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
盡管做好了十足的心理準備,看到薑忱出現在自己麵前的那一刻,施雲黛還是驚著了。她忍不住低呼:“你是誰?”
薑忱行了個禮,聲音溫潤:“姑娘別怕,在下薑忱。”
施雲黛想了半天薑忱是誰,她嘴巴開合,不可置信地吐出幾個字:“大,大皇子?”
薑忱點了點頭。
崇明道:“他是薑忱,也是《華明錄》的書靈。”
作為萬象書局的大小姐,施雲黛怎麽都想不通,真的有書靈存在?那她家的書局豈不是……
靈夙看她的表情就知道她心裏想些什麽,解釋:“並非世間所有書都有書靈,《華明錄》有它的特殊之處。”
“什麽特殊之處?”
“幾句話說不清楚,一會兒我會讓你親眼見到趙宜真的夢中景象。”
崇明想起了什麽,他問施雲黛:“雲黛姑娘和趙姑娘相熟,可知她平日寫作用的是哪支筆?”
“就在她書房的桌子上放著。公子稍等,我這就去取來。”
不多時,施雲黛便取來了趙宜真常用的狼毫筆和硯台。靈夙和崇明都注意到了筆杆上的圖案,仔細一看,竟是兩儀珠,確切地說是光陰眼。
崇明又拿起硯台看了看,不出所料,硯台底下有同樣的圖案。《華明錄》能生出書靈,除了人心的期許,估計跟這筆墨也有極大的關係。
“有什麽不對嗎?”施雲黛疑惑,“這就是很普通的狼毫筆和硯台,宜真一直用著。”
靈夙嘴角揚起,心中有了完整的猜測,不過她暫時不想多說什麽。反倒是薑忱先開口了:“阿蕊,是不是因為趙宜真用這副筆墨寫了書,才會有我的存在?”
聽他叫自己阿蕊,靈夙愣了,遂陽公主的大名便是薑蕊。她微露詫異:“方才我們在夢中經曆的,你都知道?”
“知道。我一直在,是你們把我從夢境中帶出的。出了夢境,方知是夢。”
施雲黛聽得莫名其妙,她看向靈夙,想向她尋求一個答案。今天聽說的怪事太多了,她一時間難以消化。
靈夙將目光投向了崇明。崇明會意。不過他還是征求了薑忱的意見:“你給趙宜真造的那段夢,方便讓我們一同過目嗎?”
薑忱點頭:“這並非是我造的夢,而是故事應有的真相,自然是能看的。”
得了他的應允,崇明將洗靈筆給了靈夙:“你來吧。”
“為何是我?”
“我不喜歡窺人夢境。”
靈夙嗤之以鼻。他不喜歡,她就喜歡了?不過她還是理直氣壯地接過了洗靈筆。
趙宜真睡得很沉,洗靈筆劃過,她頭頂霧氣湧動,夢中景象如畫一般鋪陳開來。那是世人翹首以盼的,《華明錄》的下半段故事。
如世人猜測的那樣,大皇子很快被定了罪。他素來待人寬厚,即便鐵證如山,還是有不少親信認定他是被冤枉的,願誓死效忠。在這些人裏,有一部分是京畿營中的將士。有個膽子大些的周姓將軍直接揭竿而起,帶領部分士兵聚集在大理寺門外,高舉血書要求釋放大皇子。
自然,周將軍並非真心效忠大皇子,他是二皇子門下的親信。他之所以這麽做,是為了製造一個能把大皇子逼進死胡同的機會。有了這個由頭,二皇子門下的言官紛紛上書,說大皇子對皇位虎視眈眈,下獄後還不思悔改,妄圖慫恿親信將士發動政變。皇帝勃然大怒,他聽從南後的建議,將大皇子他貶去了南蠻。
朝中發生巨變,高莞華卻像個置身事外的人。二皇子故意讓工部的人把事情漏到她的耳中,她也陸陸續續聽侍女說了一些,卻始終不為所動。
兩個月後,高莞華在約定期限前畫完了府陽渠工程圖。因日夜操勞,她瘦了一大圈。皇帝拿到圖紙後非常滿意,對高莞華大加褒獎,賞賜了不少金銀。
同時,皇帝也感到惋惜。他對高莞華說:“可惜華兒是女子,不然朕一定給你加官進爵。”
高莞華聽了隻是笑笑:“身外之物我並不在意,隻想求陛下一事。”
“華兒但說無妨。”
“我在臨昌閑雲野鶴慣了,天下之大,我卻沒機會好好看看。陛下許我離開京城可好?我想四處遊曆一番。”
皇帝聽出了她話中的意思,不禁疑惑:“怎麽,你不想當朕的兒媳?恒兒對你的心意你是知道的。若他無過,將來會入主東宮,還會在朕百年之後成為天下之主。你嫁了他,當母儀天下啊!”
“陛下您知道的,我並不在意這些,唯有自由是我心之所向。望陛下念在我對大鄴有點功勞的份上,成全了我。”
皇帝思考許久,忍痛揮了揮手:“罷了,你去吧。”
高莞華領旨謝恩,她從來沒這麽開心過。雖說君無戲言,但她還是擔心皇帝反悔,連夜讓侍女為她收拾包袱。
翌日淩晨,天剛蒙蒙亮,高莞華牽著爺爺留給她的那匹名叫踏風的千裏良駒出門了。
侍女依依不舍,拉著高莞華的袖子抽泣:“小姐您真要走嗎?那我以後是不是見不到您了?”
“不會,肯定還會再見的。”
“可是您孤身一人,準備去哪裏啊?”
高莞華望著天邊逐漸升起的朝陽,深吸一口氣:“從前我為朝堂而活,為天下百姓而活。如今我好不容易完成了爺爺的囑托,未來的日子,我要為自己而活。”
侍女不明所以。
高莞華衝侍女笑了,她笑得非常燦爛:“我要去找我心愛的人了,從今往後我會好好地跟他在一起。傻丫頭,你應該為我高興啊。”
說罷,高莞華翻身上馬,消失在道路盡頭。
朝廷正一心一意準備開鑿府陽渠,府陽渠工程的主筆華明郡主突然不告而別,且皇帝原已擬好為華明郡主和二皇子賜婚的旨意。這事在朝中一傳出,就像水滴落入了油鍋,迅速沸騰。
很巧的是,高莞華離開的那日清晨,有過路人聽到了她和侍女的對話。她是受天下百姓愛戴的高丞相的孫女,又是鼎鼎有名的大鄴第一才女,有關她的事情總是容易受到關注。不過數日,“華明郡主拒絕皇帝賜婚是為了去找她心愛之人”的消息不脛而走,京城中人議論紛紛,都在猜測那個人是誰。有人說,郡主在老家臨昌有青梅竹馬的男子,也有人說,郡主喜歡的是高丞相昔日的一個門生。
宮中,聽到傳聞的二皇子麵如死灰。他相貌堂堂,又是最有希望繼承大統的皇子,愛慕他的女子數以萬計,他以前從未擔心過高莞華會拒絕他。而且父皇曾親口允諾,待高莞華繪製完府陽渠的圖,就下旨為他們賜婚。
二皇子憂心忡忡,去求見了皇帝,皇帝卻閉門不見。殊不知,皇帝心中早就有了計較,他想起一些非常久遠的往事。
高莞華幼年曾在宮中住過一段時間。她的父母早逝,祖父又時常為國事操勞,唯有表姑母宸妃有空照顧她。某日,皇帝心血**想去查看大皇子的學業,碰見看見大皇子在書房教高莞華臨摹衛夫人的簪花小楷。皇帝沒出聲打擾,悄悄離開了。
像這樣的偶遇,後來又發生過幾次,皇帝隻當是孩子玩鬧,並未往心裏去。而後高謙告老還鄉,大皇子偷偷去城外送看高莞華。有人將此事稟報給了皇帝,皇帝有過一刹那的念頭,隻因當時高莞華年幼,緊接著元獻皇後又病逝了,他無暇顧及其他。
事到如今,皇帝總算明白了:高莞華心裏裝著的那個人是大皇子。其實他隻需稍微多思考一下就能發現,高莞華對政事的某些見解跟大皇子不謀而合。歸根結底,他們倆才是同樣的人。他又如何能把強扭的瓜變甜,將她配給二皇子呢?
還有一些事是皇帝不知道的。比如,他下旨讓高莞回京時,高莞華其實提前一天就到了,那日淩晨大皇子獨自冒雨去接了她。而坐在馬車跟隨隊伍入京的,是她的貼身侍女。
這些年來,皇帝心裏對元獻皇後一直有愧。他並非沒有懷疑過元獻皇後的死因,隻不過當時他登基的時間尚短,南氏一族在朝中的勢力又盤根錯節。萬一此事真跟南氏有關,一旦追查下去,牽一發而動全身……他不敢想。
皇帝把自己關在書房待了整整一天。出來時,他悄悄遣派暗衛去散布了一個消息:華明郡主已前去南蠻找大皇子。
縱使天下人都不信大皇子,高莞華卻還是願意相信他。外人尚且如此,他身為父親,為什麽不願意相信自己的兒子?在元獻皇後身上,他錯了一次,他不想在他們的兒子身上再錯一次。
若要翻查陳年舊事,他需要一個借口。
沒過多久,幾乎全京城的人都聽說了,高莞華心儀大皇子,誓死願與他相守。百姓議論紛紛,都說這事太過離譜,可有時越是離譜的事,越有可能是真的。世人皆知華明郡主自幼由高丞相親自教導,心有七竅,是非分明。像她這般聰慧的人,怎麽可能會喜歡一個有謀逆之心的人?
這時候有人站出來引導輿論:“皇帝有意讓二皇子承襲太子之位,華明郡主拒絕二皇子等於放棄了將來母儀天下的機會。如果大皇子真的謀反,高莞華何必棄後位跟他在南蠻之地受苦呢?如此看來,大皇子謀反一案必有隱情,應當重審,不能白白冤枉了忠良,讓天下百姓寒心。”
這樣的輿論,自然也是皇帝讓暗衛放出去的。借著民意,他提出了重審大皇子謀反案。
二皇子徹底慌了。大皇子謀反一事是他與謀士們精心策劃的陷阱,表麵上看起來天衣無縫,但皇帝隻要下決心細查,還是能找到破綻的。再者,高莞華若真如傳聞的那樣,一心一意愛慕大皇子,那大皇子翻案更是多了一分勝算。他門下的謀士曾多次提醒,高丞相在百姓心中的威望遠比他想象中的還要高,他若娶了高莞華,贏得的不僅是高氏一族的勢力,還有寄托在丞相身上的民心。
旁人或許不知,他對高莞華並非隻有利用,他是真心喜歡她,想娶她為妻的。他不會容許她嫁給別人!
二皇子當機立斷,精心挑選了一隊府兵前往南蠻。他下令,無論付出多大的代價,必須把華明郡主毫發無損帶回京城。
京城格局發生巨變的同時,高莞華風塵仆仆抵達南蠻,好不容易才尋到大皇子在山中的住處。那是一個悶熱的夜晚,南蠻素來多雨,道路泥濘,她騎在馬背上,遠遠看著屋中如豆的燈光。都說近鄉情怯,近他也是如此。
大皇子正在書架前翻找一本書,隱約聽到屋外頭有馬嘶聲。他凝神傾聽,除了雨聲和偶爾響起的馬嘶聲,似乎還有人走路的聲音。俄而,一人提燈推門而入,正是他日思夜想的麵孔。
大皇子心中有什麽東西化開了,他對她說:“你不該來的。”
高莞華露出如釋重負的笑:“我來見我愛的人,有什麽不對嗎?”她放下燈,撲進他的懷中。
是夜,二人以天地為媒,結為夫妻。
沒過幾日,二皇子的府兵找到了此處。隻可惜二皇子千算萬算,卻漏算了一樣:高莞華會武功。她出身將門,自小就被父母要求學功夫防身。父親給他找的師父是高謙門下一位江湖俠客,也就是她拒婚時人們猜測的她的那位“青梅竹馬”。
二皇子的府兵功夫雖不差,但還是悉數敗在了高莞華手裏。高莞華沒有殺他們,她對他們說:“我可以留你們一命。回去幫我給二皇子帶個話,我已經是薑忱的妻子了,我哪兒都不去的,這輩子我都會陪著我的夫君。讓二皇子不必在我身上多費心思,我夫君也無意與他爭太子之位。”
府兵們心裏明白,在明處的是高莞華,在暗處的還有高家的暗衛們,他們根本不是對手。他們隻好收手,無功而返。
千裏之外的京城,大理寺不僅查明的大皇子謀反一案的真相,連帶著查出了八年前元獻皇後的死因:南皇後與其兄長南尚書裏應外合,買通了太醫還有元獻皇後身邊的宮人,在她日常的補藥中摻了慢性毒藥。隨後,南尚書連連遭到彈劾,加諸大皇子身上的許多罪原是南尚書所犯,大皇子是被嫁禍的。
真相大白,皇帝削了南尚書的職位,將南氏一族參與此事的官員全部貶官流放。又廢南氏的皇後之位,責令其幽居京郊福明寺,終生抄經贖罪。
二皇子眼看大勢已去,他在謀士的慫恿下決定拚死一搏,連夜帶兵包圍了皇帝寢宮。皇帝料到他會有此舉動,早就讓端王的驍騎軍埋伏在暗處,一舉拿下了叛軍。念在二皇子過去幾年對朝廷有功,皇帝沒有趕盡殺絕,貶他做了個沒有任何實權的王,發配北疆。
平複動亂後,皇帝派人迎回了大皇子和高莞華,彼時,高莞華已有身孕。皇帝問大皇子想不想當太子,他知道大皇子這些年一直韜光養晦,斂其鋒芒。但大皇子拒絕了,他隻想遠離是非,和高莞華過普通而自由的日子。皇帝應允,封大皇子為吳王,將江南封地賜給了他。高莞華的故鄉臨昌,恰好就在吳王的封地內。
兩年後,薑忱和高莞華帶著已滿周歲的女兒回到臨昌。皇帝立宸妃高氏為繼後,將三皇子過繼到宸妃名下,立為東宮太子。
至此,故事結束。
施雲黛怔怔看著眼前的畫麵退去,靈夙叫了她一聲,她才悠悠回神,拍案叫絕:“出其不意才是最好的故事!按照這樣寫,《華明錄》下冊肯定會大受歡迎,遠超上冊。”
崇明和薑忱都被她的發言驚著了,看了大半天,她的關注點也是頗為清奇。靈夙失笑,調侃她:“不愧是書局掌櫃的女兒,頗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之勢。萬象書局日後若交由你經營,生意肯定比現在更好。”
施雲黛察覺自己失言,羞赧道:“讓你們見笑了。我時常在書局幫忙,看問題免不了先考慮營收。”
“你倒是沒說錯。若《華明錄》大賣,趙姑娘還能賺更多的銀子,不枉她做一回傷心人。”
順著靈夙的話,眾人才發現,趙宜真夢中一直在流淚。難怪靈夙說她是傷心人。
施雲黛著急:“靈夙,宜真她怎麽了?”
“入戲太深而已。夢中她不是趙宜真,而是華明郡主高莞華。高莞華的悲喜和心痛,她全經曆了一遍,高莞華愛薑忱入骨,這相思之苦她也嚐了一遍。眼下故事結束,夢境停止,她也該醒了。”
靈夙的話剛說完,趙宜真果然醒過來了。她淚水未幹,看見眼前這一排人,先是懵懂再是疑惑。等到看清薑忱的臉,她一時沒控製住情緒,起身撲進他的懷中:“薑忱,薑忱……我說過一定會來找你的,我沒有食言。”
一邊說著,趙宜真的眼淚又湧出了眼眶。眾人都明白,她還沒弄清楚夢境和現實。不過薑忱沒有戳破她,他抱著她,溫柔地哄著:“不哭了。我也一直在等你,以後我們不會再分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