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失意

上書建言

開慶元年(1259年)正月,弟弟文璧要赴京應試,文天祥就陪他走水路,取道長江,一起來到臨安。五月殿試完畢,文璧這次也考中了進士。

這時候,有旨召文天祥入宮,授承事郎、簽書寧海軍節度判官廳公事。三年前,文天祥中進士後因父喪沒有行門謝禮,因而這次要補行之後才能赴任,就這樣又拖延了一些時候。

就在這個時候,國家形勢變得緊張起來。

蒙古在完成了對南宋的大包圍後,於公元1258年發動了第二次蒙宋戰爭。

蒙古大軍共分三路:中路軍由蒙古大汗蒙哥親自率領,南下四川,直撲重慶;南路軍從雲南出發,經廣西,直撲長沙;北路軍由忽必烈率領,直撲鄂州(今武漢)。三路軍計劃在鄂州會師,然後順江東進,直取臨安,企圖一舉滅亡南宋。

1259年九月,忽必烈引兵南下,渡過淮河,進入大勝關,並且已經在圍攻鄂州了。

消息傳來,朝野上下慌成一片,大家心亂如麻。正當早朝的時候,又有快訊傳來:“報告陛下,邊防吃緊,北兵自湘北黃州沙武口渡江,節節東下。”

皇帝立刻下令,命賈似道為丞相,統率著江西兩處人馬,北上救援。而朝廷中怕死的官吏一聽到這個消息,便大呼小叫地紛紛請求皇帝遷都,遷都,趕快遷都。

膽小如鼠的宦官董宋臣極力勸理宗皇帝遷都四明(今寧波),他還振振有詞地說:“四明靠海,如果蒙軍逼近,可以乘海船逃走。當年金兀術渡江時,宋高宗就是由臨安到四明,乘海船才保住性命的。”

理宗也不知該怎麽辦才好,沒有什麽定見。

軍器太監何子舉說:“陛下要三思啊,如果陛下遷往四明避難,那麽京師裏百萬百姓必定生靈塗炭。”

禦史朱貔孫也跟著說:“鑾輿一動,守邊將士必將軍心瓦解,若有盜賊趁機四起,必將舉國動亂。”

這隻是少數人的意見,而董宋臣在當時是最有勢力的,他還是一味地慫恿理宗逃跑。這個董宋臣因為受理宗寵信,恃寵弄權,不可一世,人們把他稱為“董閻羅”。

這時朝廷中籠罩著失敗、逃跑的氣氛,南宋處於極端危急的境地。

遷都消息一傳出,臨安城裏頓時風聲鶴唳,達官貴人都收拾行裝,準備逃往別處,一般百姓惶惶不可終日。文天祥還沒有就任,不能用職銜向皇帝上書,便以“敕賜進士及第”的身份,寫了那篇著名的《己未上皇帝書》。

他在奏章中寫道:“目前,三江五湖的險要之處還沒有落入敵人的手中。我們擁有六軍百將之雄,並不比他們弱。陛下若能效法勾踐臥薪嚐膽的精神,勤於政治,鼓勵士氣,那麽人民必定同仇敵愾,寇賊之死就在旦夕之間了。

“征兵抗敵,乃是名正言順的事。如果以每20戶征一兵,一郡有20萬戶,就可以得到精兵一萬。再合數州郡為一鎮,一鎮就有精兵兩三萬,諸路各鎮,立刻可以征到十餘萬精兵。隻需半個月的時間,天下雲動雷合,四方響應跟從,賊寇就可驅逐出境,中原也能收複了。陛下何必為宗社而惴惴不安呢?”

他還在奏章中揭露了董宋臣的罪惡,指出:蒙古勢力之所以能深入,是因為朝廷失去民心,民心之所以喪失,是因為官府壓榨太甚。而聚斂財富、刮民脂膏這類事情,是皇帝身邊人帶頭幹的。現在天下人都在憤然怒罵,指斥權宦當道,言路阻塞,君民上下隔絕,奸邪為所欲為,弄得國事不可收拾。

近來丁大全雖已革職,董宋臣依然執掌大權。此刻董宋臣又煽動遷都逃跑,動搖軍心民心。如果按這種意見辦,則“六師一動,變生無方,臣恐京畿,為血為肉者,今已不勝計矣!小人誤國之心,可勝誅哉!”因此,懇求“陛下以宗廟社稷之故,割去私愛,勉以分眾”,將董宋臣“付之有司,暴其罪惡,明正典刑,傳首三軍以徇”。

理宗將這道奏疏暫時擱置起來,既沒有殺文天祥,也沒有斬董宋臣,倒是遷都的浪潮平定下來了。

因為遷都的主張是董宋臣提出來的,附和他的人很多,就連丞相吳潛也沒有提出什麽異議。吳潛認為皇帝是國家的象征,隻要皇帝安全,國家還是有希望的。自己身為宰相,守土有責,當然不能離開京師。

理宗便問他:“卿家為何不與我同行?”

吳潛說:“臣當留守臨安,以便抵禦敵寇。”

理宗忽然起了疑心,便說:“卿家是想效法張邦昌?”

原來理宗皇帝怕自己一走,吳潛乘機在臨安另立國家,所以才決定留在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