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臨城下

正當朝廷裏彌漫著一片求和的氣氛時,伯顏卻乘此機會揮兵直搗臨安的大門獨鬆關。獨鬆關在浙江杭州西北90裏,是杭州西北的門戶。

消息傳來,朝廷大為驚恐,陳宜中趕快跟留夢炎商議國事。

“我看元軍來勢洶洶,和議恐怕還要等一段時間。”

“但是眼前虧不能不顧啊!”

“嗯,按目前緊急情勢,寧可放棄平江,而京城不能不保。”

“現在文天祥正守在平江,似乎很不錯,既然平江已經穩下來了,我看趕緊把他調到臨安坐鎮。”

飛召的公文立刻到達平江府,要文天祥放棄平江,移守獨鬆關。文天祥做夢也沒想到朝廷會作出如此糊塗的決策,他很清楚,這完全是陳宜中和留夢炎搞的鬼。

他當即回到官廳,取過紙筆,向朝廷陳述不能放棄平江、常州的理由。他願意分兵守衛,兼顧兩邊。

但是朝廷又接二連三地催促文天祥回防。實在不得已,文天祥隻好把平江府的職務交給通判王舉之代理,再將守城的部隊托付給王邦傑來指揮。臨行時文天祥又特別囑咐他們說:“平江府是一個重鎮,無論如何不能輕易投降,我在這裏守了一個多月,願你們彼此勉勵。”

軍隊剛剛開到前方,元軍已抵達獨鬆關,大舉進犯,馮驥戰死,守將張濡已經逃得無影無蹤,獨鬆關就這樣落入元軍的手中。

更不幸的是,在文天祥回到臨安的第三天,平江府的守將王舉之和王邦傑就打開城門,投降了元人。

因為消息來得太突然,京城附近的人民都**起來,朝廷中那些一向跟文天祥合不來的人,便乘此機會興風作浪,說是文天祥的失誤,才使平江府落入元人之手。

文天祥並沒有為自己辯護,隻是把陳宜中和留夢炎接二連三召他回京的公文,貼在朝天門的橫木上,大家這才住了口。

很快地,人們的注意力便轉移到戰事上。應該怎麽樣來應付獨鬆關的元人呢?朝裏又沸騰起來,議論紛紛中有三派主張。

“除了臨安城以外,我們宋朝還有偌大領土,此時還是以遷都為妙。”這是一派的主張,希望以遷都來緩和目前的僵局。

“事情已經到了這步田地,遷都也是無濟於事,還是投降算了。”持這種想法的人最多。

還有一派人主張繼續抵抗,這是人數最少的一派,文天祥便是這少數人中的一個。

“為什麽不可以在這裏決戰?”文天祥向張世傑建議,“現在形勢緊張,但分析起來,北邊還有許多地方沒有被元軍控製,比如淮東一帶仍有宋軍在堅守陣地,福建、兩廣整個南方都在我們手裏,沒有後顧之憂,京城裏勤王兵馬就有三四萬人,再加上城外的人就更多了,我們是有抵抗力量的。”

張世傑聽了以後,也很讚成他的計劃。於是文天祥上奏太皇太後,願在臨安決戰。

文天祥說:“我們就在臨安同伯顏決一死戰,隻要在這兒擋住元軍,北邊淮東的宋軍切斷他們的後路,福建、兩廣的軍民再支援我們,整個戰局就會轉變。”

陳宜中對他的看法很不以為然,並報告太皇太後說:“文天祥的這個建議不能采納。此舉關係著國家存亡,應該慎重考慮,切不可輕舉妄動。”

但是朝廷又找不出什麽合理的理由來反對,於是皇帝又派文天祥為浙西江東大置使兼江西安撫大使、知平安府事等,以此來敷衍他。

而文天祥對於加官晉爵並不感興趣,他堅辭不就,隻求麵謁皇帝,陳述當前大計,他心急如焚,可是始終沒有見到皇上。

他率領帳兵兩千,晝夜幫陳宜中籌劃一切,並屢次懇求陳宜中說:“我建議把三宮(太皇太後、太後、皇帝)遷走,讓福王、沂王分別駐在福建、廣東。這樣,我就可以在臨安與元軍決戰,而且即使臨安失守了,也能保全皇室,繼續同元軍周旋。”

但是陳宜中不敢接受,他說:“不行!恐怕三宮一動,伯顏有了借口,就更不肯和談了。”

文天祥回答:“我願帶兵死守京師,與城共存亡。除我以外,還有張世傑張將軍,他也願意傾全力與元軍血拚。”

陳宜中最反對抗戰,立刻搶著說:“使不得,千萬使不得。這關係到國家的生死存亡,一切要慎重!”

對於自己的膽小怕事,陳宜中有一點不好意思,便又給自己找台階下,說:“文天祥,我已經奏請陛下任你知臨安府事,簽書樞密院事,這可是中央一級的官銜,地位僅次於丞相,可見朝廷對你是特別器重。希望你和張世傑也不要自找麻煩。”

文天祥見自己的主張不被采納,便退一步建議道:“現在應該任命福王、沂王為臨安知府,我擔任副職,負責保衛京城。這樣,軍民見福王、沂王留在京師,就會有信心、有希望,誓死守衛京城。”

怕死的陳宜中唯恐三宮一走,就連個撐腰的人都沒有,怎麽也不肯讓文天祥死守臨安。

這時候朝廷中已經亂成一片。滿朝文武官員看情形不對,紛紛為自己找退路,有的幹脆一走了之,就連左丞相留夢炎也不告而別,不知道逃到哪裏去了。

和談依然在積極地進行著,陳宜中與太皇太後商量以後,決定即日派人前往元營去試探,看他們願不願意議和。

先是大臣柳嶽到無錫求見伯顏,他低聲下氣地說:“過去一切得罪於天朝的地方,都是賈似道一個人做的,跟我主無關。我們宋主恭帝年僅6歲,且在父喪之中,有道是古禮不伐喪,請求天朝大皇帝網開一麵,止兵和議,以彰顯大皇帝仁慈天恩。”

提起賈似道,伯顏不禁問道:“那個賈似道現今在何處?”

柳嶽回道:“如今賈似道已經死了,死於漳州木棉庵中。”

坐在一旁的呂文煥聽到這個消息,立刻問道:“賈似道是怎麽死的?”

柳嶽回答:“在前幾個月,賈似道被貶為漳州團練使,由鄭虎臣押送前往,因為鄭虎臣的父親就是被賈似道害死的,所以當他們走到木棉庵這地方時,鄭虎臣便趁他上廁所的時候,把他給殺了。”

柳嶽說完這番話後,繼續懇求伯顏說:“賈似道既然已經死了,萬望伯顏大元帥垂憐宋朝,不要逼迫孤兒寡婦。”

可是伯顏毫不動心,他對柳嶽說:“你知道吳越的錢弘俶納土和南唐李後主投降的故事嗎?你家的皇帝大可以效法李後主和錢弘俶。至於說到孤兒寡婦,你們宋朝的第一代皇帝趙匡胤,當初不也是逼著周世宗的孤兒寡婦退位,才取得天下的嗎?”

柳嶽瞠目結舌,愣在那裏,正不知如何作答,伯顏又繼續說道:“你回去告訴你所謂的‘孤兒寡婦’,宋朝的天下得之於小兒,也當失天下於小兒,這是注定的。我們是不會答應和談的,你不必再多言了。”

柳嶽回到臨安城,把伯顏的話向陳宜中與太皇太後說了,他們聽了大驚失色,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

文天祥認為元人的目的是在斬草除根,要使南宋的版圖歸於大元,所以他還是主張抗戰,陳宜中依然不肯答應。

文天祥隻好又來找張世傑。

他焦急萬分,對張世傑說:“現在京師的軍隊和能動員起來參戰的百姓有二十萬人,我們以戰為守,背城決一死戰,或許還有希望。”

張世傑早已看出朝廷沒有作戰決心,就對文天祥說:“按照目前混亂的情形,我看臨安是守不住的,犯不著把兵力在這個據點上拚光。我看你還是回江西老家據守,我到兩淮活動,以後再爭取機會反擊吧……”

二人意見不能統一,文天祥隻好孤軍奮戰,既然不準他守臨安,他便作其他的打算。正好朝廷也有意派他做江東西、廣東西製置大使,兼廣東經略、知廣州府,以及湖南策應大使。這個任命很重大,也就是把如今的江蘇、江西、湖南、廣東、廣西五個省全交給文天祥,由他來經營籌劃。

這對文天祥來說是個好機會,倒不是因為官高權重,而是給了他在外抗戰的機會,所以文天祥欣然接受任命,準備帶兵南下。

可惜已經太晚了! 伯顏的大軍此時已進駐在皋亭山。這皋亭山距臨安僅有30裏,元人的哨兵就在臨安的北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