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十字路口”

卡爾·馬克思出生的年代,是歐洲資本主義社會已經進入自由發展的時期。時代的進步,資本主義的自由發展,給人類社會創造了許多輝煌的文明。

18 世紀60 年代,英國開始了工業革命。織工哈格裏夫斯發明了“珍妮紡紗機”,這種紡紗機可以使16―18 隻紗錠同時工作,使得紡織產量迅速提高;機械師瓦特試製聯動蒸汽機成功,英國建立起了第一台蒸汽紡紗機。蒸汽發動機的采用,為英國的工業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原動力。到了19 世紀30― 40 年代,英國各主要工業部門都采用了機器生產,尤其是在紡織業中,大機器生產已取得主導地位。

隨著工業的發展,思想意識方麵形成了古典政治經濟學。

亞當·斯密出版《國富論》一書,闡述了“勞動是社會財富源泉”

的觀點。繼亞當·斯密之後,大衛·李嘉圖在《政治經濟學和賦稅原理》一書中把斯密的勞動價值觀點又向前推進了一步,指出商品的交換價值決定於被消耗的勞動。

1789― 1794 年,法國發生了深刻的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統治1000 多年的封建製度,建立起資產階級政權。這個政權擊退了國內外反動勢力的進攻,解決了農民的土地問題,為發展工業資本主義奠定了基礎。

但法國革命和其他資產階級革命一樣,隻是以資本主義剝削代替了封建剝削製度。“自由、平等、博愛”對於勞動者來說仍是一句空話。因此,資產階級知識界的一些先進分子,開始思考勞動群眾繼續貧窮的原因,幻想消除社會混亂,建立一種新的製度。19 世紀初,出現了一些空想社會主義者和共產主義者,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聖西門。

聖西門在他的《論實業製度》中,主張建立一個公平合理的新社會。在這個社會裏,人人勞動,用自己的力量來為人類造福,用統一的科學計劃組織大工業生產,對人的政治管理將變成對物的管理以及對生產過程的指導,國家將變成生產和社會管理機關。然而,他不了解社會發展的真正動力,錯誤地認為無產階級無力解放自己,也不能領導和建立新社會。

18 世紀末爆發的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對德國—— 卡爾·馬克思的生長地——的社會發展尤其是對意識形態領域內的鬥爭起到了重大的促進作用。從18 世紀末葉起,德國掀起了一場批判封建主義,批判宗教蒙昧主義,提倡“自由、平等、博愛”和“人道主義”,提倡理性和科學的思想運動。在這場思想運動中,出現了萊辛、歌德、席勒等一批有名的啟蒙思想家。更為重要的是,在這場思想啟蒙運動的基礎上,產生和形成了從康德到黑格爾的德國古典唯心主義。

特裏爾城市發展很快,早在5 世紀就成為帝國的首府,成了歐洲一個令人矚目的城市。羅馬就是從特裏爾這個中心統治自己的西部領地的,當時這些領地包括了高盧、不列顛群島和西班牙。這裏有羅馬時代富麗堂皇的宮殿,有羅馬大教堂,有聞名於世的“黑門”……14 世紀,特裏爾的大主教同時成為高盧的總督。1632 年,紅衣主教黎塞省接受特裏爾大法官的頭銜。18 世紀末、19 世紀初,特裏爾曾被法國短暫地占領,後來重歸德國統治。

此時,歐洲從資本主義自由發展開始走向掠奪。就在這個被分割得七零八落後經濟上卻遠遠落後於法國、英國的德國,沸騰著法國大革命思想,在自由派與反動派之間進行最激烈鬥爭的時期,向左還是向右、向前還是退後?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卡爾·馬克思就在這個時候呱呱墜地了,又正好起步於特裏爾這個當時號稱“歐洲十字路口”的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