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02

南方報業:您最看中和反感人的哪些質量?

李嘉誠:我重視人與人之間的真誠交往,並且要實事求是,有什麽問題要講求數據,而解決問題要一矢中的,用最直接、最清晰的方法解決問題。我不會認同不誠實和自欺欺人的質量,也不喜歡思維固化、做事死板的性格,對於怒急攻心的人,更加不會妥協。

飽受非議

2013 年3 月29 日,和黃集團旗下香港國際貨櫃碼頭(HIT)爆發嚴重工潮,碼頭外判工a 不滿15 年來工資有減無增,做足24 小時隻得1300 港元,較1997年的1480 港元還要低一成三。百多名外判工衝擊碼頭抗議,要求加薪兩成,其間與保安員發生激烈衝突,五名保安員受傷,示威人士堵塞通道,越來越多人加入聲援。示威人士帶同印有李嘉誠的紙牌,高舉多張橫幅及標語:“還錢呀李老板!”“欠債還錢,天公地道。無盡剝削,忍無可忍。”示威人士其後占據碼頭回旋處,堵塞通道,令貨櫃車大排長龍,之後貨櫃車在工作人員安排下繞道離去,勞工處人員到場斡旋,大批警員一直在場戒備。

香港國際貨櫃碼頭董事總經理嚴磊輝否認剝削工人,指有關工人是承判商b 的工人:“不是我們的員工,個人待遇福利非HIT 管理範圍。”而公司將工作外判已有三十年曆史,共有三十多個承判商,雇用承判商因為更專業及靈活。他又指工人1997 年日薪隻有1150 港元,近兩年已大幅加至1400 港元,即月薪有逾2.1 萬港元。他又指,堵塞碼頭形同圍堵機場,對國際航運中心地位影響大,促海事處及警方保障碼頭安全。

HIT 董事總經理嚴磊輝對媒體公開表示,工潮令碼頭每日損失五百萬港元。四十天的工潮,估計有兩億損失,這足夠工人兩至三年的加薪。“為什麽寧願損失這麽多錢,也不和工會談判,就是不想工會做大。和黃是香港的商業帝國,百佳、屈臣氏、豐澤,業務滲透香港方方麵麵,他們不希望這次碼頭罷工給予工會地位,使得其他行業的員工找工會組織。他們借此打壓工會,將工會邊緣化,形成一個先例。和黃一直批評職工盟李卓人等政治化,撈政治油水,現實上這是政治抗爭,他們不想改變不平等的勞資關係,希望維持現有的權利,不想工會確定勞資關係的地位。”有分析人士道出其中因由。

貨櫃碼頭工潮持續,香港碼頭業職工會其後更在中環舉行“圍堵長江中心晚會”,要求和黃盡快回應工人訴求。雖然不時下大雨,參加活動工人連同聲援團體及市民,仍坐滿中心正門對麵人行道及一條行車線。工人及學生代表又a 外判工:勞務或工程外包的用工方式中,派遣方組織的工務或工程人員。

b 承判商:招募派遣外判工的公司。

在台上用拖鞋拍打李嘉誠頭像,並讀出十大聲討理由,宣泄對李嘉誠的不滿。

雖然罷工社運最終以雙方讓步和解收場,但李嘉誠本人在經曆過這一係列風波之後無疑備感神傷失望之至。李嘉誠對香港肯定是極富感情的,但香港發生的一切,甚至將社會矛盾的矛頭指向李嘉誠,這亦或多或少有些逐離李嘉誠的味道。將心比心,如果你是李嘉誠,麵對這一係列的社會困境,說你李嘉誠在香港搞“霸權”,錙銖必較,賺盡香港人的最後一個銅板,那不如自己主動退出一些很容易令人產生“霸權”印象的麵子上的東西(比如百佳超市,全港大街小巷都能見到),幹脆把錢套出來,投向歐洲、南美洲等回報更高的市場。

另一方麵,在商言商,哪裏可以錢生錢,哪裏可以生更多的錢,商人們自然會選擇哪裏,李嘉誠賣“百佳”也當然包括這個最實際的商業道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李嘉誠近年重建位於深水灣道七十九號大宅,剛獲批出入夥紙a,即有報道指大宅獲贈萬尺樓麵,其實,李家新大宅可住樓麵隻有九千多平方英尺,何來獲贈萬平方英尺樓麵?所謂獲豁免的尺數其實絕大部分是將露天車位變成有蓋車位,並於2008 年向政府做出補價5413 萬港元,完全沒有“贈送”樓麵的意味。李家大宅的總樓麵麵積8842 平方英尺,獲批豁免的麵積如環保露台等少數樓麵,一般人也可申請得到,即使將五六千平方英尺的本來是露天車位變成地下那一層的有蓋車位,一般人也完全可以申請得到。

政府在2008 年要求李家補地價5413 萬港元,主要理由是將露天車位變成有蓋車位,令建築物外觀改善而要求補價。李家當時原本認為該補價頂多值幾百萬港元,而非5413 萬港元,但李家最後決定不爭拗,並接受政府的補價建議,因為這是一次性的私人發展,無後續的影響,而且諒解政府考慮事件牽涉李家,為避嫌疑,故要求較高補價,所以最後不爭拗而接受補價建議。

據政府內部人士透露,政府有關人員在評估該項目補價時,亦是左右為難,明知按照一般慣例,該等車位補價確實隻需三四百萬港元,甚至可以豁免。但是,若然依照慣例補價,難免會被外界質疑變相照顧李家,讓李家承受招惹特權疑雲,不如征收高額補價,盡可能避免不必要的閑話。堂堂若李嘉誠這樣的身份,也隻能啞巴吃黃連,有苦往肚裏咽。

此事被扭曲為李家獲贈萬平方英尺樓麵,而事實真相是這些麵積既非政府a 入夥紙:指香港屋宇署發出的“占用許可證”。

相贈,李家亦超乎尋常地補高地價,而所涉及主要是停車位而非室內可供使用的住宅樓麵,本來李家大宅亦可在室外停泊七八部車輛,車位亦無增加,而有關報道扭曲為李家有“舔盡的本色”,完全與事實不符。按現行條例下,申請人的旗下項目隻要可以趕及2014 年4 月1 日前批則,無論屬洋房還是分層住宅,均可以不按總豁免上限一成的要求做發展。事實上,在“舊製”下,政府相關部門可按個別項目的實際情況,而決定各部分(如車房、冷氣機房等)的豁免樓麵比率。李家大宅的車位改變及補價完全沒有利益輸送,普通人亦可申請得到,李家補價比一般人要補得更高,可以一項一項拿出來講清楚。李家動輒得咎,有關報道將事實扭曲,胡亂暗示政府同李家有利益輸送,讓李家享受豁免特權,這對李家極不公平。

立法會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議員劉秀成,同“超人”李嘉誠一家交情不淺,身為建築師的劉秀成接受香港電台《舊日的足跡》訪問時說,他第一個私人樓宇項目正是長江實業賽西湖大廈。劉秀成說最難忘超人之節儉美德,不過李超人不隻省在其他人那裏,對自己一樣省。超人還教劉秀成做人之道,就是“省得一毫就一毫”。對於好多人說李超人孤寒刻薄,劉秀成就幫超人辯解:“他不是刻薄,他都捐好多錢,每個人對錢財的理念都不同,他有他的道理,不能這樣指責他。”

李嘉誠長子李澤钜同劉秀成是老朋友,不過他們兩個不是合作夥伴,而是幼時相識,李澤钜在美國讀完書返回香港還接受劉秀成邀請,去香港大學做講座,並專門去港大紀念他母親(莊月明)的大樓參觀,劉秀成大讚李澤钜家庭觀念重。

2010 年6 月7 日,中國《財經》雜誌的一則報道震驚華人世界,傳李嘉誠與周凱旋涉卷入中國商務部高官郭京毅、鄧湛貪腐受賄的係列大案。《財經》以“新貴之盟”為題揭露,前中國商務部條法司副司長郭京毅、外資司副司長鄧湛與律師張玉棟等人勾結,暗自對外資在中國設立投資公司審批設置“收費站”牟利。這不但牽涉前中國首富黃光裕,更涉及香港首富李嘉誠,西門子(Siemens)、飛利浦(Philips)等著名外資企業。《財經》雜誌點名聲稱李嘉誠旗下公司早年為打入中國,透過中介搭上郭京毅和鄧湛等人,在他們協助下,長江實業(簡稱長實)及和記黃埔(簡稱和黃)在中國注冊。為此,長實、和黃以“谘詢費”名義,向郭、鄧等人行賄約50 萬美元。報道引述法院多份判決書稱,周凱旋曾答應北京律師張玉棟,提供50 萬美元律師費,張玉棟再向鄧湛等人行賄,換取商務部審批長實及和黃在內地開設投資公司。

李嘉誠予以強烈否認,長實、和黃、周凱旋和香港維港公司並實時向《財經》雜誌發出律師信,控告該雜誌不實誣蔑之辭。李嘉誠憤然回應說:“我一生都不會做這些事,我不會這樣做。”長實及和黃聯同香港維港公司發表聲明,香港維港公司執行董事王秀玲並無說過諸如“周凱旋為感謝鄧湛在相關項目審批中的幫助,支付50 萬美元的谘詢費,由張玉棟、鄧湛和王秀玲分配”等內容。

2011 年12 月26 日,李嘉誠旗下兩公司及李嘉誠好友周凱旋,認為被《財經》雜誌影射成原商務部官員郭京毅案件中的行賄者,以報道侵犯名譽權為由起訴《財經》雜誌、財經網及和訊在線信息公司一案宣判,原被告到朝陽法院領取一審判決書,《財經》雜誌和財經網被判向三原告公開道歉,此外,李嘉誠旗下一公司和周凱旋分別獲賠公證費3000 元人民幣和4000 元人民幣,其餘索賠被駁回。

李嘉誠認為,盡管世道無常,矛盾錯雜,遊戲規則也每每有不公平和不公正的時候,大家仍然要“平衡良知與理性,規劃最高期望;憑仗能力與心力麵對人生,追求夢想,”要在靈魂的深處充滿著反省的活力與仁心的朝氣,以果敢的人格與誠信活出精彩。

“我的目標——建立自我,追求無我”

2009 年6 月19 日上午,李嘉誠再次勉勵即將走向社會的大學生,“建立自我,能讓個人夢想成真;追求無我,能讓更大的理想成真。汕大人要活出超越夢想的人生。”李嘉誠在汕頭大學發表演講《超越夢想的人生》時,欣慰地說:“我的決定是正確的,教育是掌握未來的關鍵,命運與堅持讓我和國家共創汕大。”

你們都知道權力、財富與責任相連的絕對性;你們都知道有同情心、相互尊重和兼容不同,是和諧社會真正的支柱;你們意識到排斥、歧視、貧窮和屈辱等形形式式的不公平無處不在,你們永遠不會把這種不公平加諸別人;你們會樂於參與社會,勇於承擔責任。我們懷著助人的熱忱,必能對抗消極與彷徨。

李嘉誠在采訪記者拍照的時間,任由攝影記者指揮,或站在這裏,或坐到那裏,不厭不倦,像是一個和藹而幽默的老先生。這位“李超人”揚起胳膊說:“我喜歡新科技的東西,選手表也看有什麽新的功能。”他的助手笑著說:“那隻是價值26 美元的表。”他卻繼續認真地說:“但是這真是好。太陽能的動力設計,吸收15 分鍾自然光就可以運行62 小時……”

比起內地許多領導幹部和企業老板,他的辦公室簡潔到像個鄉鎮企業。

但能夠顯示他非比尋常的身份的是,窗外壯麗的維多利亞港風景,以及一幅張大千先生贈送的畫,還有一幅是鄭板橋的《竹聲蕭蕭》。窗前,懸掛著一副語出左宗棠的於右任書法對聯:“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尋平處住向寬處行。”這裏還放著一幅股票影印件,上麵有中文寫著以“此為鑒,可惕未來。這曾經是全世界最大的保險公司AIG。在2007 年5 月11 日每股為72.97 美元,總市值1895.76 億美元;2008 年9 月16 日兩者分別為1.23 美元和167.78 億元美元,市值跌幅逾91%。”李嘉誠助手說,他是想以此來告誡後輩,以史為鑒。

李嘉誠還有一個雷打不動的習慣——閉目養神。越是繁忙時,越是需要閉目養神。這一點做起來很容易,即坐下來,閉上眼睛,腦子裏什麽都不想,直到呼吸平穩、全身放鬆為止。一般大約10 分鍾左右。李嘉誠稱此為提神醒腦的“絕招”,每天至少保證閉目養神三次。現代研究證明,人腦是“元神之府”,主管思維,眼睛則是大腦直接的“外顯物”和“心靈的窗口”。在眼球那小小的視網膜上,布滿了密密麻麻、數量上億的神經元。人腦近一半信息來自視覺。

因而,隻要閉上雙目,就幾乎阻斷了視覺信息對大腦思維活動的幹擾。

李嘉誠位於長江中心頂層七十樓辦公室,除有特定保安人員陪同拍密碼卡,否則電梯根本無法抵達。李的辦公室占了七十樓全層,辦公室、休息室、小型會議室、餐廳一應俱全。李嘉誠日常的辦公事務都在這裏進行。周一至周六上午九時前,年近九旬的李嘉誠都會準時出現在這裏。李嘉誠的個人辦公室在該層的盡頭處,門前的牆上掛了一幅金屬蝕刻的長江流域圖。

“他是一個很有危機感的人,讓他平衡危機感和內心平和的方式就是,提前在心裏頭創造出公司的逆境”,知悉李嘉誠的人士表示:“他看到各種報道,然後設想自己公司的狀況,找到那些鬆弛的部分,開會去改變。等他做好準備,逆境來時反而變成了機會。”

多數時候,如無實在推不掉的應酬,李嘉誠下午六點下班,回家後,他還有必修功課:閱讀。除小說外,他廣泛涉獵各種書籍,並每階段設定一個主題,有時是宗教,有時是科技,有時是金融。這個持之以恒的工作意味著:他最大的願望在於不願錯過見證世界的變化,在於永遠走在世界科學技術與人類思維的最前列。

熟悉之人看來,讓李嘉誠安枕無憂的,除了名利之心淡泊,還有一個更為基本的原因:他的各項業務都擁有著良好的現金流。李嘉誠對現金流高度在意,負有盛名。他常說:“一家公司即使有盈利,也可以破產,一家公司的現金流是正數的話,便不容易倒閉。”在確保現金流同時,他還努力將負債率控製到一個低位。

自1956 年開始,我自己及私人公司從沒有負債,就算有都是‘假貸’的,例如因稅務關係安排借貸,但我們有一筆可以立即變為現金的相約資產存放在銀行裏,所以遇到任何風波也不怕。

此外,他永遠采用極為保守的會計方式,如收購赫斯基能源公司之初,他便要求開采油井時,即使未動工,有開支便報銷———雖然短期內財務報表不太好看,但能夠讓管理者有更強烈的意識,關注公司的脆弱環節。隱藏在數字背後的,是這樣一個邏輯:沒有債務威脅,負債與否取決於自己,就讓多數問題不是被動決定,李嘉誠便擁有了對生意盡可能大的自主權。在與李嘉誠合作極多的人士看來,“把握自主權”正是他的核心觀念。

因李嘉誠太擅長於資本市場的進退,硬幣的另一麵幾乎很少被關注:李嘉誠是一個非常熱愛借由技術改善實現價值增值的人。硬幣一麵的紫荊花是什麽形狀,什麽顏色,他從來不關注,但是,硬幣另一麵的數字,不論是一,還是五,尚或十,也不論是什麽形狀什麽體,他都諳熟於心,了如指掌。在多數電信運營商擔心成本低廉的網絡電話將搶奪其話費市場時,他聽說這種新技術可以無限度降低成本,便果斷敲定讓和黃成為全球第一個安裝有Skype 軟件的3G 業務運營商。

李嘉誠的言語、目光和笑容,都不免讓人產生疑問:早年經受的戰亂、苦難,以及隨後六十多年的辛苦工作,這些負麵影響究竟是被一種怎樣的力量化解,而沒有讓他成為一個性格極端的人? 李嘉誠說:“性格才是命運的決定因素。好像一條船,船身很重要,因為機器及其他設備都是依附在這條船裏麵。”

過往的經曆可以呈現出李嘉誠的部分性格:他隨時準備自己應付挑戰,同時,樂於在高度自控下獲得內心自由。

早年時,李嘉誠就證明了,他從來不憚於改變自己,並永遠清楚什麽時候該挑戰下一級台階。因為他心中有一個恒定的方程式,那就是永遠主動地把握你所麵對的一切,而非被動地應付一切。

因貧窮的重擔而產生的那種無助與孤立的感覺給我終身的烙印,是心中永遠鞭策我的疑問:一個人如何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怎樣能減低困難,增加成功機會?

李嘉誠兒時因戰亂輟學,後白手興家,而他的兩名兒子均曾在美國斯坦福大學就讀,令他與名下慈善基金長期熱心支持該校,自1983 年起累積捐款逾3700 萬美元(約2.9 億港元)予該校,該校建立一座研究中心,並正式命名為“李嘉誠知識研究中心”(Li Ka Shing Center for Learning and Knowledge)。

李嘉誠指其先父是一位教育家,是他崇拜的偶像,但他少年時缺乏接受正規教育的機會,他在命名禮上回憶:“由於戰亂情況我被迫輟學,這是我人生中一直未能補償的遺憾”,但正因有遺憾,令他渴求學習機會,重視教育和醫療的問題。“若當時沒有戰亂,而我的父親也健在,那麽我會希望繼續學業並成為醫生。或許這也是我希望支持這研究中心的原因”。

他又回憶與斯坦福大學的緣分,指二十多年前與剛入讀斯坦福大學的長子李澤钜,一起踏足校園的棕櫚大道上,他對兒子說:“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羨慕你的福分,你有機會成為這最好大學的一分子”。他指兒子有機會就讀世界級大學,正是他無緣達到的向往。或許,在這點上,兒子彌補了他內心深處的缺憾。

雖然李嘉誠在公司業績記者會上“坐定定”等記者“問個夠”,但亦不是“有問必答”。記者會剛開始時,主持人已講明,希望記者就公司業績發問,不要問其他問題,但記者們又豈會這樣“聽話”。有記者要求李嘉誠對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做出評分,李嘉誠婉拒並笑言:“我不會答你這個問題,如果我答了,不就等於放個鍋給你煎?”妙答引來全場笑聲。其後他又被問到是否認為香港的營商環境變得越來越困難,他說:“如果我答了你,不就等於上了你鉤?”他後來向記者解釋,除了公司業績之外,自己很多事情都想講,但隻能自己與自己講。“講出來,對香港有幾多益處呢?有幾多人會認同你呢?

所以不講啦。”

2011 年6 月29 日,廣東汕頭大學舉行了2011 屆畢業典禮。汕頭大學校董會名譽主席李嘉誠親自為博士生頒發學位證書,並與汕頭大學畢業生分享他的描繪“自己獨特心靈地圖”的“檸檬汁人生觀”。鼓勵年輕人,天上掉下一個檸檬,你就是那個有幸將檸檬榨成汁的人。

李嘉誠提及媒體熱炒的“年輕人應否成為李嘉誠”的話題時說,每一個人各有不同的獨特天賦、經驗,並按自己的選擇踏上命途,雖然沒有人應附人驥尾,盲目模仿他人,但從他人經驗悟出心得,也是不錯的成長教材。李嘉誠說,他學到最價值連城的一課是:逆境和挑戰隻要能激發起生命的力度,我們的成就是可以超乎自己所想象的。

李嘉誠還透露:無論在言談、許諾及設定目標各方麵,我都慎思和嚴守紀律,一定不能給人脆弱和依賴的印象。這個思維模式不但是對成就的投資,更可建立誠信;你的魅力,表現在你的自律、克己和謙遜中。李嘉誠勉勵畢業生們:縱使沒有人能告訴你前路是一道什麽風景,生命長河將流往何方,然而,在這過程中,你會領悟到丘吉爾多年的名言:“隻要克服困難就是贏得機會。

一點點的態度,但卻能造成大大的改變。”

早前政務司長唐英年接受報章訪問,指年輕人應反問自己“為什麽做不到下一位李嘉誠”,成為市民熱話,“主角”李嘉誠亦首次開腔回應,稱對被炒作感到“莫名其妙”,勉勵一眾年輕人應做自己、愛自己,盡量掌控自己的生命。

李嘉誠表示留意到近期媒體經常討論“年輕人應否成為李嘉誠”,認為當中“觀點之多,煞有介事的炒作令人費解發笑”。他指“每一個人各有不同的獨特天賦、經驗,並按自己的選擇踏入命途”,勉勵年輕人不應“盲目模仿他人”,不過亦不妨“從他人經驗悟出心得”。

李嘉誠指事件促使他重新反思自己的“旅程”,亦令他細想“如果一切有機會從頭再來”,“命運會有什麽不同”。他透露自己曾想過做內科醫生、科學家,甚至曾希望自己成為高球高手。不過他認為人生轉折點往往不是人能夠控製,他自己亦不會知道過往若遇上其他際遇,他的人生會怎樣被改寫,“一切永遠沒有答案,因為命運沒有給我(李嘉誠)另類的選擇,我成為今日的我”。

他之後又向畢業的同學高呼“我愛當我自己”。

李嘉誠以自己小時候貧窮“捱出頭”的日子勉勵畢業生,要擺脫困境,就要“擺脫疾病、愚昧、依賴和惰性”,並要“慎思和嚴守紀律”。

生命拋來一顆檸檬,你是可以把它轉榨為檸檬汁的人。要描繪自己獨特的心靈地圖,你才可發現熱愛生命的你、有思維、有能力、有承擔,建立自我的你;有原則、有理想,追求無我的你。各位同學,再次恭喜你們,我深深相信,今天你以汕大為榮,明天汕大將以你為榮。

李嘉誠表示,“不介意樓價低一點,隻要發展商仍有利潤便可。”又說:“樓價高對地產商都不是好事,應該平衡。”就本港房屋政策上,他認為新政府應該“大量起公屋,建居屋則要權衡會否打擊樓市,(大量興建公屋)亦能令申請時間大量縮短。”他又強調,自己一向希望低收入人士,收入可高一點,可以買樓自住。問及退休問題時,他笑言:“身體仍好好,開會時腦筋不會差過同事,又保持運動,無考慮過退休或停下來!”

香港社會上對長和係近年在香港的業務範圍不斷擴大有不同評價。李嘉誠表示,會一直堅持在香港的業務,對於別人的批評,若自己真的做錯了,便會改正,若沒有錯,則會堅持,而自己的基金會亦會一直堅持反饋國家和香港。“你罵我我在這裏,不罵我我也在這裏”。

被問到如何看待社會上對自己的不同評價,李嘉誠說,根據記錄,自己有三分之一的財產都放在基金會,而基金會過去有89% 的慈善項目都集中在內地和香港,做了很多對內地、香港社會,特別是教育、醫療等方麵有益的事。

對於做了那麽多慈善項目仍引起批評,李嘉誠說,“沒有辦法的了,世界如果有公道,海上就不會有風浪”。

汕頭大學舉行2012 屆畢業典禮,李嘉誠先生寄望同學們——“敢當萬綠叢中那點紅”。

李嘉誠在典禮上做了題為《我很在乎未來》的演講。李先生分享了他小時候的故事,他形容自己曾經失去求學機會、沒有任何資源、“窮得隻剩下希望”。

我一直深信,如果世界上有任何“成功秘方”,其中最關鍵的元素必定是你對成功的欲望遠遠大於對失敗的恐懼。這心態像是刀鋒——銳化你對什麽是“可能的”觸覺和激發你的夢想;這心態像是預警係統,令你對自滿情緒和停滯時刻警惕,令你審慎律己、敢愛、敢說實話、敢當萬綠叢中那點紅。

李嘉誠先生告訴同學們,人生命運必然是你一生做出選擇的總結,懂得如何選擇和承擔後果是譜寫自己命運的入門法。他希望同學們和命運許下承諾,憑仗智慧和勇氣,實現自己的夢想,貢獻給大家心愛的祖國大地和彼此共存的世界。在致辭即將結束時,李嘉誠引用了愛因斯坦在普林斯頓大學辦公室門上懸掛的一句話:“不是所有可以算的東西都是重要的,也不是所有重要的東西都可以被計算。”

你問我當年定立的目標是什麽,我的答案你們早就知道,“建立自我、追求無我”。

分身家

2012 年7 月29 日,李嘉誠迎來了人生第七個本命年生日,他已給自己送上了一份大禮——13 天前,他將本來由其次子李澤楷持有的三分之一家族信托權益(Li Ka-Shing Unity Holdings Limited,以下簡稱LKS Unity)全部轉讓給長子李澤钜。此舉讓當年48 歲的李澤钜正式掌控市值逾8500 億港元,涉及22 間上市公司的李氏商業王國,其名下資產達2900 億港元,超越父親李嘉誠成為華人新首富。這是李嘉誠在當年5 月25 日股東大會上主動披露的“分身家”

方案的第一步。

外界對他在有生之年公開安排“長子得實業,次子拿現金”的財產分配評論頗高。多年研究香港華人家族企業的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及政治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鄭宏泰對《新民周刊》表示:“從繼承的安排看,李嘉誠不愧一代巨商,他既了解西方製度的優勢,亦明白傳統價值及文化的作用。

他公開透明地分身家,將不明朗因素——尤其日後有可能出現爭產問題——減到最低。”

根據港交所披露的信息,7 月16 日李嘉誠“分家產”第一步涉及的LKS Unity,持有共22 間上市公司,除“四大”旗艦——市值2140 億港元的長江實業(00001.HK)、市值2810 億港元的和記黃埔(00013.HK)以及市值均超過1000 億港元的長江基建(01038.HK)和電能實業(00006.HK)以外——還包括深圳中航、至祥置業、科聯係統、長江生命、環能國際、誌鴻科技、星謙化工、泓富產業、生力啤、首長四方、首長國際、首長科技、中聚電池以及市值超過1000 億港元的多倫多上市的赫斯基(Husky)能源等18 家上市公司。

按照李嘉誠5 月25 日公開的分配方案,李澤钜將得到超過40% 的長江實業及和記黃埔的股權,以及加拿大最大的能源公司赫斯基35% 股權——這三塊業務也是李嘉誠旗下最值錢、權重最大的資產。

而對於小兒子,李嘉誠也絲毫沒有吝嗇,他說會全力協助李澤楷的事業。

據李嘉誠透露,李澤楷看中的新資產,並非和黃係六大業務(港口、地產、零售、基建、能源、電訊),也不是傳媒和娛樂業務,屬於長線可發展的行業,與之洽談業務的,都是香港和海外的公司。

根據《福布斯》當年最新統計的數據,李嘉誠的身家多達255 億美元,全球排名第九。外界粗略估算,李嘉誠兩個兒子分到的財產無論是實物還是股票、現金,從數量上來說應該是旗鼓相當。

李嘉誠表示,兩個兒子的事業會向不同方向發展,在事業和財產方麵都不會有衝突,“兩兄弟一定有兄弟做。”李嘉誠表示,對於他的這種安排,兩個兒子都會開心。5 月25 日也在場的李澤钜說:“爸爸的安排我們永遠都OK。”被問及會否擔心給予李澤楷的錢多於長和係,他笑說父親沒有這麽多錢。

李嘉誠透露,小兒子李澤楷對於財產的分配也很滿意。李澤钜被問及會否覺得父親偏心時,李嘉誠代答,李澤钜若不滿意,可以和李澤楷交換。

在7 月16 日完成轉讓交易後,李澤楷僅透過持有電訊盈科、香港電訊信托及盈大地產,賬麵身家為136.48 億港元,名下資產不到哥哥的1/20。不過李嘉誠表示會全力幫助小兒子收購心儀的公司,而提供的資助金額,將會是李澤楷現有資產的“以倍數計算”。在鄭宏泰看來,“他現時最重要的是確保長子順利完成接班,而次子的‘創業’亦能逐步前進。”

人稱“四叔”的香港恒基地產(00012.HK)主席李兆基曾有名言:“全香港有錢人中,隻要兒子超過三個,肯定都搞不定。”而李嘉誠僅有兩個兒子,一個謹慎守成,一個張揚創新,正好是李嘉誠性格中最突出的兩麵。難怪不少港澳富豪都慨歎李嘉誠“好命”。在外界看來,長子李澤钜性格沉穩內斂,幾十年來無功無過並不突出,這可能是因為他長期在“家族繼承人”身份的高壓下自我調節的結果。作為一個有著“尊卑長幼、立嫡立長”傳統觀念的潮州人,李嘉誠從李澤钜出生那刻起,就以“未來守業人”的目標將其精心培養。當年還在為事業打拚的李嘉誠,無論每天回家多晚都要檢查李澤钜的功課,還定期打電話給老師了解情況,李澤钜稍有懈怠就可能被父親罵得狗血噴頭。

李澤钜人生中最黑暗的一幕,是他1996 年5 月遭綁架這一劫。李嘉誠爽快地支付了綁匪張子強10.38 億港元的贖金並沒有報警,李澤钜很快安然脫險。

據說,當時32 歲的李澤钜獲釋第二天就回長江大廈上班,和前來安慰的投資人談笑風生。由此可見李澤钜心性之淡定。李嘉誠選“1038”作為李澤钜任主席的長江基建1996 年7 月上市的股票代碼,也是希望長子度過大劫之後事業能夠平步青雲。

業內人士分析,除了已經涉及的產業,今後李澤楷也許將瞄準金融業。有消息稱,李澤楷已收購荷蘭ING 的亞洲壽險業務,該部分業務估值約70 億美元,可能成為迄今亞洲最大的保險並購。在黑石和友邦保險前任CEO 馬克·威爾遜(Mark Wilson)等投資者組團競購ING 麵前,父親李嘉誠的現金支持顯得尤為重要。

在鄭宏泰看來,李嘉誠式的分家模式頗具智能:“其中兩點值得指出:其一是‘分身家’必須及早進行,尤其應在大家長仍在世、身體健康之時。這樣可以確保分家過程沒有致命爭拗,即便發生,大家長出麵解決最為有效,二是可以減少承繼過程的風險,例如企業或家族內有‘大臣’或‘親人’(有時會有一些未現身的親人)做出幹擾。其二,‘分身家’必須公開透明。李嘉誠的聰明之處,是將家族私人問題公開化,在公眾麵前說明兩個兒子及信托基金如何安排,若過了一段時間沒人反對則大局已成。”

曾出版《關鍵世代:走出華人家族企業傳承之困》的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範博宏表示,李嘉誠的分家方案把企業的潛在紛爭降到最低。“新鴻基地產內訌的問題是三兄弟都是家族信托基金的受益人,三人都是決策製定者。這就很容易造成矛盾。”2010 年,新地主席鄺肖卿就私下表示,真希望亡夫郭得勝當初把信托基金一分為三,三個兒子也就可能不會鬧得不可開交了。

李嘉誠落實財產分配,直接持有長實(00001)43.32% 股權的家族信托公司——李嘉誠家族基金(Li Ka-Shing Unity Holdings,簡稱家族基金),由原來李嘉誠、李澤钜、李澤楷三父子各持三分之一,現由李澤楷轉移其股權予大哥李澤钜,長子李澤钜股權已超越李嘉誠。換言之,李澤钜正式透過持有三分之二家族基金,控製長和係王國。

家族基金持有的43.32% 長實,雖然市值“隻有”千多億元,但長實這艘旗艦則直接及間接持有22 間上市公司,分量最重的包括和黃、長建(01038)、電能實業(00006),還有在加拿大上市的赫斯基能源,整個王國涉及市值超過一萬億元。

李嘉誠早前表示,他於長和係的資產將由李澤钜管理,長實股權及他私人持有的35.5% 赫斯基能源(和黃亦持33.9%)會由李澤钜持有,而次子李澤楷,則會以資金全力協助他進行收購,而他視為第三子的李嘉誠基金會,資產也持續增長。

分配完成後,李嘉誠仍持有家族基金餘下三分之一權益,卻未見同時轉移至李嘉誠基金會,市場都關注這“最後一手”的去向,關注李嘉誠透露“大部分會放入其慈善基金”的玄機,究竟是日後直接交李嘉誠基金會持有,抑或會售予大型基金套現後將現金存入李嘉誠基金會。

李嘉誠早前於股東大會後透露:自己尚餘的三分之一家族基金股權,大部分錢都給做慈善的李嘉誠基金會,兒子二人都會管理基金,由李澤钜做主席。

該基金將有自己的生命,保持每年入息高於捐款。分析員相信會維持這1∶2 比例,因長和仍需李嘉誠“坐鎮”,估計最早也要待至李嘉誠退休後才會再作轉移,日後專門作慈善用途。

李澤钜雖處事低調,較父親更有策略,但欠缺父親魅力的領袖個性,亦不輕易相信人。

前和黃大班馬世民在受訪時稱,84 歲的李嘉誠在生意上的知識,全數都傳授給48 歲的李澤钜,但有些東西李澤钜仍要學習,“他沒有父親的幽默感,亦不易信任別人。”報道又形容,李澤钜不相信人的性格,可能與他自小便麵對很多有機心的人,爭相取悅他有關。

兌現對自己的承諾

2012 年11 月22 日,李嘉誠出席長江商學院成立10 周年慶典,以“行動英雄”寄語各學員在充滿機會的時代,要謹守正知、正行、正念,兌現對自己的承諾。

李嘉誠憶述自己十四歲那一年,一位會看相的同鄉對他母親說:“你兒子眼眸無神,骨架瘦弱,未來恐難成大器。他安分守己,終日苦幹,勉強謀生是可以的,但飛黃騰達,怕沒有他的福分!”其時,他的母親剛失去丈夫不久,這番話令她備感心酸,但她把失望放在一旁,安慰和鼓勵他說:“阿誠!

他說:“我當然相信母親,但我更相信我自己!我請媽媽放心,我內心相信,隻有自己雙手創建的未來,才是唯一能信任的命運。當年我們一家生活在戰亂、父親病故、貧窮三重合奏的悲歌中。抬頭白雲悠悠,前景一片黯愁,仰嘯問天,人情茫如風影,四方沒有回應。我唯一的信念是——建立更好的自己,才能建立更好的未來。”本著這個信念,他掙脫當年算命先生對他命運的批判,信靠隻有雙手創建的未來,才是唯一能信任的命運。

在我眼中,未來跟明天是兩回事,天命和命運是不同的。明天隻是新的一天,而未來是自己在一生各種偶然性中,不斷選擇的結果。

追求自我,努力改善自己是一股正麵的驅動力,當你把思維、想象和行動譜成樂章,在科技、人文、商業無限機會中實踐自我,知識、責任感和目標融會成智慧,天命不一定是命運的藍圖。

在成功追求自我後,下一階段所追求的,就是承擔社會的責任:“我認為人最大的悲哀是無聊,患上漠不關心的冷淡症,套上自命不凡的枷鎖,在專業、行業和權力的高崗上,掌控龐大社會資源和機會,卻失去自重心,那些沉醉在過往,滯留在今日,那些對社會問題視而不見、無動於衷的借口大王,一定被社會唾棄和淘汰。有能力的人,要為人類謀幸福,這是任務。”

李嘉誠勉勵學生道:“你們活在機遇的時代,在這片充滿機會的大地上,我深信你們的成就一定比我更高、更好,能量一定比我更大,我們不一定是拯救世界的英雄,但我們謹守正知、正行、正念,應該可以高聲回應社會:我們一生未曾不仁不義、不善不正。我盼望,為下一代建立和守望未來,是每一位長江商學院同學的承諾,讓我們一起共勉,同塑更美好的世界,世世代代能在尊嚴、自由和快樂中,活出我們民族的精彩。”

英國17 歲少年達洛伊西奧(Nick D'Aloisio)獲雅虎高價收購其新聞撮要應用程序Summly,其成功原來有賴李嘉誠最初打本注資。“達仔”受訪透露,李嘉誠方麵當初接觸他時,原來根本不曉得他隻有15 歲。達仔開發的Summly 雛形Trimit 在推出不久,即贏得多個科技網誌的正麵評價。2011 年7 月,李嘉誠成為首個接觸他的投資者,由旗下公司職員發出了一封客套的電郵。可是達仔畢竟年紀太輕,不懂得怎樣辦,結果沒理會。未料兩天後他便接到李嘉誠職員的聯絡電話,嚇了他一跳之餘,對方也大吃一驚,但亦非常興奮。

他憶述:“他們不知道我15 歲,所以我得解釋一遍。那是戰戰兢兢的。研究應用程序是一種嗜好,我並無預期到會這樣。不過我無須擔心損失,(因為)我隻得15 歲。”

“你們具備卓越的專業知識與才幹,迎接人生的各種挑戰,你們的前途成就可比我更光明。為社會締造明天,舍你其誰!”在汕頭大學2013 屆畢業典禮暨頒獎禮上,李嘉誠再次用**洋溢的演講,號召青年學子們“麵對現實,創造機會和締造希望”。

李嘉誠先生在汕頭大學2013 年典禮上作了題為《現實的造夢者》的**演講。他透露說,最近他因為急性膽囊炎進行了手術,已完全康複。在醫院期間,他靜靜思考:世界改變的步伐不斷加快,如何迎戰改變,是世界上每一個人要思考的問題。他指出:“你們這一代,麵對最大的挑戰,是社會不平等的惡化。

解決此問題需要每個人和政府積極、主動地克服這挑戰。有能力的人,要主動積極,推進社會的幸福、改善和進步,這是我們的任務。”

李嘉誠說,他的一生充滿了競爭與挑戰,曆程是很不容易的,常常要有智慧、要有遠見、要有創新,身心勞累,但他還是不斷在學習笑對人生,認為作為一個人、一個愛自己民族的中國人、一個企業家,要不斷在各種責任矛盾中,盡一切所能服務社會。李嘉誠勉勵同學們:“隻有能麵對現實的人才可征服現實,隻有更加勤奮,更具觀察力和韌力的人,才可改變困境、創造機會和締造希望。”

以下是李嘉誠2013 年6 月在汕頭大學畢業典禮李嘉誠致詞《現實的造夢者》全文:

今天是我們2599 名同學畢業的大日子,很高興,大家一起分享這快樂時刻。

最近我因為急性膽囊炎,進行了手術,我已完全康複,依然積極向前。

在醫院期間,我靜靜思考,世界改變的步伐不斷加快,雖然過往經驗是人生無價之寶,但傳統應對困難與挑戰的智慧和觀點,今天是否依然適用?古書古語,勸人苦心誌、勞筋骨、堅毅奮鬥這些勵誌的話語,是否足夠提升我們的韌力?如何迎戰改變,是世界上每一個人,要思考的問題。

很多道理,說者容易,聽者難。血肉之軀,在人生波濤翻滾,個中的滋味,你能體會?你願意替代嚐嚐嗎?你關心社會上的困難境況嗎?你懂得體諒無助無奈者的歎息嗎?或者你是那些曲盡心思,有萬萬千千借口的人,隻會說:“不公義與不公平是人生必然之理”或“對不起,我不能施以援手。何為富?何為貧?我自己也是受害者。”

也許,你們這一代,麵對最大的挑戰,是社會不平等的惡化。解決此問題的方案,將主導社會未來的改變。需要每個人和政府,積極、主動地克服這挑戰。每人有不同的能力和道德標準,惻隱足以為仁,但仁不止於惻隱。有能力的人,要主動積極,推進社會的幸福、改善和進步,這是我們的任務。不僅是對社會的投資,幫助和激勵別人同時能豐盛自己的人生。政府要鼓舞民誌,要在發展企業精神、創造機會的大前提下,製定和推行明智知遠兼正當有效的政策。政府要鼓舞民智,要投放更多的資源,在教育範疇推動更大的改革。教育是防範社會出現持續不公平現象的可靠衛士。今天在逆境中奮鬥的人,不要讓內心的憤怒燃燒,而影響你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知道,隻有怨憤而欠缺思維,隻會令你更軟弱、更惶恐,使你付出更大的代價和承受更大痛苦。我要把憤怒轉為對自己更高的要求,和更專注解決問題的動力。隻有能麵對現實的人才可征服現實,隻有更加勤奮,更具觀察力和韌力的人,才可改變困境,創造機會和締造希望。

各位同學,在過去數十年,別人給我的昵稱是“華人首富”,這是一個很複雜的滋味。我的一生充滿了競爭與挑戰,曆程是毫不容易的。常常要有智慧、要有遠見、要有創新,怎不令人身心勞累、四方風風雨雨中,我還是不斷在學習笑對人生,作為一個人、一個愛自己民族的中國人、一個企業家,我不斷在各種責任矛盾中,盡了一切所能服務社會。

各位同學,你具備卓越的專業知識與才幹,迎接人生的各種挑戰,你們的前途成就可比我更光明,為社會締造明天,舍你其誰?你一生謹守正知、正行、正念,路漫漫其修遠,你對社會永遠的關懷和參與這一份堅持,就是解決不公平問題的最實際方案。我知道今天的你以汕大為榮,明天汕大將會以你為榮。再次祝賀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