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賦的小男孩

肖邦的父母在他出生後不久搬到了華沙,華沙不算大,當時仍屬於“華沙大公”管轄。那時的歐洲正籠罩在拿破侖的陰影下,身處在拿破侖權力所支配的時代裏,恐怖和悲劇籠罩在這片土地上。在那樣動**的局勢裏,華沙如同歐洲大陸的分水嶺,正處於孤立的和平中心點上。在 1814年到 1815年間,拿破侖敗亡後,歐洲各國召開了維也納會議,重新建立飽經戰火洗禮、殘破不堪的歐洲,多難的波蘭也再次被奧地利、俄國和普魯士三國瓜分,華沙成了俄國占領區的首都。當然這對年幼的肖邦來說並不重要。

當時肖邦的家庭情況是這樣的。父親尼古拉斯在一所高中教授法文,為了適應城市的發展,讓家人過上更愉快的生活,有更豐富的物質享受,他也納作曲家的作品,還有一些在當時還很少被人演奏的較現代化的樂曲。茨威尼的教導奠定了肖邦在音樂方麵的穩固基礎。

肖邦在學習的時候,除了遵從老師的指導外,也有自己的意願。練習鋼琴時,他喜歡即席演奏或不斷作曲自我娛樂,以代替那些枯燥的音階彈奏和指法練習,但後來在他自己當了老師後,也堅持讓學生從有係統的音階彈奏和指法練習著手。

跟茨威尼學習了幾個月,肖邦便開始公開演奏了。1817年年底時,有位名叫亞曆山大的人在日記中形容肖邦為“莫紮特的繼承者”。

肖邦 7歲的時候,就受到了廣泛的矚目並被稱為神童。1818年,他舉行了自己生平第一場音樂會,這是一場慈善音樂會,期間他演奏了一首協奏曲。據說,當時人們都很關注肖邦,而事後他自己卻認為人們注意的是他穿的天鵝絨外套和他的衣領。

不久,他被一些傑出、有名望的波蘭人注意到了,這些人中包括皇太子雷茲威爾和波多基。雖然被眾人的喝彩所包圍,但是肖邦在父母的良好教育下,並沒有被慣壞。他的父親堅持讓他進行一般課業學習,從未中斷過。肖邦在家時,一直由父親親自教他讀書寫字。父親不希望愛子走上許多音樂神童後來的那種悲慘的道路,所以對肖邦的教育問題一直都很謹慎。

肖邦跟著茨威尼學習的最初幾個月中,便開始嚐試著作事實上,肖邦活潑、愛喧鬧,並不像後來李斯特寫的關於肖邦的傳記那樣,是個“脆弱的、病懨懨的男孩”。他像其他小孩一樣幽默、喜歡模仿別人,他經常和玩伴打成一片,他喜歡溜冰,還曾經在冰上摔破了頭,他喜歡和周圍的女孩子調情取樂,這些總是讓他的父親感到驚愕狼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