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宦海

隨著身體的越來越差,林則徐退隱的念頭就越強烈,他曾因病向朝廷請求告老還鄉,但是沒有得到批準,朝廷隻答應給他三個月的假期,然後派他代替李星沅,出任雲貴總督,林則徐又要一路舟車顛簸地去西南。

雲南是少數民族聚居之處,這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民風彪悍,但是卻經常被倚仗官勢的漢人欺負,漢族和少數民族之間積怨已久,很難和平相處。數十年來,各族與漢族互不通婚,甚至經常發生鬥毆事件,動輒就有命案發生。地方官麵對這種局麵也是束手無策,結果事情越鬧越大,終於在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爆發了永昌回民被殺的慘案,這就是林則徐到達雲南之前的大體狀況。

事情的起因是有個叫馬大的回民,唱曲譏諷漢民,結果遭到漢人群起而攻之,連清真寺也沒能幸免。事後漢人雖然已賠了錢,但是依舊糾紛不斷。奉旨查辦此事的官員羅天池和恒文處理不當,竟然縱容官兵大開殺戒,不分男女老幼,殺了4000多名回民,使得衝突升級,造成了悲劇。恒文的家丁黃潰更是乘機擄走了杜文秀的未婚妻,鬧得四處腥風血雨。

永昌發生了這樣的慘案,道光皇帝得知後十分震怒,立刻將雲貴總督降為河南布政使,雲貴總督改由李星沅繼任。但是事態依舊沒有多少好轉,隨後李星沅又被調任兩江總督,林則徐繼而成為了雲貴總督,來收拾這個爛攤子。

漢回之間的仇恨由來已久,冤冤相報,其中的是非曲直很難判斷,林則徐秉承著公正嚴明的態度,采用攻心策略,“不問漢回,隻問良莠”。漢、回皆是國家的子民,對於朝廷來講沒有分別。百姓隻分盜匪和良民,而沒有漢回之分。以往出兵時總是聲稱剿辦回匪,這本身就很不公平。

當地地方官處理亂事的辦法,顯得既低能又昏庸,殺了那麽多的回民,實在是駭人聽聞。林則徐認為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就要澄清吏治,他向來的主張就是“從政之道,察吏為先”,這次是漢人官員行為不當,更應該從此入手,為百姓找一位能幹而心存仁義和公正的好官。通過在接見屬下時的細心考察,他竭力推舉張亮基,認為此人不但幹練,而且很有操守,為官廉潔。在當時,封疆大吏舉薦的人才一般都會被起用,但是如果此人出現了什麽失誤,那保舉的人也會受牽連,林則徐對這個人很有信心,相信他會成為棟梁之才。果然,張亮基從當永昌知縣起就一路升遷,不久就出任雲南按察使,一年後升為雲南巡撫,四個月後就成為了新任雲貴總督,不負林則徐的一番栽培。

過了沒多久,保山縣又發生了騷亂,林則徐叫人傳訊人證以便了解詳情,不料在途中,這批人證都被保山的漢民劫走,護送人證的官兵也都被打傷,這些人公然與官兵為敵,燒毀了保山的縣衙門,打開監獄濫殺回民,幾乎到了瘋狂的地步。

林則徐看到亂事發展到這種地步,這些暴動的民眾如此囂張,便親自到大理派兵調度,打算實行武力鎮壓。

說起來,這起亂事和義和團的性質十分相近。有一個居住在大理的擺夷人名叫金混秋,此人靠賣藥為生,頭上總戴個鐵盔,所以綽號叫“鐵帽子”。話說湖南人沈聚成被磚塊砸傷了頭,敷用了“鐵帽子”的草藥後竟然痊愈了。沈聚成對“鐵帽子”非常感激,覺得他能夠妙手回春,就拜他為師,學會了配製“緊皮膏藥”的秘方。根據沈聚成的描述,在製作這種膏藥的過程中,需要念咒語,此藥能夠讓人皮縮肉聚,刀槍不入。

道光二十五年,保山的漢族和回族之間又起爭端,回民企圖攻打漢人的金雞村。沈聚成在這時成為了大家的領袖,他給大家服下緊皮膏藥,村裏的漢人個個都壯起了膽子,殺退了前來入侵的回族人,就連回人的大頭目“九坎毛”也被漢人殺死。這一次大獲全勝,大家都認為是沈聚成的功勞,紛紛要求他能長住在村中保護他們。

大家對“緊皮膏藥”的功效深信不疑,“鐵帽子”也就成了眾人眼中了不起的人。更荒謬的是,傳說“鐵帽子”還會各種邪術,沈聚成的養子沈振達就暗地潛往土司處找到了“鐵帽子”。“鐵帽子”大言不慚地告訴他,他能騰雲駕霧,又能招調陰兵,可以抵禦千軍萬馬的襲擊,沈振達聽了興奮不已。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傳來了回民入京控訴的消息,因此官府要召見人證。沈振達怕這些人證說出不利於自己義父的話,決定先下手為強。但是他還有些膽怯和猶豫,就在臨行前去“鐵帽子”那兒卜個卦,卦象顯示此行是“上吉”,於是沈振達便有了膽氣,打算大幹一場。

保山縣府對“鐵帽子”妖言惑眾的行為早就頭疼不已,想要把他驅逐出境,但是沈振達在半途把他救了回來,接到金雞村同住。這樣一來,金雞村的男女老幼都把“鐵帽子”奉為神明,時常有許多人向他磕頭行禮。“鐵帽子”一時忘形,竟然對眾人說,他已經可以調到兩萬多名的陰兵,這些兵馬可以保護這裏的人不受侵害。

村民聽後個個勇氣倍增,開始四處滋擾生事。林則徐恩威並施,盡量不動用武力,總算把這些人給安撫平定了。但是在他離職之後數年,這些人又再次鬧事,官府為了平定叛亂足足花了十八年。

保山事件告一段落,但是如何處理那些受到傷害、家園敗落的少數民族,是個困擾林則徐許久的大問題。他們的房舍已經被焚為灰燼,甚至祖墳都遭到破壞,當務之急是使他們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當中。

經過了一番考察,林則徐選中了距離保山兩百裏的官乃山。那裏有一大片平地可以墾種,外狹內寬,被夾在怒江和雪山之間,易守難攻,山中有不與外界相通的夷人居住。土地已經有一部分被開墾,由官府出麵買下這裏的房舍果樹,還發給那些回族同胞們三個月的糧食,林則徐還派人去一一修複他們的祖墳,使他們可以從容地安定下來,安撫他們的不滿情緒,如果回民想要回山祭祖,林則徐就派官兵一路保護他們同行。回族同胞們開始了正常的生活,對林則徐也十分感激。至於保山一帶回民的財產則被納入公產,林則徐的處理方法得到了大家的認同。

處理完善後工作,林則徐又開始著手加強邊防的警備力量,裁汰冗員和老弱殘兵,年年更換防衛的將領,以免形成割據一方的勢力。年邁的林則徐,雷厲風行的辦事風格絲毫不亞於當年,經過一番整頓,地方上終於又恢複了平靜。

在林則徐擔任雲貴總督期間,他的妻子趕到雲南和他相聚,於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病死在雲南。林則徐心痛至極,仿佛受了很大的打擊,從此健康狀況一天不如一天。這麽多年,林則徐一直沒有像其他官員那樣三妻四妾,夫人去世之後就一個人生活,後來有一天,老仆帶來一位姓繆的姑娘,這位姑娘一心想要委身林則徐做妾。林則徐堅定地拒絕了,最後這個姑娘聲淚俱下地說:“先父誤犯軍法,大人明察恕其不死,一直無以為報,深感遺憾。他老人家臨終時遺命小女伺候大人生活,如果無法完成父親的心願,那我隻有一死以謝亡父!”林則徐無奈隻得答應,從此這位姑娘照顧林則徐的起居生活,倒也是一位體貼的紅粉知己。

歲月無情,讓林則徐走遍大半個中國的道光皇帝也老了,他明白林則徐的忠心和廉潔,始終把各種重任交到他的頭上,甚至有升林則徐為一品大員的打算,無奈林則徐已經請辭十餘次了,再留他在官場就是強人所難了,於是道光這一次批準了他的請求,準他告老還鄉。

林則徐從昆明起程時,雲南百姓悉數前來送行,場麵很是壯觀和感人。隻有真正為民著想的父母官,才會受到百姓真心的擁戴。數萬人焚香載酒,眼含熱淚地擁在林則徐的馬前依依不舍。雲貴交界處的岩壁上到處都刻著林則徐的種種德政,百姓的愛戴讓林則徐感激涕零,很是欣慰。

林則徐在離開這個沉浮了多年的官場前,曾對他的僚屬殷勤寄語,他傳授了自己的為官心得,也表達了自己對未來的擔憂:

“治理邊陲,公勤仁明威五字缺一不可。守法能公,勤則可以消弭小禍。唯有大吏,才可以做到‘仁、明、威’三者兼具,使眾心翕服。以我治滇不到三年所花費的心力,充其量可以維持十年的平靖。十年以後,就難以預料了!”

林則徐和道光的關係十分微妙,道光對林則徐的倚重也夾雜著很複雜的心理,所以他不願麵對林則徐,林則徐也始終未能與皇帝再見一麵。林則徐內心的悲哀都流露在了他的詩中:

除書頻添姓名標,自入關來未入朝。

謬向蠻方開節鎮,又聞洋舶逞天驕。

瀾滄昨夜梟聲革,珠海何年蜃氣消。

病榻呻吟猶未了,殘燈孤枕警中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