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與副校長告別的優等生

1830 年秋天,亨利希·馬克思把年滿12 歲的卡爾送入特裏爾的威廉中學。這所中學從15 年前就開始直屬於普魯士的文教部領導,然而,它在思想上始終未曾屈從於易北河東岸的貴族保守精神。校長約翰·維登巴赫富有自由主義思想,他大膽傳播啟蒙思想,並且培養學生們的人道主義精神。

這裏的教學水平很低,主要是因為一些宗教徒總是力圖把學校變成培養傳教士的場所。這裏的教學十分混亂,學生願意上什麽課就上什麽課,願意什麽時候上課就什麽時候上課。學校裏既沒有穩定的教學計劃,也沒有嚴格的考試製度。

卡爾進入威廉中學的這一年,法國爆發了“七月革命”,這是一場資產階級革命,給普魯士萊茵省尤其是特裏爾的自由派人士帶來了希望之光。

校長約翰·維登巴赫親自出席一些自由派集會。為了爭取德意誌統一和民主自由,他與成千上萬從德意誌各地雲集來的青年學生、手工業者和資產階級人士一道向群眾發表演說,朗讀諷刺詩,甚至號召人們在爭取自由的鬥爭中要表現出大無畏的犧牲精神。

維登巴赫是自由派“文學俱樂部”的創始人之一,卡爾的父親、幾個教卡爾課的教員也是這個俱樂部的成員。因此,卡爾在威廉中學裏遇到的氛圍,也是他在家裏和父親的朋友們中間已經習慣了的開朗和自由的氣氛。

卡爾進入威廉中學的時候,燕妮在這裏快要畢業了。燕妮的家離學校很近,燕妮的弟弟埃德加爾比卡爾小一歲,他們又成為了很要好的同班同學。

卡爾去學校時要經過西梅昂商業大街,這是特裏爾的主要街道,它從市中心穿過,一直延伸到特裏爾廣場。卡爾在穿過熱鬧的廣場時,總是注意那裏的居民談天說地,細心傾聽他們對時政的議論。

卡爾寧可多走一段路,每次都從燕妮家門口通過,同燕妮和她的弟弟一路去學校,又一路談論他走在大街、廣場上看到的和聽到的一些事情。有時卡爾和燕妮的弟弟不免有些爭議,但燕妮卻常傾向於卡爾這一邊。卡爾的獨到見解常令她肅然起敬,又不免要對這位小弟弟多看上一眼。就這樣,每次的議論直到教室門口才能結束。

卡爾路過燕妮家時,燕妮的父親總要親切地招呼卡爾一聲,甚至要他進屋吃點什麽好吃的東西,或要燕妮帶給他在路上吃。

隨著卡爾年齡的增長,越見其求知心切、聰明而且很有天賦,顧問官越來越喜愛卡爾,卡爾也像尊敬父親那樣尊敬他。星期天,顧問官一有空,還帶卡爾到城郊的小山丘散步。散步中,顧問官用英語和德語背誦整章整章的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奧德賽》和整場整場的莎士比亞戲劇。下回散步,卡爾會對慈愛的父親般的顧問官,複述一遍整章的荷馬史詩和整場的莎士比亞戲劇。

顧問官還向卡爾介紹了法國空想社會主義者聖西門和他的觀點,這些都激起了卡爾濃厚的興趣。

威廉中學校長維登巴赫這位自由主義思想者治校有方,他在卡爾入學之際加緊整頓學校的秩序,大膽聘請了幾位知名的科學家和自由主義人士任骨幹教員。

1834 年,特裏爾發生了“文學俱樂部”事件:一些自由主義者上街遊行,宣揚理性和自由。維登巴赫所領導的威廉中學受到了政府當局的搜查,沒收了學生手裏被禁的詩歌,逮捕了一名中學生,還提出要免去維登巴赫的校長職務。

聽說當局要撤銷維登巴赫的校長職務,學校反響強烈。卡爾和他要好的同學格拉赫、燕妮的弟弟埃德加爾組織學生抗議。

當局見維登巴赫在學校師生中威信如此之高,隻好把學校的一個反動教員摩爾斯任命為副校長,由他在政治方麵加強對學校的控製,通過他來扼殺和抑製這裏師生的鬥爭精神和自由空氣。

然而,生活的潮水自然是無法阻擋的……卡爾讀高中的時候,一個叫路德維希·加爾的人又在特裏爾出版了一本小冊子,書名是《出路何在》。書中揭露了社會的不公,以及享有特權的富人越來越富而勞動人民卻越來越窮的現實。

特裏爾這座“歐洲十字路口”城市的自由主義思想浪潮,激**著卡爾青春年少的心河。父親、燕妮的父親、威廉中學校長維登巴赫等人對卡爾的直接影響,使他開始意識到了自己應該做一個什麽樣的人。他崇尚自由、追求真理、尋求光明的人生,他要堅定勇敢地去鬥爭!

卡爾尋求自由、理想的熱血已開始激**不已,但因為正處於長知識、長智慧的中學生時代,卡爾的主要精力還得放在功課的學習上,被抑製的熱望在他的一篇篇作文裏顯現出來。

什麽是幸福?自由與幸福有什麽關係?這是青年卡爾非常關心的問題。

《奧古斯都的元首政治應不應當算作羅馬曆史上最幸福的時代?》是卡爾的一篇中學拉丁文畢業作文。卡爾在這篇作文中把奧古斯都和他的前一個時期作了詳盡的比較。卡爾認為,前一個時期的早期是文化水平較低的時代,其特點是風俗淳樸和勇武好戰;到了晚期,國家便由於道德的墮落和暴政的出現而一蹶不振。

在奧古斯都統治時期,盡管國家權力集中於元首一人,法律和製度也隨著元首的命令而改變,但當時的人們,不僅在民政和軍事方麵表現出崇高的美德,而且還創造出了燦爛的文化。因此,它是古代羅馬最重要、最幸福的時代,卡爾寫道:我們認為奧古斯都所確立的國家是最符合他那個時代的國家。這是因為,如果百姓都柔順親密,講究文明風尚,而國家的疆土日益擴大了,那麽統治者倒會比自由的共和政體更好地保障人民的自由。

卡爾在《青年選擇職業時的考慮》這篇畢業論文裏,討論了個人完善和崇高的途徑問題,並且已經意識到“社會上的關係”

對於人類生活的重要性,更可看出其思想的閃光點。

卡爾認為,人比其他動物優越的地方,是人類能夠選擇適合於他自身完善及其發展的目標和行為。他說,人與完全依賴自然條件的動物不同,人總是力圖借助於自由活動來駕馭某些條件。卡爾關於“自由活動”的思想觀念,主要表述在職業選擇的問題上。對職業進行一定條件下的自由選擇,卡爾認為這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因為每個人都有一定的思想、信念和目標,這種思想、信念等能夠超出一定的範圍,進而考慮其他事物的存在。人類還能夠在一定時期內對某種信念作出冷靜的分析,從而選擇一種既符合世界需要,又符合自身發展的目標。

同時卡爾又認為,任何個人的自由活動、求知欲望和生活熱情,都要受到一定的限製,這種限製就在於任何個人都處在一定的自然和社會關係之中。譬如,個人首先要考慮自身的實際條件,包括身體素質和能力等,隻有選擇同自身相適應的自由活動,才能獲得自身的發展和完善。更重要的是,我們還必須考慮他人和社會的進步。隻有那些為著共同目標奮鬥的人,那些為大多數人幸福而勞動的人,才是最偉大、最傑出的人物。卡爾在他的宗教論文中,也意識到他人是客觀存在的,我們的心要向著自己的同類和弟兄。

17 歲的卡爾已經意識到,個人和社會是可以一致起來的,而且必須一致起來。他說,人們隻有為同時代的人完善、為他們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達到完善。他還說,古羅馬的奧古斯都是應當受到尊敬的,這是因為,同以前的時代相比較,奧古斯都促進了社會的安定和進步,包括文化的繁榮。因此,曆史將永遠懷念這樣的人。

中學畢業在即,全班同學幾乎都在談論選擇未來職業的問題。有的想當官,有的要經商,有的願做醫生,有的甘心獻身宗教,有的則以投筆從戎為理想。但卡爾卻坦率地表達了自己選擇職業的看法:無論什麽職業,任何時候都不能使其思想脫離具體行動,同時,任何時候都不能使其具體行動缺乏理智和思想。

卡爾把對職業選擇的看法,一直當成自己生活的基本準則,並準備把自己獻給崇高的事業。他說:“曆史承認那些為共同目標勞動而使自己變得高尚的人是偉大的人物;經常讚美那些為大多數人帶來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宗教本身也教誨我們,人人敬仰的理想人物,就曾為人類犧牲了自己。”

17 歲的卡爾在題為《青年選擇職業時的考慮》的畢業論文中是這樣用他瀟灑而又濃重的筆墨結尾的: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服務的職業,我們就不會為任何沉重的負擔所壓倒,因為這是為全人類作出的犧牲;那時我們得到的將不是可憐的、有限的和自私自利的歡樂。

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億萬人,我們的事業雖然並不顯赫一時,但將永遠發揮作用,當我們離開人世之後,高尚的人們將在我們的骨灰上灑下熱淚。

年輕的卡爾在中學時期就留下了如此鏗鏘的言辭,表現出他的思想才華和崇高誌向。這個誌向雖然還不是具體的,但卻是真摯的、淳樸的聲音;雖然還不能說明人類生活的發展和變化,但卻是一種富有生命力的追求和思索;雖然還沒有高深的哲理,但卻擺脫了個人天地而升華到了一個新的境界。正如他在一首詩歌中所說的:

假如有這麽一股

洶湧澎湃的波濤,

向前奔,不絕滔滔,

奔向那險灘隘道。

向著我和我的渴望猛撲過來,

想把我摧垮、壓倒,

後退——這事兒我才不幹,

這字眼——我連看都不看。

為了達到目的,

我願和風浪搏鬥,

甚至烈火的威風,

也會被我製伏。

即使和我一起戰鬥的人,

一個個全都犧牲;

即使他們全都意誌消沉,

對付任何力量我還是能夠勝任!

1835 年9 月,17 歲的卡爾在這種為爭取自由而鬥爭的潮水中畢業了。他獲得了校長、師生、家長都滿意的優秀的學習成績。

校長維登巴赫給卡爾的評語是:

思維豐富,文學結構嚴謹,然而有追求與眾不同的形象用語的傾向。

學校考試委員會在他的“中學畢業證書”的鑒定上最後寫道:本委員會衷心希望卡爾將由於得天獨厚而獲得應有的美好前程。

按照當時的習俗,中學畢業的時候學生都要向校長和各位老師告別。副校長摩爾斯又是卡爾的希臘文和拉丁文任課老師,畢業時,卡爾拿到畢業證後,唯獨不去和他告別。全校不去與他告別的隻有兩個學生,摩爾斯對卡爾這位希臘文和拉丁文功底十分出色的學生不去和他告別,深感惋惜、悵然……一個成績優秀、愛憎分明、性格正像他那剛健的黝黑肌膚的中學生,帶著他的高中畢業證書,興致高昂地奔向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