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皇甫嵩、朱儁、曹操的官軍按部就班地進行了餘下的工作,那就是對這麽一大群放棄抵抗的羔羊進行了耐心而細致地宰殺。
放不得,造反理應是死罪,釋放造反的人?誰吃了熊心豹子膽嗎?
就算朝廷不追究,誰又能擔保被釋放的造反者不再去造反?不造反,他們吃什麽?靠什麽活下去?
不放又不殺就得養著他們,誰給養他們糧食?餓極了肯定還是要出事,出了事不是還要殺嗎?早晚都免不了殺,不如現在就殺?
最重要的是,現在割下他們的頭是能向朝廷報功的,人頭也代表著官位,代表著銀子,能鋪平自己的仕途。
小河的水又嘩啦啦地流了,不過那裏麵攙了半河的人血,小山又多了幾座,不過那是由人頭堆成的。
有人得到就有人失去,造反的農民軍失去的是生命,皇甫嵩得到的是都鄉侯的爵位及左車騎將軍的高職;朱儁經皇甫嵩力保被封西鄉侯並晉職鎮賊中郎將;曹操在又經曆了幾戰後被保舉為濟南相(相當於太守),達到了他人生的第一個目標。
其實出力的啥時候也不如看戲的,這幾個在前線拚殺的功勞怎麽也比不過天子跟前的宦官,黃巾起義的大火剛被撲滅一半的時候,漢靈帝就根據腦力勞動也是生產力的科學論斷,將除了因暗通黃巾被聖裁的封胥、徐奉之外的張讓等十二名宦官皆封為候,理由是:平黃巾有功!
附東漢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黃巾起義大事記:
二月,巨鹿人張角自稱“大賢良師”“天公將軍”,領導的黃巾大起義爆發。三十六方義軍同時舉事,天下響應。
四月,張角部屬波才率部擊敗朱儁,進而包圍皇甫嵩於長社。後因缺乏作戰經驗,依草結營,被皇甫嵩乘夜順風縱火,義軍潰敗。皇甫嵩又會合朱儁、曹操三軍合擊,義軍數萬人被殺。波才戰死。後又敗彭脫部於西華。
與此同時,北中郎將盧植率軍全力圍攻廣宗的黃巾軍,苦戰了三個月也沒有擺平,靈帝改派東中郎將董卓接替盧植,也為張角大敗於下曲陽。
六月,朱儁部在剿滅潁川黃巾軍後,轉攻南陽黃巾軍,與荊州刺史徐謬、南陽太守秦頡合兵一萬八千餘人圍攻宛城。黃巾軍奮死堅守,兩個月也沒有攻下。
朱儁見城堅難攻,退兵誘敵,暗中設伏。黃巾軍不明虛實,出城追擊,遭官軍伏擊,損失慘重,被迫退守宛城。終因主力被殲,危城不守,餘部在孫夏率領下於十一月向西鄂附近的精山(今河南南陽市西北)轉移,朱儁率部追擊,孫夏等萬餘人戰死,南陽地區黃巾主力被殲滅。
八月,再敗東郡(郡治濮陽,今河南濮陽市西南)黃巾軍卜已部於蒼亭,斬首七千餘級,卜已被俘殺。東郡、汝南、潁川三郡黃巾主力覆滅。
十月,東漢王朝再調皇甫嵩為帥,進攻廣宗。適值張角病死,黃巾軍失去了主帥,士氣大挫。皇甫嵩乘勢突然發動夜襲,義軍倉促應戰,張梁等以下三萬餘人戰死。
十一月,皇甫嵩揮師轉攻下曲陽,張寶戰死,全城十餘萬人被屠。
至此,黃河南北的幾支黃巾軍主力先後被東漢野戰軍、地方部隊及私人武裝各個擊破。
注意了嗎?撲滅這麽場大火,政府軍僅用了不足十個月。
最具有諷刺意味的就是,自稱“大賢良師”“天公將軍”的張角竟然是病死的,而且是在起事後的第九個月。
這可以推理出如下結論:隨著半仙之體的張角病死,他的追隨者心中的信仰必然轟然倒塌,一支失去了信仰的軍隊是沒有戰鬥力的。
當然,黃巾軍失敗的原因絕不會是由於僅此一點,與當時的既得利益獲得者的聯合鎮壓有直接關係,但靠裝神弄鬼、欺騙人民絕對不能長久是無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