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褶褶生輝

城樓士兵持箭圍上了太平公主的左膀右臂與黑衣人。

“那啥來著?黑衣大俠,莫激動哈,你定知道我是誰,而且你我定是見過,讓我猜一下。”

李隆基玩味的對著黑衣人說道,然太平公主人卻早已心死沉寂。她本完美無瑕的計劃,就雲淡風輕的結束了。一旁武桂則是先開了口:“小春春,你終究還是回來了,別遮麵了。”

金得春想自己為何被一眼看穿,胸也裹了,聲音也變為似滄桑的中年,不懂。她懷疑武桂是亂猜的:“這位慈眉善目的娘娘,恐怕您認錯人了,我乃一行走江湖之人,怎會是您口中的什麽小春春。”

武桂莞爾一笑,衣袖遮住半麵,心中隻想怎幾日不見金得春卻煉出一腔男音?她也不再多說什麽,隻道句:“你手中的匕首。”

金得春側目而視,好像真的是這樣,前不久還攜帶此匕首入宮,定是讓武桂看著。她一手摘下黑布,露出久違的笑容。

“你們這是敘舊呢?我落得此般下場,皆是妄為,要殺要剮隨便你們。”太平公主聽得不耐煩,做出了一死之決心。

時間過去了一兩分鍾,太平公主部下見狀繳械投降,然她親眼目睹吐沫死去的李旦與眾大臣全都死灰複燃,隻稍有狼狽。士兵在李隆基的命令下押走了太平公主,最後的最後太平公主想通了一切。可謂一山更比一山高,李隆基早早做好陷阱,隻等太平公主往裏跳。所謂,你昆蟲發明了翅膀,我蜘蛛發明了網。

清晨時分,太平公主率領部下與宮內親信裏應外合帶軍進入皇城,挾持了李旦與眾大臣。隻因早在六月五日,李隆基悄悄命皇城內將士撤出,留下一座空城,再來個王中捉鱉。

皇城中唯有幾士兵把守,留下的多是宮女、太監,從而太平公主輕而易舉的挾持了李旦等人。她想城中如此空虛,多半是李旦擔憂自己會在城街動手,多部分將士派出護駕李隆基。

太平公主早些信誓旦旦的認為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可見城下李隆基無太多將士護駕,也曾懷疑過。但想到自己挾持了李旦,這無不是最好的籌碼,可不料李隆基(李秋)穿越古代時曾戒指中帶有特效假死藥丸。

許是人生中,自己本該得到的,經過努力許是可以得到;但不屬於自己的,煞費苦心也隻有竹籃打水一場空。

太平公主帶著悔恨的目光離去,她最後仰望天空,想今日為何如此幹淨,可惜的是太平公主這個稱號從此臭名昭著,遺臭千古。

金得春走下了城樓,來到武桂的麵前,頓時眼淚激流,兩人擁抱在一起。

幾日前的道別本想一去不複返,可金得春心有所掛,終究還是想回來看看自己心中的男人,登基之日的風光。一路跟隨,恰逢時機,捉住了太平公主。

李隆基與武桂站於一旁,靜靜的等待。

金得春與武桂收拾好眼淚,李隆基命所有人馬進朱雀門,半時辰後舉行登基大典。

黃牆,金瓦的皇城鑼鼓喧天。天空還是如此的湛藍,美麗。和煦的夏風吹過長安街的每個角落,似白鴿把這種喜悅傳達給每一個人。含元殿門外兵將站立,手中的旗子隨風擺動,似一排排豔色的舞女擺動的裙子。

大臣們一個挨著一個,一步步踏上大理石的台階,腳步千萬別,卻向著同一個目標。到達含元殿,數百名臣子整齊的矗立。

等待片刻,隨著一太監磁性而又高昂的叫喊聲,在宮女與太監們的陪同下,李隆基徐徐走來。視線環顧,揮舞龍袍,正座於龍椅之上。

頓時堂下文武百官齊聲:“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聲音久久回響,文武百官俯首跪地。李隆基伸出金手,從堂上往下看,手似撫摸群臣,他道:“眾愛卿平身。”

隨著一個個臣子起身,李隆基眼示意公公宣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千秋萬代,君臣枚舉,可明君青臣寥寥無幾;今日吾得天下之主,群雄傲世,才子強將多匱乏,堂上之皇,堂下之臣,君臣一心才實國泰民安。特召回前貶官之士,謀以特用,查情升職,淵源有可用武之地。明日舉武,拔天下之良士,助我大唐雄威,邊疆無犯,定得一康莊大道之國,欽此。”

堂下文武百官:“吾皇英明,吾皇英明……”

按照冊封,王紅頂著壓力一步一步地從點門外走到了殿內,眾大臣皆是好口稱讚,可謂傾國傾城,絕世佳人。王紅聽著眾人小聲的議論,心中頗感撫平,但又轉思,後麵的武桂若是一入門不知何等議論。今日早,王紅還想數落一番武桂,可……

“宣武惠妃上殿……”公公的喉嚨,發出雌性的細,又帶著響亮。

武桂出水芙蓉的肌膚;清淡而不耀眼的柳葉眉;如是寶石通透的眼珠泛著柔亮;一簡約的發髻籠罩著一翹楚臉輪;再是一身桃花之色的長袍,無不把武桂這麗人彰顯得淋漓盡致。

她沉穩地邁著妖嬈的步子,後麵拖著長長的袍子,在宮女的陪同下,步於王紅左側。

此刻群臣鼎沸,有比較才有傷害,若王紅是絕世佳人,那武桂該身居何處?

坐於龍椅之上的李隆基起身,眉眼帶笑,腳落於龍椅前兩米,壯誌的說:“朕之後宮獨二人不許,朕之內物獨武桂不許,朕之天下,獨此二女不驕。”他頓了頓,接而說道:“炎黃子孫,父氏社會,自夏朝至今,皇多有嬪妃佳人,今朝破古,朕隻寵此二女。風雨煙塵,花柳之處獨皇之大,是謂:後宮莫大的妓院,皇尊貴的嫖客。此語多有傷大雅,可朕決說。”

堂下文武百官心中誠服,富夫多有三妻四妾,可如今天子隻寵獨二人,可謂絕世僅有。國家之戰,是為爭財寶與美人,新皇上位敢出此言,何談治國安民之決心?君無戲言,言出必行。

站立的武桂多有感動,眼前受九五之尊,立與高堂褶褶生輝的李隆基敢當群臣立誓,可知一生有你足矣。眼圈似乎太小,包不住洶湧的淚水,它們順著武桂的臉頰濕了一麵。

然王紅也驚歎,酒與色,男人之本性也,李隆基此話般是戒色之說,她的心中浮起浪花,灑落於滾滾波濤的愛河。

李隆基揮手,公公又取出一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金將之後,清廉為榮,不料小人栽贓,迫使滿門抄斬,此出於長樂,韋後之手。朕今日登基,天下還亂,為感恩與長識,昭雪金將軍之後金得春,特封青霞公主,後與朕兄妹相稱,欽此。”

躲於文武百官身後的金得春如被雷擊,怎李隆基會出此下策,實劃分界限。糾葛,也許到此結束,也許才剛剛開始。她唯唯諾諾地步於堂下間,頗為無奈地接受了冊封。

也許這樣,我還能看到你,也許這樣我還能有個借口陪著你。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要臣做公主,臣不得不做。悲哉,隻因前世的緣份,留於今朝的兄妹。看著你,總比遠望你好。

金得春的心中默念,手中西汗密集,蚊子拍動翅膀的聲音回道:“謝主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