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龍隆之判
愛情好似無形的毒藥,讓愛你的人吸食,最後上癮,無法自拔,這也許是愛情最高的境界。
當兩顆隨風飄散,沒有方向的蒲光英種子,相遇便是緣分,隻可惜這樣的相遇,這樣的相守,隻能仰望,不能擁抱;隻能遠觀而不能褻玩焉。
穿越時空的愛戀,塑造今生無緣,我是公主,你是皇帝,我想靜靜的陪著你,但我的心依舊愛著你。
金得春的心中想到,默默站於一旁,心中有多少無奈,可又何用?訣別,不如靜觀,至少還有你的麵容。
李隆基同時看出金得春的無奈與掙紮,可又能如何?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李隆基已是皇帝,言出必難收。李隆基知曉這幾日金得春在外遊**定過得不好,不然與武桂見麵怎就淚水橫流。
李隆基想這隻是穿越,不要讓金得春過得太窘迫即可,一公主並不能說明什麽,安定才是。解決好了一切,隻等著宣判太平公主的罪行。
李隆基坐於龍椅之上,內心深處糾結不已。
若是直定太平公主死罪,李旦必出麵求情,好歹兩人姐弟一場,在這深宮大院為了皇位活著的能有幾許。但太平公主罪行滔滔,饒恕豈能服眾,日後何談治國。
隨著宣詔,太平公主一步步艱難地向著含元殿步去。
先前的華麗龍袍,此時的白色囚衣;先前的陣陣生風,此時弱不禁風。太陽格外的熾熱,火辣辣地刺痛著太平的眼眸,她迷失了,迷失了方向,錯誤了,錯在了糾糾雄心。
披頭散發的太平,穿著白色的囚衣,腳環與手環扣著鐵鏈,她走一步,鐵鏈與大殿前的階梯碰撞發出“哐當哐當”的聲響。她此時看起來如此的憔悴,又亦如鬼魂的遊**,在六月的驕陽下,她感覺精疲力竭,步子慢了點,隻聽身後官兵:“快點走,不然打死你。”
虎落平陽被犬欺,當一個人走到人生的盡頭時,周圍的人定會瞧不起自己,這個人類的社會不都是這樣嗎?
也罷,誰叫自己野心勃勃呢,太平忍著官兵的拳打腳踢,緩緩走向含元殿。
半個時辰,太平從天牢走到了含元殿。
押送官兵上前,跪地叩拜李隆基後,說道:“啟稟陛下,罪犯已押到。”李隆基命其起身,便步於一旁,隻坐聽李隆基對太平公主的宣判。
李隆基起身,滿臉愁容,威嚴的他,此刻已不知如何抉擇。
“姑姑,您這又是何必呢?”
太平公主,頗有微詞的回道:“人無誌,孤魂野鬼一般生存,我隻是為了我的報複而行,理應有錯嗎?不定我做皇帝,許差你不幾。”
隻聽周遭臣子橫眉冷對,於心痛罵:“大膽太平,犯了滔天大罪還不知錯,道出此般荒唐之言,定要你五馬分屍。”
“唐出武則女皇,可謂臭名昭著,若是大唐再有類君主,不知民間又生出多少流言蜚語,若不今朝治你死罪,天下敢有聽陛下言之人?”
一個個臣子氣憤填膺,本念輔佐李旦治國有功,可饒恕罪行,誰知太平口出狂言,荒唐至極。
太平頓時仰天大笑,似瘋子般怒狂:“天下之道,治國之道,君臣之道,誰與比攀吾?一雌黃小兒,談什麽統治天下,盛世國民,笑話,笑話……啊!”
李隆基臉色鐵青,不料太平竟然把已比作雌黃小兒,懷有憐憫之心,可瞬間破滅。
他直呼其名:“太平有罪,當誅,午時三刻行刑。”甩手背臉。
隻見官兵上山押著瘋狂了的太平公主向著含元殿門外走去。
武桂見著他日耀武揚威的太平,此刻人模鬼樣,披頭散發,頗為悲慘。再瞧去李隆基的背影,好似六月的雪,下滿了整個長安城,陰冷無比。王紅則心中歡喜,未曾動過憐憫之心,她覺得李隆基的宣判合情合理,上可見天君,下可見冥王。
太平在官兵的押送下,毫無掙紮,她一心想著如何痛快地結束,再也不提這悲往,這糾糾雄心。
“且慢!”
殿堂之上突傳來急促的聲音。咋一看,身穿紅褐色龍袍,發髻斑白,在疾跑後臉色蒼白。
“太上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眾大臣齊跪。
步於門前的太平心中悸動,自己本可痛快死去,他還來做甚。
“孩兒拜見父皇。”
李旦做了個免禮的手勢,對著堂下眾大臣口中說道:“人非聖人,孰能無過,吾本退居朝野,不理國家大事。可吾生坎坎坷坷,為皇多有不明之時,好在太平一心輔佐,多智多謀,省吾不少勞心。今日她口無遮攔,抖出此般有失天下大不為之言語,做出滔天大罪,可好在隆基機智,多有備患。於此念在吾一心血濃情深的份上,還望諸臣子出言求情,饒了太平之罪,發配邊疆,安度餘生。”
說完李旦跪地,李隆基與眾大臣見狀,皆是下跪,堂下武桂、王紅、金得春傻眼,隻好照跪。
太平感動,老淚縱橫,失聲痛哭,沙啞的聲音,說道:“太皇之心語,太平感動,為吾一罪人求情,實則不該,還望太皇起身,好讓太平去的輕鬆,不則心中愧疚,踏實不談。”
“隆基,就此答應吾的請求,饒恕你姑姑性命,任她歸去邊疆,可好?”李旦眼眶中泛起淚花,楚楚可憐的模樣擺放於李隆基前。
“陛下,父皇血肉情深,治國之道唯此不列,武桂請求陛下饒了姑姑性命。”
“皇上,念在太上皇的情誼之上,饒了太平吧?”
頓時群臣張口求情,怎已是一重情重義之人,治國之道無需薄情寡義。李隆基歎氣,側目而視太平,回眸張口答應了李旦的請求,作罷。
太平感激涕零,跪於門前重重磕下響頭,帶淚而去。
悲傷的氣憤渲染,起身的大臣們沉默,李旦則是追太平而去,就此李隆基宣旨退朝,擇日舉武拔良。
血濃於水,手足情深,當自己的親人即將離去,心中各種悲痛。然行走幾日江湖的金得春,六親無故,又該如何抉擇,如何生存於社會……
明朗的天空,在六月烈日的烘烤下,天空飄起了雲朵,如是一個個離散的人兒,遠遠觀望。其實他們並不會孤單,因為同屬於一片藍天下,心裏的雜陳可對望天空傾述,風兒是信使,把心裏的話,一句句說給你聽。
矗立於馬車前的太平,心中涼涼,對望著李旦的雙眸,揮手告別。眼淚早已出賣了自己,對著這熟悉的長安城,即將離去,有太多不舍。自己的錯就該自己承擔,目送啟航,去往寂寥的邊疆。
“太平保重,記得照顧好自己。”
太平點點頭,攜著家人離去,去往北疆。
“旦弟,姐有錯在先,輔佐好隆基,待我老去,心中有甘。”
“好,我答應你。”
太平的車隊,漸行漸遠,最後消失在張狂渲染的綠色裏。
金得春退朝後,在武桂的勸言下,一同回後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