醞釀普奧戰爭

俾斯麥這種粗野的態度,並不被當時的外交界所接受。俾斯麥在法蘭克福的名譽一天天下降,他與妻子乘馬車出遊時,甚至遭到路人的攻擊,但俾斯麥對這一切一概不予理會。他認為世人的批評就像是天上的浮雲,時聚時散,並不可靠,所以他不信任群眾,看輕他們。

從法蘭克福的經驗中,俾斯麥體會到奧、普兩國絕不能共存,因此他決心攻打奧國。為了達成這個目的,必須要拉攏一些國家,為此他費盡心思,最後決定攏絡俄、法兩大強國。

德國北部諸邦以普魯士為中心,締結關稅同盟,這是統一德國的初步行動,對此奧地利想加以破壞,但是俾斯麥想辦法很成功地排除了奧國的勢力,當時他受到奧國朝野的嚴厲指責,但卻得到了一位知己,那就是年僅22歲的新帝弗朗西斯·約瑟。

俾斯麥的另一個作為就是前往巴黎會見了拿破侖三世,這件事很大地影響了他在柏林的聲譽,因為拿破侖三世是以革命手段奪取皇位的人,與他來往,等於承認歐洲的革命主義。俾斯麥早已下定決心,即使此舉讓普王不高興,他仍要接近拿破侖三世。因為一旦普、奧宣戰,很需要法國保持中立。相比之下,拿破侖三世以革命手段登上帝位的事已不再那麽重要,這也是俾斯麥隻重現實的處事態度。

俾斯麥會見拿破侖三世的時候,正是拿破侖三世威震歐陸、勢不可當之時。俾斯麥改變了平日模棱兩可的口吻,直截了當地與拿破侖三世討論外交事務。

拿破侖三世問俾斯麥:“如果法奧開戰,普魯士會支持法國嗎?”俾斯麥巧妙委婉地表示拒絕,“陛下對臣的信任讓臣很是感激。在此臣宣誓絕不把此事告訴他人,雖然臣無權決定此事,但依臣的個人立場而言,普魯士國王對於普、法聯合之事可能不會同意。所以關於這件事,臣以為最好不要向本國報告,將有助於兩國的友好關係。”俾斯麥覺得如果答應了拿破侖三世的請求,那法國日後會以幹涉德意誌問題為口實而參與其政事,同時他認為普、奧之戰是兄弟之爭,最好不要讓別國介入。

拿破侖三世

俾斯麥的回答給拿破侖三世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日後普、奧宣戰時得到了法國的中立支持。當俾斯麥從巴黎返國後,就把拿破侖三世的意見報告給國王威廉四世,同時還建議招待拿破侖三世到柏林。這件事觸怒了國王,此後俾斯麥漸失寵信,但他並不在意,因為他心中有個征服奧地利的大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