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大亨的晚年

創辦芝加哥大學

宗教信仰將洛克菲勒帶往慈善事業。雖然在 19 世紀 80 年代,洛克菲勒的收入與捐款不成正比,但他仍默默地在此 路上摸索,希望將他的錢有意義、有成效地用掉。

洛克菲勒深信一句名言:“少許的錢財帶來自由;過多的 財富帶來困擾。”當他的財富直線上升時,他一邊要把握原則, 一邊又想幫助市民,所以往往無法兩全其美,這導致了有錢 也難送的局麵。洛克菲勒因此很頭痛,他希望把錢聚起來好 好地貢獻社會。

1885—1890 年,洛克菲勒一年的紅利有 1500 萬 ~2000 萬美元,而每年捐款才三五十萬,人們議論紛紛,他自己也 覺得應該多做善事,於是,興建大學的念頭萌芽了。

在 1890 年以前,美國隻有哈佛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到 1890 年之後,因為社會進步、生活安定,人們求知欲增強, 於是美國又創辦了好幾所大學,如斯坦福大學、克拉克大學及 芝加哥大學。洛克菲勒總覺得自己的捐款方式太零散,所以考 慮到教會人士的建議:建立大規模的學校,提高民眾的素質。

洛克菲勒因為捐款給摩根帕克神學院,而與學院常有書信往來,並由此認識了年輕聰明又有魄力的哈勃先生。他通過哈勃知道了關於神學院的事情。原來神學院與老芝加哥大 學處境相同,因資金不足,已逐漸走向結束的道路。正當老 芝加哥大學負債累累時,又傳來名教授被耶魯大學挖走的消 息,這加速了老芝加哥大學短暫命運的終結。就在關鍵時刻, 浸信會開了一次會議,討論如何挽救各大學及神學院的命運。 會中出現了一個重實際、善於分析的教士,他就是日後芝加 哥大學的創辦人之一——凱特先生。他在會中被選為執行秘 書之後,就發表了一些很好的建議,他主張由他擬稿,寫一 份調查表格,寄往各地教會,看社會和教會真正的需要所在, 再著手興學。

經過研究統計之後,凱特下結論說,應該在芝加哥大學 的舊址先開辦一所有實力的學院,再慢慢擴充成大學。因為 他認為中西部及大平原區上的各大州居住的都是浸信會基督 徒,但在這麽廣闊的土地上卻沒有一所像樣的大學,所以他 建議浸信會把所有富裕的教友聚集起來,一起創辦一所好大 學。不久,浸信會的教育團體在華盛頓開會,一致通過凱特 先生的建議,興辦大學的事終於展開了。

在籌備初期,洛克菲勒就知道他再也不用愁捐款的事了, 這所大學的事會讓他忙一陣子。他看中昔日摩根帕克神學院 的哈勃,他認為隻要哈勃出馬,就已成功了一半。此外,他 仍徘徊在辦大學與辦學院之間,拿不定主意。洛克菲勒本來是想從小規模慢慢辦起的,這時凱特給了他一個建議,他主張洛克菲勒先辦一個小學院,讓哈勃一邊在摩根帕克神學院教課,一邊指揮籌備工作。等小學院穩住腳步,再擴建成大 規模的大學,屆時就有理由請名教授來主持教務了。洛克菲 勒寫了封信給哈勃,告訴他在短期內,芝加哥最好先辦小學 院,再慢慢擴大。

凱特急著想要洛克菲勒給他一個承諾,於是忙著找他談 論。洛克菲勒建議他著手籌備,並擬訂了一份完整的計劃。 籌備的工作落在凱特、哈勃等人的肩上。有人負責籌募 金錢、管理基金方麵的事,有人負責遊說西部的人士支持該 校及公共關係方麵的事,還有人策劃校方的課程及師資方麵 的事。他們幾人施展各自的才華,合辦了這所日後造福青年的學府。

芝加哥大學的修建估計要 140 萬。洛克菲勒把凱特請去 商量捐款事宜。洛克菲勒說他一人可以提供 40 萬。凱特又 遊說了一番,請洛克菲勒承擔 60 萬,另外 80 萬讓籌備會去 籌。洛克菲勒馬上答應了。

1889 年 5 月 18 日,浸信會終於在波士頓的一個禮拜堂 召開大會。大會宣布說浸信會將要在芝加哥辦一所學院,隨 即凱特先生公開宣讀了洛克菲勒的來信,告訴教友他一人將 捐助 60 萬美元作為建學的基金,希望以拋磚引玉的方法招 來更多的捐獻,共同建立這所學院。教友們自然紛紛響應, 數月之內又收到三十多萬,一半以上是教友捐贈,其他是由商人及芝加哥以外的人士捐的。捐獻的人士中,有許多是猶太富商,也有許多是老芝加哥大學的校友。

一旦經費籌好、校址選定,浸信會的教育團體就選出該 校的董事會,著手開辦學校了。7 月 9 日,校董事會第一次 開會,9 月 10 日,芝加哥大學成立,1889 年 9 月 18 日,董 事會推選哈勃出任校長。

哈勃當選之後,並沒有即刻上任。洛克菲勒愛才,看到哈 勃年輕有為(當時他才 34 歲),認為該項工作非哈勃莫屬。於 是,洛克菲勒願意再追加一些優厚的條件。哈勃開出了八個條 件,主要是希望一邊辦學校一邊研究學問,在財政方麵,他希 望洛克菲勒再無條件拿出 100 萬美元,支持該校的神學院。

當凱特把條件轉告給洛克菲勒時,洛克菲勒一口氣答應 了所有的條件。在繼續與哈勃本人研究了兩天的細節之後, 哈勃才接下重任,洛克菲勒鬆了一口氣,所有的教會人士也 都很有信心,有了哈勃,芝加哥大學必會成功。

有了基金及支持,哈勃就積極地展開了工作。他請了120 位教授,安排許多實際課程。第二天校園鍾聲響起時,600 名學生開始了他們的大學生涯。 對 洛 克 菲 勒 來 說, 那 一 筆 60 萬 的 捐 款 隻 是 第 一 步 罷了。日後,他源源不斷地將款項投入,不但幫助該校度過了1893 年的經濟不景氣時代,還造就了無數人才。他直接幫 助了大眾,間接地貢獻社會。最令人稱讚的是,洛克菲勒本 人從不求取什麽,他隻是默默地在一旁支持著整個學校,直 到死後,學校才將一間禮拜堂命名為“洛克菲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