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北伐

東晉有一位名將,名叫桓溫,他有軍事才能,而且也很驍勇善戰,為平定蜀國立下汗馬功勞,因而被封為征西大將軍。位高權重的他漸漸地有了反叛的跡象,這讓東晉朝廷上下十分不安。桓溫手握兵權,沒人敢正麵與他衝突,生怕觸怒了他引起更為嚴重的後果。在這種局麵下,大家便開始扶植在當時略有名氣的殷浩,希望能由他來對抗勢力日見強大的桓溫,使朝廷不再受其成脅。

殷浩為了要和桓溫對抗,也為了要培植自己的力量,便開始拉攏一些有名望、有才能的人士提高自己的地位。王羲之就是在這種情形下被殷浩禮聘為“右軍將軍”兼“會稽內史”的。

王羲之當時懷著滿腔的熱忱,立即走馬上任,準備好好地做一番事業。但是他逐漸發現,殷浩隻是一心一意地想打垮桓溫,其他的事他一概不關心,王羲之看清楚了這種情形,十分痛心。他雖在殷浩的手下做事,但卻沒有因此盲目附和他,相反,王羲之認為兩虎相鬥,必有一傷,終究不是國家百姓之福。在看清了這種政治危機之後,他時常勸告殷浩不要在國家內部搞派係,以免造成國家的分裂和不安。

他曾對殷浩說:“國家必須上下團結一致、同心同德,才能富強康樂。北方強悍的胡人正在對我們虎視眈眈,而我們的國防隻不過憑借一條長江而已!以區區的一條河流來作國防屏障,本就是毫無保障可言,要是內部又發生分裂不和的情形,我看遲早會步前朝的後塵。”

殷浩隻是一個目光短淺的政客,早已被眼前的利益衝昏了頭,哪裏還會想那麽多、那麽遠。聽王羲之這一番苦口婆心的勸告之後,他漫不經心地回答道:“你說得很有道理,我會考慮。”但實際上他根本沒有把這些話放在心裏。王羲之見殷浩對自己的一番肺腑之言毫不在意,更加痛心了。而當時那些同樣被政治鬥爭衝昏頭腦的人們,不是站在桓溫的一邊,就是倒向殷浩這一邊,隻有王羲之一個人孤立無援地為國家的前途而深深地憂慮著。

這種政治上的危機一天比一天惡化,到了公元352年,頭腦發熱的殷浩為了要一勞永逸地徹底打垮桓溫,準備在軍事上和桓溫一較高下,便提出要在這一年北伐前秦,以提高自己的威望。

他作了決定之後,很狂傲地對王羲之說:“想想看,我指揮著千軍萬馬,浩浩****地殺過長江,勢如破竹地打敗敵人收複失地,全國的軍民將會如何地歡迎我、崇拜我!桓溫隻平定了蜀國,算得了什麽?我才是真正的大英雄呢!隻要北伐成功,我就可以趁勢把桓溫一舉消滅,全國再也沒有人可以和我分庭抗禮了,我會成為全國最有勢力的人。啊!我的計劃多麽完美啊!”

殷浩越說越興奮,說得口沫橫飛、兩眼發光,已陶醉在這尚未實現的勝利幻景之中。王羲之麵對殷浩癲狂的舉動,隻是搖搖頭,他很冷靜地對殷浩說:“事情並沒有你想的那麽簡單,北伐不是小規模的作戰,而是大規模的進兵敵人境內,國家一旦決定用兵,必須有十分謹慎詳細的計劃和充分的準備,這種事決不能輕舉妄動,必須三思而後行。”王羲之繼續為他解釋道:“首先,你必須考慮到自身的力量和條件,而我們現在的力量僅僅能夠自保,哪裏還能去打退敵人;而且國內的人心不齊,黨派爭鬥嚴重,沒人會真心支持你。在這種情形下,我們拿什麽去跟人家作戰?況且,還沒有開始打仗,你就已經這樣輕敵,以為勢在必得,這種仗怎麽打得下去?”

可殷浩一心陶醉在勝利成功的幻想裏,根本聽不進去這種泄氣的話,結果,東晉的第一次北伐就出師不利。這時,王羲之建議要好好地就地集訓、養精蓄銳,並重新檢討作戰失敗的原因,再切實地改進。沒想到,殷浩對他的建議全然不顧,竟然決定要再度出兵北伐。

王羲之知道了以後急得團團轉。再次出兵,不僅國家百姓負擔不了,而且勝負早就可以預料,這不是以卵擊石嘛!王羲之決定不管用什麽辦法一定要阻止殷浩出兵。他在心裏盤算了一下,看情形直接去勸殷浩是不可能的了,他已喪失了正常的心智,但是朝廷中有那麽多的大臣,總有一兩個能冷靜而理智地分析局勢,也許他們有辦法製止殷浩再度用兵的愚蠢行徑吧!於是,王羲之寫信給當時朝廷中最有影響力的會稽王司馬昱,請他出麵製止這禍國殃民的愚行。這封信的內容是這樣的:

我們現在僅憑借一條長江作為國防的屏障,僅靠江南一隅作為根據地,卻想要經營天下十分之九的土地,這種不自量力的愚妄行為,一定會遭致毀滅!我們至少要先把國內的人心團結起來,俗語說:“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國內不團結合作,什麽都是妄談!其次是發展農業、增加生產,努力培植國家的力量,這樣休養幾年,才有可能去攻打別人。如果現在不自量力地去和敵人作戰,豈不是自取滅亡嗎!

結果這封重要的信卻石沉大海,音信全無。朝廷的親貴怎會聽一個地方官的話呢!王羲之無奈,隻有再去勸誡殷浩了。他到了殷浩住所直接開門見山地說道:“國家僅剩下這麽一點力量,你一用兵,就全部消耗光了,將來拿什麽重建?上次吃了敗仗的事,給你的教訓還不夠嗎?百姓死的還不夠多嗎?你不要再執迷不悟了,要多為國家和百姓著想,不要隻想到自己。”

殷浩一心要靠二次北伐挽回上次失敗的恥辱,怎會聽得進去呢?隻是一味敷衍,王羲之見狀,知道大勢已去,無可挽回了,便長歎一聲,拖著疲憊的身影離開了。

在回去的路上,王羲之一句話也不說,他的朋友忍不住了,終於開口問道:“全國上下哪個人不希望北伐能夠勝利,打敗胡人、收複故土!你怎麽總是唱反調,還老是說一些泄氣的話呢?”

王羲之苦笑道“我難道不曉得現在大家都在背後罵我嗎!有人說我是失敗主義者,有人說我是悲觀派,有人說我隻求苟安,甚至還有人罵我是奸臣。可是事實上我也和大家一樣,希望北伐能夠成功,我難道願意一輩子寄居在江南這一小塊土地上,眼睜睜地把大好的中原讓給胡人去任意**嗎?”

朋友反問道:“那麽你到底是因為什麽原因一直反對出兵,這總該有個理由吧?”

王羲之回答說:“當然是有原因的,你想想看。國家一旦決定用兵,要花費多少經費?要犧牲多少人命?如果能夠打勝,那麽這些犧牲總算值得。但是,如果明知戰爭會失敗,還要去打,那麽這些代價不都成為無謂的犧牲嗎?”

朋友聽了不置可否,隨著又問:“為什麽你認為一定會打敗?你看,我們的軍隊人數也不算少,武器裝備也很好,應該是不會失敗的啊!”

王羲之搖了搖頭,說:“打仗不光是靠人多和武器裝備,最重要的是靠人心。你看看現在的朝廷之中,人們為自己的利益而不擇手段地打擊對手,哪裏會想到國家人民的福利?就拿殷浩來說吧,他決定出兵北伐,難道真是想洗刷國家民族的恥辱嗎?還不是想提高自己的聲望,來作為打擊桓溫的本錢。賭贏了,他的前途會更加燦爛,地位會更加穩固,但國家卻不會因為這一場勝仗而馬上強大起來。萬一輸了呢?國家的存亡和百姓的生死他擔得起這個責任嘛?這種仗怎麽能打?又怎麽可能打勝?再說,殷浩他又沒有這種統率大軍、指揮若定的才能,更沒有戰略的頭腦,你說吧!由他率兵北伐,怎麽可能成功?”

王羲之一口氣說完了,他的朋友也默不作聲,認為王羲之的話很有道理,兩個人同時沉默了下來。

果然如王羲之所料,公元353年殷浩二度出兵北伐,結果和第一次一樣,又打了一個大敗仗,損失慘重。

殷浩的第二次北伐計劃徹底失敗,他的政治生涯也從此告終。他從前的一些政敵現在紛紛以各種理由來證明自己當初是如何地不讚成盲目地用兵,開始攻擊殷浩、彈劾殷浩。結果,殷浩丟了官而被貶為平民,連帶地使他的部屬也受到波及,王羲之既是殷浩的手下,又是他一手提拔的,自然無法幸免,人們似乎忘記了,王羲之當初是如何努力製止這次軍事冒險的。

想想國事如此不堪,朝廷之中又沒有真正的人才,而自己空有滿腔熱忱卻不被重用,王羲之真是心灰意冷,政治熱忱也開始消退了。他又氣又恨,但卻束手無策,力不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