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回 霜風激蕩重闕暗 朝雲暮雨不可期

原來,高起潛早把盧象升夜襲失利的事情報給了朝廷。但他卻隻說盧象升月夜劫營,犯了兵家之計。自己苦諫盧象升不從執意要去,結果中伏。他為國家大計,才令祖、劉不出兵的,以免更損兵卒。這些大臣,那知道其中的原委,紛紛怒斥盧象升貽誤朝廷,彈劾盧象升的奏章像雪片一樣鋪滿了崇禎的案頭。其實高起潛此舉,雖有認為月夜劫營不成的意思,但更暗含不讓盧象升成此大功的陰策。若盧象升成功,更受崇禎重用不說,豈不會使崇禎認為和議是錯的?到那時候,恐怕崇禎對自己就沒有好臉色了,以後盧象升會更壞自己的大事。奏章後麵更說盧象升私自出營進京,居心叵測。至於楊嗣昌, 盧象升的推測一點也不錯。那楊嗣昌果真是沒有為盧象升說話,相反還添了不少眼藥。楊嗣昌看了盧象升的奏章,就明白高起潛是怎樣搗鬼了。在驚服盧象升用兵之險,之能的同時,也不禁慶幸高起潛替自己辦了一件好事。原來他也有高起潛的想法,在崇禎麵前,楊嗣昌不但說盧象升夜襲是貪功心切,不愛惜士卒,更說盧象升經自己大力相勸,才回轉大營,如此桀驁不馴,恐以後難製。然後就建議大敵當前,先不治盧象升之罪,讓盧、高二人分兵拒敵,待退了清軍之後再說。崇禎 看了盧、高二人的奏章,分不清真假,但對盧象升月夜襲敵,也認為有違兵法。更對盧象升沒有宣調就私自離營很有不滿,聯想到前些時候盧象升報說河西大勝,高起潛卻說盧象升初戰即敗,後來小勝,清軍自動退到河東的事情,他本來對盧象升滿懷信任的,現在對盧象升也不禁懷疑起來。崇禎更怕以後盧象升挾兵自重,所以就聽從了楊嗣昌的建議,讓高、盧二人分兵拒敵。後人評價說,崇禎勤於政事,卻疑心甚重,用人不久。大明之亡,不無此因。

盧象升正在煩心,那高起潛卻又派人送來一疊軍報來,盧象升一看,竟然有七八天前的各地軍報,被高起潛壓在他那裏。接著盧象升又收到朝中幾個好友的急信,說了朝中眾臣對盧象升的彈劾情況,讓盧象升趕緊上表自辯。

盧象升見此,怒火中燒,自己拚死抗敵,朝中大臣卻還要置自己於死地!若待上表自辯,卻又怎麽說的清?誰又能聽信自己的解釋呢?想了半晌,罷罷罷,崇禎既然已經不信任自己,朝中又一致要求將自己撤職,不如自己辭官回家守孝吧。想到此,盧象升就寫了奏表,言自己本非幹材,有負朝廷重托,請崇禎另選賢能抵禦清兵,讓自己辭官回家守製;連上五表,崇禎皆不準,令盧象升依然帶兵。其實也不是崇禎不準,是楊嗣昌不準,怕盧象升一辭官丁憂,其他大臣趁機要自己辭官丁憂。盧象升上到第三表的時候,那高起潛的父親也病死了,高起潛反而暗中讓楊嗣昌一定不要讓盧象升丁憂守製。他也是怕自己被大臣要求丁憂辭官。到後來崇禎惱了,下旨嚴令盧象升不許再提丁憂之事,馬上和高起潛一起起兵阻止多爾袞縱兵南下。

原來嶽托被襲,也損了幾千人。他就退兵二十裏下營,來和多爾袞商議。多爾袞聽了嶽托的言說,知道盧象升一定是後軍沒來才在夜襲優勢下後退的。但據探子之報,盧象升總督天下兵馬,京師周圍援兵已經有五、六萬之眾,盧象升半途退兵,說明明軍內部一定不合,有人不聽他的調遣。雖然如此,北京城城牆堅固,更有盧象升等為外援,隻怕是無望攻下。多爾袞深思之下,想出一條好計,就是讓嶽托駐紮北京城外,自己率兵南下,攻略城池,一者搶掠財物,充實軍資,打擊明朝賦政;二者誘使明軍分兵來追,到時候可以趁機將明軍分而滅之,爭取先機。

當盧象升上表辭官之時,多爾袞已領兵南下。崇禎見多爾袞南下,攻城略地,似有攻取中原跡象,忙命盧、高二人截擊清軍。盧象升見崇禎堅決不允辭職,就上表言多爾袞南下,並不敢深入,隻是為吸引明軍分兵,然後乘機殲滅明軍,朝廷大可不必理會。相反,朝廷可以利用這次天賜良機,留十萬兵卒守城,十萬兵卒出城,和城外四萬援軍配合,於一天之內合殲嶽托五萬清軍。多爾袞縱然得到消息,趕回來也來不及了。剛到天明,崇禎的批複就送回來了。崇禎言現在京師暫且無憂,京師人馬無法調動,合圍嶽托之事暫緩,讓盧、高二人勿再拖延,隻速速截擊多爾袞為要。

盧象升見自己之策不被崇禎采用,暗歎大好時機又被錯過,沒有辦法,隻好和高起潛一起率軍南下,移師保定。

多爾袞帶了三萬鐵騎,四萬步兵,見盧象升和高起潛追來,知道盧象升是明朝第一善戰之人,雖然手中隻有兩萬人馬,卻不可小覷;幸而和監軍高起潛不睦。所以多爾袞每次派兵,皆出兵兩三萬以上,騎步結合,並不斷和後方聯係,以策萬全。更兼清兵迅若疾風,竟然連克雄州、任丘 、安城諸處。

盧象升也知道多爾袞這樣的用兵之意,但自己無法截擊;派兵少了沒有用,若全部出動,多爾袞騎兵迅速,反有被圍殲的危險。因此隻好眼睜睜的看著多爾袞連下幾城。眼瞅著多爾袞下一步兵鋒直指河間(縣城),盧象升思得一計,和高起潛商量,欲和高起潛兵分兩路,一路伏擊攻取河間清軍,一路在河間北三十裏處的夾脊嶺截擊清軍援兵。這夾脊嶺是清軍援兵的必經之路,若扼守此處,清軍無法來援,則可重創攻城清軍。高起潛言清軍勢大,不宜出戰。經盧象升力陳機會難得,並將麾下雷太生的三千弩手撥給高起潛使用,讓高起潛任擇一路;高起潛勉才強選了夾脊嶺這一路。盧象升見高起潛答應了,大喜,叮囑再三,方才去了。

過了一天,多爾袞果然派兵兩萬來取河間,盧象升探得消息,一麵出兵河間,派雷太生率三千弩兵先去夾脊嶺埋伏,一麵派人通知高起潛出兵。河間守卒隻有不到兩千人,由遊擊羅俞統領,見清軍來攻,發動百姓登城據守。堪堪支持不住,隻見清軍後麵數路人馬殺來,打著大明旗號。羅俞不禁大喜。守城士卒見援兵來到,士氣大振。

盧象升一馬當先,揮刀衝殺。手下兵卒如下山猛虎一般,一個個精神抖擻,奮勇殺敵。清軍雖然驍勇,一個時辰之後,也支撐不住,敗相漸呈。盧象升正戰之間,忽然幾個哨騎趕到自己身邊,言是雷太生將軍派來的,報告說清軍援兵已到,自己正在夾脊嶺阻擊,但不見高監軍人馬到來。自己兵少,恐怕支持不久,請盧總督早做決斷。原來多爾袞見攻城清軍哨騎一個時辰不見聯絡,知道有變,急忙派一萬騎兵和一萬步兵馳援。盧象升聽了雷太生的回報,大驚失色,想不到這死太監竟然沒有發兵,這不是要把盧象升的兩萬人馬往死裏推麽!

盧象升顧不得發火,急忙傳令,讓司馬鈺、鍾泰、洪誌飛、洪誌新四將率騎兵速去接應雷太生,一邊叫城內守軍速開城門殺出,迷惑清軍,暗地裏卻通知百姓速速散至鄉間躲避。此時清軍統兵大將術赤溫已經戰死,另一個統兵大將巴斯斑也身負重傷。巴斯斑見明軍全部出擊,怕清軍被全殲,趕緊下令撤退。盧象升虛趕了一程,引軍撤回。

盧象升退不到幾裏,隻見洪誌飛、司馬鈺等人就撤了回來。原來這幾員將還沒有到夾脊嶺,就 見清軍大隊湧來,知道夾脊嶺已經失守。那清軍領將見這一股明軍人少,就分出五千騎兵來擋這些明軍,大隊人馬向河間趕去。司馬鈺等人隻好邊打邊退。那五千清騎見這一股明軍後退,也沒有緊追,轉向河間去了。

盧象升撤到肅寧,派人去尋找雷太生,隻找到潰散兵卒數百,雷太生和大部士卒戰死。這一戰,盧象升損兵近六千,折了副總兵雷太生和遊擊周光二將,心中無比悲痛。

盧象升連夜寫了奏表,用快馬送到京城。接下來的幾天,盧象升令肅寧城中百姓散入鄉下,讓河間和肅寧守軍皆退入蠡縣助守,棄肅寧、河間二縣。自己則率軍駐守清苑縣城,以為策應 。那多爾袞此戰亦損失了近萬人馬,對盧象升多有忌憚,連續幾天,也沒有動靜。

到了第五天上午,禮部侍郎史煥帶了數十名錦衣衛來到盧象升大營。進了帥帳,史煥讓盧象升接旨,盧象升趕緊跪倒。史煥展開聖旨,高聲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盧象升總督天下兵馬以來,輕率燥進,喪師辱國;丟城失地,甚負朕望。著即免去一切官職,勿得輕動,聽候發落。欽此。”

帳外尉遲通、赫雄、鍾泰等一聽,立即嚷了起來;“盧總督拚死血戰,竟然有罪,這皇帝也太混蛋了!”“高起潛這個死閹狗什麽也不幹,卻一點事也沒有,豈不是讓人心寒?”“不幹的沒事,幹的有罪,這是朝廷的王法嗎?”盧象升連忙喝住他們,強按著胸中的憤懣說道:“諸位將軍不要亂說,當今皇上英明神武,自有公斷。”說罷,轉臉向史煥說道:“史大人,我帳下這些將軍粗魯慣了,言出無心,還望你在皇上麵前多擔待一二。”史煥答道:“盧大人放心,盧大人這事有的大臣也不同意皇上這樣處理呢。此等末節,我不會多事的。”盧象升謝過了,讓楊德先把尚方寶劍和印綬拿過來,交與史煥。史煥命人接過,說道:“盧大人,上命所差,冒犯虎威,還請海涵。皇上如此處理,恐是受人蒙蔽之故。依某愚見,不如盧大人寫一份奏章,陳述曲情,讓史某帶回直接交與皇上,事情或許有轉機,你看如何?”盧象升聽了,歎了一口氣,答道:“史大人好意心領。我以前的奏章皆已經陳明事實,奈何皇上已經不信任盧某,我縱然再寫一份又有何用?恐怕反連累史大人。這個奏章,我還是不寫了,任憑皇上處置吧。”

到了晚上,楊陸凱來說有人看到司馬鈺下午出營去了,到現在還沒有回來,怕是不辭而別了吧。盧象升聽了,苦笑道:“無影神君不是那樣的人。他一定有別的事情,過幾天就會回來了,你不用擔心。”盧象升說罷,心中想這司馬鈺聽了聖旨,八成是進京去了,欲要派人去追,轉念一想,照司馬鈺的性格和神功,隻怕無人追的上他,隻得罷了。

盧象升猜的不錯,司馬鈺果然是上了京城。待到司馬鈺一路不停趕到京城,已經是第二天的晚上。區區城牆根本擋不住司馬鈺,被他輕易的就進入城中。到了城裏,司馬鈺在一家酒店簡單吃了點飯,就直奔皇宮而去。到了皇宮,毫不費力的找到了崇禎。

此時已是十月天氣,長夜生寒。崇禎在衍德殿,伏案批閱奏章。殿中放了兩個炭盆,四個太監在旁服侍。司馬鈺在殿外瞧了一會兒,打定主意,飛身來到殿門口,口中叫道:“草民司馬鈺參見皇上。”門口兩侍衛正要攔時,司馬鈺早閃過二人,到了大殿中站定。

隻見崇禎身邊的那個老年太監飛身過來,一邊舉掌向司馬鈺拍去,一邊說道:“不經宣召,豈能妄入?”司馬鈺舉掌相迎,“啪”的一聲,司馬鈺連退了三步,那太監也是身形微晃。這一下,兩人心中都是吃了一驚。此時門口兩個侍衛已經趕到,這兩人都是一流好手,被司馬鈺閃入殿內,麵上無光,幾乎同時低喝一聲,舉刀砍來。司馬鈺施展神功,輕易躲開二人刀勢。

崇禎聽到聲音,抬頭看到一個身穿綠衫,頭戴銅罩的人,稍稍一愣,猛然想起了什麽,開口說道:“原來是你,不要攔他。 你今夜到此,可有什麽事情?”那太監和兩個侍衛退到一旁,心中暗暗奇怪皇上怎麽會認識此人?司馬鈺心中也奇怪皇上怎麽這樣說,好像認識自己似的,聽到崇禎問話,將自己的疑惑拋在一邊,沉聲說道:“草民到此,有一事不明,請教皇上。盧象升盧總督身先士卒,督師血戰,高起潛按兵不動,皇上卻反而將盧總督治罪,卻是為何?”

崇禎聽了,微一沉吟,方才說道:“原來是為這個。你說的這些,可是你親眼所見?”“當然。我在盧大人帳下幫忙抗清,每一次血戰,皆是親曆。盧大人每戰必是衝鋒在先,突圍在後。高起潛早就暗通滿清,皇上不問還則罷了,還委以監軍之任,每每掣肘盧大人。若非如此,京師之圍早就解了。現在皇上偏聽高起潛之言,將盧大人撤職待罪,豈不令前線將士心寒嗎?!”

崇禎聽了司馬鈺的話,頓感不悅,照司馬鈺所說,自己重用一個漢奸,豈不是成了昏君了嗎?他稍微一頓,壓住心中的不快,答道:“朕自會鑒別,又豈是別人所能左右?我若不信任盧象升,又豈會讓其總督天下兵馬?隻是盧象升自上任以來,不但不能遏止清軍,反屢次兵敗,城池也丟了不少。你看——”崇禎說著,手指向旁邊的一個案幾,“這些都是彈劾盧象升的奏章,我若是偏聽偏信,盧象升早就沒有命了。”司馬鈺一看,那案幾上堆如山積,怕不有幾百本之多。崇禎接著說:“至於高起潛(私通滿清)之事, 事無憑據,或許不是你想象的那樣。軍國大事,又豈是你所能揣測的?”原來崇禎以為司馬鈺說的是他利用高起潛和滿清私自接觸之事,崇禎不好明言,隻好以軍國大事搪塞過去。

司馬鈺聞言說道:“滿清有十四萬之眾。援兵隻有四五萬人馬,還被高起潛分去一半。盧大人區區二萬人馬,豈能和滿清硬拚,隻能尋機而戰。皇上不念盧大人處境艱難,苦心經營,卻一味指責盧大人作戰不力。現在又將之治罪——”“誰說我將他治罪了?我隻是暫停他的職務罷了。我這樣做,也是為了堵住這些大臣的口;”崇禎一指那些奏章:“如盧象升月夜劫營,誰都知道不會成功,他卻一意孤行,兵敗而回,又私自離營,朕不降罪,已經是額外寬大了。高起潛不發後軍,也是出於公心,非和盧象升有什麽私怨。隻是不該不堅決製止盧象升劫營。我讓他們二人分兵,就是防止他們二人一著失利,全軍覆沒。到那時候,京城就危險了。但平日作戰,兩人仍然要協力合作,這點我已經向高起潛說過了,並讓他聽盧象升指揮。現在盧象升又一次兵敗,朕不稍作薄懲,又何以服眾臣之心?盧象升兵少艱難,我豈不知?至於他的官職,我昨天已經派人去宣布官複原職了。”

司馬鈺聽了,大感意外,一時說不出話來,料不到崇禎已經派人恢複了盧象升的官職。他稍停片刻,接口說道:“劫營之事,清軍果然無備,若得劉、祖二總兵接應,定能大敗嶽托,京師之圍或然已解。這次河間失利,也是高起潛失信不去截擊清軍援兵,致使盧總督腹背受敵。若皇上仍信任盧大人,何不將兵馬全部讓盧大人指揮,也好讓盧大人集中兵力,與敵決戰呢?”

崇禎聽了,心中不喜,答道:“你替盧象升說話,也要適可而止。實情如何,朕自有裁處。就如這次河間的事,高起潛也受到攻擊,讓高起潛如何再分兵他處?盧象升不去馳援,卻執意打攻城清兵。以致失利。至於讓盧象升全部統兵,那是不行的,原因我剛才已經說過。你去吧,好好輔助盧象升殺敵立功,不要辜負了那把寶劍。”原來高起潛怕盧象升奏明崇禎怪罪於他,就捏造了自己受攻,盧象升不去馳援自己,反打攻城清軍以致失利的事情。

司馬鈺聽了,想不到高起潛這樣參了盧象升一本。欲要解釋,那崇禎已顯不耐,而且崇禎顯然也不想聽自己解釋,認為自己偏袒盧象升。尤其崇禎的最後那句話,讓他摸不著頭腦。不過既然崇禎已經恢複了盧象升的官職,此次之行還是有收獲的。望著崇禎那憔悴的臉龐和眼下的兩個大眼袋,司馬鈺明白;崇禎攤上大明這樣的爛局麵,也夠他辛苦的了。想到此,司馬鈺抱拳說道:“請恕草民冒犯之罪,草民告辭。”崇禎點了點頭,一擺手,讓他下去,埋首又看起奏章來了。

原來崇禎見盧象升任職以來,戰績不佳,盧、高二人不和,心頗不耐。期間更有楊嗣昌陰謀挑撥,群臣又不斷鼓噪,要求查辦盧象升。後來盧象升五次上表辭職,崇禎認為盧象升鬧情緒,對盧象升是大為不滿。在自己的督促下,盧象升雖然移師保定,卻接連丟城失地,又吃了敗仗,群臣更是對盧象升殺聲一片。崇禎再也按不住心中的怒火,但深思之下,仍是隻將盧象升停職待罪。他卻不想想,盧象升隻有二萬人馬,如何去擋住多爾袞的七萬大軍攻城奪地?河間失利,崇禎見了高起潛的奏表,認為是盧象升不和高起潛合作,貪功輕進的原因。

崇禎撤了盧象升的職後,在朝堂上就問眾臣那位願意去督師抗清?這一問,卻把眾臣問住了,沒有一個人出頭。平常不負責任的嚷嚷幾句可以,真到了真刀實槍幹的時候,就都退縮了。崇禎氣急,點名讓嚷嚷狠的戶部侍郎遊良去,遊良說自己不懂軍事推掉了。崇禎又讓兵部尚書陳新甲帶兵,陳新甲無法推辭,就說自己願意去領兵,但自己年老力衰,恐怕心力不足,有負皇上抗清重任。若是為皇上去檢閱兵馬勞軍鼓舞士氣,自己則萬死不辭。崇禎無奈,但好歹有了個台階下。他暗恨陳新甲滑頭,就給了陳新甲五千兵卒,讓他替自己去勞軍。弄了兩天,崇禎愣是沒有找到一個願意帶兵的人。

楊嗣昌心裏明白原委,見此,就勸崇禎,目前在京畿周圍能帶兵,有威信,能硬打的也就隻有盧象升了。將盧象升治罪,連一個願打的都沒有了。盧象升雖然表現不佳,但硬換了別人,恐怕還不如盧象升。然後他建議崇禎繼續起用盧象升。崇禎見實在找不出其他人來,也隻好同意。在朝堂上一說,大臣也沒有一個反對的了。楊嗣昌知道盧象升心裏一定有意見,不一定肯接受,就自告奮勇親自去盧象升大營來宣讀詔書。崇禎也明白這個差事不好當,就讓楊嗣昌親自來了。

楊嗣昌到了盧象升大營,宣讀聖旨,大意是讓盧象升官複原職,戴罪立功,再賜尚方寶劍,率軍抗敵,趕緊阻止清軍繼續南下。果然不出所料,盧象升不肯接旨,言自己才幹平庸,叨據此位,徒然誤國家大事,請皇上另選賢能,自己誠心辭職丁憂。楊嗣昌早料到此,也準備了一套說辭。說崇禎撤盧象升之職實非得已,其實是曲護盧象升之意。蓋因朝臣因盧象升兵敗,多次要求將盧大人你治罪。皇上為堵眾臣之口,才和我商量暫時這樣做。後來皇上故意讓彈劾你的眾臣帶兵抗敵,沒有一個願意來的。我趁機提出讓你繼續領兵,那些彈劾你的大臣也就無法反對了。現在你官複原職,可要體諒皇上的苦心和自己的一力舉薦,不計勞怨,為國分憂。先國後家,做到一個臣子的本分,可不要再說丁憂的事情了。

盧象升聽了,知道自己撤職內情絕不是楊嗣昌說的那樣。自己每次失利,皆在奏章上寫出因由。崇禎寵信楊嗣昌,若非楊嗣昌搗鬼,崇禎不會不相信自己的奏報而相信高起潛的鬼話。自己這次再次統兵,一定是崇禎不得已勉強為之。上有皇上不信任,側有高、楊等掣肘,麾下則士卒不夠敷用,麵對多爾袞大軍,自己如何能夠相抗?盧象升想到自己父親亡故,高、楊等鼓動皇上不讓自己丁憂,使自己成為他們的盾牌而受眾臣指責,還不是為了他們一己之利?

盧象升觸動心懷,想到自己上不能為國盡力,下不能為老父守孝,忍不住流淚說道:“朝廷之事,盧某雖然愚昧,也知內情絕不止此。我朝以孝立國。盧某魯鈍,屢次欲辭職丁憂,要避讓賢能。奈何楊大人和高公公等貪戀權位,不肯丁憂還則罷了,又何必拉住盧象升,以盧某為盾牌,替二位擋諸臣之指責呢?”

楊嗣昌一聽,勃然大怒,站起來說道:“盧大人是何言也?!難道楊某是貪戀權勢之人嗎?楊某也曾向皇上苦求,讓準許下官丁憂。但皇上不允,我又奈何?!況且現在國家艱難,身為大臣,更應該為國分憂,盡忠忘孝!你不思報效國恩,卻反指責我貪戀權位,究竟是什麽居心?”

盧象升聽了,這麽長時間受的誤解和胸中壓抑的憤懣之情也爆發了出來:“什麽居心?我還要問問你什麽居心!我幾次出兵失利,明明是高起潛暗中掣肘的結果,皇上卻一味隻相信他的話。朝中皆知皇上寵信於你,諸事多聽你的意見,若你真的秉心為公,我和高起潛二人是誰的失職難道還不好查清?又何至於出分兵的下策,以至於到今日的地步?你暗中鼓動高起潛牽製我,不就是因為我反對你們的和議,怕我解了京師之圍,證明你們二人的和議之策是錯誤的嗎?”

“你——你,我要不想讓你抗清,又何必讓皇上派你總督天下兵馬?鼓動高起潛牽製你?哼哼,我楊某人還不屑於此。再說,我和高起潛雖舉和議,不也是為了國家著想嗎?”說道這裏,楊嗣昌稍停頓了一下,又接著說道:“現在我大明內有亂賊,外有敵患,國力疲弱,連軍餉都發不出,拿什麽去平定這些?你自己總督天下,卻連十萬兵卒都調不到,大明的現狀你還不明白嗎?我身為首輔,不能不全麵考慮。和滿清議和,隻是暫時的緩兵之計,待國內平定,自然要出兵消滅滿清。你為什麽就不同意我的意見議和呢?”

原來高起潛的那一點私心,楊嗣昌一眼就看穿了。但他非但沒有說破,反而利用高起潛,讓他在前台和盧象升糾纏,自己則躲在崇禎那兒煽風點火,使崇禎對盧象升漸失信任。他這樣做,既是不想盧象升破了清軍,更得崇禎信任,以後危及自己相位,也有和高起潛一樣的想法,不想讓崇禎認為議和是失誤之策。當然,還有先前的一點小恩怨在裏麵。至於不阻止盧象升總督兵馬,也是怕萬一滿清條件苛刻,議和不成,滿清攻打北京,京師危急,能夠有一員上將能夠和清軍抗衡。他的意思,隻要盧象升能夠讓清軍知道大明有能力相抗就行了,好在議和時多些底牌。因此他就暗中支持高起潛搗鬼。而崇禎卻急於讓清軍退兵,因此對盧象升多有催促責備。楊嗣昌樂見盧象升左右為難,也存了妄想,想趁機把盧象升收為自己人。因此就自告奮勇來宣讀聖旨。

“你這條計策,清軍又豈會看不透?不要做夢了。更別說我們堂堂大明,卻向小小的蠻夷求和。朝臣的反對你不清楚嗎?!況且現在他們打到北京,若無巨利,又豈會和你和談?用大明巨大的財力物力,去求得滿清一時的退兵,他日複來,難不成還用巨利退敵不成?若是這樣,則國家要我們這些大臣何用?宋朝之鑒不遠;楊首輔此舉,資敵以肥,又與通敵賣國何異?!”盧象升憤然說道。

“你——,你,大明若有能力擊敗強虜,我又何想出此和議下策?!想不到我一心為國打算,你們不讚同也就算了,你還竟然說我是通敵賣國!既然如此,你就用皇上賜給你的尚方寶劍,把我給殺了吧!”楊嗣昌激動難抑,流著眼淚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