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的良師益友

巴黎之行的成功使利奧波德在滿意的同時,也產生了更大的成功的欲望。他克服了對海上航行的厭惡,帶著一家人渡過英吉利海峽,在1764年4月到達倫敦。

倫敦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人口眾多,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十分發達。英國自17世紀中後期的資產階級革命以後,確立了君主立憲製的政治體製。到18世紀,英國致力於從農業國向工業國的轉變。當莫紮特抵達倫敦時,這種轉變正在進行。不久之後,這種轉變在紡織業中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莫紮特和南妮爾為國王喬治三世和他的王後演奏,這兩人都是音樂愛好者,他們十分喜歡這對姐弟。莫紮特甚至在王後唱歌時為她伴奏。喬治三世後來在1788年時突發急症,引發永久性的精神失常,在生命的最後二十年裏,他一直處於嚴重的瘋狂狀態。

在倫敦期間,這兩個孩子經常為英國貴族們表演,利奧波德則利用沒有表演的空閑時間,帶他們去欣賞大眾音樂會。這種音樂會已經成為倫敦音樂生活中一項固定的內容。莫紮特聽到了一些巴洛克時期著名音樂家亨德爾的作品,可能是《彌賽亞》,這是一部大型清唱劇,同時也是亨德爾最為有名的作品之一。它已經超越了宗教音樂的界限,成為音樂史上的不朽之作。《彌賽亞》中的多首合唱曲深入民心,第二部分終曲《哈利路亞大合唱》更是被世界各大小合唱團和詩班所演唱。這是巴洛克時代的音樂被大眾忽視的一個例外。

莫紮特認為這是他聽過的最偉大的音樂。

這期間,莫紮特還交了一個朋友,名叫約翰·克裏斯蒂安·巴赫,他是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第十一個兒子,也是最小的兒子。克裏斯蒂安·巴赫當時二十八歲,是華麗式音樂典型而傑出的演奏者。他和莫紮特一見如故,感情非常親密,常耗費幾小時在大鍵琴前一同即興作曲,他後來成為莫紮特的音樂良師。莫紮特的許多早期作品聽起來與克裏斯蒂安·巴赫的風格極其類似,曲調的種類相同,節奏也同樣輕快而優美。克裏斯蒂安·巴赫的幾首大鍵琴作品,也曾被誤以為是莫紮特所作。

夏天來臨,貴族人士紛紛離開倫敦去度假,演出的邀請也日漸減少。利奧波德掉轉目光,將受眾轉向規模日益壯大、人口總數已經很多的中產階級。這些人肯花錢來聽音樂,甚至還會預先訂票。利奧波德在倫敦的報紙上大登廣告,形容莫紮特是“全歐洲甚至全人類可以誇耀的最偉大的神童”,並且保證“每個人都會因為聽到一個如此年幼的孩子能如此完美地演奏大鍵琴,而大為驚訝。它使人們難以了解,也難以想象”。這個方法很有效果,當時演出的門票並不貴,卻使得這位自稱是“這一奇跡之父”的利奧波德賺了不少鈔票。這樣的音樂會一直持續到1765年,延伸到大不列顛島以外的歐洲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