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霸市場
有一位名人曾經說過:“不是羅馬人為世界鋪路,而是 世界替羅馬人鋪路。”同樣的,“世界也為石油鋪路”。
石油業剛剛興起的時候,人們認為石油最多隻能用來照 明,除此沒有別的用途。但是等到第一架動力機器出現以後, 石油一下爬到不可或缺的地位,機器時代的到來為洛克菲勒 的財富積累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財富的增長速度遠遠超 過了他自己的想象。
1882—1883 年,托拉斯成立並走上正常的發展道 路, 也開始著手在油田上發展。
因為當時東部的油田漸漸衰微,如果不是利瑪油田的開 采,必然無法在青黃不接的時代滿足海內外市場,美國很可 能就此失去石油的外銷市場,也可能會減緩自身工業上的進 展。雖然西部與南部有大量藏油地帶,但在 19 世紀 80 年代, 很少有人去那麽偏僻的地方試運氣,所以多半不肯相信這種 說法。
雖然利瑪油田的開采在日後有以上許多好處,但買下它時並非是十分完滿的。洛克菲勒在開始他的石油工業時,根本不讚成買油田,他認為風險太大,過去就發生過因過分開采,導致石油生產過剩而賤價濫賣的情況。後來,他想到賓 夕法尼亞州一帶的油田總有用完的一天,所以幹脆自己開采 油田。不幸的是,利瑪油田的油質並不好,裏麵含有硫黃。 但是洛克菲勒並沒有因此氣餒,還是決定大量開采。他的魄 力實在值得佩服,其實他也精密地考慮過開采油田可以給他 帶來的利益:利瑪地區不在黃金地帶,出產的油又是質劣的 “酸油”,所以售價很低,如果能想辦法改變其質地,收益將 會大幅增加。
在沒有發明改變油的質地的辦法之前,洛克菲勒僅命令 將開采的酸油成千上萬桶地貯存起來。不久,他選中了在1877 年就開始為他改善汽油及副產品質量的法斯克。 法斯克曾遠赴加拿大的煉油廠學習,因為該廠也提煉酸油,他在 1886 年左右終於發明了消除硫黃的方法,並試驗 成功。標準石油公司隨即買下他的專利,在波頓博士等人的 協助下,法斯克開始提煉原油。他提煉的方法是用氧化銅來 沉澱硫黃,因為專利的關係,標準石油公司享有 17 年的專 利權,這使得其他公司隻能利用價錢較貴的氧化鉛沉澱法。
為了方便煉油,洛克菲勒在利瑪當地新建了一間煉油廠, 並開鑿油管,向南芝加哥輸送。開始時,油管輸送有臭味的 燃料油到芝加哥的各鋼鐵廠,因為臭氣熏人,引起芝加哥居 民的不滿,他們開會反對。再加上芝加哥的稅高,人多地少,不是以後發展煉油業的理想地區,所以,標準石油公司不再動芝加哥的念頭,而轉到印第安納州邊境一帶。終於他找到一塊除了獵人外甚少有人光顧的荒野平地——懷庭,標準石 油公司的代理選擇了一塊火車經過的地帶建廠。沒過多久, 波頓博士發明了把石油再精化為汽油的方法,這使他成為印 第安納州標準石油公司的總經理。
懷庭工廠起初專產煤油、汽油和揮發油,後來,又製造 石蠟。漸漸地,又增加製造潤滑油及各種副產品的設備。最 後,更增設製造油桶的相關工廠。該廠的產品直接或間接地 供應中西部、北西部及遠西部,甚至亞洲的市場。
由克裏夫蘭時代到懷庭時代,回顧洛克菲勒集團的收入, 也是一件趣事。早期,公司所有的收入均依靠單純的煉油業; 中期,標準石油公司開始經營油管及油庫生意,收入範圍增 加;到了後期,油田及銷售大市場成了主要的收入來源。
標準石油公司在後期的豐收,實在應該感謝機器的發明 和海外市場的拓展。早在 1867 年的巴黎貨品展覽會上,就 出現了一架小的內燃機,也許這是世界上第一部機器。以後, 不斷地有人研究、發明與創造。
1883 年,一位知名科學家發明了固定動力的汽油引擎 的前身。1885 年,他們將第一個引擎裝到雙輪車上,但是, 直到 19 世紀八九十年代發動性質的內燃機才真正地大量影 響到石油工業。這些發動機不但可以推動車子、輪車,還可 以推動各種代勞的機器以節省人力。從此,時代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等到 20 世紀初,汽車工業興起之後,不但整個世界從此改觀,標準石油公司的業務也跟著迅速拓展。
這是 1890 年以後的事了。那麽在 19 世紀八九十年代, 標準石油公司的市場又是怎樣的呢?自從托拉斯建立之後, 標準石油公司在美國國內的市場一直是名列前茅的。至於國 外的市場,早在 19 世紀 70 年代,洛克菲勒集團的石油就已 經征服西歐及亞洲,幾乎一家獨占了整個市場。到 80 年代, 俄國與之平分秋色;到 90 年代,又有緬甸及荷屬東印度群島 出來競爭市場。雖然如此,標準石油公司向海外的運油量還 是有增無減,在 70 年代,每年外銷 3 億多加侖(一種容量單 位,1 加侖大約為 3.785 412 升),到 90 年代變成 7 億多加侖。
洛克菲勒集團如此稱霸海外市場也自有其道理。他抓住 了所有外銷生意使小獨立公司根本無法插足,因為他的工廠 多,產量大,運輸量大,所以隨時可以包船運貨,指定送 貨、交貨的時間、地點。這是小工廠沒有辦法做到的,因為 他們產品少無法包船,當然就無法指定交貨的日期了。再加 上 19 世紀 80 年代俄國也加入市場,必須跌價才能搶到生意, 像洛克菲勒集團產量大,尚可用薄利多銷的方法競爭,小公 司就隻有幹賠的份了。所以,小公司根本無法與之競爭,隻 占全部外銷量的 0.61%。如此,洛克菲勒集團先穩定了國內 市場的競爭,第二步再向海外展開攻勢。
他們在海外經營的辦法是在各地設立代理公司,有獨資 的,也有與當地人士合資的。這種代理公司遍布世界各地,包括印度、加拿大、英國、丹麥、德國、比利時、意大利等。
這些代理公司平時各自為政,到了有政策上的問題時就反映到美國紐約總部的外銷委員會,再由外銷委員會開會討論, 由洛克菲勒兄弟做最後的決定。
除了外銷歐洲,標準石油公司的石油還點燃了中國、馬 來西亞、印度、新加坡、緬甸、斯裏蘭卡等地的油燈。雖然 銷路如此之好,但生意得來不易,他們在 1885—1914 年曾 奮力與俄國爭搶市場。
洛克菲勒集團用四種手段來與俄國鬥法:第一,在各地開設代理公司,發展有潛力的市場。 第二,利瑪油田原油的成本低,有跌價的本錢。 第三,發明用油輪運油,提高效率。 第四,有完善的分銷係統。比如,在英國一個地域,就有四大分銷站,每站的貯存量起碼可以供應市場四個 月的銷售。
到 19 世 紀末, 標 準 石 油 公司 在 英 國 一 個 地 區 就 有 約300 個貯油倉庫,用 600 輛運油車來往運送。這樣設想周到 的銷售組織自然是會成功的,標準石油公司就這樣在海外市 場戰勝了俄國,而且遙遙領先。標準石油公司此時有些沾沾 自喜,沒有意識到這已經無形之中燃起了海外人士的怒火。