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群英會馬燧獻策

平原太守顏真卿答應了清河義士李崿的借兵要求之後,即請長史蕭晉用及平原縣令範冬馥二公全權主持本郡政務,請和琳將軍守衛黃河渡口,然後自任兵馬都統,臨陣行營,校場點兵。他以刁萬歲為大將,以李擇交為行軍司馬,請李崿、馬燧以及被叛軍驅逐出境蟄伏平原的魏郡太守司馬垂任行軍參謀,李平、沈震、賈載、李銑、張澹、王延昌皆為千夫都將,提點六千英勇善戰的青年士卒,浩浩****開赴清河。顏真卿將行轅設在清河郡南陲的永濟城外,沿魏郡邊界安營紮寨,布陣設防。

平原義兵身上穿的都是家織布衣,手中武器也多為本地鄉村鐵匠的粗製濫造。李崿信守承諾,次日即打開北庫,為平原義軍送來四十車糧食、四十車軍需,平原戰士每人發放一套專供守邊健兒使用的國家精製的盔甲和兵器。弓箭手換上了強弩利箭,將校換上了帶有兩襠甲的正規將服,其他軍帳、旌旗、鑼鼓、刁鬥一應軍需用品也都煥然一新。將士們一個個摩拳擦掌,喜氣洋洋,揮刀舞槍,躍躍欲戰。

馬燧和李崿、李平三人每人騎了一匹高足快馬,沿著清河和魏郡邊界跑了一圈,發現魏郡地勢比清河高出許多,兩軍開戰,敵人居高臨下,顯然處於優勢地位。回到軍營之後,馬燧找到顏真卿,說道:“孫子曰,地勢者兵之助也,善戰者需先審察地勢,利用險阻。險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陽以待敵。進可以攻,據可以守,遊可以擊,退可以走。銳進速退,進退自如,主動靈活,是為勝戰之地。渡河、麵山、處水之下遊,居殺地也,實乃兵家大忌。現在,敵人居上遊,我居下遊。未曾開戰,先失利三分。”於是,建議馬上換個地方,李崿、李平也支持馬燧的意見。

顏真卿擅長書法,知道書法中有“經營位置”“取勢為先”之說,原來打仗的審勢、布陣竟與書法同理。遂問馬燧哪裏合適?

馬燧說道:“三年前我曾到博平郡堂邑縣一遊,得知堂邑地勢較高,地形複雜,與魏郡僅一河之隔。府侯如果移軍堂邑,我軍先就占了個地利,與敵交戰,高屋建瓴,居上臨下,未戰已屈敵三分,是為勝算。”

顏真卿皺眉一想,又問道:“敵人的目標是天下北庫,若敵人不聽我調遣,直接驅兵北上攻打清河,我們又如之奈何?”

馬燧哈哈大笑,說道:“兵書上說,知彼知己,勝乃不殆。知天知地,勝乃可全。安祿山及其麾下走卒,皆以雄武自居,以為海內無敵,決心征服四夷,掃平天下。他們看到堂邑駐兵萬眾,刀光閃閃,旌旗觸天,一定會發瘋似的狼奔豕突追殺過來,決不會先去攻打一個對他們毫無威脅的倉庫。”馬燧看了眼壁上掛的地圖,接著說道:“堂邑距魏府元城僅百裏之遙,快馬加鞭,俯仰可至。敵人若真驅兵北上,豈不等於將郡府拱手獻給府侯了嗎?袁知泰再傻,也不至於傻到輕重不分的地步。”馬燧看到顏真卿仍緊鎖眉頭,不能釋懷,於是說道:“為萬全之計,可讓李崿兄率領他的麾下四千士卒留在清河邊界,府侯率六千平原兵移駐堂邑,兩下形成首尾相倚的掎角之勢。開戰之後,或分兵牽製,或合兵夾擊,聽憑府侯號令。無論敵人豕突北上還是狼奔堂邑,兩軍皆可發兵襲擊。一旦發現元城空虛,一方牽製敵軍主力,一方可伺機攻打元城,端掉袁知泰的巢穴。”

顏真卿聽了大喜,急忙招來刁萬歲、李擇交、司馬垂及幾位千夫長,商量移軍。因為堂邑縣屬於博平郡,大家同意轉移之後,顏真卿當即給博平太守張獻直書信一封,讓一個馬快送往聊城。

博平太守張獻直在叛軍南下時,受到安祿山的懷疑,被安祿山安排的偽太守馬冀趕出了府城。張獻直東渡黃河,請濟南太守李隨派手下遊奕將訾嗣賢率三千官軍橫渡黃河,夜襲聊城,並誅殺了馬冀,這才在博平站穩了腳跟。博平郡在清河與平原兩郡之南,東瀕黃河,西鄰魏郡。魏郡再次陷入叛軍手中之後,偽太守袁知泰派人給張獻直送了封信,揚言自己麾下擁兵兩萬,堅甲利器銳不可當,命令張獻直拱手聽命、赴魏晉見,同時攜糧油酒肉二十車,以為晉見之禮。袁知泰自視一方霸主,盛氣淩人,不可一世。為了迫使張獻直就範,還多次令騎兵突襲博平邊境鄉鎮,搶劫財產,掠奪婦女,博平百姓紛紛扶老攜幼外逃他鄉。張獻直恨不得一刀宰了袁知泰,無奈自己手下隻有一千多鄉丁,兵弱將寡,勢單力薄,不能與袁知泰抗衡,但又不願辱命屈節。正當他魚遊沸鼎憂心如焚之際,突然接到顏真卿來信,請他到永濟縣城共商伐魏討賊大計。張獻直猶如大旱忽得雲霓,頓時喜出望外,大叫一聲:“天不絕我也!”急忙令役差備馬,跟著信使直奔顏真卿行轅。

顏真卿熱情地接待了張獻直,並提出移兵堂邑,三郡合兵伐魏的計劃。張獻直對顏真卿高高拱了一揖,激動地說道:“顏府公願與博平聯兵伐魏,我張某幸甚,博平三十萬百姓幸甚。不要說移軍堂邑,就是移軍博平郡府,我也會紅毯鋪地,攜全城父老夾道歡迎。”

顏真卿聽了大喜,當即就與馬燧、李崿、刁萬歲、李平等人一起跟著張獻直驅馬奔向堂邑。永濟距堂邑六十裏,快馬加鞭俯仰即至。大家在堂邑城外跑了一圈,發現城西十裏的馬頰河東岸一個名曰龍崗的高丘,如龍盤虎踞一般,草木叢生,怪石林立,坡陡壑險,山道崎嶇,是個布陣設套、藏兵殺敵的絕妙之地。眾人齊呼一聲“好!”顏真卿遂決定率六千多平原義兵移駐堂邑,與博平義軍合為八千之眾,厲兵秣馬,準備伐魏。

這天,顏真卿正在檢查三軍安營紮寨情況,負責巡營和警衛的李平從轅門外飛馬前來報告說:“北海郡太守賀蘭進明和清河郡太守王懷忠二位府公前來拜謁。”說罷,雙手呈上兩張名帖。

顏真卿看過名帖又驚又喜,急忙對李平說道:“請!請二位到軍帳敘話。”

賀蘭進明是開元十六年(728)的進士,天寶六載(747)和顏真卿一起在禦史台任監察禦史。賀蘭進明比顏真卿年長五六歲,被顏真卿視為兄長,二人有多年的同僚之誼。賀蘭進明大節不虧,但因為心胸狹窄、精於算計,與人交從不吃虧,許多人不願與他交往。顏真卿為人厚道,不因他的小疵而與他疏遠,賀蘭進明為此對顏真卿十分感激。同僚期間,不僅常向顏真卿請教書法,切磋詩文,還樂於向顏真卿吐露心曲。賀蘭進明受顏真卿影響,不願依附楊國忠,因此在戰前被逐出京師,任為北海太守。

賀蘭進明遠離京師多年得不到皇上青睞,心中鬱鬱不樂。有一天,他獨自喝了兩杯悶酒,一氣寫了三首詩,抒發他憂悒而不得誌的心境,寫完就帶著他的錄事參軍第五琦,布衣簡從,悄悄過河拜訪平原太守顏真卿。

顏真卿展開賀蘭進明的大作認真拜讀,前二首名曰《古意》:

其一

秦庭初指鹿,群盜滿山東。忤意皆誅死,所言誰肯忠?

武關猶未啟,兵入望夷宮。為祟非涇水,人君道自窮。

其二

崇蘭生澗底,香氣滿幽林。采采欲為贈,何人是同心?

日暮徒盈把,裴回憂思深。慨然紉雜佩,重奏丘中琴。

第三首名曰《行路難》:

君不見岩下井,百尺不及泉。

君不見山上蒿,數寸淩雲煙。

人生賦命亦如此,何苦太息自憂煎?

但願親友長含笑,相逢莫吝杖頭錢。

寒夜邀歡須秉燭,豈能空思花柳年?

《古意》第一首借秦朝的巨奸大憝趙高指鹿為馬、禍亂天下的故事,直刺當朝。第二首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鬱悶心情。《行路難》一詩感人生之不平,歎命運之多舛,勸朋友及時行樂。

顏真卿讀罷賀蘭進明的詩作,連叫兩個“好”字,對左右說道:“賀蘭公詩中說得明白:‘但願親友長含笑,相逢莫吝杖頭錢。’快去備宴、打酒,歡迎遠道客人。”

賀蘭進明笑道:“平原郡的麋鹿和驢肉名揚四海,多多益善。酒就不用打了,我帶了酒來。”

顏真卿笑笑問道:“什麽酒?”

賀蘭進明回道:“‘青州從事’,比著貴郡的‘平原督郵’略勝三分。”說罷,讓他的隨從第五琦提上來兩壇子燒春,拔開壇塞之後,滿屋子彌漫著濃鬱的酒香。

“青州從事”和“平原督郵”是出自南朝《世說新語》一書中的典故,北海郡即唐初的青州。賀蘭進明用此典形容他從北海帶來的酒要比平原土燒醇美,因此,很自豪地笑笑,說道:“怎麽樣,顏府君?我對朋友不薄吧?”顏真卿點頭應道:“好酒,好酒。不薄,不薄。”

席間,顏真卿告誡賀蘭進明,安祿山早有狼子野心,心懷叵測,勸他以社稷為重,不要拘泥於個人的雞蟲得失,趁著安祿山叛亂之前,抓緊時間招兵買馬,囤積糧草,備荒備戰,以防不測。

賀蘭進明吃了一驚,說道:“開元及天寶初,國家實行府兵製。朝廷規定每州軍府允許配備八百至一千二百名衛士,分番輪流宿衛京師、防守邊境,超過此數要受朝廷追究。”

顏真卿道:“皇上昏庸,終日沉溺於聲色犬馬之中,長年不臨朝問政。楊國忠雖為柄國大臣,隻顧專橫於朝堂,哪管國家興亡,更何況地方瑣務?安祿山猶如城狐社鼠日益壯大,十年備戰,早晚要起兵發難。國家麵臨著一場生死搏鬥,我等忠君愛國之士豈能坐以待斃?現在是特別時期,你以沿海多盜為名,隻管籌建團練,擴軍備戰,免得將來措手不及。”

賀蘭進明聽了顏真卿的勸告,如受當頭棒喝,醍醐灌頂。他拉住顏真卿的手,激動地說道:“十三郎與我肝膽相見,真兄弟也。”當即渡河回到北海,打起防匪緝盜的旗幟,傾全郡之力,招兵買馬,囤積糧草。北海郡是天下聞名的富庶之鄉,賀蘭進明很快就組織起一支一萬多人的團練隊伍,交由他的錄事參軍第五琦指揮。北海軍兵強馬壯,糧草豐足,一時間叱吒齊魯,威震山東。不久,安祿山揮戈向闕,天下板**。賀蘭進明見人就說,顏平原卓識遠見,天下無雙;高風亮節,無與倫比,真高世之才也。

叛將李立節攻打清河時,史思明和兒子史朝義正瘋狂地攻打饒陽和平原兩郡。清河太守王懷忠於城陷之後渡過黃河,到河南去向濟南太守李隨借兵。不料,李隨臨危受命,剛剛被朝廷任為河南節度使,率領手下兩萬將士移軍雍丘、宋城抗敵去了。王懷忠無奈,又跑到北海郡請求賀蘭進明出兵清河,收複北庫。

賀蘭進明手下備有探馬,消息靈通,他對王懷忠說:“王府君瞎跑什麽?李光弼率領王師收複常山之後,攻打河北諸郡的叛軍都回兵攻打常山去了。清河郡現在已經反正,聽說新任執事請出了顏真卿的平原義軍,駐兵堂邑,正準備伐魏呢,你趕快回清河去吧,不然就大權旁落了。”

王懷忠大吃一驚,對賀蘭進明拱了一揖,說道:“敢問府侯,現在清河在什麽人手中?”

賀蘭進明說道:“李立節撤離清河之後,聽說是一個叫李崿的青年官人發動兵變,趕走了偽署官員,控製了清河局勢。”

王懷忠認識李崿,李崿逃出趙郡潛居清河時,曾經拜訪過他。李崿勸他抓緊時間招兵買馬組織團練,他看李崿年輕氣盛,對人不夠謙恭,遂對李崿不冷不熱。沒想到李崿竟是一個有膽有識的青年俊傑,心中就怪自己目光如豆,一葉迷山。他擔心李崿不買他的賬,對賀蘭進明拱了一揖,說道:“懷忠素承賀蘭公不棄,今不揣冒昧,想勞賀蘭公和我一道走一趟,向顏平原和李崿君說明,我王懷忠於城陷之時過河南下是來借兵求援,而非懼死逃竄。”

賀蘭進明麵露難色,支支吾吾,說道:“天下板**,各地動亂不安。此時擅離職守,多有不便。”

王懷忠突然左膝觸地,給賀蘭進明打了個胡跪,雙手抱拳高高一揖說道:“值此亂世之際,賀蘭公若不出麵幫我說話,我王懷忠今生今世百口難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說罷,眼淚潸然而下。

賀蘭進明看到王懷忠真心誠意求他幫忙,一拍桌子,說道:“好,我今日就陪你走一趟。顏平原為人寬厚,隻要他點了頭,其他人決無二話可說。不過……”賀蘭進明兩顆眼珠子骨碌碌一轉,嘻嘻地笑笑,又道:“王府君回到清河之後,北庫的錢糧和軍事物資堆積如山,屆時,莫忘了分我一杯羹啊!”

次日,賀蘭進明就帶著第五琦和四個武從與王懷忠一齊來到堂邑縣顏真卿行轅。

王懷忠是平原歃盟的成員之一,顏真卿相信他的道德人品,並認為:敵人陷城之日躲一躲並不為過,沒有必要伸著脖子讓敵人砍頭。為了失地外出借兵求援,更是忠君愛國之舉,不能算棄城逃遁。李崿受先師元德秀影響,誌在人品道德、學問修養,對於仕宦進退不甚在意,當即承認王懷忠仍是清河太守,自任清河司馬兼團練行營都統,掌領清河義軍,歡迎王懷忠歸來。於是,顏真卿設宴為王懷忠和賀蘭進明二人接風。

宴席之上,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大家都微有小醉,說話就爽直了許多,李崿詢問王懷忠借了多少兵回來。王懷忠被問得尷尬,臉上一陣紅、一陣白,抬頭看著賀蘭進明,賀蘭進明說道:“我本欲發一萬驍勇幫助王府君收複清河,後來得知清河被李崿君策反歸朝,也就用不著我多此一舉了。”

李崿說道:“賀蘭公既然已經答應王使君出兵援助清河,我希望賀蘭公還是兌現承諾,免得留下失信於人的閑話。”

賀蘭進明眨眨眼故意問道:“清河既已收複,還借兵何用?”

李崿道:“清河雖已收複,但是威脅並未解除。現在偽太守袁知泰在魏屯兵數萬,張牙舞爪,準備攻打清河。賀蘭公若能出兵助一臂之力,必將功標青史。”

賀蘭進明看了顏真卿一眼,笑道:“顏府公麾下擁兵萬眾,又有三千靜塞軍健兒,驍勇剽悍,訓練有素。何況,又是三郡合兵伐魏,哪裏還用得著我出兵呢?”

顏真卿麵露慍色,肅然說道:“我的探馬探知,袁知泰手下丁勇四千,乙舒蒙手下步騎八千,都是久經沙場、驍勇善戰的虎狼之師。平原和清河義軍多為新招鄉丁,缺少實戰經驗。相比之下,我軍的戰鬥力比之叛軍顯然略遜一籌。袁知泰奉安祿山之命,決心攻陷清河北庫,如果北庫落入敵手,安祿山不啻如虎添翼,而我等則罪莫大焉。如果賀蘭公能夠渡河參戰,四郡聯兵伐魏,我們必穩操勝劵。陷魏之後,馬不停蹄西進鄴郡,攻占崞口,迎接河東程千裏十萬王師出關,與常山李光弼南北呼應,消滅河北叛軍,河北幸甚,國家幸甚。賀蘭公也為國家立下了不世之功啊!”

賀蘭進明原想送王懷忠過河,趁機撈點北庫物資,現在什麽都沒撈到,卻要他出兵參加河北之戰,心中就嘀嘀咕咕,覺得這次過河有點失算,說話也吞吞吐吐,閃爍其詞。顏真卿敬了賀蘭進明一杯,說道:“賀蘭君,俗話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現在正是我輩一展驥足為國建功之時,你麾下擁兵萬眾卻按兵不動,意欲何圖?”

賀蘭進明支支吾吾,腦子裏轉著彎彎尋找借口,說道:“我那幾個鄉丁遊勇,防匪禦盜還勉勉強強,若與驍勇剽悍、殺人不眨眼的胡兵交戰怕非對手……再說,北海郡隸屬河南道,受河南節度使李隨節製。我一未報皇上批可,二未經李隨同意,若擅自出兵河北,有違官守,多有不妥……”

顏真卿怒目圓睜,盯了賀蘭進明一眼,咬咬牙將一腔怒火咽進肚內,聲音不高,但卻嚴厲地說道:“賀蘭公,山匪海盜都是些劫財越貨的小股毛賊,隻要百十個捕快或者三五百人就可對付,叛兵亂國則殃及天下。現在叛軍主力竭盡全力攻打潼關,圖謀京師,決意顛覆大唐,河南、河北、河東、關內以及淮南、山南諸道,悉被卷入了戰爭的旋渦之中,黃河南北兵連禍深,國家命運岌岌可危。朝廷傳檄天下,征兵四海,舉國上下無論官兵庶民,男女老少,每個人都應該以國家為重,挺身赴難,舉戈殺敵,必要時甚至為國捐軀,以盡臣節,正所謂虎嘯風生,龍騰雲起,哪裏還論什麽河南河北、山東山西,更不能斤斤計較於一郡一縣甚至個人的雞蟲得失。”顏真卿說到這裏,對賀蘭進明抱拳拱了一輯,又道:“我一向認為,賀蘭公雖不拘小節,卻大節不虧。值此國家危難之際,賀蘭公若不顧大局,隔岸觀火,擁兵不救,那就不是大醇小疵的問題了。我聽說,河南節度使李隨率軍南下宋城抗賊靖亂,曾命令你出兵睢陽,你卻借故按兵不動。李隨必告你擁兵自重圖謀不軌。我今日勸你出兵,是給你一個立功贖罪的機會。賀蘭公是一位高才飽學之士,識時達務,通情明理,何去何從,請公三思。”

賀蘭進明聽了顏真卿的話,頓時嚇出一頭冷汗。他兩腿微微顫抖看著顏真卿,說道:“十三郎,肺腑之言啊!我出兵,我出兵。不過……”賀蘭進明對顏真卿抱拳拱了一揖,接著說道:“世道混亂,人心不古,北海郡不能不留兵駐守。我帶兩千士卒過河參戰,如何?”

顏真卿雙眉一豎,說道:“不行,八千。”

賀蘭進明討價還價,說道:“三千。”

“六千。”顏真卿厲聲爭道。

“四千。”賀蘭進明抱拳拱揖,麵帶哭相。

顏真卿一拍桌子,怒道:“五千,再少就不要了。”

賀蘭進明嚇了一跳,急忙點頭應承道:“五千,五千,我一定調五千步騎前來參戰。”說罷,長長噓了口氣,臉上也露出了笑容。他朝顏真卿身邊挪了挪,低聲問道:“五千士卒,每天需一萬斤糧食,三萬斤蔬菜。顏府公可要保證及時供應。”

顏真卿點點頭說道:“你放心,不會讓你的士兵挨餓。”

賀蘭進明眨眨眼又道:“我聽說李崿君已經大開北庫之門,平原、清河、博平三郡士卒每人配置了一套軍器監造的堅甲利器。北海士卒是否一視同仁?”

顏真卿回頭看了李崿一眼,李崿道:“凡過河參戰的士卒一視同仁。”

賀蘭進明突然發現顏真卿的大帳一角放了一套銀鞍金鐙玉絡馬具,金光閃爍,做工精致。這是李崿從北庫找出來專門送給顏真卿的禮品。賀蘭進明兩眼死死盯著,摩挲許久,愛不釋手。

顏真卿笑笑,說道:“喜歡嗎?”

賀蘭進明說道:“這東西多為皇上賞賜寵臣之物,軍內也隻有十六衛的正三品大將軍才配有此物,天下人誰不喜歡?”

顏真卿說道:“好,送給你了。”

賀蘭進明一把抱到懷裏,喜道:“十三郎,不得反悔。”

李崿兩眼一豎就要發作,顏真卿急忙止住李崿,說道:“這東西不過是一件代表身份和地位的禮儀之物,並無實用價值。賀蘭公喜歡,盡管拿去好了,隻是希望賀蘭公盡快出兵。”

三日之後,賀蘭進明即令錄事參軍第五琦點了五千驍勇士卒(其中有騾子兵一千),浩浩****渡過黃河,在平原府城南郊的黃河崖安營紮寨,編為伐魏後援。李崿再啟北庫,給北海將士及時送去了嶄新的盔甲、皮靴、軍帳、兵械以及糧油菜蔬,另加豬、羊、麋鹿各二十頭。

為了感謝賀蘭進明信守承諾,顏真卿再次設宴為賀蘭進明接風洗塵。賀蘭手下的錄事參軍第五琦是一個操守堅正、精明能幹的人,這年剛到不惑,身材高大奇偉,言行透出一股浩氣英風,顏真卿也將他請到席上,自己先為二位賓客敬酒三杯,然後令麾下一一為賀蘭進明和第五琦敬酒。被請來作陪的有刁萬歲、李擇交、李崿、馬燧、李平、李銑、沈震、賈載、張澹、王延昌等。

賀蘭進明看到顏真卿麾下鴻雁盈階,振鷺充庭,高朋滿座,勝友如雲,很有幾分風雲際會的氣勢,就想表現表現自己,免得被人小瞧。他猛飲一杯酒,說道:“打仗,沒有多深的學問,古人說:‘兵者,詭道也。’就是說,打仗要詭計多端,狡猾善變。”賀蘭進明看了眼顏真卿,接著說道:“十三郎秉性太直,也太憨生,就像農人說的,扛著竹竿進胡同——不會拐彎。若要指揮一場大戰,怕是勉為其難。”

顏真卿對賀蘭進明抱拳拱了一揖,說道:“請賀蘭公不吝賜教。”

賀蘭進明略擺驕矜之態,問道:“十三郎讀過兵書嗎?”

顏真卿回道:“粗略讀過《孫子十三篇》。”

賀蘭進明微微一笑,誇道:“各種兵書大同小異,正所謂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因勢利導,隨機應變,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還有什麽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聲東擊西,避實就虛,調虎離山,圍城打援,誘敵深入,出奇製勝,等等……”賀蘭進明健談,人又長得不俗,京腔京調,滔滔不絕,口若懸河,嘩眾取寵,很能糊弄人。說罷,把一塊麋鹿肉放在口中慢慢地嚼著。顏真卿雙手抱拳一揖,說道:“顏某愚鈍,不若賀蘭公胸懷六韜。伐魏之戰,懇請賀蘭公坐鎮指揮如何?”

賀蘭進明急忙拱手推托道:“不敢,不敢。自胡兒舉戈以來,我賀蘭盡管兵書倒背如流,還沒有真正指揮過一場實戰,紙上談兵而已,萬一指揮失當,其罪難當。”賀蘭進明嘿嘿地笑笑,又道:“我當孔明好了,十三郎有難決之處盡管問我。”

刁萬歲用手指著賀蘭進明,譏諷道:“患得患失,有失君子之風。”

馬燧多年研習兵法,著眼於實踐,說道:“安祿山圖謀不軌為時已久,早在十年之前就私築雄武城,陰儲堅甲利器,同時重賄閑廄使及群牧監,大量購進勝甲腳馬。十三載正月,又向皇上要求親自兼領閑廄使及群牧總監,乘著大權在握之機,將天下四十八監的優良戰馬悉數據為己有,組織了一支強大的鐵騎軍團。他的騎兵以胡人為主,驍勇善戰,嗜殺成性。每戰,必首發鐵騎,忽聚忽散,橫衝直撞,如入無人之境。各地義軍多為新招鄉丁,絕不是叛軍對手……”馬燧講到這裏,李崿插言道:“馬兄,尚未開戰,為何要長敵人誌氣,而滅我義軍威風?”

馬燧對李崿拱了一揖,笑道:“我是說,敵人有大批訓練有素的騎勇,我們沒有。所以,一旦開戰,我軍一定要避其鋒銳,鬥智鬥勇,決不可與叛軍刀對刀、槍對槍、麵對麵地死決硬打。”

李平叫了一聲“好”,說道:“馬燧兄一定有了出奇製勝的錦囊妙計。”

馬燧為了引起大家的重視,用食指輕輕在酒桌上篤篤地點了兩下,說道:“胡騎的優勢同時也是他們的弱點,製伏了胡騎,我們就先勝了一半。大家都動動腦筋,群策群力,用什麽辦法對付胡騎?”

有人說,多置拒馬、鹿砦,可以阻擋敵人騎兵。

有人說,多設陷阱、壕溝、絆馬索對付敵騎。

有人說,組建弩機隊和大刀隊,強弩專射飛馬,大刀砍削馬腿。

還有人說,多弄些鐵蒺藜和滑蹄餅,立刻讓騎兵癱瘓在地……

馬燧擊掌叫道:“好極了!這些都是對付騎兵的好辦法,我們都要采用。特別是鐵蒺藜和滑蹄餅,若能弄到這些東西,伐魏之戰必勝無疑。”

《六韜·虎韜》中說:“狹路微徑,張鐵蒺藜。芒高四寸,廣八寸,長六尺以上,千二百具……”對付騎兵十分有效。滑蹄餅是一種雙麵鼓凸的瓷製扁餅,大小如盤,鐵蹄踏上之後,略一滑動,立刻導致馬失前蹄。

馬燧接著說道:“若將這些東西布置在大道之上,或者淺水之中,罵陣挑釁,誘敵深入,胡兵必揮刀催馬,呼嘯衝鋒。馬匹一旦踏上鐵蒺藜或滑蹄瓷餅,必定一頭栽到地上。乘此機會,我軍萬箭齊發,接之伏兵突起。此時此刻,無論敵騎多麽驍勇善戰,都隻能做我刀下之鬼。”

眾人聽了馬燧的話,禁不住掌聲雷動,歡呼雀躍。顏真卿對著馬燧高高拱了一揖,環視諸友,昂然說道:“馬燧君於幽州策反失敗之後,埋頭客舍,閉門思過,原來思出一個克敵製勝的良策。”顏真卿目光熠熠,揮拳說道:“伐魏克敵,戰必勝矣!”

次日,顏真卿即撥出專款,組織各郡陶瓷窯工燒製兩麵鼓凸的瓷餅,同時發動各郡鐵匠大量打製鐵蒺藜。李崿帶人深入北庫到處翻看,竟然找出了幾百箱鐵蒺藜,雖然表麵生出薄薄一層紅鏽,但仍十分尖利,不由心中大喜,當即用車運到了堂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