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團年

今日已經是大年二十九了,還有一天就是除夕了。

有那分了家的家庭,照例是要團年的。至於那些兄弟多又分家了的,早於前幾天就開始團年了。

團年是青山縣附近的規矩和習俗,重點是“團”這個字。也就是說,分了家的人家臨近過年的前幾天,每一家輪流著互相請客,表示雖然分家了,但仍然是一家人。

自然,出嫁的女兒是不在此列的。過年前回不回來送禮,完全是看其心意和經濟條件。但過了除夕,正月裏卻是一定要回來的。

陳繼興家三兄弟,也算得上人丁興旺。雖然目前就他一個人分了出來,但也算是分了家,畢竟已經不再同一個屋簷下生活了。

因此,他們也是要團年的。

老宅因為有劉老太太在,這個家當之無愧的核心。就算是以後不在了,還有陳繼興的大哥在。所謂長兄如父,不管他是否能擔得起這個稱謂,兄長就是兄長。

因此,每年二十九或者更早幾乎都是這樣,葉氏叫上朱氏幫忙,做上一大桌子菜,請了老宅一大堆人過來吃飯。等到大年三十,中午的時候,老宅也會回請陳繼興一家。

大年三十晚上則是各過各的,家家戶戶都不能出門。

一大早,葉氏跟著牛車去了縣裏,購置年貨。畢竟要請老宅的人團年,她今年又開始做鄉廚,所以樣樣都不能寒酸。

倒不是她想顯擺,而是老宅那幾人實在是都不是好相與的。要是吃得差了,黃氏第一個會站起來鬧。大過年的,她可不想因此而被變得不高興。

舍財就能換來自在,又能堵住黃氏的嘴,她覺得不虧。

因此,葉氏在購買年貨的時候便有些“大手大腳”,無論是新鮮的菜蔬,大塊的豬肉,噴香的鹵肉,還是色香味俱全的糕點,以及十裏飄香的美酒,她每樣都采購了些。

此外,像白麵、大米、糯米什麽的她也買了不少。自然,這些東西除了供自己家和老宅吃,葉氏還給娘家那邊買了一份備著。

既然這麽多年都沒回去,現在有了一點銀子,自然是補上的。

總之,葉氏今天買了一大堆年貨,搞得大牛媽口瞪目呆的。等牛車回到村裏的時候,大牛媽刻意照顧葉氏,讓陳繼萬將車直接趕到了葉氏家門口,又幫著她將東西一一搬了下車,這才往回走。

回到家,葉氏簡單弄了一頓午飯,大家吃了就趕緊將院子裏收拾了一下,又按照昨日的樣子將案板擺了出來。

按照約定,一會兒朱氏就該要來幫忙了。

至於黃氏,人家不善廚事,十指纖纖的。來是一定會來的,但不是來幫忙,而是在旁邊各種聒噪,外加幫忙品嚐菜品是否熟了。

這麽多年了,大家都習慣了。

今年的菜品這樣豐盛,黃氏是一定會來的。不但可以跟著孩子們一起吃糕點嗑瓜子,還可以進廚房吃菜吃鹵肉,這樣的日子她還是很開心的。

等葉楓和千言將院子打掃得幹幹淨淨的,陳繼興把水缸也灌滿了,大約下午三點左右的時候,朱氏和黃氏果然來了。

不同的是,朱氏穿著家常的衣服,還帶著自家的圍裙,一看就是要幫忙做廚的架勢。黃氏則我行我素,穿得整整齊齊、描眉抹脂的,不知道的,還以為她是在走親戚呢。

又或者,她一直沒把陳繼興當親人?誰知道呢。

見到案板上放置齊整的雞和魚、豬肉、鹵菜及各色菜蔬,黃氏立刻就眼紅起來。雖然老宅也置辦了年貨,有雞也有魚的,但顯然沒有這麽豐富。

就案板上這些菜,足夠做好幾頓豐盛的席麵了。

這老三家的可真是發了。

朱氏則是饒有興趣地看著案板問道:“弟妹,這是什麽呀,看著怪好看的,做菜什麽的也挺方便的。”

她也是做慣了廚事的,自然是行家看門道,一眼就看出這案板的方便之處來。一會兒,做菜的人隻消圍著這案板,曬曬太陽,聊聊天,擇菜切菜切肉都行。

廚房裏煙火繚繞的,還曬不到太陽,自然不如在這個案板上做事自在。

“這個啊,我們叫案板,是前幾日大牛爹剛做出來的,準備拿來做廚的時候用。”葉氏說道。

朱氏一聽,心道大牛媽和葉氏向來交好,這下倒是走運了。鴨鴨鄉廚那幾個人,除了陳千山是因為會搭灶、算得上技術入股,其餘的,哪個不是與葉氏交好的?

想到這裏,朱氏暗暗在心裏下了決心,以後一定向著葉氏行事。至於劉老太太和黃氏,她遲早是要建議分家的,到時候各過各的日子,誰也礙不著誰。

千言和葉楓見幾人在聊天,便進去泡了薄荷茶端出來。

雖然她不喜歡黃氏和朱氏這兩位嬸子,薄荷茶也不適合這個季節喝,但是家裏並無什麽其他茶葉可招待的,她又舍不得拿糕點什麽的,就泡了茶出來。

接過茶杯,朱氏淺淺喝了一口,又放在了案板上,她是越來越喜歡這個案板了。

倒是黃氏,一口喝了,見千言不在,茶壺就在旁邊的案板上,又自己給自己倒了一杯,握在手裏,頓時有了溫暖的感覺。

像是才發現案板下的凳子不一樣似的,黃氏說道:“弟妹,這凳子為什麽這麽奇怪,竟這麽高,怎麽坐啊?是不是隻拿來放這個案板,而不是拿來坐人的?”

“這叫高板凳,坐人放東西都行的。堂屋裏麵有高的桌子來配它,晚上吃飯咱們就坐在上麵吃,到時候你就看見了。”葉氏不疾不徐地說道,並未耽擱手上的功夫。

對付黃氏,她現在越來越有心得了。

黃氏聽了也不以為然,一邊喝茶一邊象征性地幫忙擇菜。雖然這茶不咋地,但是她愛極了這種感覺。

不得不說,拿碗喝茶太不方便了,再小的碗也不好拿捏,而且還有股飯菜的味道。想著想著便有些心不在焉的,眼睛也在屋子裏瞟來瞟去的,嫩嫩的韭菜被她掐的不剩下些什麽,看得葉氏直皺眉頭。

想要說點什麽,想了想,葉氏又覺得還是算了,左右不過是一頓飯,熬過去,下次就是一年後了。

想到這裏,也就由著她去了。

等葉氏把今天需要炒的肉按照不同的菜色切了絲、塊和片,又見菜蔬也洗淨了,這才讓朱氏跟著自己進了灶間。

等葉楓把油辣子端去廚房的時候,就見著朱氏正準備炒菜。

不得不說,朱氏這個人雖然討厭,但做菜還是不錯的。葉氏炒了幾個肉菜,素菜基本上都交給了朱氏。

她也不扭捏,接過來就開始炒。葉氏見她動作嫻熟,又不推脫,心裏高興。倒是葉楓,總覺得朱氏這樣顯得有些刻意,又像是在顯擺自己會做菜。

略微想了一下,葉楓便想明白了其中的關竅。不得不說,這朱氏還真是個妙人。說的好聽就是識時務,說的難聽就是見風使舵。

看了看在外麵偷吃紅燒肉的黃氏,又看了看忙著炒菜的朱氏,葉楓忽然心生一計。既然朱氏這麽想加入鴨鴨鄉廚,那麽下次缺人的時候就先考慮她好了。

一來她是陳繼興的二嫂,若是葉氏提出接納朱氏進鄉廚,陳繼興自然會無比開心,連帶著劉老太太也開心。第二,有人開心,自然就有人不開心。

這個人,就是黃氏。

劉老太太的生日宴上,黃氏當眾給葉氏難堪,別人忘了,但葉楓卻是忘不了。既然能一舉兩得,那這件事算起來也挺值得的。

葉氏見朱氏開始炒素菜,便想著讓葉楓和千言去叫老宅的人過來吃飯了。那些炒好的肉菜雖然用陶碗蓋著,但還是不經冷。現在這種天氣,菜一出鍋基本上就涼了。

而且,貪吃的黃氏還時不時揭開碗去夾肉吃。就她這樣做,這菜隻怕涼得更快了。

哪知道,葉氏剛走出灶房,就見劉老太太在眾人的簇擁下走來了。

葉氏趕忙迎了出去,親自將劉老太太扶了進來。這才又招呼著葉楓和三個侄兒將兩張高桌子高板凳在堂屋裏擺好了,又安置眾人坐下,這才去廚房準備上菜。

結果,和黃氏一樣,眾人都被這高高的凳子和桌子迷住了,先是好奇,待到坐下,又覺得挺舒服的。坐矮凳子的時候腿是彎曲的,束縛著,但是坐在這個凳子上就正好,雙腿像是解放了一般。

劉老太太更是喜歡這個桌子和凳子。她的腰腿都不好,要不是為了禮儀她都想站著吃飯。但是坐在這個凳子和桌子上卻仿佛暫時沒有了困擾,她甚至狀似無意地在桌底搖晃了一下腿。

當朱氏將最後一個菜倒入鍋中的時候,葉氏便開始上菜。土豆燒排骨、紅燒肉、韭菜炒雞蛋、紅燒魚、各色鹵菜等肉菜就這樣一碗一碗地端上了桌。

這些菜搭配的十分好,五顏六色的,單是看著就很有食欲。

“老三家果然是越過越好啊”,劉老太太心道。看到這些變化,她自然是高興的。

陳繼興雖然分了出來,但依舊是她最小的兒子,她心尖上的人。葉氏再討厭,總歸是帶著陳繼興將日子過了起來,且前段時間還買了十畝地。要是再生一個兒子,那這日子也就完滿了。

這一點,她承葉氏的情。

要是現在這個家過得烏煙瘴氣的,劉老太太怕是會做主休了葉氏。

不一會兒,朱氏便把幾個素菜炒好了,也端上了桌。

等菜上齊了,陳繼興和兩個哥哥並幾個侄兒坐了一桌,劉老太太帶著朱氏、黃氏、陳五妹,葉氏帶了葉楓、千言,大家共坐一桌。

菜色都是相同的,一式兩份。

唯一不同的是,男人那一桌的涼拌鹵菜更多一些,而且女人這一桌沒有酒。

但這一桌有一壺薄荷茶,反正今天大魚大肉的,吃完之後喝一杯茶也是不錯的。

這頓飯吃的倒是挺開心的,沒有人鬧矛盾。畢竟好酒好菜的,再鬧那就真的是不識抬舉了。

黃氏雖然不喝酒,但是對那盤涼拌鹵菜情有獨鍾,借口給劉老太太夾菜不方便,暗暗地將碗端到了自己麵前。葉氏見她愛吃,倒也不介意。

這菜做廚的時候她經常吃,已經沒有了當初那種驚豔的感覺。

“弟妹這日子算是過出來了,以後啊,可得記得你大嫂我啊,我就等著你提攜呢。”黃氏打了個飽嗝,一開口說話就讓人極度不舒服。她這樣說,倒像是她現在過得水深火熱一般,就等著葉氏去解救她了。

“大嫂說笑了,我們也就是因為今年的豬和雞鴨養得好,多得了幾個錢。又想著大過年的,總不能虧待大夥的肚子吧,這才做得豐盛了些。要是大嫂覺得我太浪費了,明年團年的時候我酌情減少一些就是了。”

見大夥都不說話,葉氏幾句話便把黃氏頂了回去。

聞言,黃氏有些目瞪口呆,覺得葉氏是真的變了。

以前隻有自己說她的份,哪裏有她還嘴的時候。可是,她卻始終不明白,以前的葉氏不過是尊重她、不想與她一般見識罷了,她倒好,覺得人家是怕了她,不如她。

“就是這屋子破了些,我覺得你們還是找個時間修補修補。你看那條縫,可真夠大的,從外麵都能伸進一隻手進來吧。不過,也沒關係,你就千言一個丫頭,想來也用不著住什麽大房子……”

“夠了,吃飽了是吧?那就是洗碗刷鍋。”

劉老太太實在是聽不下去了。嚴格說起來,她這個當婆婆的都不介意,真不知道黃氏作為大嫂在介意什麽。不就是葉楓上次當麵讓她出醜了麽,也不至於介意到現在啊。

關鍵時刻,厚臉皮還是很有用的。

聞言,黃氏笑著說道:“娘,你這麽大聲幹嘛,我不就是給弟妹提提建議麽。你看這牆縫是不是有這麽大,漏風漏雨不說,也不安全是吧。好了,我今天吃得有點多,要去院子裏走走,娘,你去不去,要不要我扶你?”

劉老太太自然是拒絕的,見狀,黃氏便道:“那行,我自己去走走。”

說著,也不管別人怎麽看她,自顧自起身去了院子裏溜圈。這話倒是不假,由於菜色新穎,味道又好,她還真是吃了不少。

原本已經吃飽了的她,因為那倒土豆燉排骨的味兒好,她愣是拿了一個饃掰開,沾著湯汁吃完了。

朱氏心裏有自己的小算盤,於是主動幫忙收拾碗筷,又收納了剩菜剩飯,和葉氏去灶房洗刷。

劉老太太見葉氏去灶房洗碗去了,便趁機問陳繼興道:“兒啊,你家這桌子凳子倒是有趣,我坐著也舒服,這腿都不疼了。這是在哪裏買的?”

比起葉氏,她更相信憨厚實誠的親生兒子。

陳繼興吸取上次的經驗,這次不敢喝多了,且他的兩個哥哥與他一向不怎麽親密,倒不如陳繼萬和陳繼勤,兩人又是伺弄莊稼,非常有話題。

俗話說得好,酒逢知己千杯少。

話題多,自然喝的也就多了。遇到兩個哥哥這樣的,陳繼興自然便沒多大興趣喝,不過是吃菜。

陳繼興聽劉老太太問話,趕緊答道:“娘,這桌子和凳子可沒有地方買,這是陳繼萬自己打造的。這不,前幾天送了我一副,另一副是我去他家裏借的。”

陳繼興這話一半對一半錯。

這桌子的確是陳繼萬打造出來的,現在集市上並沒有賣的。不過,這是在葉楓的指導下做出來的,這兩套桌子凳子也都是陳繼萬送給陳繼興家的,並沒有借這種說法。

葉氏有先見之明,就怕老宅的人要一套走,所以事先囑咐了。

葉楓在旁邊聽著,在心裏為陳繼興點讚。若陳繼興說這桌子都是自家的,劉老太太開口要一套回去,他也隻能給的。

不過葉楓卻是不知道,陳繼興想的卻是,等有時間了,給上一定銀錢央陳繼萬再打造一套,送去老宅就行了。

灶間的事做完,按理說陳繼興應該帶頭送劉老太太回家去了。黃氏一向是走在中間甚至前麵,她是不願意在這裏的。

但是,這一次黃氏走到了最後,突然說道:“弟妹,能給我盛一碗土豆燒排骨回去嗎?你侄兒愛吃個夜食,今天吃的早,晚上要餓的。”

要說今晚的菜她都愛吃,但最愛的卻是這土豆燉排骨。且她剛剛可是看見了,還剩下了不少,拿回去當宵夜正好。

聞言,葉氏便道:“可以的,你既然愛吃就盛些回去。”說完便拿碗撿了一碗,遞給黃氏。反正今天的飯菜量足,都有剩的。

黃氏見葉氏這麽好說話,便更加開心了。今天這頓飯她吃的很滿意。又趁葉氏給她裝菜的時候,拿了兩個饃。

不過葉氏接下來的一句話倒是讓她有些不開心起來:“大嫂,吃完了就把碗洗一下,明天我們過來吃飯的時候我好帶回來。”

葉氏這樣說是什麽意思,擺明了不相信她。

不過事實卻是,她的確以這種方式訛了好幾隻碗了。

第二天,大年三十,朱氏主廚,陳五妹打下手,黃氏照樣的這裏一下那裏一下,磨洋工。陳五妹雖然是個能幹的,但到底比不了葉氏,一時間,朱氏感覺有些力不從心。

往年的團年她並不在意的,但今年劉老太太發話了,“要好好做”,於是她便有些掙不住了。

好在葉氏來的及時,麻利地幫忙切肉、切菜,連千言也是個能幫得上忙的,和葉楓坐在那裏安安靜靜地擇菜。這樣一比,老宅的女孩子就有些不夠看了。

不得不說,這一頓飯是葉楓在老宅吃的最順心的一頓飯了,不僅飯菜質量好,最重要的是麵上的一團和氣。

黃氏不知道是不是得了什麽吩咐或者警告,一頓飯老老實實的隻顧著吃,並沒有像以前那樣時不時找葉氏的茬。

葉氏可是記得清清楚楚,有一年團年,黃氏事先將凳子藏了一隻,隻說是凳子不夠,葉氏還站著吃完了飯。

鑒於上次朱氏的表現,吃完飯,葉氏也主動挽起袖子,幫著朱氏收拾。兩桌子的殘羹冷炙,加上灶房裏那些雜七雜八的東西,一個人做起來的確會很累。

看著葉氏這樣,朱氏的心似乎被什麽擊中了。又想到自己以前的所作所為,心裏有些不是滋味。她一直看不起的人,卻是一直在支持她。

等廚房的事做得差不多了,葉氏想了想,便找黃氏要了昨天晚上那隻碗,這才和一家人回去了。

回家後,葉氏又是一頓忙活,趕在天黑前將年夜飯做好了。一家人圍在桌子前,熱熱鬧鬧的開始吃年夜飯。

葉楓之前便有些好奇,問葉氏和陳繼興為什麽陳家村的年夜飯要在大晚上的時候吃。兩人都不知道原因。葉楓想了想,倒是覺得很有可能是因為不想被打擾。

且農家生活不易,一年到頭也就這一晚吃的最好,大晚上的吃飯,也避免了人來敲門。

初一的時候,一家人又是全家總動員,包了一頓白麵餃子,個個都吃的極飽;初二的時候,葉氏拿著點心、布料以及之前殺好處理好的雞肉,帶著一家人回娘家去了。

陳繼興自然是願意的,這還是他和葉氏成親後葉氏第一次主動要求回娘家。

也許是之前就感受到了葉氏的善意和冰封瓦解的信號,初二這天,當葉氏一家回到葉家村的時候,全家人都在,看來是預備好了她要回來。

陳繼興給幾個小姨子一人發了五百個錢的壓歲錢,然後便和葉老爹喝酒去了。

倒是葉氏,看著在灶房裏收拾的林氏,看著她時不時就捶一下腿揉揉肩,眼眶有些濕潤。林氏養了她們姐妹五個,一輩子不受公婆和爹待見。

這種滋味,她也是做娘的了,自然比誰都清楚。

她的確是苦,可再苦,也苦不過林氏。

想到這裏,掙紮了半日,葉氏主動上前從背後摟了林氏,叫了聲娘。這聲娘,她出嫁了多少年,便有多少年沒叫出口了。

林氏身子一僵,任由葉氏從後麵抱著她,並不掙脫,眼淚卻是忍不住的掉了下來。

她最虧欠的就是這個大女兒。

出嫁前吃的那些苦就算了,嫁去陳家居然受了那麽多磋磨,說起來都是她腰杆不夠硬,做不了任何決定。明明婚前便知道劉老太太是個不好相與的,但卻阻止不了葉老爹的決定。

眼看著日子漸漸過起來了,她隻在心裏求著菩薩,希望以後四個女兒的婚事,一定要順心順意的。

不知道是林氏的苦還是和葉氏的母女情感動了菩薩,從葉二妹開始,她的四個女兒果然都過得順心順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