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朕有些心事,想跟先帝說

他身前站著一人,身著一件赤黃色常服,上繡有十二章紋飾,長臉俊目、氣度閑雅,哈哈一笑,伸手扶起了孟慶祥,說道:“朕原想靜悄悄的,不驚動你,可到哪裏都是一大幫子人跟著,到底還是讓你給聽出來了。”

孟慶祥道:“皇上乃是萬金之體,天下共主,奴才們這麽做,不過是在盡自己的本份罷了。”

李璟自即位以來,這樣的話著實聽了不少,揮揮手讓跟隨的人退了下去,攜了孟慶祥的手,說道:“朕想靜一靜,你隨我到處走走。”

李昪在位之時,肅整威儀,律已甚嚴,極少與下人有親昵的舉動,因此孟慶祥猛地被皇上拉住,頓覺心中一慌,想說的話像是被塞上了塞子,張目哆口,就是說不出來,好半晌才道:“皇……皇上,從這兒往東是皇後的紫宸殿,往西是太後起居的仙居殿,往北是禦花園,主子想去哪裏逛逛,奴才就在身邊侍候著。”

李璟四周看了看,似乎對這三個地方都不太滿意,於是說道:“朕有些心事,想跟先帝說,你帶路吧!”

孟慶祥聞言臉色微變,說了聲:“奴才遵旨,皇上請往這邊行。”說著一側身,將皇上讓在了頭裏。

主仆二人一前一後,閑步庭除,穿過廳堂,走過池沼,不多時,就來到一間僻靜的殿閣,四壁垂翠幕,屋中修整無塵,正中間供著兩個牌位,一個是李昪的義父,後被追諡為忠武皇帝的徐溫,另一個略大點的牌位上寫著“大唐烈祖光文肅武孝高皇帝之位”的,就是李璟的生父,南唐開國皇帝,烈祖李昪了。

殿中靜寂無聲,隻有兩三個小太監在隨意地打掃,一見萬歲爺和首領太監進來,便靜悄悄地各自散了。李璟走了一圈,在烈祖靈前的木拜墊上跪了下來,雙掌合十,口唇微動,暗暗祝禱,孟慶祥悄立身後,也聽不分明。

許久,李璟這才祝禱畢,與孟慶祥一同走了出來,隨口問道:“孟慶祥,朕聽人言道,你時常在先帝靈前痛哭,可有此事?”

孟慶祥一聽這話,登時汗出如濯,撲通一聲趴倒在青磚地上,連連叩首道:“聖上明察,老奴跟隨先帝爺多年,深恩厚德,無敢或忘,因此心中偶有思念是有的。但如今皇上才是我等的主子,奴才心中跟明鏡似的,萬歲爺仁慈隱惻,對我們又是極好的,自當盡心竭力,好好侍候皇上。奴才心中這是既有先帝,更有聖上啊!”

李璟微微一笑,抬手讓他站了起來,溫言道:“孟公公休要如此,你是怎樣的人,朕自然知曉,不過是隨口問一句罷了。好了,咱們快走吧,宴席就要開始了,朕似乎聽見鼓樂之聲了呢。”

孟慶祥跟在李璟身後,匆匆向著壽昌殿走去。這次被李璟詰問,他心裏頭是有數的,聖上寬仁大度,自己則是了無牽掛,或早或晚,都要老死在這深宮之中,至於是早幾年還是晚幾年,實也無太大分別。但盡管如此,剛才的那一番做作,還是要的,而且非要不可,下跪、磕頭、痛哭、赦免、謝恩,然後照例是龍心大悅,這一套,他進宮多年,早已見得多了。

此時的壽昌殿內,燈燭燦然四照,早已聚集了不少人,但絕不雜亂,依舊是宋齊丘、陳覺、馮延巳、魏岑等人一處,孫晟、韓熙載、常夢錫、江文蔚等人一處。其餘人等,或是超然世外,樂得冷眼旁觀,或是蠢蠢欲動,卻又不得其門而入,三五成群,散落在各處,隨意談論些官場上升遷降謫的軼聞,百態鹹集,厥聲甚雜。

酉初刻一到,孟慶祥便出現在殿門口,操著他的公鴨嗓子高喊了一聲“聖上駕到”,眾人的話聲頓時像被大剪子剪去了似的,戛然而止,偌大的大殿安安靜靜、宛若無人。

李璟緩步進來入了座,大臣們依班次行跪叩禮,好一陣忙亂之後,隻聞一陣陣腳步雜遝之聲,這才漸次坐下。各人麵前的黃花梨案幾上,都已擺了上湯四鰓鱸、燒片糟雞等四個菜,一壺產自池州的宣酒,豐陳酒饌,雖不算名貴,可這是皇上親賜的禦宴禦酒,自然是非同一般。

孟慶祥隨侍在側,在李璟麵前的九龍杯裏斟滿了酒,立時濃香四溢,還未入口,已有薰薰然微醉之意。

李璟高坐在上,被酒氣一蒸,抬眼看著下列的臣僚王公,人頭攢動,紫紅綠青各色袍服俱全,有的是年高德邵的老臣,有的是天潢裔胄的子弟,濟濟一堂,不由得心中感慨。想到南唐立國以來,偏安東南一隅,雖不算大,更無法與中原王朝相較,但好在正是江南富庶之地,這幾年刀兵不起,四方豐稔,總算是世道粗寧,隱隱有了一些太平無為之世的氣象。就這樣胡思亂想一番,其實在他腦中不過是一轉念間,臉上微露得色,正想舉杯說幾句勉勵的話,環視一周,忽又放了下來,不悅道:“怎麽不見從嘉?”

眾人甚奇,左右看了一看,皇弟景遂、景達,皇子弘翼等都已到齊,果然不見了五王子李從嘉。

正在奇怪間,門外匆匆走進來一人,走得太急,連頭上的遠遊冠歪戴了也來不及扶一下,徑直來到李璟案前,一撩下擺,伏在地上,惶然道:“兒臣來遲,請父皇恕罪!”

來人正是李從嘉,乃是李璟與鍾皇後所生,極工詩文,尤擅填詞,兼深解佛法,小小年紀,就已經是穎悟非凡、播為美談,又生得彎眉細眼、風骨俊逸,因此很受李璟和皇後鍾氏的喜愛。

但這時的李璟卻是說什麽也歡喜不起來,看著從嘉衣冠不整的模樣,心中不喜,緊鎖眉頭,不發一言。李從嘉伏在地上,偷眼望去,看到父皇的神色,自是惶惶不安,將身子趴得更低了些,輕聲說道:“父皇,非是兒臣有意來遲,實是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