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盛世藍圖上的小小斑點

大業五年,隋朝天下共有190個郡、1255個縣、8907546戶、46019956人;疆域範圍東西長9300裏,南北寬14815裏。

史稱,“隋氏之盛,極於此矣。”(《資治通鑒》卷一八一)楊廣即位不過數年,就獲得了古往今來任何一個帝王夢寐以求的一切——社會穩定、人口增長、民生富庶、國力強盛、四海升平、萬邦來朝……一幅名為“大業”的盛世藍圖,就這麽光芒四射地展現在了世人麵前。

然而,在這幅幾近完美的盛世藍圖上,楊廣很快就發現了一個小小的斑點。

這個斑點就是高麗。

高麗為“高句麗”之簡稱,是中國古代東北少數民族扶餘人於西漢末期建立的一個政權,其疆域東西跨度三千一百裏,南北跨度二千裏,大抵包括今遼寧東部、吉林南部和朝鮮半島的北部與中部。

值得一提的是,古代高麗與後來的王氏高麗根本不是一回事,無論從曆史淵源、疆域範圍還是從民族構成來看,二者之間都毫無本質聯係。古代高麗是中國古代東北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其領土有三分之二在遼東、亦即今天中國的遼寧省東部,朝鮮半島的地盤實為擴張所得。而王氏高麗則是在古代高麗滅亡200多年後創立的王朝,其創立者王建也根本沒有高句麗族的血統。據王建在《十誡書》中自稱:“朕賴三韓山川陰佑,以成大業。”可見王建是三韓人,與古代的高麗人毫無關係。

(所謂三韓人,是朝鮮半島南部古代居民的總稱,包括馬韓、辰韓、弁韓三支,是後來朝鮮半島居民的主要來源)。

大業年間,當周邊國家普遍對隋朝稱臣納貢的時候,惟獨桀驁不馴的高麗始終不願臣服。這對於完美主義者楊廣而言,當然是不可容忍的。因為高麗一天不臣服,他的“大業”就談不上完美。

事實上,高麗對隋朝的挑釁由來已久。早在開皇十八年,高麗就曾入寇遼西,並“驅逼靺鞨,固禁契丹”,同時暗中聯絡東突厥,企圖共同對抗隋朝。高麗此舉極大地激怒了楊堅君臣。於是,舉國上下都發出了征服高麗的呼聲——“開皇之末,國家殷盛,朝野皆以遼東為意。”(《隋書·劉炫傳》)開皇十八年六月,楊堅下詔廢黜了高麗王高元的王位,派遣水陸大軍三十萬人征討高麗。然而天不佑隋,大軍出發不久便接連遭遇水患、瘟疫和海上風暴,故未及踏上高麗國境便減員十之八九,不得不黯然班師。這對楊堅和隋朝而言,無疑是個奇恥大辱。

盡管隨後高元為了避免全麵戰爭,被迫遣使謝罪,並上表自稱“遼東賤惡如糞土的臣子高元”,但背地裏卻不甘為隋朝臣藩,一直在暗中拉攏已經歸順隋朝的東突厥。大業三年,楊廣北巡至啟民可汗王庭,碰巧高麗使者也在那裏。啟民不敢隱瞞,遂帶著高麗使者一同晉見楊廣。

隨同出巡的裴矩趁機向楊廣進言:“高麗本是商朝末代王孫箕子的封地,在兩漢及晉朝年間,都曾經設為郡縣,而今卻不肯臣服,儼然另成一個國度。先帝意主征伐,由來已久,隻因楊諒無能,出師不利。現在正逢陛下盛世,怎能輕易放棄,使衣冠文明之地淪落為化外蠻夷之邦?如今,他們的使節親見啟民舉國漢化,臣以為可以利用他們的恐懼心理,迫使高元入朝稱臣。”這番話正中楊廣下懷。他隨即命人向高麗使者宣詔:“朕因啟民可汗誠心歸順帝國,故親自駕臨他的王庭。朕明年將前往涿郡,你回去告訴你們國王,讓他前來覲見,不必心存疑慮。朕接待他的禮節,將和啟民可汗一樣。如果不來朝貢,朕將率領啟民可汗,一同前往你們的國土巡視!”楊廣最後這句話,顯然已經是威脅恐嚇了。

可是,對於大隋天子的威脅恐嚇,高麗的反應卻極為冷淡。

不,應該說是根本沒有反應——楊廣既沒等到高元入朝覲見,也沒有看到高麗王國盡到它應盡的臣藩禮節。

楊廣憤怒了。他決定打一場開國以來規模最大的戰爭,讓那個不知天高地厚的高元和他的彈丸小國付出血的代價!

於是,從大業四年起,楊廣便開始積極整頓和擴張軍備了。他下令,在全國範圍內向富人征收捐稅,用以購買數量龐大的戰馬。由於國家在短時間內大量收購,致使每匹戰馬的價格高達十萬錢。同時,他還命令有關部門檢閱武庫中的各種武器、裝備和輜重,務求精良新穎,一旦發現粗製濫造,立刻將監造軍械的官員斬首。此外,楊廣在大業四年下令動工的洛陽至涿郡的“永濟渠”,其主要目的也是為東征高麗開辟一條快捷的運輸補給線。

大業七年春,當國內所有大型工程相繼竣工,疲憊不堪的臣民們剛剛想緩一口氣的時候,楊廣就迫不及待地發布了討伐高麗的詔書。

是年二月底,楊廣下達總動員令,命全國軍隊不分路途遠近,一律前往涿郡集結。隨著楊廣的一聲令下,一道又一道十萬火急的敕令,便從洛陽的顯仁宮迅速飛向了帝國的四麵八方。

三月,幽州總管元弘嗣奉命前往東萊(今山東萊州市)海口,督造三百艘戰艦。由於軍令嚴急,監工官吏拚命督促,全體工匠日夜站在水中勞作,片刻不敢休息,致使腰部以下都生出蛆蟲,死亡人數達到十之三四。

四月,全國各地的精銳部隊紛紛奉命北上,如江淮的水兵、弓箭兵,嶺南的短矛突擊兵等,皆絡繹不絕地湧向涿郡。

五月,河南、淮南、江南各郡奉命製造輜重運輸車五萬輛,送往高陽郡(今河北定州市),用以裝載軍服、盔甲、帳幕;同時征調黃河南北的大量民夫隨軍北上,以供軍需。

七月,再次征調長江和淮河以南的民夫和船隻,將黎陽倉(今河南浚縣境內)和洛口倉(今河南鞏縣東)的糧食運往涿郡,船隊首尾相接一千多裏。與此同時,滿載著軍隊、武器和攻城器具的大小車輛也日夜不停地在各條道路上穿梭奔馳,途中基本上始終保持著數十萬人,道路為之堵塞。時逢盛夏,大量士兵和民夫紛紛倒斃,致使屍體枕籍,惡臭滿途,天下為之騷然……由楊廣親自駕駛的這輛帝國戰車,就這樣轟轟隆隆地衝上了戰爭軌道。

然而,戰車剛剛啟動,隋帝國的後院就起火了。

因為,老百姓的生存底線被突破了。

戰爭動員令一下,山東地區就成了主要的戰備後勤基地。從大業六年開始,楊廣就下令在山東設府,命當地百姓負責飼養戰馬,以供軍用;同時,又征調大批民夫運送糧食前往瀘河(今遼寧錦州市)、懷遠(今遼寧遼中縣)二鎮。由於運輸量大,路途遙遠,致使大量車輛和牛馬損毀死亡。

眼看一批又一批的車輛牛馬都一去不返,官府隻好再次征發六十多萬名車夫,命他們兩人一組,每組配一輛小型手推車,負責運送三石糧食前往遼東。

可官吏們都忽略了一個嚴重的現實問題:這些車夫一路上要吃什麽?

牛可以吃草,人卻必須吃糧。而這六十多萬早已傾家**產的農民,根本沒有能力自帶口糧,其結果是:每輛小推車上的三石軍糧,恰好成了兩個車夫一路上的口糧!

臨近二鎮的時候,手推車上的糧食也差不多被吃光了,這六十多萬名車夫自知犯了死罪,隻好一哄而散,各自逃命。可想而知,這些走投無路的破產農民最終的選擇隻能是揭竿而起。

由於頻繁的徭役擠占了耕種時令,導致山東、河北等地的大量農田荒蕪,各地爆發饑荒,糧食價格飆漲,一鬥米賣到了數百錢。而各級貪官汙吏卻依然橫征暴斂,不計一切後果地竭澤而漁。此外,再加上黃河泛濫、洪澇成災,一時間天災人禍紛至遝來,老百姓衣不蔽體、食不果腹,被徹底逼到了死亡的邊緣。

做良民已經沒有活路了,做暴民可能還有一線生機!

大業七年冬天,山東鄒平人王薄率先拉起了反旗。他自稱“知世郎”,然後精心創作了一首政治宣傳歌曲《無向遼東浪死歌》,積極號召廣大人民拿起武器,捍衛自己的生存權。歌中唱到:長白山前知世郎,純著紅羅錦背襠。長矟侵天半,輪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聞官軍至,提刀向前**。譬如遼東死,斬頭何所傷!

這首通俗易懂、振奮人心的宣傳歌曲一經問世,立即成為當年齊魯大地最火爆的流行歌曲。四麵八方的流民、饑民和難民,齊聲高唱這首讓人熱血澎湃的歌曲,像潮水一樣湧向了王薄據守的長白山(今山東鄒平縣南)。

王薄的勢力逐漸壯大,其部眾在齊郡(今山東濟南市)、濟北郡(今山東荏平縣西南)一帶縱橫出沒,攻擊官軍,劫掠府庫,穿金戴銀,吃香喝辣,原本饑寒交迫的日子忽然變得滋潤無比。

看著這一切,山東各地的英雄豪傑不禁怦然心動。於是,大大小小的反叛勢力就在一夜之間遍地開花:先是在平原郡(今山東陵縣)崛起了一個“阿舅賊”。此人原名劉霸道,本是官宦子弟,家境殷實,而且生性豪爽,喜歡行俠仗義,家中食客常有數百,算是當地黑白兩道都叫得響的人物。所以劉霸道一揭竿,四方變民立刻紛湧來附,部眾一下子發展到十幾萬人。

隨後,又有孫安祖聚眾於高雞泊(今故城縣西),張金稱聚眾於河曲(約在今河北臨西縣一帶),高士達自稱聚眾於清河(今河北清河縣)……他們嘯聚山林,神出鬼沒,到處攻擊城邑,劫掠資財,讓地方政府大為頭疼。雖然楊廣親自下令,由軍隊配合地方政府大力圍剿,一旦捕獲變民立即斬首,但仍然遏止不了反叛的勢頭。

在大業七年這些大大小小的起義群雄中,有一個當時還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後來卻成了這批人中聲望最著、勢力最強的義軍領袖。他雄據河北,自稱“夏王”,直至唐王朝建立後仍然割據一方,是武德初年秦王李世民東征路上的主要對手之一。

這個人就是竇建德。

竇建德是漳南(今河北故城縣)人,與孫安祖同鄉,自小勇武過人,在鄉裏有俠義之名。隋政府招募東征士兵時,竇建德因驍勇之名被任命為二百人長,同鄉的孫安祖也在征召入伍之列。可孫安祖因家中遭遇洪災,妻子兒女皆餓死,因此對官府恨之入骨,堅決不肯應征。當地縣令大怒,將其逮捕並施以鞭刑。孫安祖憤而刺殺縣令,逃亡至竇建德家中。

竇建德將他藏匿起來,對他說:“當今皇上不恤民力,欲征高麗,天下必將大亂。大丈夫若不死,當建功立業,豈能成為東躲西藏的逃犯!”隨後,竇建德便幫孫安祖召集了二百多個壯士,讓他們到高雞泊一帶落草為寇。

盡管竇建德自己也知道隋朝已經失去人心,天下必將大亂,可他對自己在隋朝軍隊中的前程似乎還抱有幻想。所以,盡管他可以不遺餘力地幫助孫安祖去反叛隋朝,可自己卻仍然舍不得扔掉“二百人長”這塊雞肋。

最後,還是當地官府幫他下了這個決心。

本來竇建德窩藏孫安祖一事,當地官府已經有所察覺,加之張金稱、高士達等盜匪凡有洗劫,皆自動避開竇建德家所在的那條街,當地官府據此認定,竇建德必然與盜匪暗中勾結,於是隨後就將他的一家老小悉數逮捕,全部斬殺。

至此,萬念俱灰的竇建德終於無奈地邁出了人生中最重大的一步——脫下隋朝軍裝,帶著手下的二百名士兵投奔了高士達。不久,孫安祖被張金稱所殺,所屬士卒全部歸附竇建德,部眾增至一萬多人,聲勢日漸壯大。由於竇建德能夠禮賢下士,與普通士卒同甘共苦,所以人們都願意為他效命,越來越多的人投到了他的麾下。

就這樣,這個準備到遼東戰場去當炮灰的“二百人長”,搖身一變就成了遠近聞名的“草頭王”。竇建德絕對想象不到自己會有這麽一天,而更讓他想象不到的是,短短幾年後,他就將擁兵割地、稱霸一方,並且與天下群雄一起逐鹿中原!

竇建德的成長史告訴我們:雖然時勢可以造英雄,但是要想成為英雄,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你必須扔掉手中的那塊雞肋。

大業八年(公元612年)正月初一,隋帝國的一百一十三萬三千八百名遠征軍終於在涿郡完成了集結,同時就位的運輸和後勤人員的數量是士兵的兩倍。

正月初二,大軍出征之前,準備禦駕親征的楊廣特意舉行了三場隆重而莊嚴的祭祀。首先在桑乾河畔祭告戰神,繼而在臨朔宮祭告上帝,最後又在薊城(涿郡郡治所在地,今北京市)北郊祭告馬神。

同日,楊廣親自頒發遠征軍的建製令及所有將軍的任命狀:將一百一十餘萬名士兵分成左右各十二軍,每軍設大將、次將各一人;每軍之中,騎兵分成四團,每團十隊,每隊一百人;步兵也分為四團,每團二十隊,每隊百人;其他的重裝備和散兵也各分四團;所有步騎兵團每團各設偏將一人;此外,每軍各設“受降特使”一人,直接聽從皇帝命令,負責招降慰撫,不受各軍大將節製。遠征軍中,各團的頭盔鎧甲、帽穗馬纓、旗幟旌幡的顏色各不相同,而前進、後退、行軍、紮營則都有統一的號令和規定。

正月初三,這支空前龐大的帝國遠征軍從薊城北郊正式開拔。第一軍出發後,每日派遣一軍,兩軍相距四十裏,依次出發,魚貫前進,整整用了四十天,大軍才出發完畢。各軍首尾相接、鼓角相聞,旌旗綿延達九百六十裏。此外,楊廣的十二禁軍,以及朝廷的三台、五省、九寺的隨駕官員也緊跟在大軍後麵出發,連綿亦達八十裏……史稱:“近古出師之盛,未之有也!”(《資治通鑒》卷一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