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黑夜傳說2(上)

汪興國對此習以為常,但別人聽著這不著調的歌喉的確是個折磨,但不管眾人如何抗議,陳八岱還這麽興致勃勃地一路唱著歌走到了資信村。

夏若冰和夏爾巴是以民俗研究的名義來到這裏,早在資信村定好了農居,雖然沒預料到還有人加入,但淳樸的山村農民還是給閔先生等人準備好了住的房間,甚至還熱心地燒好了熱水給大家洗去一路的辛勞。

回到安全的地方大家精神都放鬆下來,吃飽喝足又美美地睡了一覺,陳八岱一覺睡醒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大亮了,爬起來的時候看到夏若冰和農戶在院子裏說著話,也沒有去攪和,自顧自地去廚房找點吃的。

陳八岱端著一碗稀飯,蹲在了屋簷下,這山村和自己的老家倒有幾分神似,一樣的四麵環山,空氣清新但交通實在是談不上便利,不過這倒讓陳八岱有一種親切感,這麽端著碗蹲地上呼哧呼哧地喝稀飯還真讓他有種回家的感覺。

“汪興國呢?”夏若冰看到陳八岱這不雅的吃相,皺了皺眉頭問。

“嗯……我起來就沒見著他,不是和你們一起嗎?”陳八岱反問。

“沒有啊,閔先生也不見蹤影。”夏爾巴有些納悶。

“不會自己跑了吧?”陳八岱嘀咕著,但隨即又一想,他們也不能跑哪去,繼續心安理得地喝稀飯。

臨近中午,夏若冰等人才看到汪興國和閔先生的身影,夏若冰隨口問:“你們去哪了?”

“去找信息去了。”汪興國說道。

“找到什麽了?”實話說夏若冰並沒有抱什麽希望,她和夏爾巴幾乎把資信村都踏遍了,聽到的都是那些老掉牙的傳說,並沒有多少實際的東西。

“我聽說除了我們和那個日本人,還有人活著從鬼門關裏出來了。”汪興國慢悠悠地說。

“誰?!”夏若冰兩眼放光。

“剛才有人說,資信村的人去世之後,一樣要抬到鬼門關,所以程子村有許多人就幹這種為人抬人的活,有一個叫吳亞新的,20年前抬過資信村的一個老人進山,後來落下了東西,單獨回去找,據說他走進了鬼門關又出來了,而且看到了死人怎麽走路的……”

“20年前?那已經很久了……這人還活著嗎?”夏若冰一聽有些氣餒,年代越久,這種信息越不可靠。

“還活著……前幾年還在做抬人的活,人就在程子村,我們已經打聽到了。”汪興國說道。

“那接下來呢?”夏爾巴問。

“去程子村,找這個姓吳的老人,聽他講故事……”汪興國有些餓了,給自己盛了碗飯,坐在了飯桌邊,一心一意地吃飯。

“又是聽故事……”夏若冰嘟噥道。

“山村傳說能透露很多信息,就算沒有能用的,聽聽故事又何妨?”汪興國說了一句,就再沒有開口,隻是聚精會神地吃飯。

“那什麽時候動身去程子村?”眼看汪興國快吃完了也沒有開口,夏若冰有些急了。

“吃完飯就可以走……”汪興國咽下最後一口飯,收拾了一下桌子,說道。

“那你是答應再進去一趟?”夏若冰問。

“不,我隻是答應做評估。”

收拾好東西,和村民結了賬,大家把東西搬上了夏爾巴的越野車上,和村民告別之後,越野車在蜿蜒的山路上朝程子村前進,但實話說,到底哪能得到什麽樣的信息,誰心裏都沒有底。夏爾巴開著車,夏若冰坐在副駕看著車窗外綿延不絕的山脈和遠處時隱時現的棺材頂,想到自己的父母,心裏又翻騰起來,坐在後座的三人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天。

兩村之間按照直線距離算並不遠,但是蜿蜒的山路不但拖長了距離也嚴重拖慢了車速,三個小時後,車子開到了程子村。

程子村是通往陰陽路的必經之路,誰也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棺材山附近就形成了這種獨特的喪葬習俗,附近村子裏有人去世,必須要三天之內抬到鬼門關,哪怕現在交通比以前更便利了,抬人仍舊不是一件輕鬆的活,能把人帶到程子村活人已經精疲力竭,哪還有力氣把人抬進山裏?所以這裏很多村民就負責把人從這兒順著陰陽路抬到鬼門關,要說去鬼門關最多的人,也隻有程子村裏這些靠抬人為生的人,他們有一個特殊的名稱——送人歸,俗話說塵歸塵,土歸土,死人歸入棺材山,這個特殊的職業就是送死人最後一程,將他們送到該去的地方。

夏若冰特意調查過這些送人歸,他們一直都恪守一個職業道德,那就是絕不踏入鬼門關一步,大家都說踏進去的人就不能回來,這裏竟然還有一個進去了又回來的送人歸,這讓夏若冰和閔先生都有些意外。

吳亞新就是一個送人歸,在村子裏打聽了一番,大家一聽這些陌生人打聽鬼門關的事情,哪怕是打著民俗研究的旗號,都無一例外地警覺地看著他們,這種打聽方式看來效果並不好,閔先生和夏若冰看到汪興國禮貌認真地問村民,都覺得有些好笑——這兒的人隻要有人提到棺材山、鬼門關,無一例外都會緘口不言,他們隻能另想辦法。

汪興國想了想,還不如直接去找吳亞新。

與剛才見過的送人歸們不同,吳亞新是一個幾近耄耋的老人了,一問之下,才知道吳亞新已經年過七十!但精神矍鑠,身體硬朗,眼看汪興國問人的時候都是直截了當會引起別人警覺,夏若冰自告奮勇去套話,左一句吳老,右一句吳老叫得吳亞新心情舒暢,連聲說這個丫頭人漂亮嘴甜又乖巧,這廂陳八岱也算機靈,趕緊跑到村頭的小雜貨店買了兩瓶店裏最好的酒,又弄了點下酒菜,吳老一看這些年輕人這麽乖巧,慢慢地放鬆了警惕,也打開了話匣子。

吳老幹送人歸足有40多年,當年家窮,隻能賣力氣賺錢,抬死人這活很多人覺得晦氣不願意幹,但這可比其他力氣活賺錢,吳老從16歲開始就當送人歸,靠著這晦氣的活給自己建房娶妻,直到孩子長大自立到了城裏,還幹了幾年,62歲才金盆洗手,此後就是偶爾去幫幫其他送人歸的忙,是到過鬼門關最多次的人,前幾年隨著年紀實在太大了,就在家裏伺候幾畝薄田,頤養天年,倒也樂得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