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時代

童年與故鄉

1833年10月21日,阿爾弗雷德·伯恩哈德·諾貝爾出生在瑞典斯德哥爾摩,他是家裏的第三個孩子,在他上麵還有兩個哥哥。

阿爾弗雷德的父親伊曼紐爾·諾貝爾是個發明家,一生中有過不少發明。

伊曼紐爾出身貧窮家庭,從小沒有受教育的機會,在他很年輕的時候,他就開始在一艘貨船上當打雜小工。天資聰穎的伊曼紐爾希望當一位建築師,通過自學,在他18歲那年,他順利考上了斯德哥爾摩一所工業學校,如願地成為一位建築師。

伊曼紐爾熱愛發明,加上腦筋靈活,善於創造,他發明出了不少新機械,並獲得了好幾項專利,可惜這些發明並未普及。加上他在發明上花費了太長時間,以至於連自己的老本行——建築業都受到了影響,因此伊曼紐爾生活得一直很窮困。

雖然生活困苦,伊曼紐爾還是得到了家境優越的卡洛琳·安莉耶特·阿爾塞爾小姐的青睞。1828年,兩人結婚了,並先後生下三個兒子:羅伯特、路德維格和阿爾弗雷德。

伊曼紐爾畢竟是一位建築師,他親自動手為自己的家庭建了一棟小屋,還為自己設計了一間實驗室。

生活的打擊並未摧毀伊曼紐爾的發明熱情。有一段時間,他經常到化工廠研究橡膠的用途。雖然他很有想法,而且野心勃勃,但是他的發明多半趨於理想而忽略了實用的價值。

例如有一天,他拿著一個偌大的橡皮囊出現在太太與三個兒子的麵前,他問大家:“你們猜猜這是什麽東西?”

“我知道,一定是帳篷!”

“才不呢,肯定是登山袋!”

孩子們爭先恐後地猜測著。

“哈哈,你們真是聰明極了,不過它既是帳篷,也是登山袋,而且它還可以當雨衣呢!”

“好棒呀,我們可以帶著它去露營了。”

“不,這是為軍隊設計的,士兵們可以把它折疊起來放在背包中隨身攜帶,充氣後可以當睡墊,而且還可以連在一起架起一座浮橋,供軍隊渡河使用。”

不過像這樣方便又有用的袋子,卻從沒有一個國家的軍隊對它感興趣,所以諾貝爾一家人始終不曾富裕過。

采礦業的發展使伊曼紐爾開始考慮發明炸藥。1837年的一天早晨,後院的一聲巨響震得附近房子的窗子都在晃動。受驚的鄰居們趕到伊曼紐爾進行實驗的後院,大聲地指責他危害了鄰居們的安全。雖然伊曼紐爾向鄰居們解釋他的實驗規模很小,不會對任何人造成傷害,鄰居們還是不肯相信。

這次實驗之後,市政當局禁止伊曼紐爾再進行爆炸實驗。灰心之餘,伊曼紐爾便產生了離開瑞典的念頭。此時,伊曼紐爾一位政界的朋友建議他前往芬蘭,繼續研究炸藥。伊曼紐爾的妻子也非常支持丈夫繼續完成他的夢想。

就這樣,伊曼紐爾隻身來到芬蘭,可是在芬蘭他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於是他又輾轉前往俄國。

父親離開時,阿爾弗雷德已經四歲了,由於從小營養不良,他的身體有些虛弱,但他還是在母親的愛護下幸福地成長著。

1841年,此時父親離家已有四年了。在一個父親經年在外,而由母親全力支撐的家庭裏,阿爾弗雷德長成了一個身體瘦弱的小男孩,如果沒有母親的細心嗬護,他恐怕無法長大成人。在他18歲的時候,他用出色的英文寫了一首自傳詩,其中有這樣的句子:

我的搖籃好像死床,

憂慮的母親

多年看護在旁,

盡管希望渺茫,

卻要拯救這快要熄滅的火光。

我好不容易才鼓起勁來

吸吮幾口乳汁充腸,

接著是抽筋**,

瀕於死亡。

直到我抓到生命之光,

死亡之神才悻悻離開。

8歲時,小阿爾弗雷德開始就讀於鎮上一所小學,由於身體虛弱,他經常請假。

“這孩子請了這麽多假,學習上恐怕跟不上其他人的進度。”母親憂心忡忡地對阿爾弗雷德的老師說。

“這你盡管放心,這孩子聰明極了,他的功課很好,尤其是作文。雖然他父親是學建築的,但是這孩子恐怕會和父親走相反的路線,成為一位優秀的文學家。”老師告訴阿爾弗雷德的母親。

由於身體瘦弱,經常生病,當男孩子做遊戲的時候,阿爾弗雷德隻能站在一邊觀看,他不能去玩那些激烈的遊戲,因此他沒有太多的玩伴。他喜歡安靜地看書或去草原上散步,去摸摸青草、蟲兒,撿些小石頭賞玩一番。

在他的長詩中,他也描述了這種情況:

他現在已是一名兒童。

在足跡所及的小世界裏,

虛弱的身體,

使他依然變得陌生。

小夥伴玩耍之時,

他無法參加,

隻能充當可憐的觀眾。

童年的歡樂既被排淨,

他的腦海便不斷沉思,

思考著未來的事情。

幻想馳騁,

要攀登思路所及的頂峰,

由於沒有判斷力,

我難以製止它的奔騰,

忽而感到困難重重,

好像一場金色美夢。

過去那些清醒的悲痛,

看來隻是一塊踏腳石,

通向極樂的前程。

阿爾弗雷德有一個疼愛他的外婆,外婆經常為他講一些瑞典和丹麥的童話故事,這時他總是乖巧地聽著,腦海裏充滿了無盡的遐想。他幼小心靈中所升起的無數幻想,可能就是日後發明創造的胚芽吧!

在校園裏,他習慣了獨來獨往,經常坐在樹蔭下看天空中變幻莫測的雲彩,或是觀察地麵上的昆蟲,因此老師斷定他會成為詩人或文學家。

老師的看法有幾分正確性,因為阿爾弗雷德確實熱愛文學,並創作過詩歌和小說。但這種潛心思考、自娛自樂及對大自然觀察入微的個性,其實是他後來細心研究和發明能力的基礎。

那年秋天,家裏人收到父親從俄國寄來的信。伊曼紐爾在聖彼得堡已擁有製造軍用機械的工廠,身為瑞典籍的發明家,他的發明受到了俄國政府的重視。他還在信中對讓家人一直處在困苦的生活中表示歉意。

這一年,老大羅伯特13歲,老二路德維格11歲,阿爾弗雷德也已經9歲了。

為了不耽誤孩子們的功課,伊曼紐爾建議等孩子們完成這一學年的課程再起程前往俄國,可是熱愛冒險的羅伯特已經迫不及待地要飛到父親身邊去了。他登上了一艘船,在船上當臨時工,船一開到聖彼得堡,他就上岸去投奔父親。

1842年10月18日,在孩子們完成學業後,卡洛琳帶著路德維格和阿爾弗雷德,登上了開往聖彼得堡的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