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斯的加冕式
洛西宮廷裏的分歧
奧爾良雖然被解救了,可是,貞德還沒有完全完成神賦予她的使命。她還有一項很重要的任務,那就是促請王子到蘭斯舉行加冕。因此,貞德離開奧爾良城後,立即趕往王子那裏。
當時,王子已將宮廷遷到盧瓦爾河畔的洛西城堡。這座城堡年代久遠,是法蘭西曆代國王的行宮和遊樂之地。現在,王子帶著他心愛的王妃住在這裏,朝廷的高官要員也都隨著遷入。
貞德到達洛西宮廷時,受到了王子的熱烈歡迎。王子不斷地誇讚她的功績,稱她為“奧爾良的勇者”。 但是貞德表現得很冷淡。她對那些讚美和歌頌就好像沒有聽見一樣,她隻淡淡地說了一句:“請王子立即前往蘭斯,在那裏舉行加冕吧。”
貞德之所以對王子的誇讚如此冷淡,因素很多。當然,最主要的一點是王子的表現實在太懦弱了。奧爾良被解救之前自不必說,就算在奧爾良獲救之後,王子做起事來仍舊膽怯、不積極,他的信心增強得太有限了。同時,王子厭惡戰爭,不管是非正義的還是正義的,也不管是開疆破土還是保家衛國,他不喜歡冒著生命危險做一些在他看來根本沒有好處的事情,也不喜歡使用武力去達成任何目的。他希望用政治的力量來統治國家。
貞德雖然解救了奧爾良,宮廷中還是有很大一部分人士對她持原來的否定態度,他們因為各自的既得利益想要破壞貞德的“加冕計劃”。這是目前貞德麵對的最大的障礙。
宮廷人士使用的方法,就是不斷地召開永遠沒有結果的會議。他們在會議中批評這種行為,否定那種態度,永遠沒有結論。
另一方麵,軍隊中也產生了分歧。指揮官們的態度互不一致,有的主張先收複諾曼底,有的主張先前往蘭斯,讓王子加冕登基。前者認為,諾曼底靠近英國,是英軍在法國的行動基地。奪回諾曼底,必可斷絕英軍的補給,有助於巴黎的光複。當然這的確有一定的道理。可是在這一派的內部,人們為了個人的利害,細節方麵意見不一。所以,兩派的觀點根本無法取得協調。
貞德隻能在一旁幹著急。
可能為了緩和貞德焦慮的情緒,也可能為了讓貞德適應宮中的生活,宮廷裏的人開始派許多工作給貞德,也送給她種種禮物。
1429年夏天,奧爾良公爵為感謝貞德為奧爾良民眾做出的一切,送給她很多華麗的衣裳。貞德並不喜歡穿著奢侈而豪華的衣裳,不過這是宮廷的習慣,她不能隨意加以破壞。
查理王子也送了許多執事、侍童和禮物給貞德,並正式封她的兄弟為騎士。
貞德完全擺脫了以前的生活,在她身上幾乎已經看不到農家女孩的影子。她手裏拿的不再是牧羊棒,而是寒光凜凜的寶劍;她腳下踩的不再是田園的爛泥巴,而是毫華的地毯;她身上穿的不再是那些寒酸的衣服,取而代之的是價值30枚金幣的華貴衣裳。
可是,貞德討厭這種奢侈的生活,她看不慣宮廷婦女的奢靡浪費。她喜歡和普通百姓相處,即使是病人、窮困的人或者不懂事的小孩子,她也會親切地問候他們。每當貞德走出宮廷時,人們便爭先恐後地擁到貞德周圍,想觸碰她,想分享“神的女兒”的靈光。
那時,街上流傳一種說法,隻要誰把身上的徽章或念珠讓貞德觸摸一下,他就再不會有不幸和疾病。
這個傳言很快流傳到上流社會,那些生活奢靡的貴婦人也希望貞德觸摸一下她們配戴的金屬飾物,好讓她們從此遠離疾病和不幸。
有一次,一位貴婦人和貞德在洛西宮廷的後花園相遇,她請求貞德觸摸她的金飾。貞德拒絕了。可是,與百姓在一起時,貞德很少拒絕他們的任何要求,她覺得被民眾如此需要是一種無法形容的幸福。
王子的決定和宮中的會議實在太慢了。貞德終於下定決心求見王子。
當時,王子正在和高級官員及隨從們舉行千篇一律、永無結論的會議。貞德立即走上前對王子說:“王子殿下,請不要再猶豫了,馬上到蘭斯舉行加冕吧!”
王子旁邊的一位祭司問她:“這也是神的告示嗎?”
貞德回答:“是的!是神的告示!神對我說‘去吧!神的女兒!’”
之後,貞德很詳細地說明了必須趁早進擊蘭斯的理由。官員們問了她很多問題,最後,他們不得不承認貞德的話很有道理。經過一番討論,王子和在場的人士決定先攻擊奧爾良附近的敵軍,為進擊蘭斯掃清障礙。
1429年6月,貞德再度披上鎧甲,騎上白馬,準備收複奧爾良周圍的地區。她在奧爾良的戰績已傳遍各地,許多士兵自發地加入貞德的隊伍,還有很多人帶著武器趕來。這一次,組成了共有約1200人的部隊。貞德把馬首向著東北,浩浩****地向前進發。
在奧爾良被擊退的英軍,已經放棄重占奧爾良,不過他們正駐紮在奧爾良周圍的三個地方,我們姑且稱其為A城、B城和C城吧。率領這些軍隊的是沙霍克、赫魯斯達夫、塔魯伯特三位將軍。
為了使王子能順利地到蘭斯舉行加冕,必須先將這三個城市的英軍擊退才行。
貞德率領她的隊伍非常勇敢地出發了。
到A城附近時,其他指揮官開始畏畏縮縮,對這場戰鬥不抱樂觀態度了,因為他們看到英軍的守備十分堅固,而他們自己的軍隊數目卻又太少了。
貞德對他們的態度感到憤怒。她身先士卒,緊策白馬,向城牆奔馳。
到達城牆下之後,貞德立刻架起雲梯,往上攀爬。
敵人也開始了他們的反擊,無數的石頭從城牆上被丟下來。有一塊石頭剛好落在貞德的頭上,幸好她戴了鋼盔,所以隻是從雲梯上摔了下來,並沒有受傷。
貞德毫不氣餒,迅速站起來,再度爬上雲梯。士兵們深受感動,個個精神振奮,抓緊手上的武器,隨著貞德擁入城堡。
於是,A城被攻下了,敵將沙霍克被俘。
6月12日,貞德一行人凱旋回到奧爾良,再次受到熱烈的歡迎。14日,他們又向附近的B城出發。
B城的英軍知道A城已被攻破的消息,嚇破了膽,棄城而逃,撤到了C城。
貞德主張乘勝追擊,指揮官卻不同意。不久,法軍接到英軍的講和信函。貞德還是堅持徹底肅清敵人,但是,指揮官亞蘭遜公爵卻說:“可以講和的話,我們為什麽還要打仗呢?那隻是浪費將士們的鮮血和生命。何況王子殿下渴望的是講和,不是戰爭。”
如此一來,貞德隻好沉默了。接著,兩軍開始休戰、議和。其實,這隻是英軍的一項緩兵之計。
當時,約有1500名的英國士兵正在法斯托夫將軍的率領下,自諾曼底南下,急速前往C城增援。英軍正是利用停戰議和的時間在等待這批援軍。
如果法軍能聽從貞德的主張,追擊英軍,並徹底加以擊潰,王子前往蘭斯的道路,也許會順利很多。而貞德本人的命運,也可能會有很大改變。但曆史終究沒有“如果”。貞德當時因為一些原因根本無法堅持自己的主張。
6月17日,裏修蒙元帥率領約1300名士兵到達貞德的陣營。
裏修蒙元帥本來是親英的勃艮第派人物。王妃的母親有感於自己的領地經常受到勃艮第派人的欺淩,因此,萌發了拉攏勃艮第公爵和勃艮第派的念頭。
她的第一個步驟就是將與勃艮第派不和的阿爾瑪納克派人物由宮廷中放逐,而將與兩派都有關係的人物拉攏到自己的陣營中。然而,不僅是阿爾瑪納克派的人,就是王子本人,也不喜歡裏修蒙元帥。於是,王子趁機將他派到了前線。
裏修蒙元帥來到貞德的陣營時,王子已經下令不準再進軍。可是裏修蒙元帥不聽。他說:“我是為王子和法國的命運而來的。隻有向英軍進攻,才是體現我來到這裏的價值!”
這時,軍隊裏的指揮官和裏修蒙元帥也不太和睦,亞蘭遜公爵竟然宣稱:“如果要和裏修蒙元帥並肩作戰,我寧可放棄。”
如此一來,法軍更不可能出征了。在這最關鍵的時刻,軍隊的首腦們竟然為了意氣之爭,眼睜睜看著英軍日益壯大,實在很沒有大局觀念。
貞德拚命說服亞蘭遜公爵放棄個人成見,卻不見成效。幸好這時有人來傳來消息說,英軍已經等到了援軍,很快就會違反停戰協定,再度與法軍開戰。亞蘭遜公爵和裏修蒙元帥才勉強作出讓步,暫時摒棄前嫌。
貞德在此地浪費了很多寶貴的時間。不過,她還是打起精神,協調指揮官與裏修蒙元帥之間的矛盾,說服他們繼續進軍。
未來,還有一場更激烈的戰爭在等待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