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曹操三年不到,副縣轉正,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這由副轉正的一大步完全是憑自己的血氣拚上來的,而且附帶著名聲大振,官聲遠播。

仕途順利,旗開得勝!

百裏小縣,對大才來說,根本就談不上用心治理之說。這一點可以從以後的鳳雛先生龐統就任耒陽縣令後的表現及語言中得到證實。本書以後自會細述。

曹操的天分及才學又豈是龐統所能夠比及的?當然也不會拿這個正縣級幹部當回事。所以,他上任後權當進入了做官學校的初中部學習了,小時候缺的文化課也能趁機補一補。

這段時間曹操主要以修文為己任,習武當然也是必修課程,不過這時的曹操在武學方麵早已不屑於“哼哼哈哈”的小兒科階段了,他要研究的比楚霸王準備學的“萬人敵”還要厲害百倍——完善自己的《孫子十三篇注釋》。

後來文學方麵,曹操的成就是非凡的,不但一掃前人辭賦中的脂粉氣息,而且以磅礴之勢橫開建安文壇一代先河!所留詩賦至今讀來仍覺豪情如在,**氣回腸!

至於武學領域的成就,下麵會細細地描述給諸位,唯求大家拿出在“仕途”求進步的耐心來,陪咱慢慢聊下去。

時光如梭,轉眼秋去冬來。

曹操在頓丘任上晃悠幾個月了,這次他沒再啟動什麽麵子工程,也沒有遇到什麽不長眼的豪強前來送死,所以也沒有什麽明顯的政績。反而倒是有關曹操武功深湛、力敵萬人的傳說越播越遠,越傳越邪乎。

據說人一旦倒了運,喝口涼水也會塞牙;走了大運呢,出門絆倒也會拾個金元寶。曹操眼下就是如此,至少從表麵看來是像走了紅花運。

忽一日,曹操接到朝廷明發公文:因曹公孟德勤政愛民,政績卓著,特予表彰,並同時因公能明古學,征拜議郎。

升官了!而且這官升得稀裏糊塗,莫名其妙。

能明古學?這是哪跟哪呀!

這次升遷絕對與老爸曹嵩沒有任何關聯,如是他老人家使的暗勁,家書早該到了,不管怎樣,升官總是好事吧?反正比降職強得多,先上任再說吧。

這筆功勞應該記在曹操大大得罪過的小黃門蹇碩身上。

漢靈帝一日忽然心血**,想加強一下精神文明建設,以便與當前的物質文明相適應,親自下詔,讓在朝官員們推薦幾名精通古文的人,給予議郎的高官待遇,幫皇帝教化天下子民。

《後漢書》:詔公卿舉能通《古文尚書》《毛詩》《左氏》《穀梁春秋》各一人,悉除議郎。

這蹇碩一看,機會來了。

這議郎是個什麽官呢?郎有四種:議郎、中郎、侍郎、郎中。郎官負責給皇宮掌守門戶,出充車騎。議郎卻是文職,在郎官中級別最高,屬於朝廷的言官,掌顧問應對,能參與朝政議事,由於接近朝廷中樞,雖品級與縣令相當,但對將來的仕途發展、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進步”卻是大大有利,前途遠非一個地方縣令所能比擬。

那小黃門蹇碩難道如此大度,對棒殺自己親叔父的曹操竟然仇將恩報?這裏麵大有奧妙。

百裏縣令,雖不起眼,卻是身兼縣長、法院院長、檢察院長於一身,要不,為啥有一方父母之稱謂?史上“滅門縣令”一說自古就有。手下雖無正規部隊,馬、步、刑三班衙役還是齊全的,在一方混久了,拉起自己的一幫人馬來並非難事。

而蹇碩素聞曹操勇武過人,是不能容忍曹操在這個用得上武略的位置上長待的。你的特長不是會功夫嗎?好,咱家就薦你個文得不能再文的官做,有武功你就在竹簡上施展吧——他把曹操看成個半文盲的大老粗了。

再一說:議郎是獨自一人辦公,連隨從也沒有資格配備,拾掇個孤家單人總比幹掉一幫人的頭要容易得多吧?

在其位就要謀其政,咱就等著瞧你曹某人妙筆生花的文章;你就算是文武全才,能蒙出篇奏章來,那更好,隻要雞蛋攥在咱手裏,何愁挑不出骨頭?

就這樣,公元177年,在縣令這個位置上還沒坐熱屁股的曹操離開了頓丘,重回京師,前邊等待的是福是禍,不得而知,但對於年方二十三歲的曹操來說,隻不過是在做官的初中學校裏又升了一個年級,不管是朋友還是敵手,他們都是自己的任課教師。

有時候,反倒是高明點的敵人上課更認真些,教的課程更為實用,學到的東西更能讓學生一生不忘。

沒用蹇碩費多少心思,機會就像金元寶從天上掉下來一樣,砸在了曹操的頭上,這回可不是上天送給曹操的禮物,是送給蹇碩的,隻不過擦過了曹操的頭皮,砸落了曹操的烏紗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