,還要把瓜蔓上長出的斜叉掐掉。”
和以往一樣,有人觀望,有人模仿。
不少人心存疑慮,因為在大夥兒看來,瓜蔓越多,分叉越多,結的瓜就越多,這麽簡單的道理誰不懂哩!更何況長那麽些蔓多麽不容易!
“剛公子,你敢不敢和我們打賭?”
“打啥賭哩?”
“當然是甜瓜嘍!”
“你們說,咋們個打法?”
“如果沒掐的甜瓜產量高,你給我們每家分二斤精鹽;如果掐了的產量高,你說咋辦我們就咋辦。”
“如果你們輸了,就得每人給鹽坊義務出一個工,咋樣哩?”
“好,一言為定,還是讓保長給咱作個保吧!”
有了多次成功經驗,鄭老伯雖然心裏還有疑慮,可他還是同意了江濤的做法,照江濤說的去做。
這天一大早,裏正張有年騎著大白馬趕到了南山岔。
他先去了保長家,讓保長來請剛公子說有要事相商。
因為強娶允兒的事,江濤對張有年沒有什麽好感,可他想了想,還是硬著頭皮去了保長家,他想看看張有年又要耍什麽花招。
“剛老弟,多日不見,無恙否?”
張有年滿臉堆笑,帶著一副沙葫蘆破嗓子甚是殷勤地客套道。
“托裏正大人的福,好著呢!”江濤的回答綿裏藏針。
“過去的事哥哥我確實做的過了火,今兒個我正式陪個不是,還請老弟見諒!老弟的能耐,著實令我欽佩!”
張有年紅著臉膛抱著拳,態度還蠻誠懇的。
“沒什麽,鄭允兒是我的女人,誰也別想!”
連江濤自己也沒有想到今兒個咋口氣這麽硬。
“哎,我說二位,誤會誤會,冤家宜解不宜結嘛!陳穀子的事兒就別提了吧!”
保長覺得這二人都是有頭有臉之人,況且在自己家裏提起不愉快的事,一時覺得很尷尬,趕忙摻和了幾句。
“保長說得有理,你我本來無冤無仇,錯在我奪人所愛,大人不記小人過嘛!來,剛老弟吃茶,吃茶!”
裏長大人親自給江濤烹茶雙手遞著茶碗。
江濤接過茶碗,呷了兩口,品著鹹味,嚼著茶葉,等著看張有年說什麽要緊的事。
“是這麽個事,昨兒個縣裏召集十裏八鄉的裏正到縣衙領差事,縣太爺點名要給咱東皋裏南山岔百姓分十頭耕牛。說是具體領牛分牛的事交給你剛公子去辦。昨晚上我回來半夜了,今兒個一大早就趕緊過來傳話!”
“噢,那有勞張大人了!”
“應該的,應該的,分內之事嘛!”
張有年又將話頭轉到了煮鹽:
“還有一事,縣太爺的意思是讓我們繼續合作,辦好西山鹽坊。”
“西山鹽坊的事兒就不勞張大人多操心了,沒堿鹽土時你隻管派人將粗鹽馱來即可!”
“那是那是,我能參觀參觀咱鹽坊嗎?”
“張大人,縣令大人有令,除了南山岔人,任何人都不得進入鹽坊,明白嗎?”
“噢。”
張有年騎著白馬灰溜溜走了,江濤、鄭老大還有保長三人趕到縣裏領回來十頭耕牛。
按照滿五十畝地一戶一頭牛,不滿者兩戶一頭,保長對照著田籍冊子,江濤把耕牛分給了每家每戶。
拴弟爺娘也來了,他家人多田多,一家牽走了一頭母牛。拴弟她娘笑嗬嗬地對江濤連連鞠躬,拱手道謝。
江濤叮囑每家每戶都要好好喂養,官牛若有閃失,朝廷定會追究。
鄭老伯家田籍登記僅三十畝,隻好同鄰長老呂頭共領一頭公牛,暫由老呂頭飼養,草料兩家分擔。
喜從天降,南山岔人心裏都明白,這是沾了“京城剛公子”那兩位大哥的光。
關於剛公子與鄭家女娃允兒間的緋聞,從此銷聲匿跡。
取而代之的,是南山岔人耕牛的“哞哞”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