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尾聲
四十三
李鴻章過世後一個多月,在罵聲中有一本書問世了。這本書叫《李鴻章傳》,其中沒有謾罵,沒有指責,卻在開篇不無感傷地寫著:“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
而這個人,竟是為清廷滿世界追殺的維新黨人梁啟超。
書的最後,作者借龔自珍的詩來表達他內心的呼喚: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公元1909年,那是李鴻章過世後的第八年。這一年,在中國東北地區的重鎮哈爾濱,一位來自日本的老人忽然倒在了地上。這個人,就是日本故相伊藤博文。半秒之內,在那戒備森嚴的安保中,有一個身影,高舉手槍,衝他連開三槍。而後,所有人都混亂了,但這開槍的人自己,卻淡定地站在原地,等待著生命的終結。
在伊藤博文的領導下,日本人在朝鮮倚強淩弱,肆意屠殺。
而此時此刻,這打在他身體裏的三顆子彈,正是對這窮凶極惡的屠夫,最好的報答。
刺客被逮捕了。他並非是位中國人。但他的勇敢,卻得到無數炎黃子孫的欽佩。他是一位來自朝鮮半島的義士,名叫安重根。
……
在黑暗中,在迷茫中,在失敗中,在屈辱中,中國人從未停止探索的腳步。提出徹底改革的維新黨人失敗了,中國卻迎來了更加激進、更加頑強的新組織,他們不隻要改革,更要革命,那就是中國同盟會。1911年,那是中國的辛亥年,這一年,在孫中山的領導下,同盟會向著清廷發起了最後一次起義。一年以後,手握重兵的直隸總督袁世凱臨陣倒戈了,就在這一年,清朝最後一個皇帝——宣統帝溥儀正式宣布退位。一個嶄新的時代來臨了,在“民族、民生、民權”的“三民主義”號召下,中華民國成立了。
可是,他們依然不曾走出迷茫。頂著一個共同的招牌,這個組織並沒有完成整個國家在真正意義上的統一。清朝遺臣袁世凱出任了大總統,沒過多久,他又做起了皇帝夢,他“登基”了。可好景不長,一陣罵聲滾滾而來,在罵聲中,他的夢,隻維持了八十三天,便草草收場。隨後,他就病逝了。
就在袁世凱死後,他的徒子徒孫,北洋軍閥四分五裂、兵戎相見、自相殘殺。中國又一次陷入了黑暗。但在黑暗中,救國救民的誌士仁人,依然在摸索中勇往直前。1921年7月,一個更加嶄新的組織在上海誕生了。那就是中國共產黨。
走在前麵的,落在了後麵。推翻清朝封建統治的資產階級組織中國同盟會,由同盟會衍生而出的中國國民黨,在中國共產黨的麵前,成了守舊派。共產黨是一個無產階級領導的政黨,要在資本主義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建設一個全新的社會主義政治體係。
於是,有人害怕了,有人反對了。新的鬥爭開始了。新的戰禍爆發了。內戰繼續著,外患卻又卷土重來。1931年9月18日,滿目瘡痍的中華大地,又一次遭到了來自日本的進犯。在這共同的敵人麵前,帶著對國恥共同的回憶,國共兩黨從彼此對抗走向了聯合,中華民族從分裂走向了凝聚。在長達十四年的戰鬥中,在屍橫遍野的山林中,在血流成河的城池中,在人民戰爭的海洋中,侵略者迷失了,被圍剿,被擊潰,被俘虜,被消滅……1945年8月15日,他們投降了,他們認輸了,在談判桌上,他們留下了失敗者的名字。
1949年10月1日,一個新中國誕生了,這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那是由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國家。這一天,一位可敬的領導人站在天安門城樓,挺直了腰板,用鏗鏘有力的聲音向世界鄭重宣布:“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隨後,那頭頂的陽光,便揉碎了無盡的黑暗……
1950年,戰爭又一次在朝鮮半島爆發了。但這次跨過鴨綠江的中國部隊,卻變成了一支戰鬥力十足的鐵軍,這就是中國人民誌願軍。他們與朝鮮軍隊並肩作戰,與由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希臘、土耳其、哥倫比亞、泰國、菲律賓、埃塞俄比亞、南非等16國組建的“聯合國軍”正麵對抗。
三年後,聯合國軍在一次次慘痛失敗後,被徹底從鴨綠江邊打退到北緯38度以南,也就是三八線以南,於板門店和中朝聯軍簽訂停戰協議。戰後,中國人民誌願軍司令員彭德懷意氣風發地宣布:
幾百年來,西方帝國主義列強在東方一個海岸線上架起幾門大炮,就能征服一塊土地的曆史將一去不複返了!
於是,一個嶄新的時代開始了!
1978年,中國實行改革開放。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
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祖國。
2001年,《辛醜條約》後的第一百年,中國經濟開始騰飛,勢不可擋。隨後,2005年,中國經濟總量超越法國,2006年超越英國,2007年超越德國。2009年,超越日本,躋身世界前列。
2008年,北京首次舉辦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2016年,中國人才資源達1.75億人,居世界第一;年均發明專利受理數超過100萬件,世界第一;高速鐵路總裏程2.2萬千米,世界第一;城市軌道交通裏程4153千米,世界第一;高速公路總裏程13.1萬千米,世界第一;經濟總量112321.1億美元,世界第二;研發經費1.57萬億元,世界第二。
2017年5月15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持下,第一屆“一帶一路”圓桌峰會在北京召開。與會者包括30位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及聯合國秘書長、國際紅十字會主席,3位重要國際組織負責人以及130多個國家的1500名各界貴賓。
2020年……
2030年……
……
一百多年轉瞬即逝,北京城裏的王府井大街,如今,已是一處繁榮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