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附錄小說是時間的藝術:從敘事視角到時間軌跡

孟繁勇

閱讀本書,讀者自然會感覺到故事的不同,我想說的是,本故事是用時間軌跡的手法創作完成的,用這種手法創作的故事超級好看。那麽,什麽是時間軌跡?這就需要厘清一個重要問題,小說是什麽。

我認為,小說是時間的藝術。在小說的世界裏,時間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是統治文學世界所有一切的國王。

關於時間在小說中的存在

對於文學所表現的時間,一種解釋為感知世界過程中的心理時間或者生活時間,比如以喬伊斯、普魯斯特的作品為代表的意識流小說——這正是時間通過感知的方式被理解的局限性。

在我們所感知的世界中,客觀的時間和自然的時間(包括宇宙時間與曆史時間等等),在時間的發生過程中刹那即逝,難以被抓住。導致的結果,便是文學在表現自然時間與客觀時間時的無能為力,似乎隻能以心理時間或者生活時間進行記錄——比如,在意識流小說中,一瞬間發生的事情,就需要用大量的文字進行還原。文字相對於時間,容量太小,很容易滿溢。

也就是說,如何感覺時間和如何理解時間,是兩個問題的方向。我們的世界被時間統治,而對於時間理解的偏差及時間的深不可測,為我們理解世界為什麽以某種姿態存在,而不是另一種狀態存在,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麵紗。在此情況下,必須搞清楚兩個問題:什麽情況下時間才可以存在?它的存在方式又如何呈現?

如果任何存在無時間性,那麽我們隻能得到一個結果:宇宙從未開始,世界就此終結。正因如此,當我們說到存在的時候,理解就出現了偏差。實際的情況是:從時間的意義上討論存在,我們討論的就是一個缺乏時間內涵的存在。而把存在的現象,如日出日落、開花結果等理解為時間的維度,事實上那隻是主觀意識中時間的空間化,而遠非時間的真相。也就是說,當用時間標誌事物發展的某一個位置(或者階段),我們得到的結果,實際上隻是將時間空間化了——這恰恰是導致我們對時間問題迷惑的根本原因之一。

而對空間的時間維度理解偏差,由此帶來的問題是:

第一,什麽時間是流逝而去的時間(過去)?

第二,什麽時間是能夠捉到的時間(現在)?

第三,什麽時間是還未到來的時間(未來)?

我認為,在小說中存在的時間,含義完全不同。時間順序並非過去、現在、未來,而是過去、未來、現在。在此過程中,過去,是早已消逝的未來。未來,是尚未到來卻已注定消逝的現在。現在,是不斷消逝的過去。

關於時間的運行方向

人類經驗告訴我們,在能量本身是有效的狀態下,物質(事件)才可能存在變化過程,實際上,這正是時間從有效轉向無效的過程。能量的轉變從形態上產生的變化,即成為時間的運行方向,這不是通常認知下的線性時間之箭,而是呈發散狀的非線性時間。無數能量轉變形成的世界,則是在時間存在的前提下相互作用、碰撞的結果,最終形成了神秘、博大,不知何始、不知何終的世界模樣。進而,由時間控製的邏輯,造就了世界的神秘。

世界的變化,某種程度上是物質的相對位移,空間是基礎,時間是其決定因素。時間相互作用的意義,在於世界在此基礎上,才能夠形成原因與結果兩者之間的對等關係:因,可以成為果;果,也可以成為因。因此,對於文學中的世界,唯一的可能,是我們隻能夠借助時間去觀察、描述真正的世界。

世界的呈現,具體到某一事件過程,是在紛繁世界中的特殊表現。被證明了的隻有一點:被特殊性事件掩蓋了的,是決定事件為何發生的關鍵時間。時間,被遮掩於存在的麵紗之下,每一個時間都被與之相鄰並發生相互作用的時間所禁錮。宏觀上觀察,世界如此不可思議,甚至是神秘莫測的,無法全部理解的。但在微觀上,每一個時間,對應的則是無法計數的時間之間的相互作用。時間在多個方向上任意過渡,取決於每一個時間作用力的大小,是連續地吸收其他時間的結果,進而循環,彼此互為因果。這就是心理時間或者生活時間中的可逆與自然時間存在的可逆的重要區別:前者模仿世界;後者,將自然世界從A點直接搬到了B點,進而在文學的意義上生成(而非創造)了第二個真實且神秘的世界。

關於感官係統與時間的關係

世界之所以精彩,首先在於感官對事物的識別,如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感官係統。正是由於有了眼睛(視覺)、耳朵(聽覺)、鼻子(嗅覺)、舌頭(味覺),以及手、腳等身體其他各個部位(觸覺),感官相對於世界某一特殊物體的刺激做出回應,世界才呈現於人前。這是我們獲取外部信息的唯一方式,同樣也是作家借以感知世界並描述世界的唯一渠道。

當感官係統受到某一特殊事物的刺激時,反應不僅取決於刺激的強度,更取決於感官世界據此所判斷的刺激物之間的關係。這就是貝納特的“適應水平說”,即焦點的刺激、背景的刺激和殘存的刺激。這個心理物理學上著名的觀點,被用於解釋社會行為和人格過程。

小說被以文字的形式描述呈現,無論是全知全能視角、內視角、外視角等,基礎是建立於某個感官係統之下的敘事視角。脫離開感官係統,不會產生任何敘事視角。也就是說,敘述語言中對故事內容進行觀察和講述的特定角度,同樣的事件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就可能呈現出不同的麵貌,來源於刺激物為感官係統提供的角度。但上述敘事視角有一個共同弱點,都忽視了時間存在的重要影響。

我們將重新定義的時間概念(以下所述時間,皆為重新定義的時間概念和時間存在狀態),時間狀態順序為過去、未來、現在,而非過去、現在、未來。三個時間概念在小說中的存在模式,分別為“過去,是早已消逝的未來。未來,是尚未到來卻已注定消逝的現在。現在,是不斷消逝的過去”(每一個皆為獨立時間,每一個獨立時間,皆包含著過去、未來與現在)。引入上述感官係統“敘事視角”,對於物理世界中的感官係統而言,是在時間存在的前提下,上述感官係統對刺激物多重關係相互作用的結果。感官係統對於世界的反應,決定權在時間運行軌跡的基礎之上,與感官係統的差別存在,以及感官係統的某一特殊感官對某一事物的刺激最先做出反應。不能不說的一點是,這是由複雜至極的無法計數的時間運行軌跡引發的連鎖反應,但人們(包括作家)僅關注到感官係統的直接結果,感官對刺激物所做出反應的強度為何,決定了感官係統對世界的判斷,而忽視了其背後的時間存在。

也就是說,依附在時間之上的事件的發生,則是在時間控製下的感知世界的功能,如視、聽、嗅覺等感官係統的協同作用之下,才得以展現。刺激物被感官突出強化的結果,與被感官係統漠視的結果,是由時間存在運行軌跡這一基礎決定的。

比如在觸覺中產生的疼痛感,肌膚感覺痛,取決於在哪一個時間點事先察覺,進而引發其他感官係統在時間軌跡存在的前提下產生的連鎖反應。在此之前,其他感官係統是無法察覺的,痛覺的關鍵獨立時間存在,是被感官強化的結果。而感官係統的其他部分,則在這一時間點處於停滯狀態。感官係統如視覺、聽覺等參與由痛覺引發的活動(反應),在於引發痛覺的關鍵時間何時發生。進而,隨著時間軌跡的不同,所引起特殊事件的感官係統連續反應也是不同的。甚至由於時間軌跡出現細微的變化,事件會產生截然不同的多維方向。

也就是說,感覺世界的方式,取決於感官係統,如聽、視、嗅覺等。感官係統呈現世界的方式,取決於感官對刺激物的反應呈現何種時間軌跡。並且,時間軌跡發生的順序,影響下一個依附在時間之上的事件(行為),進而,形成特殊事件發生的軌道,由此決定了事件為何以某種方向運行。

關於時間軌跡的雪球效應

時間軌跡如同一個拋出的雪球(雪球就是那個獨立的時間),在時間無邊無垠的雪地上沾起與之相鄰的時間雪粒,隨著連續吸收其他雪粒的結果,導致不同獨立時間相互作用的雪球效應越來越大,匯集為決定事件為何發生的獨立關鍵時間。而獨立的時間雪球,對應的則是無法計數的不同的時間雪球,它們之間連續碰撞、吸收、互相發生作用力,使得依附其上的事件發生質變,最終呈現出世界的本原模樣。

時間雪球最終因體積過大與其他時間雪球碰撞導致崩潰,使得事件達到頂點,這就是事件**。隨後,從高峰瓦解重歸至時間雪粒,時間轉而由有效轉向無效,等待下一次雪球效應的到來,被吸收,組成另一個時間雪球,進而開始下一次循環。

時間軌跡在事件發生的軌道上,與周圍的時間發生碰撞之時,彼此之間緊密結合。同一時間,相鄰部分皆為獨立存在的時間,每個獨立存在的時間,皆包含著“過去、未來、現在”三種屬性。時間的運行軌跡方向,可能是上述三種情況中的任何一種,之所以成為過去、未來、現在的任何一種時間狀態,原因為與相鄰獨立時間的結合,連續吸收其他獨立時間的結果。而獨立時間控製下的獨立事件,也就因時間運行軌跡的不同,產生變化,形成事件延續下的階段結果。

時間雪球效應的發生與空間的關係

微觀世界裏,一個空間內,對應的則是單一的獨立時間。但當時間雪球效應發生,隨著連續與之相鄰的時間發生相互作用,彼此之間吸收、碰撞時,空間與時間的關係將會發生變化:初始由單一空間對應獨立時間,後為一個空間對應N個時間軌跡,再轉至無數的空間內的時間軌跡存在,直至發展為N個空間對應N個時間軌跡之後,導致事件發生的獨立關鍵時間出現,無數的關鍵時間的發生,最終促使建立在時間基礎之上的事件沿著時間內生性邏輯確定的方向前行,而由時間內生性邏輯控製的N空間與N關鍵時間的相互作用,再次產生雪球效應,N循環的結果,就是感官係統呈現的世界模樣。

由此,作為影響文學世界的時間軌跡,生成(由時間軌跡主導)而非創造(由作家敘事視角主導)了文學世界。從時間的角度考量,敘事視角的背後,被遮蓋了的是更精準的時間軌跡。形成的結果是,文學世界並非由敘事視角引發,而是由時間軌跡為基礎構成的時間內生性邏輯控製。

關於扁平化寫作與立體多維式寫作

敘事視角主導的小說創作,其自身欠缺時間的存在,是單一扁平化(視角)寫作方式。無論是全能視角還是其他視角,都是主觀意識的產物:由作者借來的單一視角,無法呈現本原世界的多維性。即單一空間,隻對應單一時間。所造成的結果,是由敘事視角統治的小說,時間是固定的,文字是固定的,一旦落定,永遠不會再動。

而由時間的理論基礎形成的文學世界(時間軌跡),是立體多維式寫作,如《莊周睡了,莊周醒了》。相對應的時間是運動著的活躍時間,引發的則是文字運動的跳躍,導致整個小說文本是運動活躍的,如同本原世界的事物不會是固定不動的,而永遠是運動著的。由此,敘事視角模仿(創造)世界,時間理論則是生成(而非創造)了本原世界:由於時間軌跡的影響,將本原世界從A點直接搬到了B點。

這一點在《莊周睡了,莊周醒了》中皆有充分實踐,同樣的文字和情節,在順序不變的情況下,第一遍讀,是一本冒險小說《十洲死亡之旅》。閱讀完畢之後,重新翻閱至第一頁閱讀,則是一本愛情小說《羽化的蝴蝶》。

顯然,扁平化寫作(視角)意味著缺少時間進而呈現方式受到嚴重限製。而立體多維式寫作建立在時間運行軌跡之上,打破空間與時間一對一的單一模式,變為呈現多時態、多空間下的全方位立體式,將難以捕捉的隱藏在無數空間下的時間抓住,從而使得世界本原狀態出現在人們麵前。比如說,世界本原是什麽樣子的,如無數的人在某地出現。你不會知道除你之外的任何世界。但事實上,在某空間裏,有無數的時間存在,交織碰撞的結果,也就對應了現實世界的模樣。

時間軌跡對創作的影響

時間軌跡對於事物的發展變化起到關鍵作用,是具有決定意義的導致事件變化的原因,所呈現的本原世界,是發現及重新理解時間後產生的變化。由時間軌跡主導的小說,生成了的世界本原,存在於文學世界中。

比如說,傳統小說敘述一定需要一個視角,這是敘述策略中觀察故事發展必需的方向。法國結構主義理論學家茨維坦·托多洛夫將此分為三種形態:一全知全能視角;二內視角;三外視角。在小說創作實踐中分為四種情況,即第一人稱敘述、第二人稱敘述、第三人稱敘述,人稱或視角變換敘述。

傳統小說無論是以何種策略敘事,必然要挑選一個觀察點,一個看待故事發展的方向和角度。這個方向和角度就是現代敘事學所說的“視角”,“視角”主要解決“誰在看”的問題,決定故事視角,或者說控製故事如何呈現是作家有意識安排的結果。

敘事視角理論的產生,對小說創作影響巨大,但也有些缺陷,比如,視角由此被禁錮在時間與空間的局限裏。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作家的視角,無論是敘事的全能全知,還是其他方式,實際上正是忽視了時間與空間的關係,淡化了文本中存在的獨立時間的意義對敘事的影響,進而導致文本呈現成為時間空間化的結果。

多維時間軌跡創作創新性的時間概念,以及引發出的時間內生性邏輯創作理論主導了敘事。時間軌跡在小說創作中的作用,使得視角消失了,視角不再主導故事講述,而是時間本身,依循時間軌跡的邏輯發展。

它不再是誰在“看”,而是在觀察之前,早已存在的是什麽,它是由獨立時間與獨立空間之間的相互作用形成的時間軌跡來完成故事的結果。比如說,《莊周睡了,莊周醒了》由同樣文字構成的第二本書,不是誰在“看”,而是看之前就一直存在,並不由視角決定;並且存在的是什麽,早在敘事視角“觀察”之前就發生了。第一本書的存在亦然。

在此情況下,敘事視角不見了,由視角主導的敘事消失。誰也不能再講述小說文本向哪個方向發展,誰也不能控製小說文本應該是何種模樣,變為時間軌跡主導建構敘事策略。小說文本的“視角”由無邊無際的關鍵獨立時間產生的時間軌跡代替,生成了故事的發展脈絡,呈現出本原世界的意義。進而,故事從敘事視角的某一固定的單一性扁平化,朝時間主導的多元性立體化方向發展,由此帶來敘事格局、文本呈現方麵的變化,迥然有別於傳統小說。

應該說,由敘事視角主導的文學世界,恰恰缺失的是時間、空間的存在與創作的關係及影響的重要性問題。敘事視角即主觀意識存在,無法達到時間軌跡所要呈現的本原效果。

而沒有時間內生性邏輯的支撐,敘事視角本身就是不完整的,需要重新審視。而由時間理論形成的小說,是建立在時間的運行軌跡基礎上的,這是寫作思維模式的改變。

重新定義與發現時間,並將時間理論應用於小說創作,很可能意味著從之前的扁平化寫作(敘事視角),進入立體寫作(時間軌跡),迎來小說的多維化創作時代。這在現有的寫作經驗之外,提供了一個全新的領域可供選擇,那裏有無數的可能使得小說重新出發,是使人激動和興奮的。當一旦理解並發現時間軌跡對文學世界創作的影響,便會發現小說的無數種可能性,那時你筆下的文學世界,就完全不同了。

《金銀圖:天國秘令》

出版預告

一場必死的神秘飯局,清古齋風波再起。

李秀成供述,曾國藩日記,幕僚手記,版本之謎,

數張情報殘頁推演一段事關天國寶藏的千古謎題。

初遇拳術世家,揭秘真正的武林點穴絕技,

狙擊玄武湖畔,引發掘金者一場智力比拚。

當布局者露出真容,破局者箭在弦上,

誰才是這場角逐中最有選擇權的人?

尋寶題材與文化懸疑的雙重體驗

揭秘曾國藩與天國寶藏的不解之謎

掃描二維碼,《金銀圖:天國秘令》精彩章節搶先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