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劉邦依計脫困,痛心疾首

劉邦又走了幾十裏路,忽見後麵塵土飛揚,約有數十騎馬馳來。原來是漢將夏侯嬰引領的人馬。彭城大敗後,夏侯嬰駕著空車,衝出楚軍包圍圈,四處找尋漢王,至此方得與漢王相遇。劉邦見了夏侯嬰,十分高興,便換馬登車,由夏侯嬰跨轅駕車。

正談話間,後麵旌旗招展,似有楚兵追來,漢王道:

“追兵將至,打馬快行!”

這時夏侯嬰將一錦囊丟給劉邦說:

“這是韓信提供的三個錦囊中最後一個,大王拆開看看,裏麵是否有脫身妙計。”

漢王拆開錦囊,隻見裏麵有一塊帛和一封信,帛上有幾行字:

漢王彭城敗後,如遇楚騎追急,可將彭城掠奪來的珠寶,悉數丟棄,追騎得了珍寶,必不再追。隻要保全得大王貴體,以後天下都是大王的,還怕再得不到這些珠寶嗎?萬不可因小失大,請大王當機立斷。還有我親手寫的一封信,亦請丟在路上,待後麵的楚將拾取。

漢王又展開那封信,隻見上麵寫道:

追來的楚將親鑒:不管您姓甚名誰,都是我在楚營的老同事,我韓信曾在項王麾下服務一年多,您一定認識我。老朋友與老同事,久違了,別來無恙!現我有一言相告,這次漢王雖然戰敗,但並沒有決定楚漢之間的勝負。大漢已占領關中、洛陽等戰略要地,天下險要之處,大漢差不多已占盡了。我韓信手下現有十萬精兵,關中亦可新募數十萬士卒。我軍將以關中推據地為依托拚死固守,項王今後再也別想攻下河南,更不用說關中了。今後楚漢相爭將進入相持階段,在這階段,決定最後勝負的,與其說是戰場上的拚殺,毋寧說是謀略,而在謀略方麵,漢軍遠遠超過楚軍,楚漢戰爭必將以漢軍的勝利而告終,天下將是漢王的。項王敗後,將軍在新朝要想獲得容身之地,就得看今天的行動了,請將軍三思,匆匆即此,韓信拜上,大漢國二年四月某日。

漢王讀後,即遵照韓信的計策,將從彭城奪來的一袋袋金銀珠寶丟在路上顯眼之處,外加這封信。季布手下的追兵見了,都跑去搶珠寶,停步不追了。季布怎樣威嚇命令也沒用,他自己也下馬撿起韓信的信,展讀後,他頗有感觸,認為信中所述並非沒有道理。這時天色已晚,夏侯嬰早已驅車走遠,季布見無法追及,隻得率兵回營。

劉邦擺脫季布的追逐後,一時不知投向何處才好。他見天已黑,便帶領人馬在一處村莊借宿,村內首富人家姓戚,劉邦當晚就住在戚家,戚員外知道劉邦是漢王,便打發自己的女兒戚姬陪侍劉邦。戚姬雖然生長在村野之家,卻天生麗質,猶如深秋麗月。劉邦心中十分感激,竟親手解下玉佩,留給戚家作印信,說日後憑此相會。這位戚家女兒,日後便是劉邦的寵妃戚夫人了。

第二天早晨,劉邦辭別戚家,領軍上路,他仍然十分彷徨,不知投奔何處安全。忽然他們遇到一隊人馬,原來是王陵帶兵來救駕了。王陵因劉邦寬宏大量,不記他的一箭之仇,所以一直對劉邦忠心耿耿。王陵說,他偵知下邑還在漢軍手裏,由呂澤鎮守著。呂澤乃劉邦妻子呂雉之兄,是劉邦的老部下。於是,劉邦便命夏侯嬰驅車投奔下邑。呂澤見到劉邦來到,十分歡喜,擺酒為劉邦壓驚,並將軍權交出,由劉邦指揮。劉邦這時才算是暫時有了立足之處。潰散的將領聽說漢王在下邑,都陸續聚到了此處。

劉邦派人尋找家室,始終尋覓無著,不聞音信。探聽多時,方知已被楚軍擄掠去了。原來劉太公帶著家眷逃難,隨行者尚有舍人審食其。他們為了躲避楚軍,專走偏僻山路,誰知最後還是遇上楚軍。楚兵中有人認識太公和呂雉,衝過來抓住這二人去請賞。審食其與呂雉感情甚好,舍不得分開,被一起抓走。其餘家人,全都走散,隻有劉元、劉盈姊弟二人,在道旁得遇劉邦,為夏侯嬰所援救。

張良聽說劉邦大敗,立即離開了養病的山區,來到下邑,參見漢王劉邦。劉邦見到張良,竟握著張良的手痛哭道:“我劉邦一時魯莽,竟把漢軍斷送了!這教我何顏見漢軍將領啊!”

張良見劉邦大難不死,此時又見他情真意切,真心痛悔,心中不由得同情起劉邦來,笑著安慰他道:“漢王且勿悲傷,禍中福所倚,經一番磨劫,漢王命中劫數已去,更可從中吸取教訓,日後兢兢業業,必可重振雄風!”劉邦說:“可項羽這麽強大,我怎麽擊倒他呢?我與他剛一交手,就全軍覆滅,差點連我的老命都斷送了。張良先生,函穀關以東的土地我不想要了。誰如果與我一起完成擊滅項羽,統一天下的大業,我決心將關東的土地分封給他們,但不知當今有沒有這種可以與我共同建功立業的豪傑?”張良說:“有!這樣的豪傑不僅有,而且不止一個。”

劉邦說:“誰?”

張良說:“我以為有三個人可以破楚,如果他們都能站在漢王的一邊,何愁不能戰勝霸王?”

劉邦連日來疲憊不堪的精神,突然為之一振,急忙問道:“第一位是誰?”“九江王英布。此人的確厲害,可以稱得上第二個項羽。第二位是彭越。”張良說。

劉邦高興地說:“好,我立刻派隨何去遊說英布,再派一個得力的人去拉攏彭越。那麽第三位是誰呢?”

“第三位呢……”張良微笑了一下說道,“這就好比漢王自己身上就佩帶著一把鋒銳無比的利劍,為何還要向別人借武器呢?”

劉邦瞠目結舌,不知所雲。

張良見他無所覺察,便進一步提醒他說:“漢王身邊便擁有一位比前麵兩個更有力量,更能使項羽畏懼的人!”

“你說的這人是”

張良說:“我說的就是漢王在南鄭親自登壇拜將的大將軍韓信!”

“韓信!是的,韓信真的用兵如神。剛才我差點把他忘了。他早就預見到我們在彭城必然失敗,並且提出了盡量減少損失的好建議。這就是主動放棄彭城,退守滎陽、成皋。可惜我一時糊塗,沒有采用他的良策,不然的話,這次我們不會損失得這麽慘了。”漢王痛心疾首地說,接著他把韓信三個錦囊獻策的事向張良講述了一遍。

張良嗟歎說:“韓信真有先見之明也!他的退守滎陽、成皋的策略十分正確,而且現在我們也隻有退到那個深溝高壘、形勢險要的地方才守得住。成皋在滎陽以北,兩城南北成一線,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那兒南屏嵩山、北臨黃河,汜水縱流其間,乃洛陽的門戶、進人函穀關的咽喉,為連接關中與中原這一通道的鎖鑰之地。固守滎陽和成皋,關中就可保住,進可攻,退可守。特別是滎陽乃黃河沿岸最大的穀物集散地,存儲的糧食很多,滎陽的西北有一座敖山,自秦始皇占領中原以後,就開始在敖山築城建倉,儲備糧食,成為他征伐六國的軍糧供給基地之一。至今敖倉中還存有大量糧食,足可以供給幾十萬大軍一兩年的口糧。滎陽城與敖倉相距十五裏,我軍隻要在滎陽與敖倉之間築起甬道,運輸軍糧,就可保障供給。此外,在水陸交通方麵,這一帶也很理想,既是黃河與濟水匯合之處,東麵鴻溝與淮水流域相通,很利於調兵遣將。”

劉邦把隊伍撤到敖倉一代,然後爭取時間休整,擴充兵力,消耗敵兵,待敵人士氣低落,就可趁機破敵。楚漢大地迎來了久違的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