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孤苦,聰慧好學

叔梁紇晚年得子,喜悅之情自然非同一般。孩子滿月這天,他大擺喜宴,請了很多親朋故友,一時賓客盈門,熱鬧非凡。叔梁紇把繈褓中的幼兒抱出來讓親友們看看。這孩子生得天庭飽滿,眉宇開闊,而且啼聲洪亮,確實不同凡響。叔梁紇因為愛子是秉受尼山靈氣所生,當場替他取名為丘,字仲尼。

這孩子的確有異於常人的稟賦,他在還咿呀學語的時候,很多事情,一經點撥,就能領悟,而且永久不忘。

孔子三歲的時候,叔梁紇已是古稀之年。有一次他偶感風寒,身體略有不適,因為是練過武的人,並沒有把這點小毛病放在心上。可是後來病情越來越重,等到想起找醫生診治的時候,已經晚了。不過短短幾天,叔梁紇就拋下嬌妻愛子撒手人寰。

年輕的征在正沉浸在兒子聰慧異常的喜悅之中,卻陡然遭此巨變,簡直痛不欲生。她是一位知書達理的名門閨秀,也是一位堅強可敬的母親,不但沒有被這樣沉重的打擊擊倒,還用瘦弱的肩膀挑起整個家庭的重擔。她強抑悲慟之情,依照當時的禮儀治喪、安葬,一切都安排得妥帖、周到。

孔子故裏曲阜一景

將叔梁紇安葬之後,征在開始考慮一家人接下來該何去何從。她首先把一家人從陬邑搬到娘家所在的曲阜,這樣發生什麽事也好得到娘家的幫助和庇佑。叔梁紇生前為官清廉,沒有留下多少財富和產業,所以征在必須克勤克儉,量入為出,才能使一家人不挨餓受凍。有時候,征在還要自己紡線織布、種糧種菜、飼養禽畜,以補貼家用。

這時,孔子同父異母的哥哥伯尼已經九歲,因為腿部有毛病,經常受到同齡孩子們的嘲笑和欺負。這使得小小年紀的伯尼對上學這件事有了心理陰影,他說什麽也不肯再去學堂。征在看在眼裏,非常同情,不忍心責備他,所以就沒有再逼著他去上學,而是索性由自己親自教導。伯尼雖然資質一般,不像孔子一樣聰慧,但對於是非善惡還是了然於心。繼母的慈祥關懷、親切教導,伯尼都很感激,並且一一記在心上,因此伯尼格外地恭敬孝順,對弟弟仲尼更是友愛非常。

孔子六歲這年的早春,大街上樂聲悠揚,鑼鼓聲漫天。原來是貴族們舉行一年一度的春祭。孔子跟在隊伍後麵,饒有興致地看完了祭祀的整個過程,並把步驟記在了心裏。回家之後,孔子興趣不減,在院子裏擺了一些壇罐和木器,依照記在心裏的程序,煞有介事地模仿起祭祀來。

母親見他富於學習精神,心裏非常高興,於是開始教他識字。由於他資質聰穎,領悟力強,一般孩子要半個月才能學完的課程,他兩三天就都記熟了。到後來,母親覺得自己所知道的已不能滿足兒子的求知欲,思慮再三,最後決定把他送到外公那裏。

征在的父親顏老先生是一位滿腹經綸的飽學之士,於禮、樂、書、數四藝上均有很高的建樹。同時,顏老先生最疼愛自己的這個幼女,他見外孫如此聰敏伶俐、活潑可愛,又一心向學,自然非常高興,決心把自己生平所學悉心傳授給他。

這一年,孔子10歲。

從此以後,孔子每天隨侍在外公左右,聆聽教誨,有什麽不懂的地方,立即發問,一經指點,馬上領悟,而且永遠不忘。時光如梭,幾年後,孔子已經讀了很多書籍,對教民安樂、治國平天下的道理也已經頗有心得。

外公時常教導孔子,要致力於做一個君子,將來出仕為官的時候,應當遵守禮法,以堯舜為榜樣,順天時,察地理,做小官要教民安樂,做大官則要治國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