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案序幕

開始執筆寫《史記》在司馬遷的人生中是最重要的事,這年之後,漢武帝還是一樣的敬鬼神、求神仙,還是經常巡禮名山聖地,司馬遷也一直隨行。不過這些並沒有妨礙他的寫作,相反還因為接近各種曆史遺跡,可以探訪地方遺老,而使他的寫作更為活潑充實。

本來照這樣發展下去,司馬遷會有一個安靜而不寂寞的中年,可是五年後的李陵案幾乎斷送了他的生命和事業。這件事改變了司馬遷的一生,同時也賦予了他一種生命的原動力,為他的事業增添了一種宿命式的衝擊。我們有必要來詳細了解一下李陵案的始末。

自從公元前119年,衛青、霍去病最後一次大規模出擊匈奴,迫使其遠遁之後,漢武帝南平南越、東征朝鮮,進行了一係列開疆拓土的努力。不過他對於北方的匈奴一直不敢掉以輕心,他的策略是孤立匈奴。他招攬遼東塞外的烏桓,駐在東北諸邊郡的塞外地區以監視匈奴,又聯絡匈奴西邊的烏孫以斷其右臂,對於其餘各國也都派使者前往籠絡,每年出使西域的活動都在五六次以上,每次的使節都有近百人。這一連串的外交攻勢確實令匈奴感到很大的威脅,經過將近二十年的休養,匈奴國力逐漸複原,又開始頻頻入侵。

漢朝在衛、霍兩將軍痛懲匈奴後,也實施了各種新的財經措施——鹽鐵公賣、均輸、平準等,這些措施造成的結果就是倉庫溢糧,“民不益賦而天下用饒”。

在這種情勢下,雙方再度爆發大規模戰爭已經是無法避免。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漢武帝所築的柏梁台遭天火,秋天又有蝗災大起,從關東向西飛到敦煌,自然界似乎已經為這場戰爭揭開了序幕。

李陵案中第一個登場的是外戚軍人李廣利。之所以稱李廣利為外戚,是因為他的妹妹李夫人受到漢武帝的寵幸(在衛子夫及早死的王夫人之後),他還有一個弟弟,即李夫人的哥哥李延年,他是個音樂家。李家從父母到兄弟姐妹都是樂人,以唱歌跳舞為生。起初李延年因為犯罪受了腐刑在宮中養狗。最愛幫漢武帝介紹女人的平陽公主以“善舞”為名推薦李延年的妹妹入宮,後來李夫人果然得到寵愛,而李延年和李廣利也逐漸受到漢武帝的寵幸。如此看來,李廣利的出身背景與當年的衛青有些相像,不過他與衛青的軍事才能相比可就差得遠了。漢武帝一直想給李廣利一個爵位,但是高祖有遺訓“非有功不封侯”,無奈之下,漢武帝隻好讓李廣利領兵作戰,希望給他一個立功的機會。

李廣利早年的事跡如今已不可考,他在正史中一出場就是個將軍。他雖然沒有故意加害李陵或司馬遷,可是他的存在對李陵和司馬遷的慘劇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漢武帝封李廣利為將軍,並不是讓他領兵攻打匈奴,而是讓他攻打大宛。大宛是西域的一個國家,在今中亞一帶。大宛對漢朝並沒有什麽威脅,隻不過因為漢武帝聽說大宛有好馬,派人帶了黃金希望能購買一些。大宛自恃離漢甚遠,且中間隔著敦煌一帶五穀不生的沙漠,漢軍一定沒辦法攻過來,所以拒絕了漢武帝的要求。漢武帝大怒,決定以武力征服大宛。有曾經到過大宛的人說,大宛兵弱,漢軍隻需千餘鐵騎就可將其製服。漢武帝也認為大宛沒有什麽了不起,於是他想到了李廣利,這麽簡單的任務他一定能夠很順利地完成。漢武帝心裏也知道李廣利能力有限,不敢隻給他千餘人,讓他帶領屬國兵6000騎,於太初元年(前104年)出發。

李廣利的大軍還算比較順利地通過了敦煌附近的沙漠,可是過了沙漠之後,沿途的小國不肯供應糧食,李廣利率兵強取。攻得下城池就進城取糧,攻不下就掉頭離開,一路打打停停,到達大宛東邊的一座城池時,隊伍隻剩下一半多,又餓又累,攻打這座邊境小城沒有成功。李廣利與副將商量,一個城池都打不下來,還怎麽去打王都。人太少了,回去吧!結果,回到敦煌的士兵隻剩下一兩千人,他派人上書皇帝,說路途太遠,缺糧食,人又少,希望重新來過。漢武帝聽了,怒不可遏,派兵到敦煌與酒泉之間的玉門,將那群殘兵敗將攔了下來。李廣利隻好在敦煌待命。

這時已是太初二年(前103年)秋天,來回花了一整年,朝中公卿們都認為這是鬧了大笑話,勸漢武帝算了,專心對付匈奴吧。漢武帝不死心,心想那個小國怎麽可能就製不了,又發給李廣利6萬士兵、10萬頭牛、3萬匹馬,驢、駱駝等也以萬計,所需裝備一應俱全。這還不算,又加派了18萬兵保衛酒泉,同時作為李廣利的預備隊。漢武帝聽說大宛城中沒有水井,隻靠城外流入城內的河水,於是又加派了大量水工,以便將其城外的河引到別處,迫使大宛城內水道幹涸,以便作為進攻的通道。漢武帝還另外派了兩個擅長選馬的人隨軍同行,準備攻下大宛後,選最好的馬帶回長安。

太初三年,即公元前102年,司馬遷44歲時,李廣利二度率軍征大宛。這回出師他神氣多了,沿途小國莫不開城迎接,自動獻糧食。隻有輪台(今新疆塔裏木盆地北)不理,李廣利下令攻城,城破後還殘忍地屠城。

到大宛時,剩下的士兵隻有3萬人,圍城40多天,最後大宛貴族殺了大宛王,出城投降,並答應國內的好馬任漢軍挑選。李廣利答應罷兵。大宛將城中所有的馬陳列在城外,由隨漢軍而來的選馬專家挑選,最後選了好馬數十匹,中等馬三千多匹。大宛又供應糧食給漢軍。李廣利立了一位親漢人士為王,並與之訂立盟約然後東歸。

第二年,李廣利回國,他帶回來的軍隊隻有一萬餘人。這二度出征,軍隊不缺糧,真正戰死的也不多,倒是李廣利屬下將吏貪瀆,剝削士卒,任意打罵,士兵因而死去或逃走了大部分。這樣一支軍隊回來了,漢武帝會作何感想呢?換了別人別說是功,不追究過失已經是法外開恩了,可是漢武帝卻念其“為萬裏而伐,不錄其過”,對他的過錯根本沒有計較,反而迫不及待地宣布他的“豐功偉績”,封其為海西侯,食邑八千戶。

李廣利的兩次伐大宛,費時三年,前後出動二十幾萬人,耗費金錢無數,為的隻是幾千匹馬。這實在是有點諷刺。漢朝確實是需要好馬,但因此而弄得境內不得安寧,付出這樣大的代價就有點得不償失了。唯一的解釋就是漢武帝為了名正言順地給這位受寵幸的外戚封侯,以貫徹他外戚領軍的政策。不過李廣利這樣的外戚,注定不可能有當年衛、霍兩位將軍的成績。

李廣利回長安是春天的事情,這年冬天漢武帝行幸回中(今陝西隴縣西北),司馬遷可能也隨行在側。關於漢武帝刻意提拔李廣利,他不隻是耳聞目睹而已,太史令記事記言的工作,應該使他有更深入接觸這件事的機會。富於正義感的司馬遷恐怕早已對這種不公平覺得不滿了。

另一方麵,當李廣利從大宛班師回朝時,李陵案的主角李陵也在這出悲劇中登場了。

李陵是誰?我們前麵說過,他是李廣的孫子,李敢的侄子。他生於公元前134年,比司馬遷小11歲,而司馬遷比漢武帝小11歲。李陵曾經是侍中建章監(建章是宮名),加了“侍中”的名號,即表示他可以出入宮內,經常在皇帝左右辦事,與司馬遷等於是同事。他“善騎射,愛人,謙讓下士,甚得名譽”。漢武帝認為他很有乃祖李廣之風,曾命他率領800騎,深入匈奴兩千餘裏,雖沒遇見匈奴軍隊,但他趁機會觀察了沿途地形。回來後,漢武帝拜他為騎都尉,帶兵五千,在酒泉、張掖等地練兵以備匈奴。

這之後幾年,李廣利伐大宛,漢武帝對李廣利的出征實在是夠操心,大軍出發都已經幾個月了,還命李陵率兵隨後支援。結果行軍到邊塞,李陵得到漢武帝的命令,說李廣利已經回國,他隻好率500輕騎出敦煌前去迎接,然後繼續留屯張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