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師學藝

苦難的童年

貝多芬的故鄉原本在法國與比利時交界處的弗朗特,直到他的曾祖父時才移居到德國波恩。貝多芬的曾祖父米勒爾·凡·貝多芬,於1664年出生在弗朗特的貝多芬村,貝多芬的姓氏就是根據這個村名而來的。曾祖父在貝多芬村開了一家麵包店,賺了不少錢。可惜好景不常,生意失敗了。後來,他帶著兒子克路隆斯與路德維希來到波恩。

貝多芬的父親是路德維希的兒子,他出生於1740年,喜愛音樂,與貝多芬的祖父路德維希一樣在宮廷裏當歌手。1770年12月16日,貝多芬出生於德國萊茵河畔的波恩市。貝多芬出生的時候,祖父高興地說:“這個孩子就用我的名字叫路德維希吧。”所以貝多芬的全名是路德維希·凡·貝多芬。貝多芬一直保存著祖父路德維希的肖像。

祖父在貝多芬眼中是一位慈祥的老人,但是在貝多芬3歲生日後不久,他就與世長辭了。如果祖父的壽命長一些的話,貝多芬的命運也許就不是這個樣子了。

幼年時期,在貝多芬的腦海中保留下的記憶有:笑容可掬的祖父、天天忙碌的母親、嗜酒如命的父親。貝多芬的父親是個自私的人,喜歡喝酒,常常讓貝多芬的母親陷入痛苦中。貝多芬的母親是一個宮廷廚師的女兒,在年輕時曾結過婚,不久丈夫過世了,後來才嫁給貝多芬的父親。

貝多芬的外婆曾極力反對這門婚事,她不願女兒嫁給酗酒的人,她是在女兒結婚半年後逝世的,臨死前還一直牽掛著女兒的幸福。

祖父去世以後,貝多芬全家的花費就全靠他父親一人在宮廷演奏所得的菲薄薪金支撐,所以生活非常不好。在這段時間,母親又生了弟弟卡斯帕和約翰。

三個幼小的孩子,一個酗酒的丈夫,貝多芬母親的辛苦可想而知。貝多芬的父親除了當宮廷樂師外,還兼任家庭音樂教師,但是父親任性而嗜酒,以至於別人不敢再請他當家教。

父親希望貝多芬成為一個音樂家,於是在他4歲時就開始讓他學鋼琴。“知道嗎?莫紮特在你這個年齡時,已經學鋼琴了,現在他已經成為著名的音樂家,到處開演奏會。”父親總是這麽對貝多芬說。

的確,當時莫紮特還隻是個十幾歲的少年,但已被認為是著名的鋼琴家,他與他的姐姐在德、奧、意、法等國開音樂會,收入相當豐厚。貝多芬的父親也想把貝多芬訓練成音樂神童,要他開演奏會賺錢,所以對貝多芬的練琴要求很嚴格。

當時,貝多芬的年紀還小,很想和鄰居家的小朋友一起到小溪邊抓魚,到野外捕蝴蝶、蜻蜓等,可是他的父親卻從不允許他這麽做。他整天盯著貝多芬練鋼琴,有時晚上喝醉酒回家,還叫醒貝多芬練琴。這樣艱苦的練琴,使幼小的貝多芬不得不處處逃避,父親更是以打罵強迫他。母親有時看了不忍,保護著他,可是父親卻罵道:“我是音樂家,我想怎麽教育孩子就怎麽做,你少囉嗦。”

童年時期的貝多芬

鄰居也說:“太可憐了,路德維希才4歲,即使要做音樂家也不應該這麽折磨孩子啊!”

有人還當麵勸他的父親,但是父親從不理會,反而對貝多芬的要求更加苛刻,一彈錯就大聲責罵。每當練完琴,貝多芬就到廚房找媽媽,她總是默默地抱著可憐的小貝多芬。

直到上了小學,貝多芬才真正地鬆了口氣,至少在學校中,可以脫離練琴的夢魘。貝多芬常常逃開父親的嚴密監視,跑到閣樓上眺望美麗的波恩街。他站在床邊遙望街道、廣場上玩遊戲的小孩,想著自己如果也在其中該有多好,但這是不可能的。

1778年3月,貝多芬的父親在科隆給貝多芬開鋼琴演奏會,地點在音樂學校的大廳,票價是一弗羅林。他在音樂會海報上虛報貝多芬的年齡是6歲,其實貝多芬當時的年齡是7歲零3個月。貝多芬的父親大概認為年齡說得小一些,這樣比較像天才兒童吧。

貝多芬的童年就這樣完完全全生活在音樂的世界裏,既不懂小孩子的遊戲,也沒有同齡的朋友。貝多芬常常到萊茵河畔,望著那滔滔的流水,清澈的天空中,鋪著棉花糖似的白雲,倒映在水麵上。忽然,不知道從何處傳來一陣美妙的曲調。啊!那是自然演奏出的音樂,霎那間,貝多芬忘記了一切,出神地聆聽那奇妙的大自然曲調。

當貝多芬十一二歲時,他開始跟著不久前到波恩的作曲家、宮廷管風琴師、指揮家克裏斯蒂安·戈特洛寶·奈弗老師學鋼琴和作曲。奈弗老師很有學問,他本來是小歌劇團的指揮,來波恩表演後被人看中,被聘為宮廷樂師。貝多芬跟奈弗老師學鋼琴的時候,才第一次真正領悟到音樂的美妙和深奧,以及學習中所得的喜悅,奈弗老師可以說是貝多芬的啟蒙老師。

奈弗老師不僅以靈巧的手來演奏,在演奏前還必定對樂曲下一番工夫。他很親切,不會讓貝多芬學艱深的曲子,而是從基礎開始循序漸進地教,在這個過程中,還告訴貝多芬著名音樂家的故事,解釋樂曲的內容等。所以,貝多芬對音樂的興趣越來越濃,鋼琴技巧進步地越來越快。1782年,奈弗老師發表了貝多芬的第一部作品,作品是以戴斯勒先生一首進行曲為主題的羽管鍵琴變奏曲。

1783年,貝多芬13歲時,奈弗老師推薦貝多芬出任宮廷樂隊羽管鍵鋼琴演奏師。父親興奮地對貝多芬說:“你總算踏出音樂家的第一步,爸爸真高興,你應該感謝爸爸從小教育你的功勞。”

看見父親醉眼惺忪的醉態,聽到他的話,貝多芬並不十分高興。他對父親的記憶隻有灰暗和辛酸而已。貝多芬的母親看來很高興,可是沒有笑容,長久的勞苦使她忘記了歡樂,但是她的眼睛永遠含著深深的慈愛。

貝多芬創作了一首《青年奏鳴曲》獻給約瑟夫二世的弟弟馬克思·弗蘭茲。少年時創作的曲子,當然算不上優秀,更沒有想到要獻出去,不過這是他父親想出來的妙計。他的計謀成功了,弗蘭茲對貝多芬這個少年的創作很感興趣,神童的名聲便很快傳開了,這樣一來,貝多芬對作曲更感興趣了。

貝多芬的家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父親因為常年喝酒弄傷了歌手最重要的喉嚨。弟弟與妹妹因為營養不良相繼夭折。哀傷的母親皺紋越來越多、越來越深,但是母親卻從不嘮叨。

當時他們家的收入隻有貝多芬數額不大的年薪,根本不夠養家,於是母親去幫助別人洗衣服、打雜以維持生計。可是,母親拚命地做事,家境也沒有好轉,父親酗酒反而更厲害,經常醉倒在別人家的屋簷下。

常年忙碌的母親,一生都沒有享受過幸福歡樂的日子。貝多芬一想到母親,他的心就如針紮般難過。貝多芬是多麽愛自己的母親啊,可是誰能想到不久後,疼愛他的母親竟會永遠地離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