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增補內閣
天啟二年,沈潅離開以後,魏忠賢內閣少了一隻耳朵,做事情感覺不方便,於是就打算再安排幾個自己的人進入內閣。
他的運氣確實不錯,才想到這個問題就等來了處理的契機。
到十二月份,葉向高向天啟皇帝上疏,要求增補人數擴大內閣。
此時的內閣大臣有何宗彥、朱國祚、史繼偕等五人,人數也不算少,可以維持運轉,不知道葉向高大人是出於什麽目的,提出這樣的建議,魏忠賢渴求不得,有機會把自己的人馬安排進去了,自然在天啟麵前挖空心思陳述增補閣臣的好處。
天啟皇帝經過他這麽一鼓動,當即就表示同意,然後下詔,讓相關的大臣做好內閣大臣的推薦工作,擬定一份候選人員的名單給他,他來定奪。
他馬上就開始行動,最大限度讓自己的人員進入內閣。
很快朝臣的候選名單就出來了,分別是孫慎行、盛以弘、朱國禎、顧秉謙、朱延禧、魏廣微。
孫慎行才離開(保留職位)不久,這次在朝臣中得到了最多的票數,足以證明他朝廷中的地位和能力。這樣來看,那麽魏閹提的幾個人基本上就沒有戲唱了,畢竟皇帝也要尊重民主推薦的意見。
那可不行,魏忠賢馬上到天啟麵前給他洗腦了。
說一朝天子一朝臣,現在您是皇上,就要用新的方式選舉。
天啟皇帝從小就和魏忠賢耍在一起,對這位老仆的話一直很信任,聽了他的建議後,覺得他說的有理,就依了他的建議,票數最少的幾人當選。
為了怕東林黨人有意見,魏忠賢趕緊把他認為形象還不錯的東林黨人朱國禎也拖進來,這樣就不會有人說閑話了。
葉向高看到這個當選名單,難以置信,入選者和以前的規矩不一樣。
他馬上向天啟上疏,要求按照以前的規矩按照票數的多寡選用內閣大臣。
天啟收到上疏之後沒有任何反應,估計他的想法就是:以前的規矩是以前的,現在是我當皇帝了,我就要這樣選,大臣也沒有辦法,對葉向高的上疏,天啟還做了批示,說不許就這個事情再次上奏,否則重處。
內閣的當選者顧秉謙和魏廣微這兩個人都是閹黨的人馬,不僅人品低劣,而且溜須拍馬,工作能力欠缺。讓這兩人進入內閣,這不是擺明著亂搞?
皇帝的意見沒有辦法。
內閣裏有自己的心腹之後,魏忠賢準備插手軍隊,於是在天啟三年(公元1623年)3月份,找了一個讓皇帝能了解軍情的借口,派遣了四十五人,由自己的心腹死黨劉朝帶領白銀、布匹到山海關了解軍情,窺探虛實,圖謀進一步行動。
對於魏忠賢的做法,大學士。擔任遼東督師的孫承宗有些擔憂,上疏天啟皇帝指出:“中使(太監)觀兵,自古有戒”。太監帶領幾十人到邊關以“犒勞”為名,將勢必不利將士的守邊行為。
但天啟卻沒有在意。
也是在三月份,在魏忠賢的活動下,被貶在外地做官的陝西按察司使郭鞏得以回到京城恢複原職戶科給事中。
回來後,郭鞏急於報答恩情,知曉魏忠賢嫉恨周宗建,於是上疏詆毀熊廷弼,進而詆毀在朝廷中推薦熊廷弼的人(周宗建)。南京禦史塗世業也附和郭鞏,詆毀周宗建推薦熊廷弼的過錯,導致邊防戰敗。周宗建馬上上疏駁,指責他們勾結宦官(魏忠賢),雙方爭吵激烈。
為了把周宗建給除掉,魏忠賢特地帶了幾個小太監在天啟皇帝麵前表演雙簧,演悲情戲,他則在天啟麵前抹淚做委屈狀,並對皇帝說,既然朝廷大臣這麽說他,幹脆讓他剃發出家,好尋得一個清白。
天啟皇帝動了同情之心,於是站在魏忠賢這邊,對周宗建的行為進行斥責。並打算用杖刑,內閣首輔葉向高大人聽說後,趕緊找人到天啟皇帝麵前說情,才得以幸免。
周宗建被斥責後,又有大臣看不下去,擔任禦史的方大任,上疏告發魏忠賢在碧雲寺造豪華陵墓的事情,這個事情,按要求處理會被處死,但天啟皇帝也置之不理。
東林黨人對魏忠賢的打擊雖然很猛烈,但似乎沒有多大的作用,天啟皇帝的態度好像也變了,經常習慣性的站在魏忠賢一邊為他說話,凡是有大臣隻要點名說魏忠賢的,都要被天啟皇帝怒斥一頓,這說明,天啟皇帝已經完全相信閹黨的話了。
這對東林黨來說,是一個不好的消息。
在天啟三年(公元1623年)的冬天,魏忠賢又晉升了權力,皇帝詔命他提督東廠。這個時候,他的權勢已經達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司禮監被其掌控不說,全國最大的特務機構又歸他管理,自己的義子田爾耕在天啟四年掌控錦衣衛,這樣一來,所有的人都處在他的掌心之中,可以隨時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