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仕途

結婚生子以後,家庭開支增加,生活的負擔日益沉重。孔子需要找一份穩定且收入較高的工作以便贍養妻小。當時魯國司空孟僖子非常敬佩孔子的才學和人品,臨終之前,囑咐他的兩個兒子——孟懿子和南宮敬叔都要將孔子視為老師。

孟懿子繼任孟孫氏的第9代宗主後,想整頓自己封地內出現的嚴重的稅製混亂和貪汙腐敗問題,於是請孔子出任委吏。委吏是掌管倉庫、賦糧出納的小官,官職不高,卻是一個肥缺。過去曆任的委吏為了謀求自己的利益,都和家臣們串通一氣,營私舞弊。這種情況由來已久,已經成了封地內人人皆知卻無可奈何的事情。為了整頓賦稅、清除積弊,孟懿子任用新人,以求改革。

以孔子的學識和能力,做這種芝麻綠豆的小官,不但遊刃有餘,簡直是大材小用。

孔子初入仕途,並沒有因為官卑職小而馬虎從事,掉以輕心。他接任之初就發現稅製弊端重重,涉及倉庫和賦糧的所有官員幾乎都沆瀣一氣,要跟這班惡勢力周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曾有官員賄賂孔子,希望孔子對他們的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孔子謹記外公的教誨,要做一個正人君子,他斥責了行賄的官員,表示堅決不會與之同流合汙。慢慢地,孔子全盤了解了舞弊的黑幕,就開始大刀闊斧地予以改革。他自己作出表率,令行禁止,逐漸把過去賦稅不足、貪汙舞弊的情形,整個扭轉了過來。

如此一來,勢必擋了一些人的財路,他們對孔子懷恨在心,處處暗加阻撓和掣肘。

漸漸地,孟懿子覺得事情有點蹊蹺,賦稅的情況經過短暫的變好之後,又一點一點往原來的狀態上發展。他猜想孔子可能已被人收買,跟他們同流合汙了。於是孟懿子下令派弟弟敬叔徹查。經過一番調查,所有的內幕完全被揭露出來,凡是串通舞弊的人員,一律受到嚴懲。

這件事情之後,孟懿子和敬叔對孔子更加崇敬。敬叔建議孟懿子把孔子舉薦給朝廷,讓他有更多的施展抱負的機會,但是孟懿子不這樣想。當時的魯國除了王室,還有三大勢力極盛的公族,孟懿子執掌的孟孫氏就是其中之一,另外兩個公族是叔孫氏和季孫氏。他們都在廣納賢人,培植自己的勢力。三者封地麵積差不多大,但孟孫氏的封地戶口不多,財用不豐,是三者中勢力最弱的一個。由於這個緣故,孟懿子想把孔子留在自己身邊,幫助自己治理封地。他對弟弟表明了自己的想法。

敬叔認為哥哥的話也不無道理,於是商定讓孔子先留在封地,以後有合適的機會再舉薦給朝廷。現在,田賦方麵經過孔子的整頓,已經上了軌道,今後封地的財用應該不會有什麽問題。敬叔建議把孔子調為司職吏,孟懿子欣然應允。

司職吏也叫乘田吏,主要掌管牛羊畜牧業。

孔子上任之前,孟懿子曾在府邸設宴招待他。席間兩人相談甚歡,孟懿子又一次被孔子的才識所折服,他問孔子有什麽辦法可以使轄內的人口增加。

孔子對烜赫一時的孟懿子侃侃而談,他說,如果想增加封地內的人口,必須要做到五點:第一要薄賦稅。如果賦稅太重,人民負擔不了,必然會離開此地而到賦稅較輕的地方去。第二要輕徭役。假如徭役過多,人民不堪其苦,勢必會紛紛逃亡。第三要慎刑戮。人都會偶爾犯錯,切不可任意處罰,濫加殺戮,否則人們就會逃離此地,投奔他鄉。第四是定婚嫁。如果婚嫁無定期,人們不是早婚就是晚婚,早婚因為男女雙方發育未全,生下來的後代一定體弱不健康,晚婚因為男女雙方身體某些機能已經不在最佳狀態,降低了生育的可能性,這兩者都不適宜。孔子認為婚嫁年齡應定在男子22歲、女子18歲為宜,除殘廢、惡疾者外,不得逾期不婚嫁,否則家長應受處罰。第五是行節儉。奢靡浪費不但於人不利,於國家更是有百害而無一利,足以亡國亡身。國君公卿應該崇尚節儉,以身作則,如此上行下效,長此以往,國家必能富強。如果上位者能切實做到這五件事,那附近的百姓都會聞風前來,人口自然就會年年增加。

孟懿子對孔子這一番話深以為然。

孔子擔任司職吏期間,工作較為清閑,所以時常和敬叔等人結伴出遊。有一天,他們一同遊覽泰山。途中碰到一位滿頭白發的老人,他披著一件破破爛爛的裘衣,幾乎衣不蔽體,手裏拿著一張琴,且行且歌,一副自得其樂的樣子。

孔子覺得很奇怪,於是走上前問他,為什麽如此高興。

老人回答:“我告訴你吧,我有三件讓我高興的事:首先,天地間的萬物,隻有人最尊貴,我生而為人,當然快樂。其次,自古以來,男尊女卑,我有幸生為男子,這是二樂。最後,人的壽命有長短,有的不曾見過日月,有的剛出生還在繈褓中就已經夭折,而我今年已經90歲了,身體還很健康,怎能不令人高興呢?這是三樂。”

孔子連連點頭稱是,覺得老人家博學多才,見解獨到,若是生在盛世,一定可以位至公卿,飛黃騰達,如今卻空有才華,無處施展,不免讓人惋惜遺憾。

老人卻不以為然:“古往今來,讀書人多得就像過江之鯽,而真正飛黃騰達的又有幾個呢?貧窮是讀書人的常態,死亡則是所有人的歸宿。我現在處於讀書人的常態,又安心地等待所有人最終的歸宿,還有什麽可遺憾的?”

孔子對這位老人的境界更加刮目相看,佩服他如此曠達、樂天知命,把人生看得如此地透徹。所謂“知足者常樂”,便是如此吧。

這位老人叫榮啟期,因為與孔子的這番對話,被後人所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