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民報》
吉卜林這一時期的寫作有一種特殊的習慣:寫到愛情時,總是喜歡用一種專欄作家的消遣和閑談的語調;談到性的時候,則以一個思想開通又熱心的長輩的腔調來討論。
他在《軍民報》的工作還算順利,不過有一件讓他覺得沮喪的事情,關於他的上司——《軍民報》的編輯惠勒。惠勒可能因為吉卜林是靠關係進入報社的,所以對他的能力有所懷疑。何況,他最初想要一位有經驗的記者,這使得惠勒更不滿意吉卜林了。他不鼓勵年輕的吉卜林做與報紙無關的事情,他可以忍受這個孩子積累經驗的過程,但不能忍受他超出報業從業者的範疇。
起初吉卜林對惠勒的態度頗為惱怒,但是在他的壓力之下,吉卜林也很快適應了記者的工作,他似乎應該感激惠勒。為了表示這種感激,吉卜林犧牲了年輕人喜愛的一些東西。此後隨著年齡的增長,吉卜林更加睿智,也更有自製力了,從年少輕狂到謙虛平和似乎是每個人必然要經曆的一種過程。多年之後,吉卜林成為一位睿智長者的時候,他也像他的前輩一樣更喜歡具有木訥品性的年輕人。
吉卜林這一時期的小說描寫得多是過於自信的年輕人被教導的故事,他對《少年維特之煩惱》中的維特一樣的年輕人抱有一種憐憫的心態。他的小說中有很多犀利、老到的語句,看起來好像是超過30歲的人寫的。事實上,當吉卜林開始看著極為成熟,好像某方麵的權威人士時,他還不到20歲。
吉卜林很快學會了身為一個記者應該掌握的一切技能,但是他畢竟太年輕,有很多事情不能很好地處理,也沒有足夠強大的心靈承受社會上的批評。吉卜林在任期間,印度當局曾企圖通過一項法案,規定印度法官有權審訊任何犯罪嫌疑人。這項法案剛一被提出就引起了駐印度英國軍官的強烈抗議。有著民族優越感的人士當然認為白種人絕對不可以在任何場合中顯得比棕色人種低下,甚至是平等也不行。他們發起了一項運動來威脅當局,並達到了他們的目的——這項法案胎死腹中。不過,就長遠的影響來看,這件事使得西方化的、支持英國的、接受英國教育的中產階級印度人站在了英國的對立麵上,而且他們還認識到他們或許可以適當地配合暴動來推翻一個專製政府。
吉卜林身為一個普通的記者,自然不用為《軍民報》的政治言論負責,但是他在單身俱樂部裏卻遭到了其他人的羞辱。《軍民報》最初反對當局提出的法案,後來又開始支持其中的某些條款。俱樂部的某些會員就對吉卜林冷嘲熱諷,雖然後來有人阻止了他們,但是傷害已經造成了。
吉卜林沒有怨恨俱樂部的會員,他隻怨自己受雇於人,以及這些雇用他的人的決策並不能被一般民眾所接受。吉卜林開始不相信報社的老板,尤其不相信他是那種能夠為新聞理想奉獻終生的人。
吉卜林急於獲得駐印度的英國人社會的認可和讚譽,欲速則不達,他又犯了一次更嚴重的錯誤。在1883年,吉卜林寫了一篇含有諷刺意味的短評,對一位前輩的社會主義理想加以嘲笑和批判。吉卜林宣稱這位前輩的理想是個“荒謬的想法”,他的詩也語意不明,條理不清。吉卜林以晚輩的身份,如此狂傲地批判前輩的作品和為人,這種行為我們不能加以讚揚,更何況這位前輩還與吉卜林家交好。不管怎麽說,就算吉卜林不同意這位前輩的觀點,他的年齡和成就也應該贏得尊敬才對。而吉卜林為了獲得大眾的讚譽,竟然不念舊情、不講禮貌,這難免讓後人對他有所詬病。
這是吉卜林留下來的一個瑕疵,足以使他的聲譽受損,他去世之後很久,人們也沒有忘記這件事。
吉卜林年輕的時候就已經認識到作家的人格極為重要,是不可以出賣的,因此金錢和職位打動不了他的心,更無法使他寫出他認為不對的東西。成熟後的吉卜林也一直謹慎地避免和任何政黨或政府有正式的關係。但是年輕時候的他還不能夠完全堅守自己的內心,不被外界環境所影響。他不願出賣的東西,在年輕的時候已經出賣過了。為了獲得比他年長的人的尊敬,他的行為變得和大多數文化太保一樣。吉卜林那時候似乎沒有看出駐印度的英國人已經是夠張狂了,他為了跟他們打成一片,犧牲了他的人格。他把他們的愛恨當成他的愛恨,漸漸地,他也具有了他們的特征,毫無節製的突發奇想、極端不良的態度等。不過此後,他不曾再出賣過自己的人格。
1884年,吉卜林第一次碰到了賄賂。當時一位王子去巡視他的領域,吉卜林跟著去報道他的行程。
英國人給王子放多少聲禮炮,可以顯示出這位王子的重要性。為了獲得最高的榮譽,王子們一直相信在報紙上美言幾句是極為重要的,於是這位王子給了這位年輕的記者一籃子水果、一條克什米爾披肩,還有一些錢。為了回敬賄賂他的人,吉卜林派印度掃地人把東西送了回去。按照當時的習俗,印度掃地人是社會最低階層的人,他的手碰到什麽東西,這東西就染上了不潔。吉卜林的這種做法無疑得罪了這位王子,甚至有人警告他,以後他到這位王子的領地去,會有被毒死的危險。
另一次被賄賂的經曆發生在拉合爾。一位阿富汗人請吉卜林到他房間裏去,溫和地請他任意取走堆在房間裏的鈔票。吉卜林很生氣,嚴詞拒絕。這位阿富汗人以為吉卜林對金錢並不感興趣,就拖出一個克什米爾女子來。吉卜林更覺受辱,發起火來。之後,阿富汗人又要送給吉卜林一匹駿馬,吉卜林還是拒絕了。
吉卜林並沒有把這些事情告訴他的父母,卻告訴了他的艾迪絲姨媽。他把許多私事也告訴了她,艾迪絲知道很多關於高娜德的事,並擔心她的外甥似乎有點熱情過度。吉卜林仍然認為自己和高娜德是有海誓山盟的,所以1884年,高娜德的一封語氣相當疏遠的信寄到他手上的時候,他大受打擊。吉卜林開始在他父母注意不到的範圍內,追求一些比較輕浮的女子。
1884年,拉哈爾又換了一位總督。這位總督十分喜歡吉卜林一家人。他的女兒一直跟著約翰學畫畫,他的兒子似乎對翠絲很有好感。可是總督發現這種苗頭之後將他的兒子調離了拉哈爾。這時候的翠絲已經長成美人了,但她對年輕男性很冷淡,所以有一個“冰山美人”的綽號。平易近人的總督常常邀請吉卜林一家到總督官舍參加小型的私人宴會。駐印度英國人的上流人士看到出身低微的吉卜林一家居然躋身於高級社交場合,可能會有些不痛快,但他們也沒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