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假途滅虢 上
假途欲展滅虢謀,雄師借道意悠悠。
西疆未覺風雲變,東路先驚草木愁。
功就歸來煙已散,計成歸去水長流。
天下誰人堪比肩,我自登高吞九州。
就在曹操準備離開帳篷,獨自發起攻擊之際,一位諸侯突然站了出來,提出了一個震驚眾人的建議。
“各位,我們何不另立新帝?”這位諸侯的聲音在帳篷內回**,仿佛投入了一枚重磅炸彈。
此言一出,眾人頓時議論紛紛。有人覺得這是一個大膽的設想,有人則覺得這是對皇室的極大不敬。
曹操聽到這個建議,瞬間大怒,他轉過身,目光如炬地盯著那位提出建議的諸侯。
“當今陛下乃是漢室血脈,正統無疑!且他自即位以來,並無過錯,我們怎能輕易廢立?”
曹操的聲音鏗鏘有力,每一個字都透露出他的憤怒與堅定。
他繼續道:“董卓雖擁立劉協,但那是他狼子野心,圖謀不軌。我們身為大漢臣子,理應鏟除董卓,擁護正統。如今,劉協身處險境,向我們求援,我們怎能見死不救,反而另立新帝?這不是背信棄義,是什麽?”
不等眾人反應,曹操繼續說道。
“你們這些所謂的諸侯,口口聲聲說著要維護大漢江山,實際上卻各懷鬼胎,隻顧自己的利益!”
曹操痛斥道,“如今劉協天子有難,向我們求援,你們卻在這裏推三阻四,甚至想要另立新帝,簡直是大不敬!”
他的話語像一把把鋒利的劍,直刺眾人的心窩。那些諸侯被他罵得麵紅耳赤,有的低頭不語,有的則試圖反駁。但曹操並未給他們機會。
他繼續說道:“我曹操雖然勢單力薄,但我也知道什麽是忠誠,什麽是大義!我不會像你們一樣,為了自己的私利而背叛皇室,背叛天下百姓!”
說完,曹操猛地一甩衣袖,轉身大步走出了帳篷。他的背影在眾人的視線中逐漸消失,隻留下了一片沉寂和尷尬。
曹操剛走出帳篷,耳畔突然響起一聲敬佩的讚歎:“曹公如此忠心,在下實在是傾佩。”
他回頭一看,隻見劉備帶著關羽和張飛二人,正邁步走來。
劉備上前一步,拱手道:“曹公,我劉備雖不才,但也知道忠孝節義。看到曹公為了匡扶漢室,不惜與諸侯爭辯,我深感敬佩。我願追隨曹公,共同討伐董卓,恢複漢室榮光。”
曹操聽聞此言,心中不禁一動。
他微微頷首,說道:“玄德兄,你的心意我領了。如今漢室衰微,董卓專權,確實需要我等齊心協力,共圖大業。”
劉備又補充道:“帳中那些諸侯,隻顧自己的利益,不足與謀。”
“我們與他們道不同,不相為謀。曹公,我們齊心協力,必定能夠鏟除董卓,恢複漢室江山。”
曹操點頭讚同,他深知劉備所言非虛。那些諸侯雖然名義上結為同盟,但實際上各懷鬼胎,難以共事。
而劉備等人則不同,他們有著共同的目標和理想,能夠齊心協力,共同為漢室江山而奮鬥。
如今,劉備主動表示願意追隨自己討伐董卓,恢複漢室,這無疑是曹操夢寐以求的機會。
他感到十分慶幸,自己的誠意和決心終於打動了劉備,讓他成為了自己的盟友。
曹操深知,劉備不僅有著卓越的政治和軍事才能,更有著廣泛的人脈和民心。
他的加入,不僅能夠增強自己的實力,更能夠帶來更多的支持和助力。這對於曹操來說,無疑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劉備又說道:“曹公,我等可不比其他諸侯,在下是一兵一卒都沒有,隻有兄弟三人,還望曹公不要嫌棄。”
曹操聽聞劉備此言,急忙擺手。
他誠懇地說道:“玄德兄,你此言差矣。我曹操素來敬重英雄豪傑,更看重的是人的品德和能力,而非單純的軍隊數量。”
“你劉備仁德之名遠揚,關羽、張飛皆是萬人敵的猛將,你們兄弟三人,便是最寶貴的財富。”
他頓了一頓,繼續說道:“況且,英雄不問出處,富貴當思原由。我們如今共同的目標,便是鏟除董卓,恢複漢室。隻要有心報國,有誌於天下,何愁大業不成?玄德兄,你的加入,是我莫大的榮幸。我相信,我們齊心協力,必定能夠成就一番偉業。”
劉備聽了曹操的話,心中也是一陣感動。他深知曹操的雄才大略,也明白自己兄弟三人的力量有限。如今有了曹操的支持和信任,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和目標。
於是,劉備拱手道:“曹公如此看重我等,劉備感激不盡。我們兄弟三人,定當竭盡全力,助曹公一臂之力,共同討伐董卓,恢複漢室榮光。”
曹操聞言大喜,他知道,有了劉備等人的加入,自己的勢力將會更加強大。他深信,在不久的將來,他們一定能夠擊敗董卓。
……
夜晚。
曹操與劉備並肩坐在帳中,昏黃的燈火映照著他們凝重的麵龐。
兩人就劉協的密信展開深入的商討,密信中的每一個字句都牽動著他們的心弦。
曹操眉頭緊鎖,沉聲道:“玄德兄,劉協天子在密信中請求我們傾盡全力攻擊長安,但如今我手中僅有萬餘人部隊,與董卓的西涼鐵騎相比,實力懸殊。攻打長安,無異於以卵擊石,我實在是心有顧慮。”
劉備沉思片刻,緩緩道:“曹公所言極是,長安城堅池深,董卓勢力龐大,我們確實不能輕舉妄動。但劉協天子身處險境,向我們求援,我們又豈能坐視不理?”
隨後劉備繼續說道:“正麵衝突我們根本不可能打到長安。”
曹操也歎了口氣,不知如何是好。
“曹公不必憂慮,我已有對策。”
劉備深吸一口氣,指著地圖上的荊州,神色堅定地對曹操說道:“曹公,請看這裏,荊州地處中原與南方的要衝,且距離長安不過數百裏之遙。若我軍能借道荊州,不僅能縮短進軍長安的路程,更能避免與董卓軍隊衝突,直取長安。”
他頓了頓又說道:“更為關鍵的是,荊州牧劉表乃備之表兄。若備親筆書信一封,說明我軍意圖,劉表兄或會念及親情,同意我軍借道。屆時,我軍便可**,直逼長安,董卓必定措手不及。”
曹操聽後,眼中閃過一絲讚許的光芒。他深知劉備智勇雙全,且對天下大勢了如指掌。
如今聽他如此詳細地分析荊州的重要性,以及借道的可能性,心中不禁對劉備的謀略佩服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