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字台上的“休息”
馬克思經常整日整夜地工作,疲倦的時候也有他休息的辦法。
寫作寫得手發麻,坐得屁股脹痛時,馬克思便在室內來回走動。從門到窗之間的地毯上踏出一條痕跡,就像穿過草地的一條小路一樣,每當在這“草地的小路上”萌發出靈感來,又立即伏身寫字台延伸著稿紙上的那條小路,兩條小路交替延伸,既活動了四肢,又活躍了思路。
思考問題頭腦發漲時,馬克思拿出一本小說翻翻,或躺在沙發上讀出聲來,有時兩三本小說同時進行,輪流閱讀。或背誦海涅和歌德的詩歌,說上一段莎士比亞的台詞,品味巴爾紮克的《人間喜劇》,他把司各脫的長篇小說《清教徒》當作典範作品反複精讀,更喜歡探險故事和幽默的短篇小說。
對一種文字的抄寫枯燥乏味時,馬克思不強迫自己做乏味的勞動,歇下來,學習學習、抄寫抄寫另一種語言和文字,他常說:“外國語是人生鬥爭的一種武器。”50 歲的時候他才開始學習俄文,半年如此斷續地學習,使他能津津有味地閱讀俄國的文學作品和官方的調查報告,他特別喜愛俄國文學家普希金、果戈理和謝德林的作品。馬克思沒有用較長的時間去專門學習什麽外語,他就是在這種“休息”的時候掌握了歐洲一些國家的文字,最後能運用法文、英文進行寫作。
除了以上這些寫字台上的休息,馬克思還有一種獨特的精神休息方法。特別是在生活最痛苦的時候,尤其是在夫人病危的那些日子裏,他無法繼續照常從事科學研究工作,隻有讓自己沉浸在數學裏才勉強得到些微的安寧,他去演算數學題,證明公式……整理出了一篇微積分的專論,同時也在高等數學中找到了最合邏輯形式和最簡單的辯證運動。他還認為,一種科學隻有在成功地運用數學時,才算達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
盡管馬克思每天深夜三點才睡覺,但每天早晨八九點鍾就起床了,中午在沙發上睡一兩個鍾頭。天氣不好,傍晚不能外出散步時,他幾乎是通宵達旦地堅持寫作,又堅持在寫字台上“休息”。緊張時琳蘅呼喚他幾遍才下樓到餐室,又幾乎不等咽下最後一口飯又回到書房,回到他心愛的寫字台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