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生隔閡
1841年夏天,20歲的女高音波琳娜很快躥紅。1839年5月,她曾在倫敦的皇後戲院演唱了羅西尼的歌劇,並到諾昂給索朗日當了音樂教師,與肖邦和喬治·桑共度了兩周。肖邦說:“我們很少談音樂。”喬治·桑與波琳娜間發生了矛盾,但是肖邦卻一副置身事外的樣子,這注定了肖邦與喬治·桑之間終究會產生不可調和的矛盾。
喬治·桑的女兒索朗日從小在不正常的環境下長大,她是個被寵壞的女孩,自私、缺乏紀律。在她來諾昂度暑假前,喬治·桑曾給她寫了一封信:“你的哥哥和我都很愛你,但是對於你的一些過錯,我們並不打算姑息。你必須要改正這些過錯,要根除你的自私自利、喜愛發號施令及瘋狂而愚這首《B小調鋼琴奏鳴曲》並沒有反映出他這幾個月以來所經曆的喪父的哀慟心情,可見他已學會了如何控製自己的情緒。盡管肖邦是個音樂天才,但是他也是一個缺點不少的人。喬治·桑對他的哲學態度和喜怒無常的壞脾氣,感到非常困惑,因此她寫了一封信給他的姐姐露易絲,邀請她和她的先生到巴黎來探望肖邦,並在夏天時一起到諾昂。
你們一定會發現,從上次你們看過他以後,我那可愛的男孩(肖邦)變得更脆弱,改變更多。但是你們不必對他的健康情形驚慌。過去 6年以來,他一直都保持著這種樣子,在這段日子裏,我每天都和他見麵。我希望能利用這次你們與他共處的機會,讓他的性情變得堅強些,至少我確信,在一種正常的生活和照料之下,他的生命會和其他任何人一樣,能夠持久。
與姐姐的重聚讓肖邦感到歡欣鼓舞,9月,姐姐離開了諾昂後,他給姐姐寫了一封信:每當我走進房間時,總是非常仔細地察看,看是否還有你留下來的值得回憶的事情。我在你休息的地方找到一些回憶,可惜我們隻是曾在那兒喝過巧克力奶……更多的回憶留在我的房間,桌上放著你的刺繡——一雙拖鞋;在鋼琴上,我發現了一隻本來夾在索朗日已經 16歲,她比較同情肖邦,並且不喜歡奧古斯丁,她常常數落奧古斯丁的卑微出身。所以在這場家庭衝突中,莫裏斯和奧古斯丁聯合起來對抗肖邦和索朗日。喬治·桑左右為難,很不自在地處在矛盾中。最初,她保持中立,但在莫裏斯的煽動和圈套設計下,喬治·桑逐漸偏向於莫裏斯一方。
最早的一場衝突是在 1845年的夏天。莫裏斯和奧古斯丁鼓動家中的其他仆人聯合起來反對肖邦的波蘭籍仆人——這是他唯一能用本國語言交談的人。在一場喧囂**後,痛苦的肖邦隻好辭退了他的波蘭籍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