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雙全

太子出生後的第五天,淨飯王請了許多權威學者一起商量給太子取名。最後根據太子誕生時所出現的種種稀有瑞相,便決定取名為——悉達多·喬達摩。悉達多的意思是,具備了一切德行。

很不幸的是,悉達多太子出生後七天,母親摩耶夫人便去世了。從此悉達多太子便由姨母(摩耶夫人的胞妹)摩訶波闍波提(或稱波提夫人)撫養。除了姨母的關愛,淨飯王還派了許多宮女輪流伺候,陪他玩耍。後來摩訶波闍波提做了淨飯王的王妃,又生了一個兒子,即後來的難陀。

悉達多太子七歲那年,父王聘請名師為他講課。講授的內容主要是哲學方麵的四部《吠陀》,就是古印度婆羅門教的四部根本聖典。雅利安族最初住在印度西北時,對日月風雲、水火山川等自然現象很崇拜,他們相信有神靈,便對其祈禱現世幸福。崇拜的神靈,從自然界的物體開始,逐漸相信他們有道德性質,並能對人間施以賞罰,所以便逐漸產生了一些讚頌神靈和祈禱祭祀的詩歌,這些東西匯集成了四部寶典,即《吠陀》。

還有科學方麵的“五明”,古代印度的五類學科。全稱五明,即聲明、工巧明、醫方明、因明和內明。前四明是各個學派共同的,後一明各學派都有自己的典籍、宗旨,內容也不相同。如佛教以三藏十二部經典教義為內明,婆羅門教則以四部《吠陀》為內明。

不到五年,聰明的太子就精通了五明、四吠陀的學問。連被聘來教書的學者們都佩服他的智慧,承認自己已無法再繼續做太子的老師而紛紛請求離開。

12歲時,悉達多太子又開始練習武術。在當時,印度分為許多國家,競相爭霸。迦毗羅衛國的釋迦族雖然地位崇高,但鄰近的若幹強國個個對其虎視眈眈。淨飯王一心想把聰明的悉達多太子訓練成文武雙全的英明之主,他內心也期盼悉達多太子能夠成為未來統一全印度的明君。

一次,淨飯王召集眾多族人子弟舉辦武技競賽。悉達多的堂弟提婆達多一箭便射穿了三鼓,太子的弟弟難陀也射穿了三鼓,四周圍觀的人都拍手叫好。輪到悉達多太子時,他拿起弓,看了一眼,轉頭對侍從說:“這支弓不夠強,快去把祖傳的寶弓拿來。”

侍從便把寶弓拿過來,太子接過來試了試,搭上箭,瞄準目標射出去,一下子居然穿過了七鼓。周圍歡聲雷動,對太子讚賞不已,淨飯王更是欣喜異常。

太子臂力驚人,各種兵器都是一學便會,並很快能純熟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