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加羅的婚禮》

同樣是1785年12月,歐洲主要報紙之一的《維也納時報》評論了一場音樂會。在這場音樂會中莫紮特演奏了他的一首協奏曲。“鑒於這位大師應得的名聲,我們的讚美已經是多餘的了,他的出名是全世界所給予的評價。”這的確是高度的讚美。

莫紮特再一次萌發了寫歌劇的想法,讓他實現這個願望的是一位宮廷詩人,他的名字是龐提。

龐提出生於1749年,父母都是意大利籍的猶太人。他於1783年起出任維也納皇宮中的宮廷詩人,同時他還是一位劇作家。

龐提一生喜歡冒險,以及到各地遊**。1838年才結束他漫長的冒險生涯,定居在紐約。他生命中的最後幾年是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度過的,他是這所大學建校以來的第一位意大利籍教授。

龐提在維也納任宮廷詩人期間曾為當時深受皇帝和維也納大眾喜愛的歌劇作曲家安東尼奧·薩列瑞寫過一個劇本。但是,這部歌劇在演出時效果並不理想,薩列瑞將責任歸罪於龐提。

龐提自然十分不服氣,為了恢複名譽,他找到了莫紮特。莫紮特建議他用《費加羅的婚禮》這個故事為藍本,並答應和他一起創作這部歌劇。

龐提後來在他的回憶錄裏說,莫紮特寫音樂和他寫歌詞一樣快,六個星期,他們就完成了總樂譜和所有的歌詞,那時候是1786年3月。

這個故事是曾經一位歌劇家的作品,1784年才獲得公演的機會,據說是因為其中有很多進步的革命台詞。

故事的主人公費加羅是一名仆人,他反抗由他的主人阿瑪維瓦伯爵所代表的“製度上的愚蠢”和“封建社會中的不公平”。在他對這個問題說得最明白的一段話中,有一部分台詞是這樣的:“就因為你是個高貴的貴族,你就以為自己高人一等。你是怎麽贏得這樣多的利益的?那是因為你的出身好。我單為生存就不得不爭取,不得不戰鬥,所用的智慧、努力和機敏,比統治西班牙一個世紀用的還要多!”

起初皇帝拒絕龐提使用這個具有煽動性的故事,龐提答應會刪掉其中最激進、最“有問題”的段落,包括上麵的那一段。然而劇中的平等主義精神仍舊存在,隻是通過含沙射影來表現,同時劇中對貴族的淺薄作了極為正確的描寫。

約瑟夫二世聽到總樂譜的摘要後,他“感到高興,甚至有點吃驚”,馬上批準了這部歌劇的上演。但是,薩列瑞和他的同黨想盡了一切辦法阻撓,最後它在1786年5月首次公演,由莫紮特指揮。

《費加羅的婚禮》(K.492)的情節很簡單,男主人公費加羅是伯爵府的仆人,他與女仆蘇珊娜相愛,並且馬上就要結婚了。費加羅歡天喜地地準備婚事,伯爵也送了他們一間婚房作為賀禮。一切看起來美好而充滿希望。可是,伯爵送婚房的舉動根本是不懷好意。當時封建社會的統治階級有一種傳統的特權,就是他的任何一個女仆做新娘的時候,他享有“**權”。伯爵之前已經宣布放棄這項權利,但是此時的行為卻讓人看出了他的宣稱不過是做做樣子而已。費加羅和蘇珊娜決心和伯爵鬥一鬥。故事中還有一個女仆瑪切林娜,她一直想要嫁給費加羅,並以一張債據作為要挾,給她出主意的是老醫生巴托洛。十年前,費加羅幫助伯爵打敗了他,使他不能娶貴族小姐羅西娜為妻,所以,醫生一直對費加羅懷恨在心,如今,是報仇的時候了。另外還有一個少年凱魯比諾,他有一點風流,和一個成天以散布謠言為己任的音樂教師巴西利奧,加上一個糊裏糊塗的法官和一個整天醉醺醺的花匠。當然,還有獨守空房的伯爵夫人羅西娜。各路角色粉墨登場,這是一場貴族和平民的較量。最後,屬於第三階級的聰明勇敢的平民,終於讓偽善荒**的伯爵當眾出醜。

劇中的音樂從序曲的第一個音符到結束章的最後一個音符都將費加羅和蘇珊娜的敏銳的智力和溫柔的心,表現得很明顯。當然有些音樂也表現出愛的痛苦。比如伯爵夫人這個角色,她在回憶與伯爵在一起的美好時光時,全劇中最悲痛的旋律開始了。

這部歌劇的節奏和動作都很快,幾乎令人難以置信,其中最佳的角色也許是它的合唱隊,特別是在第二幕和第四幕結尾的兩次終曲時。

第一幕,七名首唱者在漸次加強的聲音和樂器中,唱出他們對劇情的各種反應。第二幕,愛的花園的神秘在淡薄的氣氛中顯露出來。

第一次排演時,莫紮特就知道這部歌劇將會成功。當第一幕結束時,意大利的歌手和音樂家們大叫:“偉大的莫紮特!”小提琴手們則用弓敲打樂譜架。

莫紮特曾經指導過的一位歌手,一名女高音歌唱家還記得“他的臉龐富有朝氣,像是被熾熱的天才光芒照亮了。描寫他,就跟想繪出太陽光一樣是不可能的”。

首次公演獲得成功後,這位女高音歌唱家說:“當歌劇結束後,我有一種感覺,好像觀眾永遠不會停止喝彩和掌聲。”

幾乎每一個部分都被要求再演奏一次。到了第二個星期,皇宮命令,觀賞這部歌劇時禁止要求再演奏一次。宮廷也許是為了公共安全考慮。

從17世紀初期開始,作曲家們所寫的四萬多部歌劇中,《費加羅的婚禮》是少數留傳下來的一部,它幾乎是每一家歌劇院的第一部表演劇目。莫紮特用他那傑出的音樂才能所製造的人類心理上的共鳴使它能夠保留至今。

有關《費加羅的婚禮》,還有一件有趣的事,盡管它十分成功,但隻演了九次,而在這九次演出之後,莫紮特的一個對手寫的一部歌劇也獲得了同樣的成功。

《費加羅的婚禮》於1819年在倫敦第一次上演,五年後,又在紐約以英文歌詞演出。

在等待自己的歌劇上演期間,莫紮特又寫了三首鋼琴協奏曲。其中,第二十二號(K.482)協奏曲首次在管弦樂隊中使用豎笛。另外兩首,第二十三號(K.488)和第二十四號(K.491)在兩星期內完成,並且它們之間具有對比性。第二十三號鋼琴協奏曲的風格非常接近《費加羅的婚禮》中的一段音樂,基本上是愉快的;而第二十四號協奏曲則充滿了淒慘的聽天由命的感覺,在本質上是憂傷的。這是莫紮特在他最後幾年經常使用的形式。

這期間,莫紮特還寫了一些室內音樂給業餘的音樂家,其中包括一首優美的鋼琴四重奏(K.478)。莫紮特的經濟狀況使得他有時候不得不親自寫信給一些印刷商,請求他們接受他的作品。即便如此,他還是常常隻拿到少得可憐的費用。二十年後,印刷商和作曲家的地位發生了改變,他們反而向貝多芬乞求樂譜。

莫紮特開始考慮一次新的旅行,以增加他的財富。英國朋友們敦促他前往倫敦。

維也納的中產階級在1850年可以資助一位具有自主立場的作曲家,但在1785年,他們的力量還很弱小,他們既沒有足夠的錢,也沒有足夠的影響力。假如莫紮特能稍微活得久一點,他在金錢方麵將大有收獲。

莫紮特在共濟會遇到安東·斯塔德勒,他是一位豎笛演奏家。莫紮特為他寫了一首作品,是豎笛、中提琴和鋼琴的三重奏(K.502),這首曲子融合了莫紮特最喜歡的三種獨奏樂器,美得具有催眠性。

1786年10月,莫紮特的第三個孩子誕生,康絲坦茲病得很重,這個男孩也在11月夭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