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失敗
1767年9月間,利奧波德又帶著一家人來到維也納,一心希望再度成功。但是這一次,莫紮特沒有得到成功女神的眷顧,他失敗了!這是他的第一次失敗,但絕對不是最後一次。
當時,奧地利宮廷正在慶祝一位公主即將來臨的婚禮,利奧波德以為莫紮特一定會為這一盛會表演甚至作曲。不料,維也納卻爆發了天花,十六歲的準新娘因此病亡。
莫紮特一家人匆忙離開了維也納。利奧波德本來可以讓他的孩子們接種牛痘來預防天花,但這違背了當時普遍的宗教信仰。因為,當時認為人的生命是上帝給予的,上帝也有權力收回,特別是像莫紮特這樣奇跡般的孩子。
莫紮特和南妮爾都患了天花。莫紮特尤其嚴重,他的兩隻眼睛都被膿包覆蓋,一個星期看不見任何東西。所幸後來,莫紮特慢慢痊愈,視力也終於恢複。他在休養期間利用閑暇學習了玩牌和劍術,這後來成為他一生中的兩種嗜好。
莫紮特一家在1768年1月再度來到維也納。六年前那個漂亮可愛、被譽為神童的孩子現在已經不漂亮了,天花在他臉上留下了永久性的麻點,他已經不再讓人感到新鮮,而且十二歲的年齡嚴格意義上來講已經算是少年了。而且這個時候,瑪麗亞·特蕾西亞女王的丈夫弗蘭茨一世剛剛去世兩年半,宮廷仍在哀悼期間,貴族們對他已經不再有興趣,他們已經了解了他的才華,他不再具有轟動效應。與此同時,薩爾斯堡總主教因為利奧波德工作上長期的無所作為,已經停止了他的薪水。
瑪麗亞·特蕾西亞女王的兒子約瑟夫二世這時候與母親一同執掌奧地利王國,他指派莫紮特為宮廷歌劇院用意大利文寫一部喜劇歌劇。意大利文的喜劇歌劇當時在維也納極為流行,而大多數歌劇作家和音樂家都是意大利人。意大利喜劇歌劇以一般常見的人、事、物為特色,比如聰明的仆人叫愚笨的主人上當,好色的老翁企圖和美麗的少女結婚,假扮他人、認錯人、皆大歡喜的結局。它重點表現的是機智,以及能看得到的幽默。當然,作為歌劇的一個種類,它必須要有能夠唱得出的曲調。
三個月後,莫紮特寫好了他人生中的第一部歌劇,這是一個愛情奇遇的故事,在今天看來,這部作品尚顯稚嫩,而且並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它的上演受到推遲,最後不了了之。利奧波德對這件事情極度憤慨,他聲稱這是音樂家們妒忌他兒子的才華而搞出的一項陰謀,他們一方麵拒絕演唱一個小孩子的音樂,一方麵到處傳言這是利奧波德的作品,他們受到了欺騙。莫紮特也很苦惱,他知道並且相信自己的音樂是好的,究竟是什麽地方錯了呢?
之後,他又寫了一部德文的輕歌劇,是根據盧梭的故事改寫而成,有對白也有歌曲。這部歌劇叫《巴斯蒂恩和巴斯蒂娜》(K.50),當時也沒有受到多大重視。
莫紮特的第一首大規模上演的作品是他為維也納一所孤兒院開幕所寫的彌撒曲。1768年12月,在離他滿十三歲還有一個月的時候,莫紮特指揮《孤兒院彌撒曲》(K.139)的演出,當時約瑟夫二世的皇後也在座。
莫紮特去世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人們認為這首彌撒曲已經遺失了。現在收錄在莫紮特作品集中的《孤兒院彌撒曲》被認為是1772年的作品。因為評論家們普遍覺得現存的《孤兒院彌撒曲》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且感動的作品,一個十二歲的孩子,即便是莫紮特,也不可能寫得出來。
這首彌撒曲長四十五分鍾,需要四名獨唱者、合唱團、弦樂器、雙簧管、小號和長號,以及鼓。正像同時代的多數彌撒曲一樣,它的風格是歌劇式的,歌詞富有戲劇性,“他已被釘在十字架上”一節憂鬱而悲哀,“他複活了”一節歡欣而鮮明。在這些地方,合唱團唱的是大而嚴肅的部分,接著一名女高音唱得溫柔婉轉,管弦音的部分極為華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